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世伟[1]2001年在《建筑创作中的思维与图解》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建筑创作本质、思维方式以及具体设计过程的研究。力图归纳总结出一种对于建筑创作较为合理可行的途径。并试图以其系统化、结构化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程序为建筑设计人员提供一种可以实际操作和运用的方法。从一定程度上为建筑学教育探索一个比较系统的、科学的思路,为专业教育提供一个适宜的方法。具体到专业学习上,对打开专业启蒙的“黑箱”起到指导的作用。使初学者能清晰地看到前进的道路,并尽快迈进建筑设计的门坎。 本论文借讨论建筑创作、思维、图解叁者之间的关系,来提炼出一种建筑创作的方法──图解创作法。具体来讲是以建筑相关域知识为基础,运用图解思考,借助于建筑师图解语言这一工具,获取敏锐的感知力和科学的分析方法。这是一种思想与图像相互激发产生灵感,并借助于图形、图像帮助思维描述的方法。凭借它来寻求建筑创作的真谛,弥合理性与感性、思维与感知、科学与艺术之间的裂痕。论文提出了“图解思考”的概念。即借助视知觉的感知能力,利用图形、图像这种建筑师特有的建筑语言来作为直观的设计模型,使整个设计活动可以依托和凭借。论文提出创作的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充满交流、不断递进的过程。是从无知到有知,从知识到智慧的认识过程。论文提出“初始动机”的概念,认为创作过程中,设计者总是从提出对设计解答的设想作为出发点,而后面对出现的设计问题不断改进设想(或提出新设想),而最终走向设计问题的解决。
张向宁[2]2009年在《当代复杂性建筑形态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拓展了人们的视野,边缘性学科、横断性学科与综合性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使得人类的知识领域呈现出从分析走向综合的发展趋势。建筑学藉此获得了混融性、多样性与开放性的发展契机。基于这样广阔的创作视阈,当代西方建筑形态创作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建筑形态创作已不仅仅是提供最终产品的工程设计,而是一个集科学、哲学、技术于一体的复杂性综合关联。一批富有创造力的建筑师不再视建筑为一个纯粹的、机械的、仅仅为人类提供栖息的物体,相反它变成了一个根源于世界复杂性的鲜活有机结构。建筑形态语言开始倾向于一种非线性科学思维的建构,即对事物复杂性还原的重新认识,对时间与空间、历时与共时的重新认识,对主体意识形态与文本生产互动的重新认识。过去针对欧氏几何建筑形态的单一创作手段、审美原则、建构体系已不适用于今日复杂多样的建筑形态,一系列符合新科技、新观念发展趋势的“复杂”建筑形态正不断涌现。今天这场追求建筑形态创新的革命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影响力超越了以往任何时代,这已在西方建筑理论界得到了广泛的共识,成为21世纪一场重要的建筑运动。本文将研究视角放在了当代建筑形态创作领域的新趋势上,将“复杂性建筑形态”作为这类异于以往时代建筑形态体系的本质特征,并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本文通过研究对其概念进行如下定义:“复杂性建筑形态”是在数字化时代,以复杂性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后现代哲学为思想根源、以数字化建造为技术支撑,试图通过建筑复杂多元的直观形态和丰富的空间体验来模拟与还原现实世界复杂性的建筑形态体系。“复杂性建筑形态”以非线性思维为本质特征,以数字化技术运用为物质基础,以向我们展现现实世界的复杂性为设计目的,它是外在复杂形态与内在复杂逻辑的综合体现。建筑形态向“复杂性”的转向反映了当代建筑实践对事物间整体关联、动态进化机制的关注,建筑形态流变的混沌与复杂性特征正是全面渗透的复杂性科学的映射,“复杂性”的实质是这一机制引导下的建筑观念转变的体现。本文研究的目的不是对新建筑趋势的归纳性总结,而是将研究对象置于动态、开放的体系之中,旨在建构一个对其能客观、综合解读的研究平台。本文建构了以“复杂性科学为理论基础、德勒兹哲学为思想根源、数字化建构为技术支撑”的理论平台;揭示了复杂性建筑形态“涌现性建构、拓扑化形变、参数化设计”的规律;提出了技术在复杂性建筑形态设计中的作用机制、运行机理和深层互动关系。本文是对当代“复杂性建筑形态”的“局部性”研究,文中所总结的形态特质与设计策略并不是“复杂性建筑形态”设计的全部,现实中我们也无法穷尽所有的设计手法,但这些类型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典型性,能够充分反映当代“复杂性建筑形态”设计的最高水平,特别是“涌现性建构”与“参数化设计”这样的全新的建构逻辑与建造体系,它们从特定的视角反映了“复杂性建筑形态”的形态特质,而这样鲜明的特征更容易使我们加深对“复杂性”的本原概念的深刻理解。本文采用“理论思辩、学科交叉、实例解析”等研究方法,创见性的从纷繁复杂的建筑现象中抽离出“复杂性建筑形态”最本原的逻辑,建构了一个了能够对其“形态特质、形态建构、形态生成、形态建造”进行客观、综合解读的理论体系,揭示了复杂性建筑形态“复杂性”的本体意义、内在规律与创作机制。