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策略研究论文_袁文光

基于大数据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策略研究论文_袁文光

摘要:近年来,各种新兴信息技术不断涌现,深度渗透到了教育领域,并深刻改变了教育生态,为了应对当前这种形势,2013年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旨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方式。然而,随着工程实施的不断深入,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加以研究改进,本文通过在工程中引入新兴信息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能力提升策略。

关键字:大数据;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升策略

一、背景概述

信息技术深度渗透到了当今社会各个领域,并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信息技术对我国的教育领域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中小学校,学习方式和课堂教学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信息化背景下,国家对中小学教师的能力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2013 年教育部启动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紧随国家要求,湖南省于 2013 年启动能力提升工程,在我省全面开展了提升培训,到今年已经是第六个年头,以提升我省中小学教师的能力水平。

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性

近年来,各种新兴信息技术不断涌现,渗透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在信息技术的驱动下,传统的政务、医疗、交通、消费等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了我们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同时,在基础教育领域,新的教育理念、学习方式、方法和技术已经渗透到中小学校师生的日常教学和学习之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中小学教师越发重要。

(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的必备能力

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快速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卓有成效,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教育信息化最重要的内容是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过程的信息化水平,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和使用新的信息技术,提升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通过前期的调研发现教师现有的水平不能满足课堂需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的基础能力之一,是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成为中小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2014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国家和社会将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视程度提升到了新的水平,意在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及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利用信息技术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成为中小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能力提升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工作的全面、深入地开展,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伴随着问题的出现,如很多教师对培训本身的认识存在不足,培训内容和教学实践与教师自身所需不符、培训后续支持专业发展的氛围和环境不足、培训效果未达预期。

(一)没有兼顾各教师的层次和需求异同,缺少差异化、个性化培训

当前的培训实践比较关注培训中的内容体系、培训模式、培训测评的设计和实施,而对受训教师的水平层次和需求差异没有充分地关注和重视,传统的培训基本上都是从同一水平进行,实行不分差别的统一集中培训,忽略了省域内地区间、城乡间的信息水平差距,忽略了各教师知识背景和认知结构的差异,由于每位教师的个性特征、专业水平及对新知识、新技能的需求的不同,统一的培训内容不能保证对每位教师都具有吸引力,内容无法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教师将这种培训看作负担,应付式学习,效果不理想。

(二)技术手段落后,无法精准掌握各教师个性化需求

在传统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过程中,由于缺少对每位受训教师个体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处理及全程关注的技术手段。导致培训机构无法准确了解受训教师的个体兴趣、爱好习惯及教师群体特征。因此,传统的培训是缺乏数据支撑的主观决策和基于经验的管理,培训机构只能在阶段性、周期性的评估中才能获得相应的数据信息,而这些数据信息凸显的只是受训者的群体水平和宏观状况,缺少对每位受训教师的特征和差异化的了解,培训机构无法合理地开展分层的、差异化的按需培训。

四、基于大数据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思路设计

要实现中小学教师应用能力的提升,教师的全员测评是核心和基础,无论是培训方主导的差异化、个性化培训,还是受训方的按需选学,均需依据中小学教师基础大数据和测评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全员测评不仅工程量巨大而且繁琐复杂,仅凭人力是难以实现的。要完成大规模的教师能力测评并精准界别区分,首先需要部署基于大数据的中小学教师能力测评系统,发挥大数据技术在数据处理、分析及智能推荐上的优势,从而高效地完成中小学教师能力的精准界别区分。研发学习资源库和培训方案库,为培训机构开展差异化、个性化培训提供支撑。

(一)部署基于大数据的能力测评系统

要完成省域内中小学教师大规模的全员测评,网络技术不可缺失,互联网的高效和便捷,是实现教师全员测评及开展差异化培训的重要载体,随着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物联感知、平台采集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种数据采集的粒度更加精细、量更加庞大。开发和部署能力测评系统,依托大数据技术,为培训管理机构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从而科学决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开展线上测评、线下差异化、个性化培训

搭建基于大数据的能力测评系统,每次测评依据受测教师的基本大数据(年龄、性别、专业、岗位等)由测评系统根据测评标准、测评规则和测评量表,从情景案例库和知识库中生成测评试题,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师使用各种终端完成能力测评,教师的全员测评分成:界别区分测评、检查性测评和发展测评三个部分。

