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与防治方法解析论文_赵北军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与防治方法解析论文_赵北军

摘要: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是工程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工程质量管控的难点,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做好施工方案研究,保证混凝土施工材料质量,严格按照使用标准加强施工管控,减少裂缝产生概率,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因素有很多,如材料质量不达标、施工工艺不科学、冷却管设置不合理、养护工作不到位等,都会增加混凝土裂缝产生概率,不仅会影响建筑整体美观性,还会影响整个工程的使用安全,这就要重点关注缓凝土裂缝防治工作。本文对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与防治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防治方法

一、混凝土裂缝防治的必要性

1、提高工程质量

裂缝问题不仅会影响工程施工进程,也会增加质量隐患。通过加强混凝土裂缝质控措施、采取防治方案、完善施工流程,可以更好地发挥混凝土的作用,保证工程整体质量满足要求。

2、保证美观性

当代新建工程的体积较大,所以裂缝规格也有所增加,无论是麻面裂缝还是横纵裂缝,都会影响建筑外观。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减少混凝土裂缝产生,做好选材、配比、振捣、保温等工作,确保混凝土施工顺利完成,从而减少裂缝量,保证建筑外观美观性,更好的美化城市。

3、提升工程效益

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有着直接联系,裂缝问题会直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通过加强混凝土裂缝防治工作,减少裂缝产生率,可以减少返工或修补工作量,降低经济损失。

二、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

1、混凝土裂缝类型

建筑混凝土不同作用机理会产生不同类型的裂缝,根据裂缝深度划分,可以分为表面裂缝、贯穿裂缝、深层裂缝。

1.1表面裂缝

表面裂缝是最常见的裂缝形式,绝大部分混凝土都会产生表面裂缝,会影响工程美观性,对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耐久性不会产生影响,但可能会发展为更加严重的裂缝。

1.2贯穿裂缝

除了混凝土自身质量问题产生的贯穿裂缝外,表面裂缝处理不及时也会演变为贯穿裂缝。贯穿裂缝会将混凝土整体划分为若干块,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可靠性。

1.3深层裂缝

作为最严重的裂缝形式,危险系数非常高,如果不及时处理不仅会影响工程美观性,还会影响结构质量、混凝土寿命,必须要及时采用防护措施,严重会造成事故安全。所以,混凝土裂缝都必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即使是表面裂缝也要做好处理,否则会演变为贯穿裂缝、深层裂缝,影响建筑工程使用寿命。

2、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

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因素有很多,并且多数情况是共同作用产生的混凝土裂缝问题。如施工中没有严格按照工艺标准设置冷水管,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温度控制不到位会导致内部应力差,从而造成混凝土裂缝问题。人为因素是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如混凝土质量不合格、搅拌不到位、细料没有采取降温措施等,都与人为因素有直接关系。一旦没有第一时间采取裂缝修复措施,则建筑结构内部应力影响会进一步扩大混凝土裂缝,裂缝数量也会增加。热胀冷缩是导致混凝土裂缝的根本原因,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应力,如果抗拉力小于内部应力,会直接产生裂缝问题,通常都是养护不当造成的结果。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了确保混凝土质量达标,就必须要展开裂缝预防工作,做好每个施工环节控制,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效益。

三、建筑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方法

1、设置施工缝

混凝土裂缝主要是因为涨缩、应力造成的结果。而施工缝是为混凝土涨缩提供冗余,降低内部应力。做好施工缝的建设和养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混凝土裂缝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对于混凝土结构来说,其防水性能也要达标,可以在施工缝位置增设止水带,焊接镀锌钢管导水。止水带要严格控制设定位置,焊接足够牢固、封闭,不得出现漏焊、焊穿等问题,这样焊缝部位就不会漏水影响混凝土性能。混凝土浇筑前,要对浇筑面进行清理,涂抹一层处理剂、表面凿毛,可以提高混凝土浇筑面的防水性、黏结性。浇筑时采用分层浇筑方案,在第一层浇筑完且初凝后浇筑第二层,层层递进。后浇带两侧混凝土要在42天龄后施工。混凝土型号不得低于C35,整体养护时间不低于28天。

