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_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_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农业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模式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80年代以来,可持续农业(Sustainable Agriculture )作为一种新的农业思潮在全世界迅速传播,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并付诸实践,我国也不例外。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大体上有三种模式。一是劳动密集型可持续农业。它通过多投劳力,少用化肥农药,按照农业自然生长规律和节气要求,精耕细作,使产品成本下降,产量和收入上升。二是资金密集型可持续农业。它的基本特征是高投入、高产出,以应用现代管理和科技成果为依托,通过高成本获得高收益。三是生态平衡型可持续农业。它强调农业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反对封闭式的传统农业,也反对片面追求高效益的急功近利的农业生产方式。三种模式相比较,第一种是“持续”有余而“发展”有限;第二种是“发展”可佳而“持续”不足;只有第三种模式,即生态农业才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一、实施生态农业是一种共识

可持续农业,顾名思义,一是持续,二是发展。发展是关键,持续是为发展服务的,即要长久稳定地发展。而要做到这样,没有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不行,不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作用也不行。在当代科技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前者比后者更难以做到,破坏生态环境求发展,“杀鸡取卵”的现象屡屡发生,正是在这个基点上,可持续农业发展被世界普遍关注。实现以生态保护下的生态利用为特征的生态农业,成为世界许多国家付诸实施的行动纲领。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给可持续发展下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个定义暗含的前提是:发展不能是掠夺性的,只能在生态环境平衡发展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就是寅吃卯粮、坑害子孙。

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在荷兰发布了《丹波斯宣言和行动纲领》,其中对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SARD)的定义更加明确地表现了生态平衡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可持续农业是“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基础的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久的发展(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生存下去以及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

1998年10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二加强三保护三防治”的具体措施。即: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林业建设;保护耕地、保护森林植被、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土流失、防治土地荒漠化、防治环境污染。条条措施的落脚点,都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尽可能快的农业经济发展。

于是,我们有理由认为:可持续农业是一种在维护生态环境前提下,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各项成果,实现农业最快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

二、中国实行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全世界都在提倡生态农业,而我们中国显得更加紧迫。

(一)我国的人均资源特别紧张

首先,从耕地资源看: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为14.3亿亩,少于美国的28亿亩,也少于印度的25亿亩。人均耕地从1949年的3.92亩下降到了1.14亩,是世界人均耕地3.8亩的30%(即使按最乐观的估计, 我国现有实际耕地20亿亩,人均耕地也只有1.6亩)。我国的上海、福建、 浙江、广东等省,人均耕地已在0.6亩以下,低于联合国规定的最低0.795亩的警戒线。从1957年至1997年的40年中,我国净减少耕地3 亿亩,平均每年减少750万亩,按照这个递减速度,20年以后, 我们便没有足够的耕地来养活自己。

其次,从水资源看:我国地表水资源总量为26500亿立方米, 人均2120立方米,不足世界人均的1/4,是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水资源的分布也很不均匀,长江以北耕地占总耕地的70%左右,而水资源只占总水源的20%左右。而且,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率低,灌溉用水利用率仅为30%,世界发达国家已达70%~80%。农村有8000万人口、6 000 万头牲畜饮水困难,有3亿亩耕地受到干旱威胁, 每年农业用水短缺量高达3 000亿立方米。

(二)我国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

第一,水土流失严重。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0多万平方公里,也就是说,全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1/3以上发生了水土流失,年流失土壤超过50亿吨,为全球土壤流失量的1/5左右。

第二,土地荒漠化加剧。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约153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16%,并且还在以每年1600平方公里左右的速度推进。

第三,耕地质量下降。全国耕地有机质含量不足,平均值低于1.5%,2/3以上的耕地缺氮,约60%的土壤缺磷、锌、锰等有效元素,缺钾的土壤也超过1/5,中低产田比例呈上升趋势。

