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研究的取向与动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取向论文,动向论文,情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情绪的复杂性及其研究的多层次性和多维度性,导致了情绪研究的多种取向。研究取向的各异,又使得研究者在探索的思路、强调的问题、侧重的方法、使用的术语及其理论贡献与认识局限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分析情绪研究的不同取向以及情绪研究的发展进程与动向,有助于从学说林立以及分歧多于共识的现象中找出联系、把握规律,以对情绪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有一个相对清晰的整体认识。
初涉情绪研究领域的人,常常对其中争论多于定论、分歧多于共识的现象感到难以捉摸,更对其中学说林立的现状感到无所适从。如何从中理出头绪以便消化、借鉴,如何从中找出联系以对情绪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有一个相对清晰的整体认识,如何从中把握规律以便确立自己的研究基点,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就是把握情绪心理学家探索情绪本质、建构情绪理论的研究取向与动向。
一、情绪研究的取向
在情绪研究领域,心理学家所涉及到的若干变量具有相当大的伸缩性,并在内容上与心理学中的其它诸多概念相互交叠。因此,情绪心理学家为了把情绪本质的问题分解到能够作出满意解答的范围内,往往都有一种将情绪的奥秘类推到自己最为熟悉的专业层次上的倾向,以致在入手点的选择、方法的侧重、术语的使用、“最重要”问题的强调以及对认识情绪本质的特殊贡献上都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研究取向。
研究取向的形成,反映了情绪心理学家利用不同途径去理解情绪这一复杂心理现象的需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其理解上的局限。其一,尽管每个情绪心理学家都试图在理论上对情绪的各个变量或各个侧面予以总体把握,但他们的研究都是着重于从情绪的某一变量或某一侧面展开的,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怎样看待情绪,以及他们把可观察到的情绪“事实”看成什么;其二,他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把自己所进行的“局部性”研究强调为情绪研究的关键所在,或是强调为改变情绪研究现状和建构理想情绪理论的重要环节,以致他们的理论或推论往往在形式和内容上超越其具体研究所能涵盖的范围。
下面,概要地介绍情绪研究中有代表性的五种取向:
1.生理取向
在心理学中,对生理问题的关注莫过于情绪研究了,情绪心理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从情绪生理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生理角度研究情绪的心理学家,大都持有这样一种倾向性的观念:人类情绪中的每一现象都应有平行的生理过程,无论何时,情绪现象的变化都应伴随着平行的生理过程变化。因此,情绪的生理研究大都围绕脑的情绪机能定位和生理与情绪之间的模式化对应关系而展开。具体来说,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情绪生理研究,都不同程度地围绕机能定位的问题,都试图揭示或说明大脑中某些固定的区域担负着某种固定的行为机能,在情绪的发生上起着某种固定的作用;涉及周围神经系统的情绪生理研究,都不同程度地围绕身体或内脏生理变化与情绪发生之间的模式化对应关系问题,都试图揭示或说明能使不同情绪在性质和强度上得以分化的生理变化模式,以及使之在大脑中得以清晰意识的反馈机制。
情绪的生理研究获得了丰富的资料,其中许多已成为各种情绪理论和情绪模式的依据和基础。然而,由于生理研究在方法或技术上所受的局限,其成果往往都是局部性的,甚至缺乏必要的内在联系,因而在解释情绪发生的整体性生理机制上显得乏力;其次,情绪的生理研究主要围绕于大脑皮层以下的各个生理结构,而对大脑皮层这一使人类情绪复杂化和高级化的生理结构缺乏充分的研究手段,以致在分析大脑皮层在情绪发生的生理过程中的整合、调控作用时,常常依赖于推测性的笼统描述。此外,还应指出的是,情绪的生理研究是一种还原性的研究。还原是一种有益的科学研究方法,对情绪的基础机制有所了解,自然会对情绪有更深的认识。但是,还原必然会丢失某些东西,将对情绪的解释从心理学水平转化为低一层的生理学水平或从心理学语言转换成生理学语言时,必然要失去某种意义。因此,生理研究虽然有助于加深对情绪的理解,但它不可能是对情绪的完全解释。
