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东欧系”翻船寰球期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欧论文,寰球论文,期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6月17日,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的一则消息显示,广东省寰球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被中国证监会注销了期货经纪业务许可证。同时,中国期货业协会决定取消寰球期货的会员资格。
这是今年来继海南深海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汉唐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和正大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之后,第四家被“摘牌”的期货公司。
寰球期货是何方神圣?
6月22日,深华新(000010)公布重大事项公告称,6月20日,公司持有95%股权的下属企业广东省寰球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接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注销广东省寰球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期货经纪业务许可证的通知”。寰球期货拟对中国证监会的注销资格决定提请行政复议。公司将根据事态发展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业务。
此前,寰球期货曾在其网站上公告称:“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最新要求,要求各公司在三大交易所的结算准备金增加至600万元。我公司因资金周转原因,新增结算准备金暂时未能全部到位。按广东证监局的要求,从2005年2月21日起大连、郑州交易所暂时不能开新仓,开新仓时间另行通知。上海期货交易所2005年2月22日起开新仓。”
可见,当时寰球期货的状况就已经是非常糟糕了。
寰球期货初创于1992年,注册资本3000万元。在2002年10月深华新通过收购寰球期货95%股权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之前,这家位于广州海珠区的期货公司的经营并不景气,2001年就出现较大亏损,其违规交易恒指期货造成的损失不小。因客户大量流失,其原大股东广东商业企业集团公司也急于将寰球期货出手。当时随着期货行业的转暖,期货公司已经掀起第三轮增资扩股潮,众多券商和上市公司纷纷抢滩这一领域,深华新选择在这个时候出手,也是大环境使然。
当然,深华新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之所以敢涉足风险相当不可控的期货市场,亦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种种迹象显示,深华新大手笔切入期货领域的始作俑者,正是资本运作高手敬氏兄弟。而谈起敬氏兄弟,就不得不提到“东欧系”。
在资本市场上,“东欧系”一直被称为神秘机构,曾先后染指铜城集团(000672)、金马集团(000602)、ST大洋B(200057)等上市公司。但早在数年前,“东欧系”的控股母体经过两次改制,原控股方股东深业集团已退出,东欧所有中层共二十几人参与成立了东继实业来进行收购,但并不是大股东。随着股东结构的变更,东欧原班人马的话语权大不如前,随后东欧转战香港,几位大将,像李驰、李敬伟、胡智勇、冷立昌等先后离巢而去,可以说是物是人非。
敬氏兄弟打造“后东欧系”
不过,早前已对外宣称游离于东欧系统之外的敬伟,似乎将“东欧系”在国内的资产接盘过来。
2002年10月12日铜城集团发布的公告称,该公司原控股子公司甘肃省租赁有限公司已于日前全面完成了增资扩股工作,新公司名称变更为西部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13亿元,铜城集团出资额9830.51万元,出资比为19.16%,现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而目前担任西部金融租赁董事长的正是敬伟。
敬伟:“东欧系”前主力干将,曾任东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铜城集团和金马集团三家公司的董事长,尤其是“东欧系”在铜城集团和金马集团两役,敬伟均是以灵魂人物出现。
敬伟掌控下的西部金融租赁成立不久便出手不凡,2002年11月5日,哈飞股份(600038)公告西部金融租赁在珠海航展上分别签订了以融资租赁方式购买直九系列直升机15架、运十二系列飞机15架的意向购销合同,合同价值约11亿元。
ST威达(00060)在2002年12月16日公告称,该公司当时与西部金融租赁签定了产品购销合同书,医疗器械产品包括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模拟定位机和磁共振成像系统等系列大型医疗设备,合同涉及的金额为8160万元,从而在ST威达的扭亏过程中起到了关健性的作用。而ST威达又先后于2003年7月和9月两次收购公司第一大股东东莞市三元工贸实业总公司所持公司社会法人股共计3273.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26%)。由此,堆花酒业成为ST威达第一大股东。而堆花酒业的控股方深圳金瑞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就是敬伟控制的公司。
