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探讨论文_严吉

建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探讨论文_严吉

杭州市城东新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310017

摘要:在建筑工程的每一项内容之中,都需要对成本造价进行控制和管理,只有从细节入手,才可以真正地实现成本的控制。目前来看,我国的建筑市场竞争过于激烈,而且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之中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和漏洞,对工程造价成本的控制管理工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不仅影响到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也影响到了建筑企业的发展。因此,建筑企业必须加强造价成本的控制与管理,为工程的质量和整体企业的收益提供保障。

关键词:建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成本控制

1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从建筑装修项目范围来看,涉及千家万户,影响公共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作为政策和技术方面的新兴产业,建筑行业的各项政策和制度,规范和标准尚未完善,技术和人才的缺乏需要加强和改进,项目成本管理尤其如此,这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工程的成本管理已成为施工管理的一个新课题,其建设成本占整个建设项目成本的比例也开始增加。对于目前的建设和改造工程,其控制和管理方法仍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为加强市场行业的管理,这是合理的。使用资金的目的是从建筑项目的来源开始,从设计,施工,报价,招投标到装修工程的竣工决算,都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防止承包商要求价格并予以封锁。装修工程资金损失。如今随着建筑市场不断地开放和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而政府宏观政策调整的不断下发,也对建筑行业整体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扶持作用,因此对于建筑公司来说,拥有较为理想的发展前景。对公司内部技术和管理的关注和改进,将全面提升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建筑公司要想获得日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项目成本进行明确的控制和规定,只有对项目成本工作进行了严格的管理,才可以实现公司与国际之间的接轨,从而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市场的动态变化,为企业日后的决策指明方向。

2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现状

目前,大多数建设集团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工程招标或建筑施工阶段,忽视了前期设计阶段对于造价成本控制的重要影响。设计阶段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其重要环节,决定了后期工程材料、设备、工艺等的使用,后期施工大部分按照其设计的进行,设计阶段若未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把控,即使有效地管理、严格地控制施工阶段的成本,也只是一定程度上降低建设工程造价的成本,仍会造成“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同时,我国的工程建设长期存在投资膨胀现象,投标环节人为压缩建设投资资金,材料与设备的价格浮动大,设计存在一些缺陷,造成工程的工期愈长,造价愈高。

3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问题

3.1投资方不重视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设计周期较短

设计单位专门负责工程的设计,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图纸专门负责工程的施工,但两方未进行充分的沟通,设计单位在设计时由于缺少实际的经验,而施工单位无权改变图纸,他们按图施工,在有限的时间内也没有时间精力去优化设计,考虑其经济性,因此许多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周期较短,常一边勘察,一边设计,一边施工,未从整体上控制工程造价的成本,也难以在建筑的设计阶段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的成本。

3.2设计方案缺乏成本控制意识

在整个工程的造价中,设备与材料的采购成本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在实际的建筑实施阶段,工程的采购人员会完全按照设计的方案进行购买。因此,工程设计的方案将直接影响采购成本。但是,在实际的设计中,设计与施工单位常处于分离状态,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由于设计单位只需承担设计方案的技术和安全风险,所以设计单位普遍只重视工程的技术与安全性,未做到技术与经济的优化结合,不重视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对于设备与材料的考虑不全面,精细化程度不够,造成材料的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参与度较低

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常关注项目的施工,对于建筑的设计阶段关注较少,一方面他们的设计水平有限,在相对较短的工期内,没有将其关注点放在设计阶段,未真正参与到设计中去;二是由于他们过多关注在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成本,对于设计阶段中材料的选择与设备的使用沟通较少,常有设计人员自行决定,而设计人员常指考虑其技术与安全因素,对于工程造价成本的控制考虑较少,导致对于工程造价的经济成本考虑有限。

4加强建筑工程成本造价控制的有效策略

4.1加强造价估算的准确性

估算结果的准确程度,会对工程的成本带来较为显著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方法,对造价的估算准确性进行合理的控制,提高估算的精度。首先,应该对工程的进度进行全面的调研,无论是隐蔽工程还是地下工程,都应该进行统计,避免出现遗漏的情况。其次,在估算的过程之中,一定要将实际和记录之间进行仔细的核对,避免出现错报和漏报的问题。最后,在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的管理中应该加强审核,要对行业和国家的标准进行严格的落实,确保成本估算的误差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4.2加强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在设计阶段,必须从具体的工作入手,对成本造价进行管理和控制。首先,在工程的方案设计上,要按照行业和业主的双重标准,来保障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其次,在方案满足标准的基础之上,对方案进行不断的修改,省去一些不必要的设计,以此来控制造价。最后,在设计的过程之中,要始终贯彻和落实成本控制的观念,要从根本上杜绝为了设计效果而忽视造价的情况出现,要将这一理念传达到设计人员的思路之中,确保在设计的过程之中不会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设计内容。

4.3注意招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

在招标和投标的阶段,最容易出现成本造价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强这一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首先,对于一些暗箱操作和权钱交易等不正当的行为,必须加大打击的力度,规范整个市场的交易行为,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其次,招投标的方案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在进行招投标之前,必须审核具体方案的内容,找出相应的不足并给予适当的修改。最后,应该根据市场的发展,合理地控制最终造价,不得出现盲目压价的行为,以此来确保竞争的公平性。

4.4加强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的最终环节就是竣工阶段。在这一阶段之中,更需要加强工程质量的核实工作,要从根本上杜绝多报重报的情况,而且对于合同的各项内容也应该加强审核和管理,如此才可以保障成本造价工作能够得到彻底的贯彻和落实。除此之外,在竣工结算的过程之中,也应该加强对结算人员成本造价控制理念的渗透,只有让结算人员认识到成本造价控制工作的重要意义,才可以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之中贯彻和落实成本的控制与管理,从而保障成本造价控制和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开展。

4.5推行限额设计,建立监督考核机制

在限额设计下,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情况和经济状况,对工程项目进行定量分析和计算,减少不必要的设计与材料的选择,同时也可以避免使用低质量、无保证的建筑材料与设备,保证其质量并控制其成本。与此同时,还要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实行精益化管理,把握好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将工程设计的质量与成本贯穿工程设计的全过程,渗透到每一个设计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去,并建立有效的监督考核与激励机制,提高设计人员的积极性。

4.6建立三方联动机制

在建筑方案的设计中,建立设计人员、工程管理人员与施工单位人员的三方联动机制,对整个工程进行事前把控,减少在施工时出现问题。工程人员可以在必要时作为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沟通的桥梁,把施工单位丰富的施工经验及时反馈给设计单位,使其不断优化细化其设计方案,选择经济合理的材料、设备与工艺等工程要素,共同完成整个工程设计,从而实现全员参与,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的成本。

5结论

建筑设计阶段对于工程成本控制至关重要,要想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成本,必须把握好设计阶段。制定合理的建筑设计周期,优化建筑设计方案,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推行限额设计,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加强施工单位的参与,最终提高工程设计的经济性与技术性。

参考文献

[1]邵贵兰.建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47):172.

[2]张静.建筑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38):153-154.

[3]聂智男.浅谈建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7(32):138-139.

[4]马倩.建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对策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05):37

论文作者:严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30

标签:;  ;  ;  ;  ;  ;  ;  ;  

建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探讨论文_严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