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西藏轻工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藏论文,轻工业论文,产业结构调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治区五届六次全委会议提出:发挥比较优势,使特色经济在速度、规模、效益上迈出重大步伐,在加快发展中实现优化调整。结合我区的实际,我们认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关键是要立足特色,大力发展轻工业。从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进步,走有西藏特色的发展之路。
一、西藏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和平解放前,西藏长期处于单一农牧业结构的自然经济状态。和平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西藏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调整。从三大产业结构比例看,1985年为50.05%:17.44%:32.51%,1998年为34.3%:22%:43.5%。第一产业的比例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第二、三产业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产业结构比重失调的方面有所缓和,但产业结构仍然没有改变"V"字型状况。西藏产业结构是一个“中间小、两头大”的"V"字型结构,这与全国“中间大,两头小”的"A"字型结构相反。与发达国家的三>二>一的产业结构顺序排列相距更大,是一种典型的经济落后、不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由此看出,西藏的产业结构具有典型的农业经济特点。
进一步分析我们会发现,目前西藏产业发展尚处于前工业化阶段,农牧业手段落后,产出水平低,传统自然或半自然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区域经济成长仍处于待开发时期。为此,调整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必须在产业超常规、大跨度、跳跃式发展中才能实现。从西藏实际出发,在发展中调整产业结构。主要是打破制约西藏经济发展的"V"字型产业结构,切入点必须发展第二产业。在第二产业中寻求突破口,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发展适合西藏的产业,促进西藏产业结构的升级。
二、加快西藏轻工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加强第二产业,搞“放重抓轻”,这不是说西藏业已形成的重工业放弃不管,而是说西藏今后投资决策时,要优先发展轻工业,以创建西藏的造血机制。
(一)优先发展轻工业是优化西藏产业结构的要求。传统战略决策的偏差,使西藏投资次序颠倒,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农业的发展始终徘徊不前,甚至连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在产业规模结构失衡的情况下,脆弱的农业已不甚支撑相对庞大的工业体系的重荷,薄弱的轻工业也不能在消费品方面为重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拓展空间,而重工业又不能推动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失衡已使西藏经济处于板结状态,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切实加强农业,优先发展轻工业。
(二)优先发展轻工业是提高竞争素质的需要。西藏竞争素质的先天不足,不但加剧了西藏区域竞争中的劣势地位,也使西藏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贫血”症,要根治西藏“贫血”病,提高区域竞争素质,必须在新上项目进行决策时,放弃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重工业,选择技术水平要求较低的轻工业。西藏拉萨啤酒、诺迪康药业、珠峰圣茶、矿泉水、奇正藏药等名牌产品和拳头产品的发展就是有力的证明。
(三)优先发展轻工业是节约投资,缓解资金供应紧张局面的需要。与重工业相比,轻工业项目投资较少。根据目前国家和西藏的财政以及全国金融形势,发展对资金数量要求较少的轻工业既是良策,又是不得已的选择,因为近年来中央财政收入比例不断下降,渴望中央对西藏大幅度增加投资是不现实的,西藏投资软硬环境比不了兄弟省市,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到西藏投资其效果不会太理想;依靠东部发达地区对西藏进行对口援助既是杯水车薪,又不会太长久。西藏自身的造血机能差,积累能力低,比如1998年地方财政收入实现3.64亿元,财政支出45.32亿元。财政自给率只有8%。而且这种状况几年内难以改变。要用较少的钱维持生存并求得较快的发展,只有选择轻工业作“突破口”才有可能。
此外,优先发展轻工业是提高经济效益并迅速增加积累的需要。轻工业不仅投资少,而且建设周期短,投资回收快,收益高,见效迅速。
三、面向21世纪西藏轻工业的发展策略
西藏轻工业发展不能遵循“全国一盘棋”这一原则,必须在深入了解西藏区情的情况下,确定轻工业发展总体思路即:“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策略。“异中求同”是说西藏轻工业发展不要拘泥于主要搞上游产业,与发达国家同样走产业升级之路要发展下游产业。发展高新绿色产业,关键是提高轻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在轻工业升级过程中,西藏又要从竞争力相对较弱的现实出发,策略上尽可能采取“差别化策略”、“错位经营”等“同中求异”的策略。从西藏的比较优势出发,发展西藏特色的轻工业。为此,下一步西藏轻工业主要发展四大产业:藏医药业、饮料业、民族手工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
