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让灌区定性基本科学,机构设置趋于合理,管理层次更加清晰,灌区建设与发展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做为检验这次体制改革成果的关键性工作之一的管养分离工作,管养分离工作是灌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是降低管护成本,提高工程维修养护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湑惠渠灌区两年来管养分离工作进行总结,探索其成功运作的经验,为灌区进一步深化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工作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灌区;管理养护;分离;思考
1、灌区概况。
湑惠渠灌区工程设施始建于1942年,1948年建成通水,工程设施主要由低坝引水枢纽、灌排渠系和渠库结合调蓄水库以及抗旱抽水机站组成。渠首枢纽由浆砌石溢流坝和东、西进水闸及冲砂闸组成;灌区由东西2条干渠引水,设计流量均为12m3/s,共长49.475km,已衬砌44.986km,衬砌完好率48.1%,共有干渠建筑物390座,完好率为51%;东、西支渠全长22.731km,已衬砌18.552km,衬砌完好率67.1%,有支渠建筑物134座,完好率为73%;全灌区斗渠140条,长230.82km,已衬砌131.34km,衬砌完好率17%;灌区共有3条排洪干沟长27km;灌区内有渠坝结合调蓄水库9座,其中,直管水库4座;灌区内抽水泵站5座。建渠至今,灌区已经形成了“以引为主,引、蓄、提互补;以灌为主,灌排结合”的工程设施网络。但由于运行长达66年,干支渠渠道超期运行、老化破损严重,干支渠建筑物不配套,难以正常运行,致使渠道输水能力不足,往往形成河源水大而不能引用的被动局面。
2、灌区工程管理体制顺利完成为灌区工程管养分离工作提供了条件。
随着《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出台实施,湑惠渠根据灌区实际也制定体制改革方案交付之实施,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基本完成,经过改革,灌区定性更加科学,加之深化内部改革,灌区机构设置更加合理,管理层次更加清晰,特别水管单位维修养护经费列入预算,使灌区水利工程多年以来由于缺乏资金而老化失修的状况得到初步改善,初步建立起稳定的维修养护经费来源渠道,为灌区推行管养分离工作提供了条件。
3、着力建设工程维修与养护管理体系。
3.1建立机构为管养分离工作提供组织保证。随着灌区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深入,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分离工作与灌区内部改革同步进行,管理局内部实行工程管理与维修养护分开,将工程管理运行与维修养护机构的人员、经费分离,对维修养护实行内部合同管理,工程维修养护公司按内部企业运作。
3.2建立完善规章制度,为管养分离工作提供制度保障。根据《陕西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陕西省省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陕西省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检查考核办法》、《陕西省省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暂行操作规程》、《灌区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标准》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办法规定,以制度全面加强维修养护工作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实行合同化管理,加强安全生产意识,为灌区管养分离工作提供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体系。按照《陕西省省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及管养分离的原则,对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实行项目管理,根据维修养护项目和经费计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与维修养护签定维修养护合同,明确各方责任和权利,实行合同化管理,确保年度维修养护工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同时为了确保维修养护质量,根据维修养护项目不同,制定维修养护具体内容、质量标准和考核办法,建立质量监督和保证体系,明确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和责任,规范维修养护工作的质量管理。建立内部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设立专职质量检查管理和考核人员,定期对工程质量情况进行质量检查和监督,确保维修养护质量。在年度维修养护工程实施过程中,养护工程由管理局定期对养护情况进行阶段考核和验收,按照考核结果拨付养护费用,确保工程常年处于良好运行状态。维修工程由管理单位委派质量监督员跟踪质量情况,保证实施过程全程监督,在工程结束后,由管理单位考核组对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标。同时在工程维修养护过程中,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安全保证措施,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时设立专人负责生产管理,管理单位对维修养护实行安全管理一票否决制,将工程安全和经费管理,干部考核结合起来,确保施工安全。
3.4规范维修养护资金使用管理程序使维修养护经费支出科学化、合理化和尽量最小化。按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管理单位严格规范维修养护资金的使用管理,设立专帐,规范资金使用程序,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监督、检查和审计监督,在和维修养护的结算中严格执行合同管理的有关要求,严格执行申报 监理签证 甲方代表审核 主管部门复核 主管领导审定 财务部门审核支付的结算程序,在考核和验收过程中,监察部门全程跟踪,对经费使用进行监督,有效的确保了资金的安全使用。在年度维修养护工程结束后,及时对维修养护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和总结,并将结果上报相关单位。
3.5加强资料收集管理为灌区管养分离工作在运作中管理规范。维修养护技术资料是在维修养护及相关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是衡量维修养护项目质量的重要内容。特别加强维修养护工程实施前、实施过程及实施后影像资料的收集整理,保证工程资料齐全,签订维修养护合同时,对维修养护技术资料的内容、质量及移交工作做出明确要求。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实施情况,建立资料档案,完善资料贮存、调用、传递和管理系统,各种资料分类登记、存放。健全维修养护日志、大事记和专业技术记录,定期对项目实施记录进行整编。各类报告的数据要与项目实施的原始资料、工程结算资料相一致,日志、大事记与报告反映的内容相吻合。及时将来往文件、维修养护实施资料按照档案部门的要求收集、整理、立卷、归档,严格技术资料积累、整理的质量,做到完整、准确、系统,达到字迹清楚、图面整洁、装订整齐、手续完备,确保资料的完整与详实,为维修养护工作的实施、经费使用情况、效果进行专项检查、总结及下年度编制维修养护预算报告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4、工程维修养护达到的效果。
灌区管养分离工作运行以来,灌区绝大部分骨干渠道的工程设施老化坏损、局部脱缝掉石、渠道淤积、输水不畅的问题能得到有效的改造、恢复和改善,渠系建筑物得到维修加固,恢复各引水闸斗门的正常启闭,保证渠道的正常引水和行水安全,渠道输水畅通,过水能力将明显提高,水量渗漏损失减少,渠道水利用系数提高,有效地改善灌区灌溉用水条件,提高应对旱涝灾害的能力,为灌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论文作者:刘彦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灌区论文; 工程论文; 养分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经费论文; 陕西省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