2、控制混凝土材料质量

严格控制缓凝土材料质量,包括水泥、沙子、添加剂等,这些材料都要提前做好质量检查,符合标准之后在托运到施工现场。饮用水均可以满足混凝土搅拌要求,但不得使用生活废水、工业废水、海水。石料选择中,以碎石、卵石为主,砂石选择人工砂、中粗砂,结合混凝土标号,控制砂石含泥量。水泥选择要满足《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大体积混凝土对水泥要求较高,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外加剂选择要满足《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标准,合理挑选外加剂,从而有效降低水泥的水化热。

3、温控养护

在炎热的夏季施工,由于天气较为炎热,所以要适当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严格控制浇筑厚度,采用混凝土表面散热方案,快速地将混凝土表面热量散去。必要时还可以采用二次振捣方案,提升混凝土的整体密度、抗裂性,将不同部位混凝土更好的结合到一起。如果是春秋施工,考虑到昼夜温差较大,此时要做好混凝土的保温工作,可以覆盖土工膜、碘钨灯加温、喷洒热水等,提高混凝土表面温度,避免冷热不均造成应力差而产生裂缝问题。

4、保水养护

在混凝土初期养护中,要重点做好保水措施,该环节要确保温度足够适宜,一方面要避免温度、湿度造成混凝土应力变形,减少混凝土的冷缩、干缩;另一方面还要保证水泥的水热化作用持续进行,提高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和抗裂性。通常情况下,新浇筑混凝土的水分含量可以满足水泥水化要求,但考虑到水分蒸发、水分分散等会影响水泥水化,此时混凝土表面会直接受到影响,所以要在浇筑完成后做好保水工作。定期向混凝土表面喷水,减少干缩性,从而减少裂缝产生量。

5、设置冷水管

在工程设计中就要明确标注冷水管的施工部位,施工中结合图纸内容在缓凝土内部设置冷水管,管道间距在3m左右。主要是在浇筑层中间位置增设了冷水管,结合混凝土浇筑具体情况设置水管高程,内部可以采用?25黑铁管、横缝部位设置?50通水支管,并配合使用活动爬铁梯,用螺栓固定好。供水支管要划分A、B两组,间接错开排列在横缝部位。采用?100干管作用导水,让A、B两组支管分别进水,改变了蛇形管水流方向,让内部冷却变得更加均衡。

6、合理设计混凝土配比

混凝土配比决定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在配比中要贯彻“三低一高”原则,包括低含砂率、低水胶比、低坍落度以及高粉煤灰。这样配比方法有助于提升混凝土抗拉值、低热、高强、高韧性、中弹性能,也就是强化了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在应力较为集中部位增设暗梁,提升建筑整体的配筋率,从多个方面提升混凝土抗拉强度,避免产生应力过于集中问题。

7、合理控制拆模时间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由于会散发大量的水化热,由于混凝土表面先凝结,所以会产生更多的拉应力,这个应力持续时间也相对较长,使得混凝土表面温度远高于空气温度。模板本身就是一个密封空间,如果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均的情况下拆除模板,会让混凝土表面和空气接触,快速降低混凝土表面温度,增加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而表面遇冷会加速混凝土凝结速度、表面应力和拉力,再加上混凝土干缩的性质,就很有可能造成混凝土裂缝问题,这就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拆模时间,拆模时间不宜过早,否则会增加养护难度。如果为了提高模板周转率而拆模,则在拆模的第一时间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轻型保温材料,从而缓解混凝土表面的拉应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多,为了能够全面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做好混凝土裂缝的防治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根据混凝土裂缝成因,针对性采用裂缝防治措施,包括加强材料质量控制、施工工艺控制、养护控制等。此外,还需要加强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降低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概率,提高建筑工程的美观性和质量性。

参考文献

[1]丁汝川.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与防治[J].科教文汇,2013(9)

[2]董卫刚,徐晓军.商品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8(25)

论文作者:赵北军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  ;  ;  ;  ;  ;  ;  ;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与防治方法解析论文_赵北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