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竞争风险及其防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风险论文,竞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竞争伴随着风险,没有竞争的风险是不存在的。风险意味着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也蕴藏着良好的机遇。李嘉图认为企业利润里面至少有一部分是企业家冒险的报酬。企业的创立本身就是一个风险。我国目前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企业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获得最大的利润,就必须学会认识风险,承担风险,避免风险,战胜风险。
一、概念辨析:竞争风险的含义、特征及其构成要素
什么是风险?见仁见智,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和说法。有的人把风险等同于损失,认为风险是某种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1〕; 或者认为风险是指特定情况下实际损失结果与预期结果之差异〔2〕。 由于只是把风险与损失联系起来,因而便把风险与危险相混同。还有一种说法是:一切未发生的不确定性就是风险,这些观点有失偏颇,值得商榷。毫无疑问,有风险,就可能带来损失,从这个意义上说,上述有的说法是正确的。然而,风险又不一定必然造成损失,否则也就不会存在风险企业和风险企业家了。只要人们能够正确地认识风险,科学地战胜风险,风险不仅不会带来损失,反而还会带来利益,甚至承担的风险越大,获得的利益越多。也就是说,风险发生结果是双向的,既可能出现有利的结果,也可能出现不利的结果,而危险发生结果则是单向的,只可能出现坏的结果,因而不能把风险等同于损失,从而进一步把风险混同于危险。至于所谓“一切未发生的不确定性就是风险”的说法也是不够确切的。诚然,风险事件确实是一种不确定事件,即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状况及其后果与严重性均无法确定,但并非未发生的不确定性都是风险。因为不确定性是人们对未来事件的一种主观预测,而这种未发生的不确定性又存在两种可能:一是失败或损失,二是成功或盈利。既然如此,我们当然不能把将给人们带来希望和成功的不定事件看成是一种风险,也不能把只会导致失败或损失的不定事件看成是一种风险。如前所述,发生单向的不利结果的不确定性只是一种危险,只有可能发生有利结果也可能发生不利结果的不确定性才是风险。因此,不仅要把风险同损失联系起来,还要把风险同利益联系起来。可以认为:风险就是人们为了获取一定利益所采取的手段而导致失败或成功、损失或获益的可能性。据此,竞争风险就是指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为达到一定目标参与市场竞争所引起的盈利、亏损乃至破产的可能性。从这一含义我们可以看出,竞争风险具有下列基本特征:
第一,客观性,即人们对竞争风险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它总是不依赖人们主观意志而客观存在。只要存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与之相适应,某种竞争风险也就必然或迟或早会发生。例如,投资风险是最大的风险,只要人们进行投资活动就必然面临着对所投资金能否收回和取得盈利的可能性;又如市场销售风险是经济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风险,商品能否卖出、实现商品到货币的转化是一个惊险的跳跃,可能因产品质量差、成本高而导致亏损或盈利低下的不利结果。竞争风险的客观性要求人们承认风险,不怕风险,并采取相应对策战胜风险。
第二,普遍性,即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存在于竞争性的一切经济领域。它既存在于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也存在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既存在于工农商业企业,也存在于金融企业;既存在于国内企业,也存在于外资企业。尽管风险发生的范围、程度、频率及其形式等在不同企业表现各异,但它总会以各自独特的方式表现自己的存在,具有绝对性、普遍性的特征。这一特征表明,所有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的个人或企业都无一例外地走进了风险的漩涡,要求其强化竞争意识,增强责任感、危机感,勇于承担自己从事经济活动所带来的风险。
第三,未来性。既然竞争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参与竞争面临着盈利、亏损乃至破产的可能性,那么“可能性”总是对未来而言。我们说一个企业正面临风险或将遇到风险,是指这种风险的结果还没有发生,其经济前景是不确定的。一旦它的结果发生了,它所带来的就是实际的利益或损失,从而也就不再构成风险。风险的未来性要求企业充分占有和运用各种资料和信息,对未来风险进行分析和预测,以便防范和避免不利结果的发生。
第四,二重性。竞争风险并不等于经济损失,在竞争风险中除了使经济主体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还有带来丰厚收益的可能性。竞争风险以利益的诱力和损失的压力作用于企业,迫使企业经营者奋发努力,锐意进取,敢于拼博,改善经营管理,更新生产技术。企业一旦没有利益或损失的竞争风险,也就失去了生产物美价廉、适合市场需要的商品的动力和压力。因此,风险机制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强化市场机制运行的一个动力机制和压力机制。企业只有认识风险的二重性才能敢于冒险经营,去夺去较高的风险利润,同时加强遭受风险的心理承受力,并想办法把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第五,可变性。风险存在和发生的可变性是指风险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的特征。由于人们在市场竞争中识别风险、抵御风险能力的加强,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所致损失的范围、程度,减低风险存在与发生的可能性和不定性,从而使某些导致损失的风险不再存在,或者它即使存在也已为人们所控制。同时,风险赖以存在和发生的市场竞争条件是经常变化的,如果某些竞争者能够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就能消除和控制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使风险的不利结果向有利结果的方向转化。认识风险的可变性有利于竞争者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注意捕捉信息,快速应变,提高控制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以实现不利结果向有利结果的转化。
