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学与间距化作用——兼论科学的文化基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论文,间距论文,心理论文,基础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问及心理学为什么对人的心灵有超越公众的发言权,回答是因为它是科学。问及科学有何短长,人们早已准备了一套烂熟的理由,并一直述说了一个半世纪。如,科学心理学面对实在的对象、应用客观的概念、能够可靠地探索对象,不断发现未知的真理,具有可以证实的方法等等。所有这些概括都是方法论的。因为其中的任何一项理由都被看作科学的概念应当如何的标准和尺度,因此,它们都是概念合法性的标准信念。这样的实证科学的方法论信念逐渐深入人心,久而久之,两个危险的后果越来越清晰地呈现了出来。其一是对心理科学的学科本质的广泛误解;其二是人为制造了心理科学与文化的其他智力部门之间的巨大鸿沟。
然而,对这样一个方法论信念所形成的传统指出一些不足或缺撼不是我们的目的。如果我们能够对这样的传统信念作出恰当的评判,那么我们就必须拥有某种新的前提;并且,仅当我们在新的前提方面有了建设性的努力时,我们才能理直气壮地指出对心理学的学科本质如何发生了误解,以及怎样才能把误解消除。本文希望引入一个新的概念来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引入的概念叫做“间距化作用”。引入了这一概念我们可以清楚,一门新知识是从某种间距化的作用中以一种完整系统的方式实现出来的,因而误解的发生也有一种系统整体的特性。这样,人们对心理科学的信念应从其应当如何得到阐明。当我们这样做时,我们就把科学的基础看作是文化学的,而不是方法论的。
以下我们从五个层次来阐述间距化作用的结构和特征;同时相应地指出人们对心理科学学科特性的误解;于是人们在有关心理科学的学科特性上的规范信念需要作出调整。
1.间距化作用是从某种文化事物中的概念开始的。一门新的知识只能来自于文化而不是简单来自于事实或对象事物。心和心理是人类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各民族都在使用的概念。各民族都在谈论心,但只有西方人发明了心理科学语言。西方人以及目前的中国人都认为,心理科学是尊重事实的,而其他的谈论难免主观、无效。似乎尊重事实方有科学。这种观点很符合科学的意识,但细究起来未免过于简单。
人是生存于一定文化中的存在物,动物的存在方式是非文化的,而人就不同,文化之外无人能在。一切对人有意义的事物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人们视物如在,人们所知的事物,被公认的事物的存在是一个无可争辩的有效的事实。但另一方面,对人有意义的事物又是通过一定文化的语言、文字表现出来的。因为有了谈论神的语言,才知道神;由于有了物理学的语言,人才能谈论恒星、行星、原子、场、能量等等事物;同样,有了谈论人、人性、人心的语言,人们才有了关于人的概念,如无文化、无语言,人的精神世界将是一片混沌黑暗,人将坠入本能动物的生存情境。随着语言的发展,丰富的世界才得以敞开;由于语言的效用,知识的扩张才成为事实。一切事物都是通过把某个语词引入到文化系统中而为人们所意识到。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理解事物,追求事物的真理,不管其间的方式如何千差万别,要引入一个详细刻划的对象便要有语言的机缘。因为人们曾经谈论物,因此物已经是文化的事物,我们才可以有物理学。同样,由于人们已经在谈论心,于是心理学的出现才有了现实性。事物可以由语言加以丰富和扩充,但却不能从无变成对象。所谓理解、探究,诸如此类的知识现象都是由语言的所指和意义决定的智力现象。从其一开始研究即是针对某种文化事物进行的。一切研究都是对文化的概念和事物发生关系的间距化作用。但是,只要我们把事物看作是对文化有意义的事物,那么,人们仍可以说科学是在研究事物。
2.间距化是一种课题化。间距化作用使某个文化的概念领域特化为知识的任务。这就造成了文化的事物和知识的事物的差别,这种差别经常误解为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差别。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谈论心。在一定的文化系统中,心的概念及其他谈论心的语词都有约定俗成的所指和意义(对它们的信念是由来自神话、宗教、科学、艺术、历史、文学等等相互构成的一组彼此基本一致的或相容的判断)。日常生活中的人都相信那些语词所说的东西(所指和意义)是当然明白的。如果有谁不明白的,人们会认为他蠢笨无知。这是因为,人们的谈话都是生活世界中真实而有效的谈论。但如果我们要确立一种理论的态度,要对人们谈话的事物进行新的探究,那么日常谈话的事物就作为知识的对象,作为课题突显出来了。
