关键词: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有效措施
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农业技术是为了使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并有效的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实现农作物的高产率而采用的一种技术措施。其实是由水资源以及农业工程,农业管理等等环节的节水技术组合而成的综合性的技术体系。科学合理的运用这一综合技术体系,能有效的提高农业用水的整体利用效率,并能增加单位面积以总体面积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并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地下水源水量应根据已有水文地质资料,分析项目区地下水开采条件,并通过对当地及邻近地区机井出水情况的调查,确定地下水资源量和可开采量。在地下水资源资料不足时,可根据补给模数、可开采模数,以及民用井调查资料,确定地下水资源量和可开采量。对于无水文地质资料的地区,应打勘探井并经抽水试验确定地下水资源量和可开采量。在农业灌溉水资源日渐紧缺的背景下,在农田水利中推广和应用现代化的节水灌溉技术,对于提高农业灌溉水平,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水利灌溉模式的分析
农业的节水技术体系主要有,适雨种植提高作物抗旱能力的栽培技术、秸秆覆盖或地膜覆盖保墒技术以及蓄水保墒耕作技术化学药剂抗旱保墒、以及保水剂应用技术和限额灌溉及节水抗旱作物品种选育技术等。节水的管理技术体系主要是建立完善各种管水组织,并制定工程管理以及经济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合理利用,对水资源优化配比,合理科学的征收用水费用。
1.1渠道防渗技术
我国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方式是渠道。但传统的土渠输水渗漏损失约占水量的50-60%,所以我国发展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措施就是进行渠道防渗。按防渗材料可分为土料压实、预制块衬砌、混凝土衬砌、三合土护面以及塑料薄膜防渗和沥青护面防渗等。而渠道防渗技术的节水主要特点是,有效的降低了渠系输水过程中水量的渗漏损失,并提高了渠系水的利用系数,同时,还提高渠道输水的安全保证率以及渠道的抗冲能力,并输水能力得到增加。
1.2喷灌技术
喷洒灌溉的简称是喷灌,其是利用专门的设备,把水加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有水送到灌溉地段,通过喷洒器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地散布进行灌溉。喷灌系统,一般包括水源工程、动力机、水泵、各种管道、喷头及控制设备等。喷灌系统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固定式喷灌系统各组成部分或者都定不动,或者除喷头外,其它部分固定不动;半固定式喷灌系统除喷和装有喷头的支管可在地面移动外,其余部分固定不动,管片与水栓连接。移动式喷灌系统除水源固定外,动力机、水泵、管道和喷头都可以移动。
二、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对农业的节水灌溉这种新技术以及新设备的宣传推广力度较小。而对于喷灌和滴灌的高效节水的灌溉技术,也仅仅只是局限在经济作物下,也只是一个示范的工程,需要更为广泛的进行推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农业的节水灌溉工程和灌区的产权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之间的关系不明确,且管理的职责也不清楚,分不清政府,事业单位以及企业,缺乏监督激励机制,并且其在管理上也较为粗线条,调度不灵活等。
(3)受经济利益影响,水资源相对充足地方的农民对搞节水灌溉积极性不高。
(4)资金投入不够,已建灌溉工程的维护资金不足,并且已老化,也没有进行修复,灌溉的面积以及灌溉的效益也逐年衰减和降低,然而新建节水灌溉工程,其建设的资金相对短缺,尤其是配套资金往往不到位,达不到应有的发展规模。
(5)节水灌溉工程设备质量参差不齐,设备不配套,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差,维修服务跟不上。
三、农业水利节水灌溉中存在的解决方法
(1)在节水灌溉中要因地制宜,合理科学的推广以及合理宣传喷灌和微灌技术。在农业的节水灌溉中喷灌和微灌技术的应用也越来也广泛。并且,当前国内外的喷灌以及微灌技术正向着节能、低压,产品多元化、标准化、系列化以及运行管理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2)灌溉渠系朝管道化发展,在今后的农田灌溉发展趋向是大型的罐区渠系管道化,同时还会加快对大口径塑料管道材料的开发以及生产。
(3)现代的精细化的地面灌溉技术,采用激光控制平地技术,田间闸管灌溉系统,以及水平畦田灌溉技术和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等一些技术,对地面灌溉措施进行改进,有效的控制田间灌溉水资源,因地制宜,适宜的进行精细化灌溉。
(4)地面的浸润灌溉以及坡地的灌水管灌溉技术,还有土壤的网灌溉和绳索控制灌溉等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这些技术对我国的农业节水灌溉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参考价值。
四、节水灌溉工程发展的相应措施
4.1进一步地统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
在农业抗旱保丰收,以及增加粮食产量的农业生产中,农民们一方面打造更多更深的水井,一方面采用节水的灌溉技术,并将节水灌溉剩余的水来扩大农田的浇灌面积,这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节水。农业的节水涉及调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方式及产业结构,以及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同时,还涉及到农民自身利益和粮食产量效益等方面。所以在农业的节水发展中,要进行统筹规划,考虑到各种影响节水发展的因素,并针对发展的现状制定切实可行并且完整的农业节水技术规章。
4.2合理规划
灌区利用地面水的主要方式有区内拦蓄以及区外引水系统,其消耗的主要方式是蒸发以及出流和开采。因此,必须要合理科学的规划开采强度,而在冲积平原以及河流中下游,外引水源的可靠性相对较低,并且地下水位相对较高时,必须要采用以井补渠的方式,发展井灌技术。
4.3建立农业节水补助资金制度,加大农业节水投资力度
对于农田的节水灌溉工作,各级政府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并将其生成一种规范制度,加大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明确农业节水的重要意义,并引导全世界对水资源的爱惜和保护。
4.4搞好中低产田节水灌溉
在农业节水灌溉中,绝不能盲目的推广不适宜的灌溉技术。一定要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选用合适的节水灌溉技术,尤其是要加强对中低产田的改造技术,并有效的扩大中低产田的节水灌溉面积,提高产量效益。
五、结束语
实施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不仅仅是实现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需求,同时也是实现我国生态环境的时代要求。要想充分的发挥农业水利灌溉工程的效益,就必须要在节水灌溉技术上多下功夫,必须探究出更多的灌溉技术与相关的技术措施,不断的加强农业的节水工程,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合理的配置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实现农业作物的高效及高产的目标,推动我国农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小涛,王春生.浅析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09.6.
[2]金桂国.农业节水灌溉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9
[3]李鹏飞.浅谈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的有效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
[4]王育新.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的思考[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04).
论文作者:张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2
标签:农业论文; 技术论文; 节水灌溉论文; 水资源论文; 措施论文; 水利论文; 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