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企业党校情报资料服务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校论文,情报论文,资料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党校资料室是企业社会科学信息最密集的地方,如何开发利用情报资料资源为党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服务,是信息社会对企业党校信息工作提出的要求。
1 信息时代情报资料服务的新特点
信息时代的情报资料资源,除了传统的纸质印刷型资料外,非纸质印刷型情报资料资源呈不断上升趋势。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依托的数字化图书馆成为图书馆发展的趋势。在这种大背景下,情报资料的开发服务出现了新特点。
1.1 情报资料的服务对象及其要求发生了新变化
信息时代由于网络技术的普遍推广,读者利用情报资料不受开放时间和地点限制,读者群体在规模和范围上大大扩大。读者对情报资料的需求也随之变得多样化,为了满足读者群的多种需要,要求资料室要装备新的设备,提供新的文献类型。
1.2 文献信息的利用率成为衡量情报资料服务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信息时代,评价资料工作的标准由单纯的收藏数量观点转到能利用多少情报资料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这要求在开发利用情报资料时要注意选取用户最集中的信息资源。
1.3 情报资料的载体发生了变化
在信息时代数字化图书馆成为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在数字化情报资料条件下,通过信息网络利用相关数据库,使各种情报资料以信息的形式在网上运行。情报资料的载体出现了非纸质印刷品,并呈发展趋势。
1.4 信息服务的手段趋于多样化
信息时代由于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报资料的服务手段进入多媒体声像服务。如电话服务、计算机检索服务、电子阅览室、网络图书馆等,信息服务的手段日趋多样化,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利用效率。
2 企业党校情报资料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鞍钢党校作为企业党校,由于近年来企业效益不好企业党校情报资料工作经费投入不足,人员数量少,素质不高,服务手段落后,与信息时代对情报资料的要求有着差距,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2.1 思想认识问题
由于认识偏见等原因,情报资料在党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被人们所忽视,在实际工作中被当成“收收发发”、“借借还还”的藏书库,随便什么人都能胜任,资料室成了人们印象中的安置部门。
2.2 服务手段落后
企业党校情报资料工作现代化程度很低,计算机普及率、通讯设备技术等硬件配备较差,服务手段落后,仍处在以传统的手工操作为主的状态。尽管也用上了计算机,但其它配套设施跟不上,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更谈不上达到多功能的要求,情报资料资源的开发深度和力度不够。
2.3 人员素质不高,数量不足
现有人员中没有一个是图书情报专业毕业,其它专业的本科学历者也只有一人,多数人对专业知识知之不多,满足于借借还还的手工操作。近几年受企业效益下滑的影响,资料室在减员中首当其冲,目前,只能应付日常事务性工作,没有时间进行资料的深加工。
2.4 经费不足
由于企业效益不好,投入到图书资料室的费用极为有限,加之书价不断上涨,每年购入的新书,订阅的期刊、杂志的数量很少,更谈不上资料管理的现代化。
3 强化企业党校情报资料服务功能的措施
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做好信息服务工作,并创造条件,积累力量,为实现信息服务的现代化做好准备,是摆在企业党校情报资料人员面前的现实而紧迫的任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提高认识,树立新的信息服务观念
只要各级领导对情报资料工作的认识有了提高,给予高度重视,就能为搞好情报资料工作提供前提保证。在领导重视的同时,情报资料工作者自身对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也要有新的深刻认识,把自己从事的工作当作教学和科研的物质基础,确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情报资料建设新理念,在情报资料的流通和开发利用等方面下功夫。
3.2 利用现有条件搞好情报资料的开发
开发利用是情报资料工作的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资料室每年订阅大量的报纸杂志,经过多年积累,已经形成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要使这些信息资源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数量、最好的形式与读者见面,必须做好情报资料的开发。情报资料的开发可按以下四个层次进行。一是表层开发。即情报资料的收管借等日常工作;二是浅层开发。即情报资料信息的宣传、编目、专题索引;三是中层开发。即围绕教学和科研开展跟踪服务;四是深层开发。即情报资料的加工,信息的述评、综述、分析研究。无论哪个层次的开发,都必须注意开发独具企业党校特色的主导型情报,避免“小而全”的现象。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中规定的党校干部培训目标和企业党校的特殊性,企业党校主导型情报资料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方面的文献;二是关于当代世界经济、科技、法律和中国法制建设、当代世界军事和中国国防建设、当代世界思潮的信息;三是关于国际国内和本地区、本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文件、统计数据等;四是关于党史党建的文献。确立了明确的指导思想,才能实现情报资料开发利用的目的;为党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为公司决策服务。
3.3 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
情报资料的开发是为了应用,作为企业党校,在情报资料服务未能实现现代化以前,必须利用传统手段,并充分利用现代工具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
(1)书目服务。把资料室每年新订阅的报刊目录和图书馆每年新购图书的目录存放在软盘里,供读者查用,使读者了解本校拥有的资料资源概况。
(2)咨询服务。根据党校专题教学的内容、科研课题的选定,结合党和国家及企业现阶段的主要形势和任务,注意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并做必要的摘录,当读者带着问题来查找资料时,能比较准确地提供资料信息。
(3)定题跟踪服务。根据科研的需要,围绕特定课题,主要是跨年度的国家、省、企业的科研课题,跟踪科研课题研究动态及进展情况,连续地提供相关情报资料,直到课题完成。
(4)决策服务。为集团公司的改革和发展、为党校的专题课设置和科研课题的选择提供准确的信息,供领导决策参考。
(5)信息产品。根据学校的年度课程设置、科研课题、企业的中心工作,有针对性、预见性地对所需信息作出判断,据此搜集相关资料、数据、消息,并进行比较、分析、提炼、分类,形成专题性情报信息,打印装订成册,提供给相关用户。
通过上述传统信息服务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党校情报资料体系,尽可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
3.4 提高情报资料工作人员的素质
利用现有条件做好情报资料服务工作,人的素质就更为关键。为了适应情报资料服务工作现代化的要求,必须重视情报资料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
(1)调整人员结构,根据岗位需要配备相应的人员,并充实情报资料开发人员。
(2)加强对现有从事情报资料工作的人员的培训。根据现代化、多功能情报资料工作的要求,可以派人员外出学习、进修、考察,同时进行岗位自学,实现知识结构的调整。
(3)注重情报意识的培养。由于网络互联的范围日益扩大,信息资源日益增多,要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抓住有价值的信息资料,情报资料人员必须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判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