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张星学校 264000
在品社课的教学中,实践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初步掌握搜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能够选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问题”这一目标已成为每一个教师的共识。搜集资料是品德与社会课中课程资源开发的路径之一,然而小学生品社课搜集资料的能力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我们作为“引导者”,该如何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呢?
一、提高学生认识
品社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要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我们在课前要充分调查分析学生各方面的素质现状,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和社会阅历等,为开发利用生活资源做准备。
“活到老,学到老”,人的学习过程与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在书本中学习,有时候我们还要在生活中学习、向前人的经验学习。因此,从生活中搜集有关的信息、整理有关的资料、进一步解决问题也成了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品社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条件好的情况下,资料的搜集主要来源于电脑,而条件差的学生家里几乎没有电脑。所以作为品社教师首先要消除孩子消极与抵触的情绪,努力让孩子明白搜集资料不是件难事,除了电脑网络外,还有许多的渠道与途径,如访谈、问卷、观察记录、调查报告等等各种获取信息的方式。有的时候爷爷奶奶讲的故事也可以成为资料。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是搜集资料的一种方式。
二、重视方法指导
1.做好组织分工,优化分组,交流合作学习。
在品社课教学中,分小组搜集资料,交流合作学习,似乎成了一项必备的“程序”。课堂上老师让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象征性讨论,然后再提问,老师再小结,就认为这个环节的任务完成了。要想让这个环节不流于形式,而能实在在地让学生得到锻炼,就需要让老师下一番工夫。分小组时,我安排2名优等生、3 名中等生、2名差生分成一个小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如果需要的资料内容较简单,组长负责安排从哪些渠道搜集资料。这样每个孩子都能在团队中得到锻炼, 明白了团队合作的价值。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品德课堂教学实践之中。合作学习在形式上也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有力地突破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课堂也因有了合作学习而热闹起来。
2.搜集资料前设计好调查表。
为了使搜集到的资料有针对性、完整性,避免过多的重复,这就需要老师能事先设计好前置性调查表,以便让学生目标明确地开展好课前调查活动。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列好调查表后,每人发一张,给学生分配调查任务,让学生各尽其责、认真完成。比如: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我们都是一家人”,全班学生自由分若干小组,按调查提纲分别了解不同少数民族的分布、民族服饰、生活习惯、当地风俗、重大节日等。孩子们根据自己分配的任务积极进行搜集,还有些学生能通过与同伴合作、家长帮忙等许多方法去完成任务。通过这次搜集资料,锻炼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动手的能力。
3.要多给学生展示机会。
多数时间,教师只是为用点资料而让孩子去搜集,忽视了对其能力展示与表现的机会。这就造成了少数孩子在搜集资料,绝大多数孩子只是“洗耳恭听”,成了旁观者。为了避免或减少这样的情况,教师要调动大多数孩子的主动性,给他们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我在教学中会根据学习内容与要求定期地让孩子办办手抄报、做个社会调查、表演的形式等,让孩子有机会展示自己搜集与处理的信息。
4.搜集资料后及时评价。
学生搜集资料、展示资料后,对学生的表现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评价,总结学生搜集资料的成功经验和途径,以便日后更有效地展开各项活动。根据不同的课教师要求学生搜集资料可以使用小组分配的形式,小组之间互相促进、比拼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发挥和创造。另外,教师还可以想一些办法,比如建立学生自己的资料搜集档案夹,让他们通过积累和不断完善自己的档案夹的同时能力得到培养。这样经过长期的培养与渗透,一定会有所提高。
三、激励铸就精神
搜集资料的作业不像语文、数学作业一样必须认真地完成,能力的培养也不是指日可见的。它的结果是远期的,所以必须让学生始终保持一定的动力,才能让学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高尔基说:“在生活中,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行动动机更珍奇了。”这是因为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行动的性质和水平。小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与学习动机密切相关,因此,要使之变为他们的内在需要,就应该借助各种外部条件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在班内开展搜集资料接力赛活动。这样有了竞争,有了展示,又给他们加分,学生搜集资料的劲头很高。由于是小组之间开展竞赛,还增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有的学生找不到资料,有资料的同学就借给他们摘抄,有的同学忘记摘抄了,组长就会督促他。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涨,一学期下来竟兴趣不减,搜集资料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同时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总之,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用眼观察、用耳聆听、用心感受、用脑思考、用手操作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既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又能弥补教材的滞后缺陷,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突出时代性,保证鲜活性。
论文作者:王军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3月总第1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6
标签:资料论文; 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小组论文; 孩子论文; 成了论文; 《教育学》2017年3月总第1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