这样的研究成果在于为理解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复杂性”思维提供理论及实践上的重要凭借。同时,对于拓展中国建筑师的创作视阈,建构面向信息社会的中国原创建筑理论,推进“复杂性建筑形态”在中国的发展,提高中国建筑的原创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杨[3]2013年在《基于德勒兹哲学的当代建筑创作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进入后工业社会以来,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以及复杂科学的迅猛发展,使当代建筑创作呈现出多元的发展趋向,新奇、复杂的建筑语言及表现形式层出不穷。在这多元化的建筑创作现象中出现了一种以德勒兹哲学概念为创新方法的建筑形式,并相应的涌现出一批先锋建筑师和大量的建筑作品。这些建筑作品表现出极大的创新特征,并迎合了时代的发展需求,由此,德勒兹哲学也体现出对当代建筑创作的巨大推动力。本文就是以法国当代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的差异哲学为理论基础,旨在阐明德勒兹哲学与当代建筑创作之间的系统关系,并以德勒兹哲学为工具,通过分析当代复杂的建筑现象,构建适应后工业社会的建筑创作思想及理论。使德勒兹哲学更好的指导建筑实践,并为当代复杂、多元建筑作品的分析、阐释和解读提供理论和思想依据。本文将研究视阈定为受德勒兹哲学影响的当代建筑创作现象。因此,研究对象相应的包含两个方面。其一,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工业社会转向至今的近五十年来,建筑在空间、结构、形态上表现出的趋于复杂化、差异化、多元化的特征及现象,以及后工业社会信息文明和生态文明并存的社会背景下,信息传播技术、生物智能技术与德勒兹哲学和建筑创作相关联而产生的数字化、智能化、多样化的建筑形式。其二,德勒兹与建筑创作相关的哲学思想及理论内容。本文在深入研究德勒兹思想框架、理论纲领及思想特质的基础上,试图建立其哲学与当代建筑创作思想之间的对话关系。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并非当代建筑创作的发展全貌,而是与德勒兹哲学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建筑现象。本文借用了德勒兹哲学四个基本理论,即时延电影理论、平滑空间理论、无器官身体理论、动态生成论,对这些建筑创作现象进行分析与梳理,对当代建筑创作的创新形式及特征进行探究,力图构建反映信息文明和生态文明时代特点、适应时代发展方向的建筑创作思想,以期为当代建筑创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学科交叉的方法,以德勒兹的哲学视角来诠释当代多元、复杂的建筑现象;客观解析当代建筑创作思想的内在特征及发展趋向。在整体的研究过程中,采用宏观理论思考、中观思想提炼、微观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德勒兹哲学思想的整理研究,运用德勒兹哲学中的非理性法、差异法、非逻辑法分析当代建筑创作的发展趋向、建筑的生成过程及形式特征,以期在德勒兹哲学层面上获得一种对当代建筑创作现象的思想性梳理与解读。在研究内容上,本文通过对德勒兹的哲学特质、核心概念、哲学纲领等思想框架的系统梳理,分别从时间、空间、身体、生态等四个方面建立了其哲学与建筑创作之间的关联性。从而相应的提炼出德勒兹哲学与当代建筑创作相关的四个基本理论。即:时延电影理论,平滑空间理论,无器官身体理论,动态生成论。进而,明确了德勒兹哲学与当代建筑创作之间的关系,建构了德勒兹哲学与当代建筑创作思想之间的理论转换平台,并创建性的构建了基于德勒兹哲学的四种建筑创作思想。即:基于时延电影理论的“影像”建筑思想,基于平滑空间理论的“界域”建筑思想,基于无器官身体理论的“通感”建筑思想,基于动态生成论的“中间领域”建筑思想。同时,本文引用了大量的案例对这些建筑创作思想进行阐释,对其建筑创作手法进行分析,并对建筑创作思想下的建筑创新特征进行解析。最终以期获得指导当代建筑创作实践的系统理论。通过本文关于德勒兹哲学与当代建筑创作理论的系统建构,可以看出,德勒兹哲学从时间、空间、身体感知、生态发展层面指引了当代建筑创作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对当代建筑的形式创新提供了思想上的借鉴和操作手法上的指导。