心的概念一经被课题化就有以下的效果:首先,日常谈论心的全部语言及它们约定俗成的所指和意义全部无效了。科学家除了知道心是他要研究的对象外,他假定对心没有确定的知识,一切知识都需要重新获得。其次,要使新的知识成为合法的,需要一种新的客观性标准,证实及与证实有关的信念就是作为一种衡量所得概念是否客观的新标准。
正是这种课题化的效果,使得心理学家产生了错误的认识。从第一个效果来看,知识的语言(知识中的事物)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日常中的事物)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前者是单一的语言,而后者则由文化系统的各部门之间的构成关系所决定。从第二个效果来看,心理学家出现了错觉,他们把日常生活概念和科学概念之间的巨大差异理解为客观性的差异,这就错了。因为日常生活中无人怀疑他们谈论的事物是客观的,也不可能把人们共同语言中所谈论的东西当作主观的东西。
3.间距化作用以一个模型及相关概念的发明为核心。模型的来源本来应当考虑更多的文化因素,但理论心理学仅仅考虑从自然科学选取模型,这是造成心理学的发展远离公众的原因之一。日常生活对心的理解有其明白无误的原因。如:心关乎性,人性怎样人心就怎样;人性相通、人格各异;心与人们行为的意图、效果和意义的各个事件有关,心是其中能动性、统一性的根据等等。心理学家不再接受这些来自常识生活的原则,他们最关心的就是发明新模型。如:心是神经网络构成的;心是信息加工的处理器;心是适应产生的生物官能;心是行为习惯的总和等。这些不同的模型概括构成了科学的心理学理论的核心。
实际上,心理学是最容易受到各种文化部门影响的科学,而且这种影响远远超出心理学家愿意承认的范围。我们可以考虑一下心理学的关键理论:心理学的独立借助了经验批判主义的纲领;行为主义主要接受了进化论和生理学的观点;斯培里的裂脑实验对心理学坚持实验生理学方向有决定性的影响;塞尔的分析哲学观点影响着信息加工范式的重构;人格学说越来越多地受到现象学及后继哲学的引导;……心理学就是这样发展的。我们知道,科学、宗教、艺术、技术等文化部门的构成关系不断变动,每一部门突然出现的进展都有可能给心理学本身造成无法预期的影响。这表明心理科学决不能独立于文化系统的变动而发展。
然而,心理学家不愿意承认这些不确定性,愿意一厢情愿地与自然科学单线联姻。他们认为只有仿效自然科学才能保证本身的科学性。美国学院派心理学的主流传统一直沿袭着从自然科学寻找出路的方针,从行为主义到信息加工走的就是这样一条狭隘的道路。这种拒绝从哲学、宗教、常识、艺术等领域汲取营养的做法只能危害心理学自身的发展,并且把自己摆到了公众的对立面上。外行不反对科学,但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心理学家非要把人说成聪明点的大白鼠,或会说话的计算机。然而要让心理学家放下旧的教条我们还得继续分析更进一步的信念。
4.间距化作用中,科学探索活动是预期性的,与心理学家的信念相反。凡科学都需要课题化,然而它不能从无开始,正常的发展是先找到某个粗略的模型概括,而后对模型的细节进行祥尽的刻划。在化学上,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决定着所有后继新元素的发现不过是填充那个已经固定的周期表。心理学也一样,一经把心理看作行为的对象,那就规定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为确定刺激—反应模式时心理有效的全部细节。如生物从反射孤这一本能模式如何发育到学习这种复杂的行为,刺激—反应模式得到了怎样的塑造和扩充。而当我们采纳了信息加工的模型时,我们就必须把心理过程理解为信息的输入、贮存、提取、加工等程序。
心理学家对科学探索活动存在两个误解:首先,他们认为,心理科学本身有一个不断向未知扩展的渐进过程。他们乐观地期待着未来的某一天,心理科学能够覆盖心理生活的全部领域,把全部领域纳入到某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之内,实际上,心理科学能够存在就一定以对立模型的选择为条件。仅当他们选择了一个模型时探索才能进行。模型选择总是先于探索活动,心理学的连续发展以其选择的模型不变为条件。然而随着自然科学、哲学和文化观念的变化,心理学依赖的主要模型也会发生适应性改变。其次,心理学家在科学的探索性上经常出现的另一个错误是,他们认为未知的发现来自观察。科学的发现是预测性的,体现为受模型引导而致。当我们详尽刻划一模型细节时就在作预测,当预测被证实时我们就得到一个发现。就绝大多数发现的产生而言都是首先见于预测,而后有对预测的确认。预测、发现、证实都仅仅是学者们能够习惯、能够理解的东西,这些东西都必须是模型可以包容的东西。对铁钦纳来说,发现总是指向新的元素,因而只有知觉的要素才是重要的发现。相反,对格式塔派来说,发现总是指向一个完整的结构样式及其规律,元素不仅不能发现,而且是毫无意义的。对象怎样通常先于事实上的发现从原则上确定了,模型怎样限制了预测和发现的东西。
