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评价白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5年5月,对照组、观察组各纳入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黄儿72例,对照组给予蓝光+鲁米那治疗,观察组给予蓝光+白蛋白治疗,对比临床疗效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结果:观察组痊愈率62.50%、痊愈+显效率90.28%高于对照组41.67%、7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日后、7日后,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3日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治疗前,7日后低于3日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较好,相较于光疗联合鲁米那,疗效更优,降血清总胆红素速度更快,有助于降低黄疸性脑病发生风险。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病理性黄疸;白蛋白;光疗;新生儿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因胆红素升高而引起的以面部、巩膜甚至全身皮肤出现黄染的一种疾病,新生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约约为60%~80%[1]。新生儿黄疸可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黄疸两种,病理性黄疸病因复杂、危害大,若不积极治疗干预,可能并发新生儿脑病,引发后遗症,甚至可致死亡,病理性黄疸已成为新生儿死亡的常见病因之一[1]。当前,治疗病理性黄疸的主要方法为药物、光疗、换血等,其中光疗疗效确切,普及率高。近年来,医学界对于新生儿黄疸的认知越来越深刻,临床上开始将白蛋白作为载体以改善新生儿胆红素代谢,控制黄疸。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白蛋白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安全性、有效性尚有待商榷。既往本院2013年2月~2015年5月,以白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72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3年2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144例。采集随机队列插入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72例。其中对照组,男41例、女31例,胎龄32~38+6周,平均(35.8±2.1)周。病因:围产因素24例、感染25例、不明原因33例。母乳喂养19例,家族病史11例。其中观察组,男40例、女32例,胎龄32~38+5周,平均(36.0±2.3)周。病因:围产因素25例、感染25例、不明原因32例。母乳喂养20例,家族病史12例。本院干预治疗新生儿黄疸标准:①出生后24h内出现皮肤黄疸;②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达到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足月儿>221μmol/L,早产儿>257μmol/L,或动态监测>2日持续上升>85μmol/d;③黄疸复发。两组患儿胎龄、疾病严重程度、病理因素、危险因素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②达到治疗干预标准;③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严重病理性原因导致的黄疸,如溶血病、败血症、先天性胆道病等;②罹患新生儿脑病;③合并其他类型严重新生儿脑病;④极低体重新生儿;⑤采用其它方法治疗。
1.2方法
所有患儿均暖箱监护,做好常规管理,护士不知晓分组,未采用按摩等干预治疗手段。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8~10h/次+鲁米那5mg/Kg/d。观察组:给予蓝光照射,8~10h/次,联合白蛋白,1.5g/kg+10%葡萄糖20ml,静脉滴注,1次/d。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3日后、7日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
1.4疗效判定
(1)痊愈:3日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下降至正常水平,黄疸等症状表现消失;(2)显效:4~7日,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下降至正常水平,黄疸等症状症状表现消失;(3)好转:7日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但未达到正常水平,黄疸等症状表现明显改善,但未消失;(4)无效:7日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无明显下降,甚至丧失,或黄疸等症状表现加重,或达到换血治疗标准[3]。
1.5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EXCEL录入,转SPSS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数(n)与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痊愈率、痊愈+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3日后相比,#P<0.05;与观察组相比,△P<0.05。
3讨论
新生儿因病理性或生理性原因,胆红素易蓄积于体内,并发高胆红素血症,引起黄疸,病理性黄疸若未获得及时干预治疗,游离未结合的胆红素可通过血脑屏障蓄积在大脑,损害神经细胞,可继发胆红素中毒性脑病[4]。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并不困难,一般对于有高危风险因素(母乳、家族病史、早产)者,做好48h内监护,若见黄疸,行血清总胆红素监测,一旦确诊加强监护,若为重症,则需直接干预治疗。病理性黄疸发病原因较多,主要为感染、败血症、新生儿肝病、溶血病等,基层医院技术条件有限,部分患儿恐无法明确病因,但并不妨碍疾病的治疗,绝大多数患儿可经蓝光照射、用药控制甚至治愈,少部分患者需行换血甚至手术治疗(多见先天性胆道闭锁)。
蓝光通过照射可使胆红素发生结构变化,进而缩短黄疸持续时间,但治标不治本。白蛋白可与未结合的胆红素结合,降低胆红素在中枢神经中蓄积风险。本次研究证实,使用蓝光+白蛋白治疗之观察组疗效明显更优,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下降更迅速,到第7日,绝大多数患儿病情均得到控制。但需注意的是,有报道称白蛋白注射可能增加静脉炎发生风险。同时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可能罹患潜在的肝脏疾病,使用白蛋白可能增加肝脏负荷。
当前,治疗病理性黄疸药物研究较多,近年来微生态制剂、推拿、中医药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白蛋白治疗病理性黄疸疗效较好,但并非不可替代[5]。应充分发挥其起效速度快的优势,对于对起效速度有明确要求者,可考虑应用白蛋白。对于普通病理性黄疸黄儿,是否采用白蛋白还需严格遵医嘱,在治疗过程中,有必要监测肝功能,以评价疗效。
综上所述:白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较好,降血清总胆红素速度快,但并非必要的治疗手段,用药过程中有必要进行肝功能监测。
【参考文献】
[1]沈晓明.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6.
[2]姜庆红.中国住院新生儿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15-16.
[3]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全国新生儿黄疸与感染学术研讨会纪要(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1,39(3):184-187.
[4]黄瑛.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对机体的损害及其防治研究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12(6):83.
[5]韩学军.双歧三联活菌散剂联合蒙脱石散剂辅助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12,23(28):2645-2646.
论文作者:石彦虎, 何俊杰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30
标签:黄疸论文; 新生儿论文; 白蛋白论文; 理性论文; 胆红素论文; 血清论文; 疗效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