2.认知取向
人类的“万物之灵”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认知能力体现的,因而许多情绪心理学家坚信认知在人类情绪中亦起着相应的核心作用,并力图将认知变量插入对环境——生理——情绪间相互关系的分析中,以确定其间发生的心理调解过程,进而为情绪研究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情绪的认知研究是以现象学和生理学的混合面目出现的,其基本思路是将环境影响从客观刺激引向认知评价,将生理影响从自主神经系统的唤醒活动推向大脑皮层的高级认知活动。在环境影响方面,情绪的认知研究表明,客观刺激本身并不是特定的情绪刺激,它只有经过人自身的认知评价,才可能成为引发特定情绪的刺激。这种对客观刺激的认知评价,是一个确定客观刺激与人自身关系的过程,主要涉及价值评价(好与坏、美与丑、满意与不满意等)和控制评价(能否控制、控制程度等)。这样,认知研究就为分析环境——情绪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启动情绪反应的解释机制。这也正是认知研究对情绪理论的最突出的贡献。在生理影响方面,情绪的认知研究强调,自主神经系统的唤醒活动只是情绪产生的必要条件,而在大脑皮层水平上进行的认知评价过程才是情绪(体验)产生的关键,并试图通过研究一种认知评价——皮层兴奋模式,将认知评价与来自自主神经系统的反馈结合起来,以解释生理——情绪间的关系。
情绪认知研究的理论见解被人们广泛的引证,在启发探索思路、推动理论发展上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但是,它的实验基础不很稳固,假设的成份很大,也没有对认知评价的心理机制给予充分的说明。
3.行为取向
那些感兴趣于情绪行为的心理学家,尤为注重情绪研究的客观性,强调情绪研究应集中于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和直接测量到的外显行为上。当然,他们并不否认情绪体验或情感的存在,只是想把研究重点放在传统科学范围内更易进行研究的事物上。在他们看来,研究可观察到的情绪行为比研究不可观察到情绪体验或情感是更为“科学”的。因此,他们在研究人类情绪时,往往持一种把人当作客体的超然事外的态度,把人类情绪看作一种反应或各种等级的反应,试图象理解动物行为那样,用一组相对有限的特征去寻求对人类情绪的理解。在这方面,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走得更远,他们干脆将对人类情绪的理解限定在由强化刺激的性质和复杂的条件作用构成的框架内,认为由特定刺激引发的无条件情绪性反应是情绪产生的根源,在对这些反应的条件作用过程中,便形成了情绪。
情绪的行为研究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成果,在情绪的个体发展和环境作用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但是其理论阐述相比较而言粗糙、单薄且不系统,以致人们对之是否能说明人类情绪表示质疑,甚至怀疑其研究本身。
4.动机取向
对情绪的动机性质的系统研究,最初是一种旨在纠正传统心理学的“理性主义”偏见和以往情绪研究的“副现象论”偏向的努力,现在则进一步发展为一种旨在通过情绪的作用来认识情绪本质的方法和途径。
在传统心理学中,人们总是把情绪看作与理性相对立的心理现象,总是从紊乱、瓦解、冲动、不理智等消极意义上来解释情绪的性质与功能,以致于不屑于对情绪进行系统研究或主要把情绪看作是心理治疗的研究对象。在情绪心理学中,以往的研究多是侧重从生理、认知、行为等某一角度去看待情绪,因而更多地注意的是情绪如何受生理、认知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很少注意情绪本身具有何种作用或功能,以致直接或间接地把情绪看作是机体过程和认知的伴随物或从属现象。随着情绪的进化研究的兴起,情绪的作用问题以及以往研究的缺陷日益突出,许多立志为情绪“正名”的心理学家,以情绪与动机的关系为入手点,展开了相辅相承的研究。他们认为,情绪实质的起点在于进化,从进化的角度看,情绪是有机体力求应付和控制生存环境的心理衍生物,是为成功地增强有机体的生存能力而出现的心理工具,它的任何变化与发展,都是为适应环境所必需,具有功能上的有用性。因此,他们针对以往那些偏见和偏向,着力研究情绪对认知和行为的唤起、组织、激励和调节作用。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情绪的每次发生和发展、变化和转化、加强或减弱、存在或消失,都是十分具体而生动的操作过程:这个过程的进行,不是任意的、无方向的或无选择的,而是旨在服务于人,使人更适宜的生活,更方便于完成某种活动,更有利于认识外界和采取应答反应。而且,他们的研究已在动机心理学界激起强烈反响——情绪是一种重要的动机变量,它能以一种与生理动机相同的方式激发和指导行为:它能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背景制约行为的动机状态;它本身就构成一种基本的动机系统。
