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程技术风险研究论文_佘海铭

摘 要 技术风险是国际项目最常见的风险,在总结工程实例的基础上对技术风险进行分类,对最大风险出现的频次和各类风险重要性进行统计比较,总结了风险防控需要重视的几个手段,提出风险消除必须要以精确计算或者数理分析为依据。可为国际工程风险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国际工程;技术风险;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2;TU74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2007年世界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增长乏力,近年来全球债务水平持续上升,新兴市场信贷质量持续下降,金融风险积聚,加上国内基建规模持续萎缩,中国企业“走出去”竞争不断加剧。在项目商业模式上,国际项目从传统的EPC、EPC+F、BOT等主流模式到PPP、 EPC+I、EPC+O&M、投建营一体化等模式遍地开花,几乎每个项目都可以量身定做商业模式,这也导致很多项目会衍生出一些过去不曾出现或缺少关注的风险,加剧了项目全生命期风险管理的复杂性。技术风险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环。

2 风险类型

为便于比较,国内项目风险一般划分为:

(1)组织风险:组织结构、职能分工、参建各方管理能力和实施水平等。

(2)经济与管理风险:工程资金供应、合同风险、事故防范、人身安全、信息安全等。

(3)工程环境风险:自然灾害、岩土地质和水文地质、气象条件等。

(4)技术风险:勘测资料、设计文件、施工方案、工程物资、工程机械等。

国际工程项目风险可以划分为:

表1 国际项目常见风险分类(不含投资类项目)

其中,技术风险主要表现在:

(1)标准规范。国际工程通常采用欧美规范。尽管我国的工程规范多是借鉴欧美规范完善起来的,与欧美规范并无太大差别和差距,但在外国工程师看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能力虽然很强,但豆腐渣工程等负面消息也很多,而且我国的大型基建工程多为最近二三十年建设,缺少欧美建筑动辄上百年时间检验,所以哪怕是使用中国资金的项目,推广中国标准也很困难。

具体的说,以重力坝和混凝土规范为例,欧美规范对建筑材料要满足的参数要求更多更细致,对材料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取值方法更合理,而我国早期混凝土规范中对盐类早强剂等混合材料缺少要求,导致各类负面材质超标严重,影响混凝土耐久性。在水电领域,我国采购的机电设备经常无法满足欧美规范的要求,导致安装后大量消缺,有些项目只能采购少数欧美厂家产品,缺少议价权,增加了成本。

(2)设计方案。这里主要是指设计需要的基础资料。比如地勘钻芯数量不足, 缺少项目所在地水文资料,抗震设防等级难以确定等,导致总价包干项目存在工程量风险。尤其是施工总承包项目多因招标设计图纸深度不够,地质资料较少,施工阶段发现地质缺陷后需要进行设计方案变更或深化设计。

南亚地区某水电站项目,因业主招标设计深度不够,致使招标阶段的工程量与实施阶段的工程量发生巨大变化,其中大坝、沉砂池和进水口的混凝土量由32万方设计变更至103万方,引水隧洞因设计水力计算失误、地质勘测较少,隧洞开挖断面设计变更增大,隧洞衬砌形式由喷混凝土变更为混凝土衬砌和钢衬以增强围岩稳定性,降低糙率,减少水头损失,这些都大量增加了工程造价。

(3)施工方案。我国企业编制施工方案通常套用国内项目经验,但各国工程环境千差万别,编制施工方案要多考虑当地通行做法。比如气候的影响,东南亚雨季、东北亚冬歇期、非洲酷热,都对土石方明挖、混凝土浇筑等有显著影响。 良好的施工方案必须基于详细的现场考察和商情调查。

中东地区某基础设施项目,投标阶段考虑到当地法规不允许土石方开挖爆破,编制方案时采用了破碎锤和推土机等常规机械进行开挖,实施阶段经与业主和工程师协商,同意采用爆破的方式进行深层石方开挖。污水管沟开挖,投标阶段考虑采用反铲、破碎锤进行放坡或台阶开挖,工作量大,进度慢,项目实施阶段经调研后采用欧洲先进的大型挖沟机开挖,功效提高显著。

(4)征地移民。绝大多数国家都是私人拥有土地所有权,导致大量项目在实施时受制于征地移民的进度。以印尼某高铁为例,当地居民和地主对征地赔偿涉及的赔偿金额、赔偿面积、支付方式以及时间等与政府难以达成一致,一些地主漫天要价,工程沿线日资企业背后搅局等都导致征地缓慢甚至停滞,部分路段甚至只能通过改线或者变更为地下隧道形式,极大增加了项目成本。

