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表单与ECL模型的发展_商业论文

商业业态的发展与ECL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业态论文,模式论文,商业论文,ECL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城市工业本身一旦和农业分离,它的产品一开始就是商品,因而它的产品的出售就需要有商业作为媒介,这是理所当然的”。并且,马克思认为“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条件,这是不言而喻的”。城市,因“城”而立,以“市”而兴。“市”的核心内涵是商品交换,商品交换最重要的功能是满足人们的生活消费需求。世界上可以有无工业的城市,但决不存在无商业的城市。商业交换的发达程度,往往是通过不断变革的“业态”及对应的消费者行为来体现的。

商业的业态表面上是由交易方式决定的,但更重要的是与生产水平、消费水平、城市建设与商业设施的水平,特别是支撑交易的技术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商业的业态从简单到复杂、从直接到间接、从人工到智能、从实物到期货、从现金结算到网络结算都各具形态,形形色色。

在《周礼·考工记》的城制中有“前朝后市”的记载,“后市”即市处宫后。汉代长安记载有九市,唐代长安有东、西两市,这些“市”的规模在现代看来都是比较大的,但数量少且集中。

在对商业业态的形式所作的相关研究中,国内外系统的阐述并不多见。周维国在《贸易经济学概论》中谈到,伴随新技术革命的兴起,贸易形式日新月异,展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产供销一体化,农工商综合经营,贸易与技术和服务紧密结合;

2、融资与销售、租赁紧密结合;

3、消费信用日益广泛;

4、超级市场和连锁贸易盛行;

5、信用卡和电子货币支付日趋增多;

6、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内部交易比重猛增;

7、期货贸易高度发展,出现期权交易;

8、信息革命,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出现,使电子贸易前途灿烂。

更进一步地,1998年6月5日,当时的国家国内贸易局发布了《零售业态分类》标准,把我国的零售业态按不同特性划分为:百货店、仓储式商场、购物中心、超市、大型综合超市、专业店、专卖店和便利店等八种。

二、商业业态形式的演变

商业的本质是商品交换,交换越频繁,商业的发育程度就越高,组织形式就越多越复杂。当商品交换进入一定的阶段后,商业就必然从简单的市场中发展成为复杂的商业链,并在城市的社会再生产中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起到“市场的血液”的功能。在经历了较长的历史过程之后,商业的形式从相对简单的“业种”期进入了高度发达的“业态”期。

(一)以街为市

这是经济发展初期的产物,也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早期产物。在以第一产业农业为主导的社会中,商业经历了由行商到坐商再到业种店的演变过程。个体化的行商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卖掉手中的货物,买回需要的货物。后来,“坐商”诞生了,坐商已有了固定的商业店铺。随后又产生了我们现在的“业种店”。这种业种店基本是卖一种或一类产品,店前是销售场所,店后是加工、储存场所,即所谓的“前店后库”。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业种店”一直是商业零售业的主要方式,很多城市的市场就是按所卖商品的类别而被划分开来的,像米市、菜市、炭市、牛市、羊市等。由于每个市场分布在城市的不同区域,这种“商业制度”的限制,加上“业种店”的规模不可能太大,所以商业只能是热闹而不集聚、发达而不经济,所以,这个时代是一种“以交易为中心”的时代。

目前,在我国的商业活动中仍然存在这种业态模式,但已大多是在政府的引导下、在一些骨干企业的带头下或行业协会的支持下,在城市的一些街区集聚大批的同类商家和企业,集中经销同类商品,如百货、水、海产品、建材、药材、五金机电、汽配及服务、IT产品、手机电脑等等。绝大部分商家与企业都采用前店后库的方式,以小规模,多品种,小库存,多运输来应对风险,交易方式大多采用现金现货。而市场管理方靠出租店铺经营,并提供物业简单服务。由于经营成本低,直接交易、取货及时、易于比选等特点,与一部分消费者的需求、消费水平相适应,也与早期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相适应,在许多城市都有过不少的这类“以街为市”的业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它的许多问题,如城市形象差、商家工作生活环境差、交通状态混乱、噪音污染大、治安问题多、大宗交易风险大等逐渐暴露出来了。

