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大家逐渐地从固有的生活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公司企业为了迎合相对生活水平高的人群,生产了大量的轻奢产品,当然还有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和设计更加前卫,本文就现代人们对于建筑外观造型设计研究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外观;造型设计
说到建筑造型设计,大家一定会想到埃菲尔铁塔、自由女神像、悉尼歌剧院等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家在惊叹于它的高达宏伟时,也一定对它的建筑过程充满了兴趣。我记得密斯•凡•德•罗文曾说过:“正把形式当目的只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只努力于搞建筑的外部,可是只有当内部充满生活,外部才会有生命不注意形式不见得比过分注意形式更糟,前者不过是空白而已,后者确实虚有其表。”所以回到建筑造型设计的话题上,把这句话运用到建筑造型设计上就是说要把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处理好,不要单纯地一昧求得外表上的美观。接下来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建筑外观的造型设计。
一、建筑外观造型设计
1.绪论
21世纪大部分人提起建筑方案设计造型阶段的时候,大脑里可能会闪现过:柯布西耶、路易斯康、妹岛和世、西扎、王澍、安藤忠雄、贝聿铭。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建筑风格。或许我们会想:我应该找到一个最打动的人建筑风格融入进去,做出一个不一样的作品,也许会加入路易斯康的采光柱、王澍的瓦或者安藤忠雄的天窗、混凝土,但是当把这些风格自认为完美的加入我们的建筑时候,会发现建筑仅仅是虚有其表,整个建筑依然看起来笨拙怪异,乱七八糟。那么这就是什么问题,是你的策略有问题吗?这其实最根本原因是建筑造型的基本逻辑没有梳理好。所以我认为现代建筑设计尤其是造型部分就是一个逻辑题,合理的逻辑得到合理的造型和结果。这让我想到了已故的建筑大师扎哈,大家第一反应是她的参数化、数字化的外表皮设计让人眼花缭乱酷炫之极。实则不然,她的建筑各种先锋表皮设计成立的基础其实是建筑形体的逻辑性合理。不信你可以把她的建筑只留轮廓,不留那些立面的处理,你会发现这个形体依然很完美,和场地的关系融洽。无论怎么做外表皮都不会差!那么究竟建筑外观造型设计该如何去做呢?
2.方法
2.1做一个符合逻辑的整体
格式塔心理学非常完美的解释这一切,整体大于部分,注意是“>”不是“≥”,这就意味着建筑形态征服人的第一印象其实是完形形态,说白了就是一个整体,当你发现这个整体很漂亮的时候才会接下去关注细节。一个整体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但是给人的美感却不是简单的总和或者相加,也就是1+1≠2。比如这个图案普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中间的三角形,而实际上这个三角形是不存在的,图形中只有三个不完整的圆形!
所以不懂建筑的人会形象的把cctv大楼叫作“大裤衩”,会把苏州东方之门称作“大秋裤”!这些整体形象反应给大家的就是第一直观印象。回到建筑设计第一步,一个符合逻辑的整体?我们需要了解的是第一:符合逻辑,逻辑是什么?第二:整体又是什么?容我慢慢说。一般而言建筑的逻辑分为这个几部分:
一是建筑与场地的关系,坡地建筑和平地建筑的布局方式肯定是不一样的。当你从事于建筑设计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分析用地和建筑的逻辑关系,包括红线形状,高差,景观朝向,日照朝向,周边的建筑、植被环境等等。在分析的过程中也许就能排除掉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找到最基本的甚至非此不可的形状。不管你有多少关于设计想法,最后你会发现这个设计要满足“消防、日照、景观、城市界面、场地竖向关系”最终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二是文脉关系,每一个不同的建筑造型设计所面临的文化背景都是不一样的,但为什么一个设计在某个地域环境中是合理的,符合当地的文脉传承,这就值得思考。比如在北方盖一个南方的吊脚楼可能就会显得不伦不类。而如何找到合适的文脉关系,这就涉及到逻辑中集体的概念,比如在美国,我们会以自己是中国人找到认同感,在中国又会以自己是南方人或者北方人找到认同感,逐级递减可能到最后到同一个村或者同一个县的邻居这种关系,而文脉的意义就是找到建筑和当地环境的认同感,可以是大的:比如中国人,也可以是小的:比如某某村人。