王一涵[4]2017年在《当代西方建筑空间形态泛视觉化与审美感知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60年代,西方进入后工业社会以来,在社会文化领域中影像和图像占据了当下意识形态的重要地位。影像与图像经由视觉的传导,在文化、生活、艺术、建筑等社会中的各个领域以被人观看的形式进行一种直白的表达。信息的传播方式由原来的口口相传、文字叙述、发展到现在读图的视觉文化。各种作品以高识别度的泛视觉化形式来刺激观者的感官体验,从而赢得更多人的关注。受此影响,当代西方建筑的空间形态在参数化与数字化建造的推动下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变化;同时在建筑空间形态上也纷繁复杂,出现了涌现、动感、折迭、曲面、塑性、自组织性与不确定性等特点。这些特征正是读图时代下建筑空间形态泛视觉化的高视觉识别度的体现。因此,从大量当代西方建筑空间呈现出的纷繁复杂形态图示的这种趋势可以看出,当今时代建筑作品的泛视觉化特征十分鲜明。由此可见,当代西方建筑空间形态呈现出泛视觉化的特征,并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对当代西方建筑空间形态呈现出的复杂性趋势以及大量建筑案例的分析与解读,构建一种以媒介时代图像学转向与美学转向为哲学基础、以数字化构建及复杂性科学为技术与理论基础的当代西方建筑空间形态泛视觉化与审美感知研究体系。并借此分析在后工业社会、读图时代、数字化建造、以及后现代哲学的现实语境中,引发泛视觉化特征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基于泛视觉化特征下所出现的各种新型空间形态创作理念与空间审美感知体验。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当代西方建筑空间形态泛视觉化与审美感知的背景梳理,以媒介时代下图像学转向、新科学观的转变、多元哲学观的介入以及美学的新拓展四个方面为建筑空间形态呈现泛视觉化提供了必要的影响因素,指出时代潮流是转变审美形式的必然成因。进而构建了技术美学、分形美学、拓扑美学、以及数字美学的泛视觉化与审美感知多维理论。建立了泛视觉化与审美感知在建筑空间形态上的叁种形式表征,即视觉层级、视像转译、视空属性。作为对上述叁种建筑空间形态泛视觉化特征的形式表征:视觉层级体现了当代西方建筑空间形态在分形理论下,视觉上呈现的多维化趋势以及时空突破性主体特征;视像转译体现了当代西方建筑空间形态在图解理论下,观者的“视”以及建筑师创作的“像”之间的交互转译;视空属性体现了当代西方建筑空间形态在复杂性科学理论下,呈现出的空间样态改变了人们传统看建筑的方式,从而拓展了空间视觉的新属性。最后,针对当代西方建筑空间形态泛视觉化的叁种空间形态形式表征,分别运用“影像”、“叙事”、“通感”的理论,解读多维空间的多维记忆审美感知、图解空间的图解觅境审美感知以及复杂空间的复杂情境审美感知。通过感知与体验,建立审美知觉体验与当代西方建筑空间泛视觉化表达之间的内在联系,来激发空间创造的潜能,开拓空间创作的思维模式,增强对美的创造意识,从而构建感知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知觉审美意识和建筑空间形态的审美情感诉求。
张振辉[5]2017年在《从概念到建成:建筑设计思维的连贯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需求升级、问题跨界、竞争国际化与体验化的当代社会,呼唤创意度、完成度、体验性俱佳的优质建筑创作。而复杂综合、迅速变化的建筑设计行业趋向分工细化、程序拆解、事务繁琐,严重干扰设计主体的完整性与设计过程的可控性。社会发展与现实处境要求当代中国建筑师在建筑实践中的创造力、适应力、控制力同步加强。因此,从主体实践视角切入建筑设计方法研究,优化设计主体的认知模式与设计思维,整合并提升设计实践的有效创新、成品控制与体验营造,是当前建筑学与建筑设计行业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对此有所助益。本文回归到从概念到建成全过程的项目情境,基于实践体认与现状考察,指出设计思维的连贯性是设计主体在当代复杂新环境中创作优质作品所需关注的认知主线;通过实践总结与理论分析,借助人工科学视野建立“价值重心、本体要素、项目环境”互动的建筑设计认知模型与生成机制,揭示需求目标、建筑本体、外部环境在项目设计实践中的深层结构与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融合实践心得与设计师式认知及设计思维等新近研究成果,构建围绕项目情境、贴合认知规律、针对品质目标的建筑设计思维连贯性框架,并对此展开阐述:在真实项目情境中,受限于“有限理性”的人类主体围绕“有效创新、建成品质、现场体验”的价值重心,主动搜索与灵活处理项目环境的各种约束与资源,在“概念创意探索”、“建筑语言生成”、“建造品质控制”等叁个交迭互动的核心思考空间中展开强调连贯性的设计思考,逐步构建因项目、环境与专业追求的差异而珠玉纷呈的建筑作品。本研究探索一种在与复杂现实积极互动的同时保持建筑专业价值的设计思维连贯性框架,把建筑设计方法从传统的“解题程序、设计流程”,推向“具有稳定内核的弹性框架”,既有指导创作实践的现实意义,也有拓展与补充设计方法研究的理论价值。论文分叁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提出论题(主要对应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从建筑师在当代面临的主体性挑战发轫,提出研究范围为“当代建筑设计实践中建筑师的主体性、创造力与掌控力”;从设计思维的跨界兴起获得启示,明确研究对象为“建筑设计思维”;结合笔者在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实践的体认与思考,确定研究课题为“构建围绕项目情境的建筑设计思维连贯性框架”。