第四,污染日益严重。随着城市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工业“三废”日益向农业蔓延。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20 个地区中, 中国有10个,全国年排放烟尘和二氧化硫量高达3 000万吨, 导致酸雨面积超过300万平方公里。全国每年排放废水达400亿吨,70%的水系受到污染,直接污水灌溉面积达8 000万亩左右, 固体废物堆存侵占和污泥农用不当而污染的面积超过1 350万亩。

第五,森林和草地破坏严重。世界森林覆盖率为30.67%, 我国只有13.9%。世界人均森林面积为13.95亩,而我国人均只有1.65亩, 不到世界的1/8, 森林质量也有“退化”现象。 我国草原可利用草地约47亿亩,退化面积已达13亿亩,约占可利用草地的27.7%,草原每年退化3 000万亩以上。

第六,动植物灭绝现象严重。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约有200 种高等植物已灭绝,有4 600多种高等植物和400多种野生动物处于濒危状态。

(三)我国的农业可投入资金相当短缺

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是我们长期以来的主要目标。根据有关学者测算,从1952年到1990年,我国工业化从农业净调走了1 万亿元左右的剩余,即平均每年从农业领域中净转移了250 亿元左右投向工业化建设,约占年均农产品销售额的1/4。这虽然是一国工业化初期必然产生的现象,但它毕竟会削弱农业发展的后劲,导致农民尽力挖自然资源的“潜力”而求眼前的发展,乃至造成对资源和生态的超量开采和使用。

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割式的二元化社会结构,也是导致农村封闭和落后的原因。多年来,虽然几次提出缩小城乡差距的口号和措施,但总趋势却是扩大的。1978年,我国城镇家庭人均年收入316元, 农民家庭人均年收入133.6元,二者之比为2.37∶1。1998年,我国城镇家庭人均年收入增涨到5454元,农村家庭人均年收入增涨到2150元,二者之比为2.54∶1。我国是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 在这种状况下,农民家庭的农业投入显然也是十分微薄的。很长一段时期中农业的增产增收,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对生态环境的伤害而取得,如围湖垦荒、开山种地等等。

三、中国生态农业的特征

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实力雄厚和人均自然资源的充裕,生态农业主要是追求生态效益,较少考虑经济效益。他们十分强调现代生态学,主张农业生物的自然维持,把土地的轮番耕作、农药化肥的少量利用等等看作是生态农业的主要内容。

我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生态农业不能简单引入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而应该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依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把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统一起来,既代表中国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又将生态系统原理应用到农业中去,构成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生产手段。据此,中国生态农业的特征可概括为:

(一)内容的广泛性

中国的生态农业,既要做到生态平衡与经济发展的统一,也要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持续发展的统一。它的内涵包括:1.它是一种战略思想,要在协调人口、资源、环境、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关系的基础上,解决发展与保护的内在矛盾。2.它是一种系统工程,要按照生态经济学和现代系统管理的原理,对不同地区、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农业状况进行最大的优化和管理,使农业经济实现持续、高效、低耗、协调的发展。3.它是一种综合技术体系,既包括农业技术体系,也包括生态技术体系、经济技术体系、社会科技体系和知识培训体系。体系内部的和谐统一和有序运动,能使社会、经济、生态三大循环体系更快地向高层次运动,尽快促进现实系统生产力的提高。中国生态农业内涵的规定性,依据的是中国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生产力水平参差不齐的具体国情。中国生态农业的目的,是在根本上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有限的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矛盾。

