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治理是企业治理结构的关键——湖南大学会计学院院长伍中信访谈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信论文,治理结构论文,学院院长论文,湖南大学论文,访谈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记者:伍教授,您一直在从事现代企业财务理论研究,提出了很多与传统财务理论不同的观点。请问什么是现代企业财务治理结构理论?
伍中信: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我开始研究产权与会计问题,中后期攻读博士学位,开始研究产权、财权与财务问题,提出了财权流观点并受到学术界认可(获中国会计学会论文二等奖),相关成果在《财政研究》连续六次发表。1998年-2001年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期间,研究并建立了一套以财权为核心的财务理论体系和财务运作体系,出站时,我们把这一系列研究成果归于“企业财务治理结构论”。
公司财务治理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方面。它以产权中的核心部分——财权为基本纽带,逐步确立了出资人、董事会、经理人和企业财务人员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各主体在财权上相互约束、相互制衡的关系。财务治理结构是一套制度安排,它用以支配若干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股东、债权人、职工的关系,以期提高企业理财效益。财务治理结构主要包括:(1)如何建立一套以财权为基础的财务理论体系,包括财权在财务研究中所处的核心地位,财务主体的财权特性,企业财务目标财权与产权基础,财务职能的产权运作等;(2)如何把握以财权为基础的财务运作体系,包括资本结构与债转股的产权意义,风险投资体系中财权运作的制衡机制与风险企业的治理结构,财务分配中的财权分配与治理机制,财务控制权的风险管理等;(3)财务治理结构与法人治理结构的相机治理;(4)如何建立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5)如何在不同的理财主体间配置财权,如何实现财权的分层次管理、债权人对企业财务的相机治理。
记者:那么,以往的企业财务理论有何局限与不足?西方在企业财务理论研究方面与我国有何异同?
伍中信:我国以往的财务理论形成了以资金——价值研究为核心的研究体系,一直围绕“数量化的价值运动”而展开。资金运动论认为财务实际上就是对资金的筹集、使用、耗费、收入与分配及其在资金运动过程中体现的经济关系,“资金”概念作为一根主线贯穿于整个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中,本金运动论则以“本金”作为财务的基本元素,认为财务实质上是本金的投入和收益活动。这些概念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物的价值表现”,都是从数量方面说明财务问题。另外,以预算管理为重点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虽然以预算为其研究核心,但其内容也是对企业资金或货币进行管理,只不过改变了其管理方式,是以预算的形式对企业的财务资源进行管理,没有跳出数量研究的圈子,依然停留在财务指标或数字对企业效益影响的研究上。
西方财务理论也一直注重量化研究。比如对企业价值的研究,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企业价值数量的研究上,力图求证企业价值最大时的具体数值,并得出了几种不同的定价方法:市场定价、投资定价和现金流量定价。这些定价理论虽然大大丰富了财务理论与实务,但只是从定量的方面论证企业价值,从技术层面考虑企业价值,而从定性方面、制度层面研究企业价值比较少。但我们知道,企业价值不只是一个数量问题,更重要的是该数量背后所反映的本质内容。企业价值的具体数字只是财务在某一方面的表面现象,在这一表面现象背后反映的是各产权利益主体对该价值的要求权。传统的财务研究只重视企业价值的具体定价问题而忽视其所反映的深刻本质,显然是不恰当的。
资本结构理论研究也大多围绕最佳资本结构的确定而展开,以数量研究为重点。比如净收入理论认为企业增加负债,提高财务杠杆度,可增加企业的市场价值,因此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是负债率100%;静态均衡理论认为:企业在建立最佳资本结构时,必须审慎地权衡借债所带来的税收优惠和举债而产生的财务危机成本和代理成本。所有这些理论的共同目标是从数量方面求证最佳资本结构点,而忽视了资本结构在权利安排、产权安排和治理结构方面的作用,而这一点的意义比前者也许更大。
受经济学研究的影响,财务理论研究也往往注重人与物(资源配置)之间关系的研究而忽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即重视财务活动而忽视财务关系。翻开几乎所有的《财务管理学》教科学,财务关系往往只在第一章的概论中被简单地提及,更不用说其他专著和论文了。事实上,企业的收益不仅可以通过合理安排财务活动而取得,通过研究财务关系同样也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忽视对财务关系的研究无疑是目前财务理论研究的一大缺陷。
记者:您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财权流”的观点,从产权关系的角度来研究企业财务理论,什么是“财权”?它与财务治理结构是何关系?