基于动机研究之上的情绪理论,并不是单纯地阐述情绪与动机的关系,而主要是以情绪的现实作用或功能为纽带,将以往各个侧面的情绪研究成果加以新的梳理,着重从情绪的调节功能的角度阐述情绪与其各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情绪在人的整个心理结构中的地位。
5.进化取向
在情绪心理学研究中,有许多问题具有普遍性并且被周期性地提出来,进化就是突出的一例。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达尔文就从种族进化上看到了情绪对有机体生存的适应价值,并提出了从连续性的角度探索人类情绪的研究途径。然而,其后不久,随着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批判,情绪研究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不再重视人类情绪与种族进化之间的连续性,而是单纯强调人的经验、文化和认知能力的作用。直到近二、三十年,由于情绪研究自身局限的日益突出和社会生物学的发展,进化问题又重新被提了出来。
持进化取向的情绪心理学家认为,对于情绪这种包含生理、认知、体验和行为等多种成份的复杂心理活动,仅从某一侧面或某一环节去界定,往往导致对其本质的片面认识,只有从它的产生、变化、发展和消失的整体过程上加以把握,才有可能形成对其本质的全面、正确认识。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将视野置于种族发生和个体发展这一广博深远的进化领域。其具体研究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从种族进化的角度探讨情绪在种族进化中获得的适应价值在人类情绪中的表现,及其在人的整个心理结构中的地位;二是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探讨情绪在人的生存和生长、认知和人格、行为和交往诸方面的适应价值和动机性质,以及生命的进化与情绪的分化之间的一致性。
情绪的进化研究也反映了情绪理论建构上的一种综合倾向,即从情绪与进化的关系上把握情绪的基本动态形式和构型特征,以此有机地综合以往各个侧面或各个环节的情绪研究成果,进而顺理成章地将各种错综复杂的情绪现象及其反映机能和调节机能统一起来。其具体思路有独到之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出现、存在、变化、发展或消失,看起来好象是发生在彼此不同的领域,甚至可能显得杂乱无章,但均展现出相似的动态形式和相近的构型效果;进化中存在逻辑,并且有统一性。情绪的进化何尝不是这样?情绪的进化本身也是重复的。尽管随着人类进化阶梯的上升,情绪在其表现上出现了日益复杂的多成份、多维量和多水平性,但其基本的动态特征和结构特征是不变的。正是这种不变的共同性为各种各样的情绪现象提供了相互关联的基础。探索和寻求这种共同性,能使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情绪的真正基本的属性或特征上,从而避免被一些枝节问题引去钻牛角尖或步入歧途。
二、情绪研究的动向
尽管在现代心理学产生后不久,威廉·詹姆斯就于1884年提出了第一个情绪理论,但由于情绪本身的复杂性以及研究方法上的特殊困难,随后几十年的情绪研究发展缓慢,直到本世纪60年代以后,情绪研究才出现了飞速发展和质的变化。如果我们将迄今百余年的情绪研究分为三个阶段来简析,可以对现代情绪研究的发展动向有个大致的了解。
1.60年代以前
十九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50年代是情绪研究的开拓时期。此时期内,情绪研究主要涉及这样一些课题:情绪的生理唤醒、情绪的脑机能定位、情绪的生理伴随模式、情绪的发生序列、情绪与体内平衡、情绪与环境、条件性情绪反应、情绪与人格发展等。其具体研究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
(1)研究者总喜欢把自己同界限分明的思想学派联系在一起,对情绪的解释基本上可以归结为生理唤醒、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这几个主要学派及其变种,以致常常表现出追求激进思想甚至反常思想模式的倾向。