三是建筑类型,每个类型的建筑都有自己的标示性,最合适建筑设计就是一看便知建筑的功能或者使用群体,比如医院、住宅、政府办公楼,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类型让人一眼便可预知这栋楼的用途。逻辑部分零零总总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叙述,不过这几点是最基本的。但是总的来说,我个人是比较赞同汤桦的观点,现在建造的建筑就是现代的,应该用现代的材料和手法来表达,比如王澍用旧瓦做墙的外表皮,做到了文脉的传承。
所以说有时候整体来看内部的空间似乎和外部没有丝毫联系,但其实,真正的建筑大师通过外墙材料的砌筑,细微的传达了内部的真实,使建筑内部空间变成了一种需要阅读才能在外部感受到的有趣状态。既传达出若隐若现的建造真实,又表达了建筑师本身的设计意图。
2.2记住一些常用的数据
建筑设计界有一句让人无可奈何的俗语:“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讲利益....."。这其实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描述的是在真实世界中,面对真实问题,关于设计的思辨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甚至连评定其优劣的标准,有时候也并不统一。建筑系科班的学生设计作业,评审团老师们也经常会意见打架,吵得不可开交。小设计思辨只有高下之分,然则与设计相关的数据却是有绝对的对错之分的。建筑设计需要跟数不清的数据打交道。正是这些数据,让建筑设计成为一门非常严谨、理性的专业学科。请记住一点,建筑设计并不是属于建筑师的游戏(不,也不是属于市长或者金主们的),他的建造与使用,每一个环节,稍有不慎,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累及人类的生命。例如,令人沉痛的2015元旦外滩踩踏事件,场地的设计立即就会在业内被反复检讨,看是否存在专业渎职行为,即在户外场地设计上,是否有违法国家法律规范条例的设计被执行。其中一条规范如下: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施行日期:2005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3276.7.6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宜加设中间扶手。那么,什么宽度可以被称为“三股人流”和“四股人流”呢?在这里也就不一一叙述了,详情参考ISO/DIS12055《房屋建筑——建筑物的护栏系统和栏杆》标准。
2.3注意建筑的材料问题
纵使华夏江山秀丽叠彩凤岭,七成人口依然居住东部平原,并不若欧洲山脉纵横海岸万里,德国瑞士意大利一线随阿尔卑斯起伏,法西、法意交界带又是地中海大陆架凸起。也就是说,欧洲古代就不缺乏石料,建筑所需的巨石完全可以就地取材。而相反的是,木材反而是一种稀缺品,能够提供巨木的千年古树很快就会被采伐一空,即使中国这么大的国土到了明代也出现了木材短缺。对于欧洲的山地丘陵,木材的运输成本风险都指数型上升,例如南法Eze山顶小镇这样的地形,大型工程机械都难以上山。显而易见的是,砖石结构比木材的设计寿命更长,如果在英德这样的多雨区差别更加显著。但是关键的一点是,石头对几何数学以及结构力学要求更高。尤其是教堂的穹顶结构,出于敬畏神的因素,要造得很大,那势必要把拉力应力、压力应力、剪切应力、转矩、和失稳现象全部算齐全了,木材的剪切强度和抗扭性能就差了很多。所以说石材在多数的建筑造型设计中,还是占了很大的比重。我们在进行建筑造型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料方面的问题。
结束语
总之,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于建筑风格的认识也是不同的。但是一定符合造型设计的标准,若空有一副好看的皮囊,是不足以抵挡风吹雨打,称不上是一个好的建筑。我相信,未来的中国建筑业一定会蓬勃发展的。
参考文献
[1]常志刚.基于光视空间概念的光与空间一体化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05
论文作者:方姚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造型设计论文; 逻辑论文; 文脉论文; 关系论文; 的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