(二)入场经营

工业革命带来的机器大生产使得第二产业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一方面,丰富的商品需要新的销售方式;另一方面,城市的工人群体迅速扩大带来城市的转型。城市发展的转型、集聚能力的强化,为城市大规模销售机构的诞生培育了土壤,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了新的商业业态模式。这种模式,根据商家的分布情况可归纳为“入场经营”,它大体上经历了由百货商店(department)到超级市场(supermarket)、再到仓储式商场(store)、再到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的演进。

在我国,这种形式一般是在政府的许可下、在企业的主办下,在城市的适当地区建设大规模的商城,将经销同类商品的商家吸引到商场中租场经营,如:电脑城、服装城、机电城等。商城的建设与管理方往往是同一企业,而入场的商家与企业采用购买或租用店铺和库房的形式来经营,店与库大多是分离的。商城一般还提供银行、通讯、运输、保险、餐饮、医疗、物业管理等服务,这种形式既适应现金现货交易,也适应看样定货的合同交易。入“城”经营、集中管理,为商家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改善了城市面貌,较好地解决了噪声污染、交易混乱等问题。有利于治安管理,并能借助银行、保险减少交易风险。这种“入场经营”模式以其规模大、辐射范围广、购物环境好等优势迅速占据城市的中心位置,从而将城市引入了“以商业利润为中心”的时代。

(三)电子商务加物流配送(Electron Commerce and Logistics)即ECL模式

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信息产业,网络经济已初现端倪。人类社会进入了以第三产业、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社会。商贸业需要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减少风险、扩大市场。于是,新的业态ECL模式就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在商贸业发达的区域和城市中出现了。

前两种“以街为市”和“入场经营”的传统业态模式与新型的业态模式—ECL相比具有很多弊端。

两种传统模式仅注重物流和资金流,而忽视了信息流。其经营管理方法的致命弱点就是信息反馈不及时,管理者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往往不能及时得到所需的经营状况的信息,决策很大程度上依赖主观经验。为得到某些信息,不得不停业盘点。既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又影响了正常的商业经营活动,给商业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流通过程中商品品种增多、经营范围扩大、经营店分布区域广泛,而且市场需求也瞬息万变,服务、销售手段更是不断翻新。商品、资金和信息的流通越来越快,带来的管理问题也越来越错综复杂,致使传统的、凭经验的、模糊的商业经营方法渐渐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从世界范围来看,经济贸易的发展已超越了国界的限制,大市场、大流通已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趋势。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商品流通信息化作为带动流通领域技术进步的主流,引发了一场流通革命。这场革命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与此相适应,一个国家的流通业必须具备最先进的流通方法和手段,实现流通现代化。于是,一个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及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等科技手段,由开发商或经营商提供电子交易平台和物流服务平台,商家靠购买或租用、或合资、或入股加盟经营的“电子商务加物流配送”(Electron-Commerce and Logistics)即ECL模式产生了。

ECL模式是信息与物流支撑的最新业态,一般应有如下设施和技术;展示及交易场所、堆放或储存场所、加工场地与设备、装卸与配送设施设备、车辆与调度中心、电子数据交换中心、管理与结算中心、金融及保险服务机构,以及相应的物业管理机构。

实现ECL模式的关键是交易场所与物流场所的有机结合。在ECL模式中,商品所有权的转换和物流的转换脱离开来,此时,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作用就突显出来了。这种分离带来了风险,而要规避这种风险就得依靠尽可能多的信息。随着网络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中介成为信息流的支撑平台。由于网络通讯技术和电子工具的应用,使得电子商务让交易各方的时空距离几乎为零,有力地促进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有机结合。ECL模式以其柔性化特征,将现代商贸模式带入了“以服务为中心”的时代。

三、ECL模式的优势、分类和流程重组

(一)ECL模式的优势

ECL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得益于电子商务带来的高交易效率、低交易成本、 舒适的交易环境和物流服务带来的方便、迅速、节省、周到。ECL模式使企业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单位成本的利润率的提高,二是企业的服务业务范围扩大。这两方面的改进都将促使客户数量的增加。

除此之外,ECL模式还衍生出了许多类型的增值服务,主要包括:流通、加工、组装服务、包装服务、标签服务以及配送服务。这些增值服务都为企业创造了大量的额外净收益。

(二)ECL模式的分类

1、按照经营的主体不同,将ECL模式分为“一体化”和“专业化”