(二)形式的多样性

区域、资源、环境、技术水平等等因素的差异,决定了中国生态农业不可能是全国同一个面孔。在指导思想一致性的基础上,可以呈现多种多样的具体形式。在我国已初见成效的典型形式可包括:1.以套种、间作、轮作为特征的农林牧复合模式,包括农作物轮作间作、农林套种间作、农药套种间作等等;2.以稻田动植物共生为特征的立体模式,包括稻田养鱼、稻田养鸭、禽鱼蚌共池、稻鱼萍同生等等;3.以物质能量分级多层利用为特征的多层次循环再生模式,包括秸秆的多级利用、畜禽类的多级利用等等;4.以改善环境为特征的结构优化模式,包括“猪—沼—果”、“猪—沼—渔”、“猪—沼—菜”等等;5.以山地综合开发为特征的整体效应模式,包括荒山绿化、水土保持、林畜并举、土特产开发等等;6.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为特征的优化再生模式,包括生物相克、天敌除害、轮作倒茬、合理用药等等;7.以院落生态为特征的立体经营模式,包括家庭沼气、经济动植物培育等等;8.以农副工一体化为特征的多功能模式,包括生态农场、生态林场、生态工厂等等。此外,还有种、养、加工系列产品开发模式,多种多收的时间结构优化模式,多样性、有序性增加抗灾能力模式,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多系统、多种群结构整体效应模式,等等。

(三)方法的兼容性

中国生态农业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能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各项优越性。同时,它又吸收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科学经验,是一种兼容并蓄的综合运行方法。从方法论上而言,它能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典型与一般相结合。从技术操作上而言,它能利用生物共生共惠技术、时空互补的营养生态技术、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技术、资源的保护与自身增殖技术、物质与能量的再生与循环技术、资源多层分级与立体种养技术、多能互补与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等等。

(四)结果的持续高效性

中国生态农业,以发展大农业为出发点,遵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进行运作。一方面,要提高农业效益,降低成本,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实现经济的迅速增值,提高农业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繁荣。另一方面,要变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把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做到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最大限度向市场提供安全农产品的同时,又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

四、搞好生态农业的途径

从8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了生态农业的试点工作。在全国100 余个试点县、2 000余个试验点上, 我们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粮食总产比试点前增长15%以上,单产增长10%以上,人均收入超过当地平均收入12%以上,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污染减轻了,抗灾能力增强了,资源利用率提高了,能源短缺有了缓解等等。但是,生态农业的发展从全国而言仍然是困难重重。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入手,为生态农业的普遍推广和发展创造条件。当前应着重抓好的工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生态农业是高层次的现代化农业,没有农民兄弟文化素养和科学技能的提高,是不可能实现的。

首先,要造成强大的社会风气,提高农村干部和群众对教育的认识水平,号召他们同“文盲种地、读书当官”的传统旧思想彻底决裂。目前,农村做父母的,一般仍然是不情愿送女孩读书,认为她们“反正是别人家的人”,而对男孩,虽然重视送他们上学,但一旦发现他们“读不出头”,马上就会拉他们回家种地或从事其他简单劳动,以后也不再让他们接受继续教育,造成严重的“文化退化”现象。而我们广大农村的“父母官”们,也将花钱办教育看作是一种消费行为,似乎于经济发展无益,当然更与他们本人的“政绩”无关。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教育长期不能真正进入新的境界,也就严重地拖了传统农业向现代生态农业转变的后腿。

其次,要改革农村教育体制,重视学以致用,学能致用。应当在认真普及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加大普及农业科技教育的力度。其一,应当扩大农业高校的办学规模,把目前农业院校在读学生占全体在读学生总数的比重由不到4%提高到8%以上,即在现有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便充分发挥农业高校的龙头作用。其二,扩大农业职业中专的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招聘文化程度高且确有农业技术的人才任教,提高办学的实际效益,使职业中专成为农村科技教育的主渠道。其三,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技术学校,直接为各个农业自然村培养技术人员,长期坚持,蔚成风气,使农业科技教育落到实处,“绿色证书”制度应普遍推行。其四,要发展多元化的教育体制,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到农村投资办学,特别要引导乡镇企业投资办学,使农村教育体制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