然后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分析并阐述了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建立框架(主要对应第二、叁、四章)第二、叁、四章进一步梳理、分析和阐述相关理论基础与实践支撑,总结“价值重心、本体要素、项目环境”互动的建筑设计认知模型与设计思维要素,提出围绕项目情境的建筑设计思维连贯性框架的概念,并对其构成和运作进行总体概述,建立主体研究框架。第叁部分分层建构(主要对应第五、六、七、八章)第五、六、七章展开纵向分析性的研究,对建筑设计思维连贯性框架的叁个核心思维空间——概念创意探索、建筑语言生成、建造品质控制——分别进行逐层展开的深入研究,阐明各个核心思维空间的内部着力点与外部推动力等构成要素与作用机制。第八章展开横向综合性的研究,阐明建筑设计思维连贯性框架的运作机制。通过泰州民俗文化展示中心项目的设计建造过程复盘,探索连贯性框架在具体项目中的实践运用。然后拓展讨论连贯性框架与设计组织架构及管理、新型数字化设计工具及平台、新型建造技术体系等设计支持领域的关系。结论总结了论文成果——建筑设计思维连贯性框架的核心内容与创新点,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并对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来嘉隆[6]2017年在《建筑通感研究—一种建筑创造性思维的提出与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是关于建筑创作中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的研究,题中的"通感"并不是一种晦涩深奥的理论思辨,也不是建筑师故弄玄虚的神秘玄学,通感是一种基于万事万物之间内在通连关系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论文的立论基础是基于当代中国建筑界的两种不良趋势:对于建筑自律性的极端追求和对于建筑表意性的肤浅表达。论文在继承和发扬前辈学者关于通感具有代表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建筑创作的自身规律,建构了以建筑通感为研究对象,以意象生成为研究路线的建筑通感研究框架。一般认为,通感是存在于五种感官之间,将本来表示某种感觉的词汇用以表示另一种感觉的独立修辞格。本文通过对古今中外通感概念的系统化梳理,着重从"官感之外"和"修辞之外"两个方面进行深入论述,对本文中的通感概念进行了定义,澄清了过去对通感模糊的、片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分别从通感的归属;通感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的关系;通感的生理学基础;通感与相关概念辨析等几个方面对通感的内在结构进行多层次立体化研究。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视角,对通感的哲学基础进行了论述,指出通感具有跨文化的意义。对通感的远源异质性、反常合道性、直观性、触发性、积淀性等特点进行了论述。分别对基于通感的艺术创作心理过程、基于通感的意象及其"间体"结构、基于通感的艺术创作审美追求等叁个方面对艺术创作中的通感进行了论述,为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从实例研究入手,通过对浙江美术馆建筑的描述,结合程泰宁先生自己的论述,对建筑通感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分别从认识论和方法论这两个层面对建筑通感进行了概述。通过对建筑"言、象、意"的再读,结合生物学的"生成"理论,对"建筑意象生成"这一关键问题进行了全面解读,说明通感是通过建筑的意象生成的方式介入建筑创作之中,并提出基于通感的建筑审美并不仅停留在"完形"的层次上,更表达出一种对建筑意的追求,从而确立了基于通感的建筑创作方法论的技术路线。在这个基础上,阐明了通感之于建筑创作的意义:对建筑创新途径的补充;对建筑表现力的提升;对建筑审美维度的深化;对建筑物理时空观念的突破等。在大多数人看来,基于通感的建筑创作就像一个黑洞。因此,本文尝试对基于通感的建筑创作机制进行论述,通过分别对中国古代创造器物过程和建筑的自律性与他律性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指出基于通感的建筑意象生成是一个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建筑自律性与建筑他律性相互统一,逐步融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通感的建筑意象生成的四个步骤:建筑通感的获得;基于通感的建筑意象提取复合;基于通感的建筑意象落实表达;基于通感的建筑审美归宿。并尝试用来分析柯布西耶的名作朗香教堂的创作过程,使基于通感的建筑创作机制更加直观地表达出来。本文反对形而上学,建筑通感只有被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建筑,对建筑学才有意义。因此,针对建筑形态;建筑空间;建筑环境等层面分别提出:建筑通感的抽象逆反策略;建筑通感的叙事组织策略;建筑通感的场景营造策略,从而将建筑通感表达出来。