(一)发挥藏医药业的特色,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藏医药这是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之一,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是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藏族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藏医药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诊断风格,为西藏人民健康和西藏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十五”期间自治区人民政府把藏医药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为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藏医药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必将成为西藏新的经济增长点。
藏医药产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要把研制和开发藏药工作摆到重要地位上来。藏医药产业的发展总体思路,即以各级医院为主体,藏医药研究和藏药厂作为强大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思路。把医疗、科研、藏药生产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并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藏医药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科研为主线,以增强综合实力为目标,面向医疗生产第一线,不断更新观念、艰苦创业、努力创新,使医院、研究所、药厂得到全面发展。最后加大对制药行业的技改力度,制药过程从笨重的手加工,发展到自动化生产。从原有的藏药产品基础上,再培育一批拳头产品和名优产品,以此促进藏医药业走向国内、国际市场上。把藏医药业造就成为西藏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
(二)加快发展饮料工业
西藏现代意义上的饮料工业是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10年发展起来的。这一行业从一兴起就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目前西藏饮料工业主要产品以矿泉水、啤酒和保健饮料为主。西藏高原是世界上未被污染的一块圣洁宝地,拥有丰富的含多种微量元素的高水质资源,为发展酿酒和饮料工业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近年来,我国冷饮工业飞速发展,但竞争日趋剧烈,西藏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了一定份额,而且,其发展潜力不可估量的。因此,今后发展饮料工业时,一是产品逐步向系列化方向发展;二是产品向天然、保健、功能化方向发展;三是从生产管理逐步向经营管理转变。
(三)加快民族手工业的发展
西藏的民族手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朝年间,民族手工业就有了较大的发展。许多产品,如氆氇、地毯、卡垫、藏被、围裙、毡垫、帐蓬、腰刀、木碗、藏鞋、民族帽、金银首饰、各种宗教用品等,经过千百年的不断实践,形成了独有的工艺特色和民族风格,受到了广大藏族和其他民族人民的喜爱。有的产品在国内外还享有一定的声誉。据有关资料,地毯、卡垫编制的传统工艺在邻国尼泊尔已生根开花,该产业已成为尼泊尔外贸的重要产业,年出口藏毯在60万平方米以上,使尼泊尔成为世界地毯贸易出口大国。而藏毯源于西藏,尼泊尔地毯出口均以藏毯名义出口而声誉兴隆。当前民族手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产条件较差,生产工艺有待革新,劳动生产率有待提高,内外销售渠道不畅通。为此,民族手工业需要得到大力扶持和重点改造,在发展中逐步完善。
民族手工业不同于其他工业部门,它具有突出的行业特殊性和地方特色。面向21世纪,我们如何发展民族手工业,既要考虑它从属制造业,又要考虑到其低水平、低起点、民族性、区域性的基本事实特征,力争使西藏民族手工业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主体。关于具体策略和途径:一是运用现代资本运作手段,通过资产重组,培育和组建西藏民族手工业的骨干企业或企业集团,并在企业集团内部积极推进“三改一加强”的企业改革措施,使之成为引导西藏民族手工业发展壮大的领头羊;二是要想加强民族手工业的技术进步,必须在保持原有产品的民族、地方特色的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加速其技术改造。在西藏江孜的卡垫、山南姐德秀的藏裙、扎囊和贡嘎的氆氇、浪卡孜的藏被、加查的木碗、拉孜的藏刀、仁布的玉器和拉萨的金银器皿等都有很高的声誉,但是这些都是在家庭小作坊里生产,工艺、技术都很落后。因此,有关主管部门应对其从资金、技术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引进新技术、新设备,通过市场预测和科学论证技术改进;三是西藏民族手工业应大力开拓市场,一方面产品品种和用途仅在着眼于民族特需品方面有所突破,另一方面要在市场营销方面积极引进先进的方式、手段,尤其是要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开拓海外市场。
(四)加快发展初级产品为主的现代农畜产品加工工业
目前,西藏现代意义上的农畜产品加工行业主要集中在粮、油加工和毛纺工业及皮革工业,农畜产品加工已经成为西藏轻工业部门的主要组成部分。
工业发展目标只有获得市场的认可才能实现。西藏农畜产品加工业虽然在区域内占有充足的原料,但只有占领并稳定市场才能生存和发展。在农畜产品加工业内部关键是产品方向的选择和确定。由于西藏自身市场容量小,现代农畜产品加工业制成品的部分企业生产水平与内地同行生产企业水平差距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产品生产成本、质量两个方面,如林芝毛纺厂和拉萨皮革厂等西藏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工业制成品在区域内部市场竞争中常处于劣势。因此,农畜产品加工业在未来发展中,应当把重点放在初级半成品方面,才有可能使产品市场扩张到内地和国外。
现代农畜产品初级加工业主要涉及到纺织、皮革和食品3个行业,工业制成品生产规模不宜扩张,应充分发挥林芝毛纺厂现有生产能力,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力争稳定区内市场。重点发展洗净毛,洗净山羊绒、牛绒,以及部分地毯加工业等半成品。皮革制成品业因区域内部市场容量有限,难以大量发展,而皮革半成品具有更广泛的内地市场,产品方向应当是鞣制革和裘皮半成品。在食品工业方面,今后肉、奶商品量逐步扩张,可以考虑在区内重要的城镇建立屠宰类加工企业,并重点提高为调料工业提供配方的下脚料生产能力,发展骨粉、血粉、肠衣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