(1)界别区分测评

测评内容涵盖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各项指标,其目的是: 界别区分教师能力层次,摸底掌握教师的培训需求,同时,帮助教师找准能力发展短板,确定学习目标,为教师选学提供依据。具体方法是,由云端系统根据测评标准、测评规则和测评量表,从知识库和情景案例库中,抽取测评试题生成试卷,教师使用各种终端完成能力测评,系统采集教师测评数据,譬如:试题错误数、得分率、做题速率、成绩、排名等,并结合教师基础数据库,构建全员测评大数据。全面、准确地分析和评估受训教师的知识情况和能力水平。并给出教师个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评价报告,教师则可以根据测评分析数据,明确自身不足,查漏补缺。同时,为受测教师生成培训建议,并反馈给各培训部门,受测教师根据个人实际和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建议,而培训机构根据受训者最终选取的培训建议,可合理地制定分科目、分层次、分批次的混合培训方案,同时,为教师推荐修读课程,供教师在后续的培训选课中提供指导和参考。

(2)检查性测评

在培训阶段,测评将是系列培训过程中的常态,通过不定次数的测评,对每个受训教师全程关注,跟踪每个教师培训过程中的所有痕迹和轨迹,实时采集测评过程中的行为和结果数据(活跃度、答题率、错误率等)构建培训大数据,将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研究其学习兴趣、风格和习惯,可以实时动态地掌握受训教师的学习情况,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补救,提升培训成效。同时,系统向受训教师手机APP推送课程和学习资源,优化受训教师的学习体验。

(3)发展测评

发展测评,为受训教师提供后续帮助与支持,创造教师培训后的专业发展氛围和环境。注重案例情境的能力测评,强化教师培训后在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上的知识技能转化及有效应用。测评系统通过采集教师现场教学、案例分析、应用成果,及教师间常态课堂互评等数据,并实时反馈不足,提高教师的应用成效,激发教师培训后持续的学习动力,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的完成相关工作。驱动教师主动地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五、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策略

为了不断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工作的实效,除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制度,建立科学、可靠的保障机制,为中小学教师培训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条件保证外,还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不断强化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意识

当前信息化背景条件下,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信息技术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技变革的重要动力,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快速通道,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意识,不能再简单地将信息技术看作是无足轻重的教学辅助工具,需要从影响和变革的高度来认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教育现代化,而教育现代化是以教育信息化为引领和支撑。因此,中小学教师需要自觉转变观念,强化能力意识,通过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多媒体工具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课堂。

(二)加强培训师资和课程资源建设

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依靠全国教师培训机构的专业力量,积极引入国内优秀的专家学者和培训机构。在面授等方面,积极挖掘一线教师尤其是年轻骨干教师的优势资源,挖掘兼职培训教师队伍的潜力,在校本培训中,培养一批年轻教师承担培训授课任务,年轻教师技术熟练,热衷探索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他们理念开放、乐于展示自己、愿意尝试新方法、善于经验的归纳总结,这样能够让培训更贴近课堂和教学日常。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除国内优质课程资源外,可以开放网络研修交流平台权限,教师们可以将自己教学实践的优质课例、微课、教学设计等资源上传分享到平台,丰富和充实网络研修中的课程资源。

(三)开展分层次、差异化的混合式培训

注重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学习特点,积极利用网络培训平台和研修社区,开展网络研修与面对面教学相结合的差异化、个性化混合式培训。混合式培训具有提高学习效率、降低培训成本、按需培训、强化情境体验等优势。不仅可发挥传统面授培训生动、深入、师生互动的优势,而且可以发挥网络研修高效、省时和自主的特性。

六、结语

本文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我省的教育信息技术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包括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教育资源以及我省开展的提升工程等,针对当前提升工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以利于我省中小学教师主动利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从而更好地提升我省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同时,本文提出的基于大数据的测评系统仍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如应用场景库、情景案例库,测评系统涉及的各种算法、深度学习等。

参考文献:

[1] 高强,张凤荔,王瑞锦,周帆,轨迹大数据: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软件学报.2016

[2]郑旭东,杨现民,岳婷燕.智慧环境下的学习资源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5,25(4):27-32.

[3] 袁文光,田娜,基于大数据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路径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7

基金: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中小学教师发展研究专项课题“基于大数据的湖南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路径与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XJK17BJSF05)的阶段性成果。

论文作者:袁文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  ;  ;  ;  ;  ;  ;  ;  

基于大数据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策略研究论文_袁文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