第六,可测性。尽管风险是发生在未来的事情,但它仍然是可以预测的。一般说来,企业在正常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进行投资和经营活动所遇到的风险,都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对于这些风险,通过周密的可行性分析和科学的预测,总是可以预计到它们发生的概率和可能招致损失的程度,即使那些突发事件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也能通过人们对市场竞争规律的认识予以掌握和控制。
第七,竞争性。“竞争风险”,顾名思义,是指市场竞争中所导致的风险,即市场风险,而不包括其它领域出现的风险,如自然风险、人为风险、政治风险、责任风险等,而且这里的“竞争”是指经济竞争,一切非商品领域的竞争行为所引起的风险均不能构成本文的竞争风险。竞争风险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具有双向结果的不确定性,通常有四个要素构成:(1)风险利润,即冒险经营所获得的收益。 既然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责任,那么他就有权获得相应的风险报酬或风险利润,高风险意味着高利润,低风险意味着低利润。风险与利润形影相随,不可分离,犹如一对孪生兄弟,两者形成主导经济当事人行为的契机。(2)风险成本,即投入冒险的一种成本。 它既可以表现为直接的货币形式和资产形式,也可以表现为某种间接的利益、时间、劳动等形式。任何竞争风险都必然与风险成本联系在一起,不投入风险成本的竞争,风险是不存在的。企业要参与市场竞争、获取较高的风险利润就必须支付一定的成本,承担可能亏损乃至破产的风险。(3)风险选择, 即人们在市场竞争中所选择的经济行为在其方向目标上、行为方式和手段上存在着风险威胁。一般来讲,企业为了确保利益不受损失,往往选择风险威胁较小的竞争行为。但风险威胁又总是同丰厚的利益相结合的,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就要作出风险威胁大的选择。当然,企业为了在竞争中稳操胜券,也要想方设法避开风险威胁,或采取有效措施,破除风险障碍,化险为夷。(4)风险障碍, 即人们作出风险选择时客观上存在的对投入成本形成某种威胁的潜在因素。这些因素可以是经济因素,也可以是政治因素,还可以是自然因素,总之必然是那种会以某种形式给人们的社会经济利益造成某种伤害的因素。一般来说,人们在竞争中进行的经济行为选择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风险障碍。以上四个要素相互联系,有机结合与统一,同处于一个系统中,形成现实的市场竞争风险。
二、成因探研:竞争风险产生的经济根源
商品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市场竞争中充满风险,各经济行为当事人都面临着得与失、兴与衰、成与败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竞争风险不是从来就有之,而是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出现后才产生。
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自然经济时期,生产者自己生产自己需要的几乎全部消费品和绝大部分生产工具,人们只在一个狭隘的封闭的圈子里和自然发生有限的联系,排斥与外界的分工协作。在这种经济中,人们在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中发生关系不需要通过商品的等价交换作为中介,不需要经过市场,不存在竞争,因而由市场竞争带来的种种不确定因素便不存在,无经济风险可言。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也不存在竞争风险。因为高度集中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忽视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取消市场竞争机制的功能,使企业经营既无内在动力又无外在压力,不承担任何风险。一方面,企业成了指令性经济的一个零件,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灵敏地作出反映;企业利润绝大部分以税利形式上缴,窒息了企业赢利的机会。另一方面,企业和国家在财务关系上是“软约束”,国家包揽了企业的创立、经营、倒闭的几乎一切风险,企业对国家的依赖很强。企业虽然缺乏赢利机会,但因风险转嫁到了企业外部,企业营业环境的安全系数相当高。可见,在传统体制下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是不存在的,是无须承担任何风险的。
只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才会出现竞争风险。从历史上看,小商品生产虽然还是商品经济的初始形式,但它已略微打破了完全封闭的自然经济体系。各小商品生产者在竞争市场里互相发生影响,逐步走上专业化分工的道路。由于私人产品的社会性只有通过市场才能确认,而市场力量又难以预测,商品经营的风险开始慢慢滋生起来。社会分工越发达,商品交换越频繁,商品生产者在市场上面临的竞争风险就越大。在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以后,资本原始积累冲垮了所有封闭半封闭的自然经济壁垒,把所有的经济人卷入到市场竞争中,风险机制更为全面地发达起来。竞争风险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育。
社会主义经济也是商品经济,而且是具有一定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的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因此,作为商品(市场)经济伴侣的竞争就必然存在,从而由市场竞争引起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也就仍然存在。具体说来,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主要面临三种竞争风险:一是投资风险,即企业进行某项投资时承担的风险。投资之所以有风险,是因为投入资金和回收资金之间有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间差,在这段时间内由于市场竞争环境复杂多变,会出现一些事先无法预料的情况,使收回的资金在数量上与预期收益发生一定的背离。对企业来说,投资风险是最大的风险,是关系企业成败的风险。如果企业投资决策失误,不仅不能取得较多的盈利,甚至还会招致企业的倒闭、破产,把本金也丢掉。