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州人民医院 甘肃临夏 731100)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要点。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8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其入选时间为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1月,选择基础护理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选择预防护理模式的44例患者为观察组,待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护理后,比对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选择预见护理模式后,其护理满意度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6.82%,对照组患者选择基础护理模式后,其护理满意度为84.09%,并发症发生率为27.27%,数据间经对比计算后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选择预防护理模式后,能够将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6-0205-0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临床治疗中为一种安全方法,然而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重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较多的特点,患者术后可减少恢复时间,同时缓解自身的疼痛。此研究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要点,现将研究过程以及结果进行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此研究中的8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其入选时间为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1月,将88例患者按照护理模式的差异性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的例数被均分为44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跨度为22~74岁,经计算后平均年龄为(62.5±4.4)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跨度为24~72岁,经计算后平均年龄为(60.1±3.8)岁。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对比,并未形成统计学意义,数据间的临床研究性显著增加。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护理模式选择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护理模式选择预防护理,对恶心及呕吐、腹腔出血、胆漏、背部疼痛和皮下气肿以及感染等并发症进行预防以及针对性护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包含恶心及呕吐、腹腔出血、胆漏、背部疼痛和皮下气肿以及感染。此外选择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
1.4 统计学数据计算
此次研究涉及的相关数据均选择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整理和计算,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选择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在检验过程中选择卡方,统计学意义形成的标准为数据间P<0.05。
2.结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经过预防护理模式后其并发症发生率计算为6.82%(3/44),对照组经过基础护理模式后其并发症发生率计算为27.27%(12/44),两组数据间经软件对比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相关数据由表1可知。
3.讨论
恶心及呕吐。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为恶心及呕吐,发生时间通常为术后24小时,部分患者可在术后48小时产生,而产生此并发症的主要因素可能和麻醉药物以及手术自身产生的刺激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解释,将术后可能出现呕吐现象告知给患者及其家属,当出现上述症状时患者需要将头部向一侧偏,以免产生误吸现象,手术前需要对胃管进行留置,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胃肠减压,手术后采用选择抑酸药物,如果产生恶心或者呕吐征兆时需要服用止吐药物。
腹腔出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产生的严重并发症为腹腔出血,而产生此并发症的主要因素为手术中钛夹位置不适,或者产生脱落现象。患者在术后返回病房时,需要对其进行心电监护,从而对患者的出血征象进行严密的观察,查看患者的血压以及脉搏所产生的变化,每隔1小时对上述指标进行1次记录,同时对敷料渗血情况予以观察。尤其是对患者引流管颜色以及引流量进行观察,如果患者出现脉搏速度较快,引流液颜色为新鲜血液或者短时间内具有较大的引流量,说明腹腔中产生出血现象,需要及时上报主治医生。
胆漏。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为胆漏,通常是因为手术过程中对肝外胆管处理异常引发。如果胆汁渗漏现象并不严重,术后进行引流后会出现闭合,产生腹膜炎之后需要进行开腹引流。手术后需要对患者的引流管进行固定,以免其出现堵塞或者扭曲等现象。随后对患者引流液的量以及性质进行观察。当患者产生显著的腹膜刺激感,或者出现腹胀以及黄疸,考虑患者是否产生胆漏,需要及时上报主治医生。
背部疼痛和皮下气肿。因为气腹二氧化碳气体对膈神经反射起到促进作用,从而会引肩背部疼痛,手术后此症状会消失。当手术过程中如果充气压力显著提升,二氧化碳气体扩散至下软体组织可产生气肿。通常情况下,少量的气体不需通过治疗可以自行吸收,手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吸氧,对其呼吸频率以及咳嗽等症状进行观察,如果患者的背部疼痛较为明显,应选择非类固醇抗炎药,随后将氧流量进行增加,采用温水泡脚,从而缓解疼痛。
感染。如果结石进入至腹腔中,会产生感染,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其生命体征以及体温进行监测,当患者体温大于38.5摄氏度时需要每日对其进行4次观察,当患者体温大于39摄氏度时需要每日对其进行6次观察,此外还需要对患者予以物理降温,同时对引流管状况进行观察。
【参考文献】
[1]王润亚,崔小朝.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J].哈尔滨医药,2014,34(2):161.
[2]王婷婷,单世涵,刘艳红等.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4(21):2001-2003.
[3]严爱华.全程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焦虑及术后康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5):1085-1086,1087.
[4]孙静,孙登群,龚仁华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安徽医学,2014(10):1460-1462.
论文作者:郭晓玲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7
标签: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胆囊论文; 腹腔镜论文; 术后论文; 切除术论文; 发生率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