(5)工期。多数项目在投标阶段进度计划基本合理,但在实施阶段,由于工程量变化、业主征地、图纸审批、雨季影响、供货延迟、施工资源配置不到位、现场管理能力不足等,容易出现工期拖延现象。虽然通过增加人员设备等赶工措施可以避免高额的延期罚款,但增加的开支只能由承包商自行承担。

3 主要技术风险管理

3.1风险识别和分析

本文选择了具有上述风险的200个项目,通过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后果取同等权重后综合分析,每个项目确定一个最大风险,结果见图1。

图1 最大风险出现频次

由图可以看出:最多的两项风险是技术风险和合同风险,占比分别为29%和25%。由于合同条款中工期、质量和安质环等内容又取决于技术方案,表明技术风险实际频次远高于其他风险。其原因比较复杂,比如国际建筑标准与技术壁垒较高,材料和设备的跨国采购及设计运维等要求高,项目现场管理水平低,对技术要求的履约不重视等。另一个原因在于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国家和地区多属于商务部和信贷机构评定的中高风险类别,建设风险较高。

确定了最主要的风险为技术风险后,再对常见的五类技术风险的重要性比例进行统计,结果见图2。

图2 五类技术风险的重要性比例

可见,重要及很重要的比例在征地移民和建设工期中都超过了80%,通常认为可能影响较大的标准规范和施工方法都不到60%,原因在于私有土地征地困难,国外工程师对进度管理的严格要求以及对误期罚款的严格执行。

3.2风险防控的技术手段

技术风险的控制贯穿项目前期的尽调、商调、投标方案的推敲、对合同谈判的高度重视、项目履约、分包、变更索赔等全过程。可从以下几个角度研究可量化的方法。

(1)拟定风险等级,确定消除方法。

风险等级要精准衡量。例如中东地区某项目,业主在招标图纸和补遗文件中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土石方开挖回填基准面图纸。在要求业主澄清未得到回复的情况下,投标人选择了造价较低的经初步开挖回填的场地为基准面。实施阶段业主要求按原始地面为基准面,而我方虽然认识到原始地面和初步回填地面间的土石方工程量差异风险,但因缺少细致的现场踏勘,按经验估计这个量并不大,而实际上两者相差了数倍。因此,在衡量风险大小的时候,不能按经验估算,而应以细化设计、成本、工期及可操作性等维度为标准衡量

风险消除方法最常见就是为每项风险考虑一个风险费。能计算出来的就不能只取费率,只取费率也要有依据。比如当地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可以搜集当地在建项目各种主材在近年的采购价格进行回归分析、曲线拟合,对影响价格的因素进行显著性检验,最终给出较为合理的预涨价格。

(2)谨慎选择要消除的风险数量。通过对多个项目的分析,在开工前对涉及的技术风险逐一消除,再计算出每一项消除措施导致的成本增加及开工后的实际成本增加,发现并非考虑的风险越少,实际成本增加就越少。哪怕只有一项风险未考虑,这项风险都可能演变为实际成本的最大增加项。即风险数量和实际成本增加并非线性关系。因此,要尽可能消除所有风险,因为风险是还未发生的,只要有一项风险,则对成本的增加就是不可控的。

(3)风险越早消除越好。风险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材料涨价风险:汇率波动、人材机成本上升、坐地起价等都会导致涨价越来越多。可通过提前与供应商锁定价格、改变采购渠道等方式消除,而不是在工程实施后被动接受。

4 小结

国际工程风险主要体现为技术风险,技术风险主要表现为标准规范、设计施工方案、征地移民、建设工期。其中征地和工期重要性明显。消除风险要精确计算风险等级、通过数理手段等有依据地进行风险取费,尽可能考虑所有风险并尽早消除。

参考文献

[1] 王卓甫.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2] 丁士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3] 朱珊.国际工程承包中的项目风险管理.北京:建筑经济,2004

[4]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国家风险分析报告.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8年

[5] Stephan von Klaudy. A New Breed of Infrastructure Investors.Emerging Market Investors and Operators,2008

论文作者:佘海铭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  ;  ;  ;  ;  ;  ;  ;  

国际工程技术风险研究论文_佘海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