本研究是在中国建筑市场日益发展、建设规模巨大,而设计水平却相对滞后、创新能力不足、盲目跟风严重,尤其是缺少属于中国自己的当代建筑创作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大背景下完成的。论文认为,源自于中国整体性哲学的通感,对中国建筑师有着特殊意义,它对建构中国现代建筑创作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作品将有重要的帮助;通感从根本上改变了思考建筑和创作建筑的方式,通感能够突破建筑学内部既有的条条框框,使建筑师能够打通中外、打通古今、打通建筑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壁垒,从不同事物中寻求创作的通感,打开创作多元化之门,为当代建筑创作提供了新思维、新视角与新途径,使更多原创的、艺术容量丰富的建筑作品问世;由于通感的积淀性,使得它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获得的,关键是需要处理好"博通众艺"与"专精一门"之间的关系,这对于中国的建筑教育以及中国建筑师素质的培养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通感不仅属于过去,同时也属于未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进步,通感非但不会消失,而是会与最新的科学技术相结合持续为建筑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王振文[7]2012年在《建筑设计中的逻辑思维现象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设计常常运用到逻辑思维的“构造形式语言”和“建立演算系统”两方面内容。建筑创作中离不开逻辑思维的帮助,从处理现状信息到化解设计矛盾,从建筑功能处理到材料灵活运用,方方面面都离不开“逻辑推理”的内容。分析逻辑思维在建筑设计思想中的具体表现,归纳逻辑思维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方式,成为对建筑本质理解的客观诉求。论文主要分叁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主要围绕辨析建筑设计的主要相关因素,以及阐述“逻辑性”、“逻辑思维”等概念,理清在建筑设计中哪些方面会与逻辑性思维发生关系。梳理建筑学与逻辑学的联系与交叉。通过对逻辑学的分析,阐述逻辑学中一些基本的概念,并例举在逻辑学中哪些概念是能被用在建筑设计中的。第二方面主要通过对柯布、路易·康等建筑大师的设计思想中的所包含的逻辑思维研究,总结建筑师们在经过长期的建筑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逻辑思想的内容与过程。运用现象—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总结出几位大师作品中的逻辑建构思维和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解决建筑设计中的问题的诸多现象。第叁方面主要总结建筑师的逻辑思维、思想在的建筑设计中应用与体现,建筑创作具有强烈的目的性,通过模数、尺度逻辑、功能逻辑、环境逻辑、原型逻辑、精神逻辑的指导和控制,运用逻辑思维作为建筑设计领域一种行之有效的理性方法或工具,最终获得“必然的得出”结果。论文的最后,结合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在建筑设计的作用和关系,把握理性与非理性思考方式在建筑创作时的灵活运用。本文通过对逻辑思维在建筑中的发展与运用的归纳分析,对建筑逻辑建构形成个全面综合的认识图解。以期树立一个对待建筑创作客观理性的态度,使建筑设计沿着一条清晰性、逻辑性、条理性的方向发展,为建筑学科纳入自然科学的范畴增添现实和理论依据。
彭程[8]2009年在《快速表现在现代建筑创作过程中的应用性研究》文中指出快速表现不仅是建筑创作过程中的一种物化的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对设计者思想传达的载体。快速表现是传达建筑师意图的一种方式。建筑创作中的快速表现就是建筑师所绘制的、有助于设计思考的、具有一定建筑形态的草图,或者快速表现出建筑形态的模型。它发展到今天,其表现由原来的手绘建筑草图,演变为多种类型的表现方式。它可以是手绘表现,可以是立体模型,也可以是叁维模拟成像。这些建筑形态是符号化的,都具有快速表达建筑师设计思维的作用。本文是对快速表现在建筑创作中的应用性的研究。结合建筑创作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研究快速表现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在当今的现实意义。首先,本文通过研究快速表现在当下建筑创作过程中的运用方式,通过分析各种快速表现手法在创作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强调快速表现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对相关理论的界定及研究使其更加系统化。文章提取了快速表现的理论要素,对提高快速表现辅助建筑创作的应用能力进行了一些探讨,从而更加有利于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运用。文章最后通过探索快速表现在建筑创作中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手法,为以后建筑创作过程中的快速表现能更加快速、便捷、多视点提供更开阔的空间。