ECL模式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电子商务(Electron-Commerce),另一部分是物流(Logistics)。如果EC与L的功能由同一经济主体承担,则称其为“一体化”经营模式;如果EC与L的功能由不同的经济主体分担,则称其为“专业化”经营模式。

2、按照设施的空间布局的不同,将ECL模式分为“分散式”和“集中式”。

“分散式”,即是市场(或商城)与物流中心(或物流站)分开设置,如图1所示所示。

“集中式”,则是市场(或商城)与仓储、堆场、加工、运输等交互设置,如图2所示。

采用分散式还是集中式,取决于交易中所形成的作业流程,这与商品的物理化学属性和消费者的使用需求有直接的关系。

3、交互模式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一体化和专业化与分散式和集中式常常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如表1所示:

(三)ECL模式的流程重组与优化

在传统的经营流程中,由于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分散使得每一个经营者都要面对不同的客流、物流和车流,市场内存在繁多的业务终端,导致资源大量重复利用,未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ECL模式则打破了这种传统的经营流程,从市场整体的角度出发,使资源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利用。传统的模式针对每个独立的商家单独运作,而ECL模式则有统一的信息中心、结算中心和配送中心统一管理操作。具体表

现如图3、图4:

表1 交互模式图表

一体化

专业化

一体化分散专业化分散

分散式

经营模式 经营模式

一体化集中专业化集中

集中式

经营模式 经营模式

四、推动ECL的策略

针对ECL模式的复杂多样性,为了适应新型商业模式的需要,应该建立集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于一体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运作上要以市场为主体,物流设施要尽可能为其服务,建设、管理中都必须尊重不同模式的企业的选择。因此,政府、企业应加大推动力度。具体地讲:

(一)政府方面

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调控者,政府首先需要建立一个面向公众的开放的公共网络平台,支持并发展现行的开放政策,在政策上给予ECL企业大力的支持,营造一个宽松、合理的投资环境。规划上,要合理布局物流用地与设施,使物流用地与商贸市场用地有机结合,满足交易流程和物流作业流程的需要。

其次,政府应协调金融机构加大服务力度。要以完善的技术手段为商品贸易提供可以依赖的公平、公正、安全的交易环境。在政府的政策领导下,金融机构要确保顾客和企业交易的安全,保护企业内部信息、消费者隐私和个人信息。

最后,政府应出面或指定相关机构作为权威机构,负责仲裁和保证网络安全和信任,即CA(Certificate Authority),使其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应。

(二)企业方面

企业作为ECL模式的运作主体,要具备现代物流的理念,具有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决策时要充分注意企业采用什么样的商贸模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如:商业的自身水平、市场的需求、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信息技术、物流服务的水平、金融保险业的水平,乃至社会的诚信水平及保障体系。如果能创造良好的条件,必然催生出高效低成本、适于国际竞争的商贸业态,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的进步。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商业业态模式的演变,总结出“以街为市”的模式,将人们带入“以交易为中心的时代”;接下来的“入场经营”模式,则将人们带入“以商业利润为中心的时代”;而再下面的“电子商务加物流配送”模式,最终将人们带入了“以服务为中心的时代”。

ECL模式的优势,表现在企业交易规模的扩大和客户数量的增加,并且还衍生出了许多类型的增值服务。根据经营的主体不同,可将ECL模式分为“一体化”和“专业化”;根据设施的空间布局不同,又可分为“分散式”和“集中式”。并且这四种形态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形成了四种不同的交叉经营模式。ECL模式还打破了这种传统的经营流程,从市场整体的角度出发进行流程重组,使资源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利用。

针对ECL模式的复杂多样性,本文分别对政府、企业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政府首先需要建立一个面向公众的、开放的公共网络平台;其次,要协调金融机构为商品贸易提供可以依赖的安全交易环境,以保护企业内部信息、消费者隐私和个人信息;最后,政府应负责仲裁和保证网络安全和信任。企业在决策时,也要充分注意企业采用什么样的商贸模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作为ECL模式的运作主体,要具备现代物流的理念,具有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标签:;  ;  ;  

业务表单与ECL模型的发展_商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