伍中信:财权是—个与产权相伴随的经济学范畴,它是财务治理结构与财务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财权表现为某一主体对财力所拥有的支配权,包括收益权、投资权、筹资权、财务预决策权等权能。这一支配权显然起初源于原始产权主体,与原始产权主体的权能相依附、相伴随。而随着产权的分离,财权的部分权能也随着原始产权主体与法人产权主体的分离而让渡和分离。这样,原始产权主体在拥有剩余索取权的同时,也拥有收益权这一财权(当然是产权的权能)。法人产权主体在拥有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等产权权能的同时,也拥有了与此相联系的收益权、投资权等财权(当然也是产权权能)。这样,对独资企业而言,由于产权没有分离,企业在拥有完整的产权的同时,也拥有全部的财权。而对于产权分离的现代公司而言,财权随着产权的分解而分解,公司只拥有部分财权。在严格的法人治理结构下,法人产权主体所拥有的产权权能具有独立性,公司的财权在其拥有的范围内也具有相应的独立性。公司是否拥有独立自主的法人财产权与公司是否能独立理财在涵义上是协同的。由此,理想的财权在独资企业是独立的,在公司制企业也应是相对独立的。同产权一样,财权同样应具有可分性、可明晰和独立性等特征,否则便成了与产权关系模糊相伴随的模糊财权关系,或称模糊的财务关系。
如果说产权与产权结构是企业治理结构的核心概念的话,那么财权便是财务治理结构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纽带,并在财务理论体系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是整个财务理论体系的主线,并成为财务基础理论及运用理论的共同起点,统领着整个财务理论体系。“财权”理论认为:现代财务资金的运动规律除本金或资金的价值运动外,更应内在地表现为一种权力即财权的流动,财权流是对现代财务本质的恰当表述,有了独立的财权,企业才能成为真正的财务主体,也才有自己独立的财务目标,并按照这一目标实施财务职能。
记者:您刚才提到了几个概念,企业财务结构、财务治理结构、企业治理结构,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怎样?特别是,企业财务治理主要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伍中信:首先谈谈企业财务结构与财务治理结构。前者侧重于数量层面,后者侧重于非数量层面,财务治理结构寓于企业财务结构之中,但财务结构作为数量形式又难以完全说明事实真相,也难以完全支持某项经济决策,这时,财务治理结构便产生作用了。比如在筹资时,当我们按照资金成本最低原则选择了“看起来”合理的资本结构时,我们可能已经遇到了失去控制权的风险,而此时的资金成本最低原则就会失灵。
再来谈谈财务治理结构与企业治理结构。应该说,财务治理结构是企业治理结构中的核心和关键。企业治理是一种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即广义的产权)安排机制,通过这种机制来解决因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而产生的代理问题(即经营者激励和约束问题)及经营者选择问题,而代理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企业相关成员之间存在着经济利益上的冲突,经营者激励和约束问题也在绝大多数方面体现为经济利益方面的激励和约束。如何协调和解决好这种经济利益方面的冲突是企业治理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从企业治理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来看,我们可将企业治理分解为“财务治理、生产治理、人事治理、市场治理”等几个方面,企业财务治理作为企业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种经济利益方面的冲突。企业治理是以产权(广义的)为核心和纽带的,而企业财务治理则是以企业财权为核心和纽带构成的,我们认为,企业财务治理,应该是一种企业财权的安排机制,通过这种财权安排机制来实现企业内部财务激励和约束机制。在一个企业中,究竟谁拥有投资权、谁来行使筹资权、财务预测权和财务决策权归谁掌握,谁又拥有最终的收益权?这些正是企业财务治理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企业财务治理的这种财权安排是在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安排的基础上进行的。企业财务治理的财权安排最终从两个方面影响企业治理,首先是形成一种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从制度上影响企业;其次是形成特定的财务结构(或资本结构),从结构上影响企业。总之,财务治理结构在企业治理结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财务治理结构作好了,企业治理结构便迎刃而解了。
记者: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乃至以后兰个时期的重点,您一直在从事国企改革与财务结构安排的研究,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伍中信:目前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有两大热点和重点,即债传股和国有股减持。而这些重点问题正是财务结构中资本结构和股权结构的具体体现,也是财务治理结构中债权与股权安排问题。
在债转股的运作体系中,无论是债权与股权的转换,还是股权的阶段性控制与退出,它绝不仅仅是财务费用的账面调整,也不仅仅是债权转股权的数字游戏,而是实实在在的财权运作,是对财务治理结构的有效调整,也是企业治理结构完善的有力措施。
国有股减持实质上是对财权结构的调整。即把一部分原由国家控制的财权退出来,让给有积极性、有能力控制企业的股东。它非常有利于财务治理结构和企业治理结构实现。因为在国有股占绝对控股的情况下,由于国家拥有“一票否决权”,企业难以摆脱国家以资本所有者的身份对企业实施行政干预,企业的市场主体和产权主体地位依然难以确立。在财权不能独立的情况下,企业就难以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使财务职能,更不用谈财务目标的实现了。
时至今日,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依然存在着负债率过高的问题,在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中依然存在着国有股权偏高的局面。这两种财务结构的严重扭曲,势必会影响到财务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也必将危害到企业治理结构和微观运行机制的完善。因此,国有企业债转股和减持国有股既是国有企业财务结构的量化调整,也是对财务治理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双重完善和突破,因而也是国有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必须攻克的关键环节。
这正是我们致力研究财务治理结构的根本原因。
标签:企业财务论文; 产权理论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公司治理结构论文; 中信集团论文; 企业价值论文; 产权论文; 财权论文; 中信公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