(2)情绪的生理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对情绪与各个生理系统的关系及其局部性机制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并展示了进一步探索的可能性。遗憾的是,这些研究之间缺乏内在联系,无法从整体上解释情绪发生的生理学机制,也无法证实具体情绪与特定生理反应之间有何种模式化的对应关系。
(3)大量的研究与动物行为相联系,由此得出的情绪模式基本上都集中于强调脑的较低级中枢的作用或一般性条件反应的作用。而且,许多动物研究实际上所测量的只是一般的神经兴奋唤醒水平,而不是具体的情绪。
(4)能量系统的概念及其代换术语,被不同程度地运用于情绪与生理需要和体内平衡之关系的探讨中,由此得出的解释是把情绪看作心理能量及其释放过程或本能冲突的表现,把情绪所依据的基础看作是无意识。
(5)此时期的情绪研究虽然从理论上来看显得幼稚,但它显然为当代情绪研究奠定了基础。当代情绪研究广泛涉及的反映情绪复杂性的各个侧面或各个问题,大都可以在此时期内找到渊源。
2.60年代至70年代
60年代至70年代是情绪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飞速发展的时期。此时期内,情绪研究的课题非常广泛,几乎囊括了情绪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已知的各个问题。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课题包括情绪发生的认知机制、认知评价与生理唤醒、情绪的适应价值和动机性质、表情的生物性和社会性、面部表情反馈、情绪的脑皮层机制等等。这一时期的研究特点主要表现如下:
(1)由于人本主义、认知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的影响,认知作为一个新的变量广泛介入情绪研究的各个方面,并构成了情绪研究的主流。其结果,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大脑皮层的整合作用得到情绪研究者的普遍重视。
(2)绝大多数研究及其理论阐述都包含对以往研究的明显修正,但又不同程度地带有自我中心的特征,以致在以下四个问题上的争论日趋激烈,即:在情绪的生理机制问题上的“中枢机制”——“边缘机制”的争论;在情绪的体验问题上的“非特异激起”——“分化情绪”的争论;在情绪的性质问题上的“组织的瓦解”——“适应机能”的争论;在情绪的识别问题上的“表情的普遍性”——“文化决定性”的争论。
(3)争相建构情绪模式和情绪理论,但各自强调的方面不尽相同,论述层次也不尽统一,因此彼此间显得难以比较,甚至使人觉得对情绪的认识不是简明了,而是更加复杂了。
(4)情绪的进化理论和动机一分化理论在情绪的认知研究热潮中异军突起,其独特的研究思路和理论框架展示了全面认识情绪本质的巨大潜力。
(5)关于面部表情反馈在情绪体验产生和分化上的作用的研究,为探索情绪与生理的模式化伴随关系开辟了另一条反馈机制的研究路线。其对于深入认识生理、体验和表情三成份在情绪产生中的整合性或不可分割性,有着难以估量的意义。
3.80年代以来
80年代至今的情绪研究是前一时期的延续和深入,并已充分显露了理论上的综合倾向。其具体研究特点可大致归纳如下:
(1)情绪研究在一些问题上的长期争论,已使研究者清醒地意识到,这个现象本身就说明双方都有缺陷。因此,现今情绪研究的主流已被理论上的折衷主义所取代。尽管其结果并不一定产生性质相同的思潮,但如何合理地兼收并蓄,如何有机地兼顾情绪本身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涵义,已成为情绪理论家考虑的首要问题。
(2)从进化的角度来认识情绪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进而认识情绪的基本属性,已成为情绪研究在方法论上的主导思想。
(3)对情绪的适应价值和动机性质的系统研究,蓬勃发展,深入到人的整个心理结构的各个方面,并在动机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领域引发了相应的研究课题,例如,学习动机形成和发展的情绪基础、情感性教学等等。
(4)情绪的认知研究深入到对情绪刺激的社会结构的分析之中,力图从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类型上来认识情绪刺激的性质,进而把握情绪的本质。
(5)情绪激活机制的研究出现了新进展。例如,亨利(Henry, 1986)从神经生化的研究中提出了情绪激活的神经内分泌模式; 伊扎德(Izard,1993)从信息加工的多样性研究中提出了情绪激活的四系统理论。
(6)情绪的个别差异、情绪的社会调控机制以及如何将情绪研究纳入客观主义的科学道路等问题,日益突出,亟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