即使企业不破产,如果资金的利率还不及利息率高,这也是一种危机。因此,投资本身就意味承担风险。二是生产风险,即生产者生产某种产品时承担的风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必须生产出物美价廉的商品,但生产任何商品都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在从设计到出产品的这段生产过程中,由于竞争环境、技术条件、经营管理及社会政治状况等的影响,产品能否按照预期指标生产出来是不确定的,因此生产过程本身就包含着可能带来损失的不确定性。这是参与竞争的任何生产者都无法回避的。三是销售风险,即销售者在从事商品销售活动时承担的风险。商品经济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就是商品的买和卖在时间上的分离。商品销售者为卖而买,但买和卖之间一般都有一定的间隔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常常会发生一些预料不到的情况,如价格的波动、其它代用品市场的供求变化等,这样必然会使商品销售过程中充满风险性。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市场条件千变万化,人们对某种商品的需求也不是固定不变,如果市场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骤减,受损失的就不仅是商品生产者,销售者则更为直接。所以,销售风险是最普遍的并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直接影响的风险。市场竞争中出现的这些风险,以利润的动力和破产的压力激励企业奋发进取,努力拼博,加强经营管理,改善生产组织,加快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更灵活地适应需要结构的变化,增强竞争能力,从而促进全社会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国民经济效率的提高。从以上分析可见,竞争风险是商品(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反过来又成为保证现代商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基础。
三、对策研究:防范和控制风险的措施
研究竞争风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发生。防范和控制风险的方法与措施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
1、科学论证。 企业在投资兴建某一工程项目之前要聘请和组织有关经济、技术专家对该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其内容主要包括:投资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国内外需求预测;资源情况及协作关系;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产品方案和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等。经过研究,认为确有成功的把握,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再决定投资兴建该项工程,如此可以减少企业投资风险。此外,企业对技术的引进、新产品的开发也要进行可行性研究,以避免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
2、规模适度。企业要避开亏损,保证盈利, 必须确定合理的生产规模,即与一定约束条件相适应的适度的生产规模。如果不问约束条件,盲目追求超大规模,就必然会引起平均成本上升和投资效益下降;也就是说,规模与效益的正比关系只能保持在由各种客观条件制约的一定的数量界限之内,低于或超过这个界限,企业就会亏损。这就是企业生产规模的盈亏临界点。把握了这个临界点,企业就能变亏为盈,获得效益,避免某种危机的发生。不过,从现实情况来看为稳妥起见,一般在企业建立之初,规模不要搞得太大,然后根据经营情况再调整企业生产规模。
3、市场预测。 企业经营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市场的判断。为此,企业必须根据市场过去和现在的各种资料,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科学方法,对市场未来一定时期内的需求情况作出科学的估计和推测。市场预测的内容主要包括市场需求预测、商品资源预测、市场价格预测和竞争对手预测等。加强市场预测能够克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盲目性,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
4、应变计划。 导致企业经济损失的风险大多是由于竞争环境的突然变化引起的,为了应付这种变化,企业必须制定应变计划。不仅计划要留有余地,具有一定的弹性,而且应根据可能发生的情况确定多种方案,起码要有两个以上经过科学预测的方案。特别是计划付诸实施后,要根据执行中出现的新问题快速应变,及时调整原有计划中不适应的部分。如果原有计划从根本上违背客观实际,则应终止已经发生的投资和经营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否则就会使企业在形势发生意外变化时陷于被动,遭受损失。
5、保守技术秘密。技术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 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如果企业中某些人员有意或无意地将技术秘密泄露给外界或者被外部人员所窃取,必然会给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甚至会使企业丧失全部或大部市场份额。为了避免这种市场风险的发生,企业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技术秘密,如限制参观者,安放禁止入内的牌子;要求即将离职人员和其它流动人员履行保密义务;在重要文件上标上机密字样;加强保密教育,制定保密规则,等等。
6、参与保险。 企业的一切财产和其它各种可保风险都应向保险公司投保。这样,一旦企业发生重大损失,就可以从保险公司得到补偿,消除或减少企业面临的种种不确定性和生产经营上的困境,以保障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注释:
〔1〕林义:《风险管理》,西南财大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2〕宋明哲:《企业财产风险管理之研究》,第7页,五南图书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