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机电学校 广东 湛江 524000
摘 要: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努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 德育教育 教育理念 品德培养
一、要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
1.经常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人的正确思想和行为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靠后天的教育养成的。个体思想品德的发展和提高一般是由日常文明行为习惯开始,到伦理道德,再到政治思想,最后上升为人生观、世界观这一轨迹进行的。所以,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世界观的基础,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中心任务。
(1)以班会为开展品德教育的主阵地。班会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利用与否,以及利用得好坏,对班集体的发展、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的人缺乏这种意识,班会课成了“自习课”,成了传达布置工作课。我们认为好的班会课应是师生智慧的结晶、师生或学生之间情感的交融、学生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黄金时段。
(2)以时政教育为开展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发挥时政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关心时政的良好习惯。①各班要用好订阅的报刊杂志,开辟时事走廊;②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读报、收听新闻;③利用班会课对热点、焦点问题展开讨论。可组织学生开展“时政演讲比赛”,培养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分析识别能力;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兴盛相联系,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
2.把课堂作为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主要角色是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教师要重视自己的言传身教。加里宁说过,老师仿佛每天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百双精细、敏感、善于窥视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视着。世界上没有人受到这样严格的监视,也没有任何人能对年轻的心有如此深远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有优秀品格的教师将为学生所崇拜和效仿,赢得学生的尊敬和喜爱。所以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不妨从“我”做起,从老师做起。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迟到,我们首先不迟到。越是天气不好,如刮风、下雨、下雪时,越要早到校、早进班;上课的预备铃响后,我们要到教室门口等待上课……无形之中,学生受到了教育,我们不再苦口婆心却收效甚微。当然,要做好这一点实在不易,我们要花大功夫、下大力气。中国有句古话:作经师易,作人师难。虽然这样,我们还是要努力,以无私的精神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为学生做表率。
(2)科任教师要注重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做好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绝非一日之功。只有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在课内外加强德育渗透,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尤其是学科教学,在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更应寓德于教,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不忘传“道”,对学生加强品质教育。
二、开展道德教育的具体形式
我们既要关注大的德育方向,又要在细微处抓德育工作。
1.从细微处入手抓德育。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育人无小事,事事都有德。善于挖掘每个教育环节和每项活动中的育人因素,巧妙地利用、放大这些因素,精心设计,巧妙实施,争取获得教育的最大效果,这样才能达到振奋精神、鼓舞士气的目的。比如,课间操是学校最大规模的活动,让学生非常整齐、规范、有力地做操,这也是一种教育。因此,一个人能在操场上认真做操,做什么像什么,学习上也一定能认真努力。
2.抓好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制度的变革、信息渠道的多样化,青少年的价值观也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点。一方面,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我国青少年精神世界的主流。另一方面,物质主义、个人主义、拿来主义、拜金主义甚至封建色彩浓厚的旧价值观念同时并存。假如青少年缺少了主流核心价值观念的引导,就常常会茫然无所适从,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必须对青少年及时进行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必须引导他们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中职学校阶段正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多种价值观相互碰撞的新形势下,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知识和陶冶情操的关系,把个人成才同国家的前途、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的变革。教育的达成离不开良好的氛围,学校教育的一切细节都应具有育人的力量。很多时候,教育的意图就潜藏在学校生活最常态的形式背后,而许多终生有益的素质、习惯和信念却在不经意间悄然养成。教育生活多是由许多看似不经意的小事构成的,而教育的作用及科学的育人理念就是通过这些小事显现出来的。
参考文献
[1]王伟华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M].广州出版社,1997。
[2]张民选 比较初等教育[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3]赵志军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论文作者:林晓锷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7月总第2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8
标签:学生论文; 青少年论文; 德育论文; 学校论文; 价值观论文; 世界观论文; 品德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7月总第24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