张曼[9]2013年在《当代西方建筑符号的审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第二媒介时代”的创作视域下,当代建筑已演化成一种抽象的隐喻符号,并藉由其兼具信息、交流、叙事、批判与多元化的媒介新属性,进而在当代建筑领域中引发一场以媒介符号为审美主体的“图形学转向”。而作为对这种新兴创作趋势的研究,本文则以符号化的“建筑语言”为切入点,并通过探讨建筑艺术与语言的相似性,以及对新型技术策略与美学观念的考量,从而建构一种以“语言学转向”影响下所出现的“符号学转向”与“美学转向”为哲学基础、数字化建构及复杂性科学为技术与理论基础的当代西方建筑符号审美研究体系,并借此分析在后工业社会、数字化建造以及后现代哲学的现实语境中,引发这种新兴建筑思潮的深层原因,以及基于新型创作理念下所出现的各项美学规律与审美活动。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语言学分析语言的方式,分析建筑符号的语言系统所具备的美学品质,从而以元美学作为技术路线,试图藉由美学原理、对象描述、艺术技巧描述、心理描述以及审美评价的逻辑建构,对当代西方建筑符号的审美体系进行概念界定,并以此选用当代语言哲学中语体学、语汇学、语构学、语义学与语用学五项理论分支,不但强调结合符号学能指、所指和意指的美学概念,探讨建筑符号所应遵循的美学原理,而且还建构起包括描述构件元素形式的建筑语汇符号、描述构件组织关系的建筑语构符号、描述构件观念内容的建筑语义符号,以及描述构件存在现象的建筑语用符号在内的当代西方建筑符号语言系统及其在艺术创作中所开展的诸项审美活动。作为对上述四种建筑符号类型发生审美活动所呈现美学特征的分析,本文则借助艺术符号美学与现象学中表象、意象、幻像及本象的美学概念,从而不但指出建筑语汇符号与元素形式的物象表现、建筑语构符号与组织关系的意象表现、建筑语义符号与观念内容的幻像表现、建筑语用符号与存在现象的本象表现之间具备的对应关系,而且还藉此分析与梳理建筑语汇符号物象表现、建筑语构符号意象表现、建筑语义符号幻像表现以及建筑语用符号本象表现所指代的新兴美学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当代西方建筑符号审美体系及其艺术创作的美学表现进行系统建构与理性表达。
邢凯[10]2009年在《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研究》文中提出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研究是建筑设计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是建筑设计创新研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论文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以创新学、创新思维学、认知心理学和可拓学理论为基础,从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本体论、主体论、客体论、方法论和载体论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与论述。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本体论在创新学和创新思维学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基本理论问题。揭示了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内涵,分析了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反思性、超越性、实践性、相对性和辩证性等特征,详细说明了建筑师创新思维叁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准备阶段、构思阶段和完善阶段的思维运作规律。建筑设计创新思维主体论从认知科学、广义进化论的角度考察建筑设计创新思维主体,建立了建筑设计创新思维主体的软硬结构模型,把建筑设计创新思维主体的结构分成软结构和硬结构。通过模型的建立,可以更清楚的掌握其构成和运行规律。揭示了建筑师创新思维存在的诸多障碍,来自于主体内部的从众定势、权威定势、传统定势、崇洋定势、经验定势、书本定势等构成了内部障碍,来自于主体外部的教育环境、文化环境、制度环境中的不利因素构成了外部障碍。认清这些障碍的负面作用并努力克服,才能跳出框框、打开思路,创新思维。建筑设计创新思维客体论根据可拓学的共轭分析原理,建立了建筑设计创新思维客体共轭关系模型,把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态作为客体的“硬部”,而与硬部有关的各种关系作为客体的“软部”。