(二)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

在既定的生产关系中,人们的经济行为总是在一定管理模式下的“理性”产物。现行管理体制导致农民损害生态环境的主要表现是短期经济行为。例如:为了获得近期高产,过量地使用化肥,造成土地质量下降、农作物特别是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过高;为了获得眼前的利益,不适当地将土地(或山地、林地)挪作它用,导致人为的农业污染、水土流失、肥力下降、生态受损等现象;为了个人或者小集团的利益,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等等。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以利于生态农业的发展,要从多方面做工作。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现代农地制度,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使每一个农业生产者都以长远的眼光去经营土地。其次,要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组织的创新,推进股份合作制、生产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种组织的发展和完善,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再次,要进一步完善农村收益分配制度,既要理顺工农业产品价格比例关系,也要理顺农业内部各业的价格比例关系,还要确保农业正当利润能真正落实到农民的手中,逐步消除农民靠浪费资源和损害生态环境而获取利润的心理。第四,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使每一个农民都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第五,加强对农村历史文化传统和习惯势力的引导和制约,通过建立多种形式的民间团体,开展多种移风易俗的民间活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节约资源,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觉悟。

(三)优化农业保护政策体系

农业是弱质产业,在市场竞争中经常性地处于不利地位,如果没有农业政策的综合性保护,农业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靠掠夺资源来维持扩大再生产。而这种“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的行为,最终会引发整个国民经济的混乱。我们不但要适时地加强农业保护,还要不断地优化农业保护体系。

农业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农业地位的保护、农业投入的保护、农民权力的保护、农民利益的保护、农产品市场的保护、农业资源的保护、农业服务的保护、农业保障的保护等等。各种保护必须相互照应,相互搭配,才能相得益彰;而不能各自为政,互不相干,更不能相互矛盾,形成斥力。例如:在农业投入上,既要有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又要有财政政策与金融措施的相互配合,还要有全社会包括吸引外资在内的各方面对农业的投资。这样才能实现农业投入保护的最终目的,使农民无需通过破坏生态资源去获得必要的生产要素。如果出现地方截留中央农业投入资金、商业挪用农业银行封闭运行的农业资金、社会又千方百计转移农业投入基金等等情况,农业投入的保护就只能付之东流。各种农业保护措施优化组合的结果不是简单的算术和,而是能产生乘数效应,取得几何级数的递进效果。

在生态农业中,农业资源的政策保护显得尤为突出。在农村各种资源中,人力资源是农业经济的主体,没有人力资源就没有农业生产行为;耕地资源是农业的载体,它是生产行为最主要的对象;水资源是农业的血液,没有水资源就没有农业经济的循环;生物资源是农业的灵魂,失去了各种生物资源,最后也必然失去人类本身;财力资源是农业生命力的源泉,充裕的财力资源哺育茁壮的农业之树,枯竭的财力资源导致农业经济的枯萎。各种农业资源保护手段应当相辅相成,恰到好处。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世界经济一体化速度的加快,农业的价格保护将趋于淡化。这是因为:第一,从国际环境看,“乌拉圭谈判”已经签署了“农业协议”,规定了发达国家最迟在2000年,发展中国家最迟在2004年,都必须在农产品的进出口方面减少国家补贴,逐步实现农产品的自由贸易。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一种必然,因而我国海关对农产品的价格保护将是一种淡化趋势。第二,从国内情况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不断趋于完善,作为国家直接经济保护的农产品价格政策保护,也将逐渐趋于淡化。一是因为农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产业之一,迟早应有自我独立竞争的能力;二是过多的直接经济补贴不利于培养农业自身的“造血”功能;三是长期的直接价格补贴会不断加重国家的财政负担。因此,从优化农业保护政策角度分析,我们应该不断加强的是农业生产环境的保护、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的保护、农业产权关系的保护、农业服务机能的保护等等,而不是直接的农业经济补贴。当我们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完善了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维护了农业生产的秩序的时候,也就是农业市场机制高效运作和生态农业实现之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正是在生态农业的机体中得到实现的。

标签:;  ;  ;  ;  ;  ;  ;  ;  ;  ;  ;  

生态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