另外,敬伟还透过深圳金瑞丰对华南期货经纪公司出资1700万元,进而控制了华南期货。
深华新的最终控制人敬宏是敬伟之弟,出生于1963年,曾在财政部、北京证券有限公司任职。据了解,此段所称的财政部工作履历即是中经开公司,而斯时敬宏是为负责中经开国债期货的核心人物。“327”国债事件发生后,敬宏离开中经开,并试图打造自己的资本链条,而这便有了深圳华润丰的设立,以及其后对深华新、天科股份(600378)的收购。
目前,深圳华润丰分别是深华新和天科股份的第一和第二大股东。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深圳华润丰在接手深华新及成为天科股份二股东后,频频通过质押股权融资,并通过相关关联公司与深华新构建起一个庞大的担保链。而天科股份方面,通过委托采购、委托理财等方式,流出上市公司进而又流入深圳华润丰相关联方的资金至少达到6000万元。
当然,敬氏兄弟之间并非独立运作。2002年,西部金融租赁即与敬宏控制的深华新签署在5000万元以内额度提供相互担保的协议,协议期限为一年。由此,敬伟、敬宏兄弟透过西部金融租赁实现了第一次资本对接。而且,敬氏兄弟还不约而同地干起了期货。在敬伟控制了华南期货的同时,敬宏也通过深华新收购了寰球期货。
应该说,敬氏兄弟凭借金融租赁、上市公司、期货公司以及类似金瑞丰、华润丰的投资公司平台,通过上市公司与可控制的机构间互保,金融租赁公司与上市公司间的合作,期货公司的资金调度等多种形式,已经构筑了崭新的资本链条。而此间,敬氏兄弟通过或暗或明的关联,实现共赢,这已大大不同于前“东欧系”专注炒作小盘股股票的做法,可谓“后东欧系”的开始。
值得关注的是,敬氏兄弟在资本运作手法上的确老道。此前,关于敬氏两兄弟控制两期货公司的事一直在业内盛传,而且一度引起广东证监局的高度关注。为此证监局还专门进行过深入调查结果发现在法律上并不存在关联关系。
当然,寰球期货被摘牌,表明敬氏兄弟的资本链条已出现危机。
分析认为,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大股东放弃一家而力保另一家公司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华南期货公司的资质远远高于寰球期货。公开资料显示,华南期货于去年成交607.6624万手,在全国189家期货公司中排名第六。事实上,此前铜城集团已于去年年底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天科股份近期曝出的资金黑洞也是闹得沸沸扬扬。至于深华新,有消息称华润丰入主以来,公司员工收入已下降了1/3,业绩是每况愈下,2004年亏损了将近1500万元,加上此次寰球期货东窗事发,看来敬氏兄弟的资本大船已是风雨飘摇。
弃车保帅折射行业困境
不得不承认,敬氏兄弟丢车保帅的窘境,进一步折射出当前我国期货行业正处于风暴眼。
毕竟,曾经有过的不规范,直接导致了我国期货业发展的停滞。在成熟资本市场极受重视的期货市场,在中国因不规范的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自2001年我国期货市场呈恢复性发展以来,所有大的期货品种交易开始活跃,持仓量、交易量、交割量纷纷上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但是,作为最重要的市场参与者之一,期货经纪公司的两极分化在2004年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以中期系统为代表的少数大型公司成为市场上的绝对主流,而近半数的公司则处于亏损状态。有迹象显示,自去年开始的券商治理整顿监管风暴也开始逐渐涉及到了期货公司。
2004年8月,四川惊爆嘉陵期货公司挪用客户保证金近亿元大案;今年春节长假后不久,海南万汇期货公司又出了事,公司高管严芳、卞明夫妇挪用客户保证金2800多万元做自营,造成巨额亏损后携巨款潜逃国外。
而这只是冰山一角。今年2月21日,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公告,对已被证监会注销经纪业务许可证的海南深海、汉唐和正大三家期货公司,解除其会员资格。
而在此之前的1月24日,大商所、上期所和郑商所国内三家期货交易所根据中国证监会部署发出通知:自2月21日起,各期货公司结算准备金最低余额由原来的50万元上调至200万元;期货公司未足额缴纳结算准备金最低余额的,自2月21日起不允许开新仓,直至其按要求足额缴纳结算准备金最低余额。
一家期货经纪公司将因此在三大期货交易所共计多上缴450万元——国内期货经纪公司最低注册资金为3000万元,对多数实力平平的公司、目前那些仍在亏损边缘苦苦支撑的一些期货公司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事实上,监管层发布此项准备金通知就是为了提高期货公司的抗风险能力,重新构建风险管理新框架。据有关人士透露,今年下半年,监管层可能还将有类似政策出台,近期证监会启动的“飞行检查”也将为期货行业的规范发展扫清障碍。一场期货业的整顿风潮正扑面而来。因此,期货行业新的一轮洗牌,将不可避免。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沪深两市类似深华新这样涉足期货领域的上市公司并不鲜见,如美尔雅(600107)控股美尔雅期货、中大股份(600704)控股中大期货、*ST化工(000791)控股陇达期货、北亚集团(600705)控股北亚期货、厦门国贸(600755)全资控股国贸期货、倍特高新(000628)控股倍特期货、弘业股份(600128)参股江苏弘业期货、津滨发展(000897)参股津滨期货。
对于此类上市公司,不排除其中会出现重蹈深华新覆辙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