指出硬部与软部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缺一不可,硬部是软部依存的载体,软部为硬部的实现提供了依据。使建筑师在纷繁复杂的客体选择过程中,能够理清各种关系,追寻正确的创新方向。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论研究根据系统论,建立了建筑创新思维方法的双层结构模型,将建筑创新思维方法分为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指出深层结构包括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两种基本形态,表层结构包括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单维思维与多维思维等一系列创新思维方式;深层结构决定并生成表层结构,表层结构反映并反作用于深层结构。这些方式方法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原则构成了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体系;抓住创新思维方法的深层结构,培养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能力,并进一步拓展其表层结构,掌握和发展多种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并在实践当中融会贯通,可以使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为建筑设计带来更多的创新成果。建筑设计创新思维载体论论述了建筑设计创新思维载体的应用规律、创新思维载体的双重功能以及建筑设计创新思维主体与建筑设计创新思维载体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作用。主体驾驭着载体从而顺利完成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活动,载体又以其自身规律规范和制约着主体;掌握这些规律并充分运用可以进一步发挥主体的能力,顺利完成创新思维全过程。总之,本文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初步构建了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研究的理论体系,在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特征研究、过程研究、主体研究、客体研究、方法研究、载体研究等几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1]. 建筑创作中的思维与图解[D]. 郑世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1
[2]. 当代复杂性建筑形态设计研究[D]. 张向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3]. 基于德勒兹哲学的当代建筑创作思想研究[D]. 刘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4]. 当代西方建筑空间形态泛视觉化与审美感知研究[D]. 王一涵.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
[5]. 从概念到建成:建筑设计思维的连贯性研究[D]. 张振辉. 华南理工大学. 2017
[6]. 建筑通感研究—一种建筑创造性思维的提出与建构[D]. 来嘉隆. 东南大学. 2017
[7]. 建筑设计中的逻辑思维现象及应用研究[D]. 王振文. 昆明理工大学. 2012
[8]. 快速表现在现代建筑创作过程中的应用性研究[D]. 彭程. 合肥工业大学. 2009
[9]. 当代西方建筑符号的审美研究[D]. 张曼.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10].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研究[D]. 邢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标签:建筑科学与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设计思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思维障碍论文; 空间设计论文; 当代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视觉文化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空间形态论文; 西方美学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通感论文; 形态理论论文; 美学论文; 逻辑思维论文; 德勒兹论文; 思维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