5.在间距化作用中,决定采纳什么术语和决定接受什么对象是同时的。这一事实使我们重新考虑证实的意义。我们说间距化作用把事物课题化,认定公众的知识无效,但他却不得不引入一个模型来替代公众意见。于是间距化作用确立了一种独特的工作方式:科学通过模型把握对象。科学研究就是把他选择的模型最大限度地丰富起来,扩展开来。刻划即是用语词描述、陈说模型的不同部分,对模型的详尽刻划总是关联到实际的对象。于是刻划对模型来说是理解,而对对象来说则是预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刻划即是预测。一个证实总是要在预期中用语词陈述出来,而后去加以证实。如果我们观察到了预期的东西我们就证实了它的存在;如果观察与预期有出入,那么我们的语词描述就要修改,直到修改与观察相一致为止;如果观察与预期完全不同,我们就得放弃如此这般的描述。
在证实中我们可以有两种不同方向的相互关系。第一,我们修改预测,即修改我们对事件的陈述是按照观察作出的。因此当一个观察的事物或事件被发现时,对它的描述同时成立。于是心理学家容易仅抓住这一点不计其余,相信证实仅仅是事实校正了理论,因此看不到另一个方向的相互关系。从另一方向来说,理论的预测先于事实。铁钦纳和格式塔派从同样的观察的素材中看到了不同的东西;弗洛伊德和马斯洛面对同一个患者将有不同的诊断;甚至同一派别内的巨大差异仍然是不可消除的。问题是这些理论观点的差别将会导致对观察事实的截然不同的看法,甚至风马牛不相及的描述。在这时,科学家是按照他们的模型和描述来决定对象是什么,而不是按照对象是什么来决定他们怎样描述它。如果我们把心理学家在证实上的错误信念作更彻底地剖析,我们应该看到理论模型的选择决定着观察事实是实质的方面。因为科学家对理论的信念越坚定他越千方百计地去证实自己,而不管别人拿出怎样的事实。他的理论符合事实的信念也就越坚定。一个只相信事实的人不可能对理论上的是非作出决断。另一个方向的关系只涉及信念的表现方式。因此,心理学家的信念就他们的表现方式来说是当然的,但就把这一信念绝对化为客观证实来说则是完全错误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有两个结论:
1.心理科学在一个半世纪的发展中形成了一种有效的研究传统,我们把这一有效的传统叫做一种间距化方式,它是间距化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这一传统中,心理学家普遍坚持一种实证科学的方法论信条。我们把这样一组信条理解为间距化作用产生的当然效果,心理学家拥有这样一组自发的信念是当然的,没有这样的信念,这一传统就不能保持。但如果把这样的信念理解为心理科学本身就是如此这般则是完全错误的。
2.既然心理学家的全部信念都是一种间距化作用的传统能够保持下去的一种效果,那么心理科学的学科本性需要着眼于间距化本身。一切知识行为都由某种间距化的方法和策略所构成。间距化是对特定文化的观念和事物发生的,一个文化怎样与该文化中的知识传统有直接的联系。西方的科学以日常生活的世界与知识的世界二元对立为代价发展了实证科学,造成的问题是突出而严重的。
一方面,没有心理科学的文化和民族可以有它自己正常的精神生活。因为公众能够根据有意义的共同生活世界自信地确认自己的生活。这个共同生活世界体现为在宗教、神话、哲学、常识、政治、经济等各个文化领域中起作用的信念。这些信念是天然生成、天然有效的。
另一方面,间距化作用如果以西方的科学那样一种方式确立起来造成的结果却未必全然是好事。第一,一种行为主义的、或信息加工的、或精神分析的理论本身该是多么的单调乏味。人们不应以全部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对其加以改造和丰富吗?第二,心理学家自己在间距化的某个方式中培养了一种优越感。他们制造了单调的心灵图景与丰富的现实世界的鸿沟,盲目崇拜科学已经到了非制止不可的地步。第三,科学的心灵图景极度扩张意味着西方人放弃了对朴素、丰富、有效的、经过历史传承的心灵体验,这时对生活有效的世界反而消失了。科学的单调图景越是充斥心灵,人们就越远离其文化的根基,因而就不可避免而又无可奈何地求助科学和专家。
我们认为,科学是一件好事,但它必须纠正对己、对文化的态度。一个文化包含着思想发展的全部有效资源。要使间距化不至偏离其根基,必须做的就是使自己谦逊起来,向自然科学以外的其他文化部门学习。事实上,一个文化观念所展现的全部现实决定着科学的方向和轨迹,在这样一个新的着眼点上,心理科学会看到自身更加辉煌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