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MRI影像诊断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价值体会论文_周博

湖南省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425000

摘要:目的:对CT、MRI音像诊断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诊断方法分为CT组与MRI组,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组患者术前临床分期诊断准确率。结果:CT术前临床分期诊断准确率为65.91%,MRI术前临床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1.82%,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CT诊断相比,MRI扫描的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率更高,能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直肠癌;CT;MRI;术前分期

临床研究显示[1],直肠癌术前分期直接关系到治疗方案的制定,其中术前分期的准确性越高,则越利于术前新辅助化疗的进行,可以降低恶性肿瘤分期,实现RO切除,对于降低直肠癌的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以往采用的肠镜等方法进行检验,诊断价值较高,但是对于病灶转移、浸润的诊断较难,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及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CT及MRI在直肠癌术前诊断中不断得到应用推广,为进一步对上述两种诊断方法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笔者对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88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将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T组44例患者,其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为32~80岁,平均(58.78±2.51)岁。MRI组44例患者,其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为35~81岁,平均(57.24±2.43)岁。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肠道准备,检查前48小时,嘱患者食物要保持流质食物,术前24小时嘱患者口服硫酸镁(50%)100mL,并饮水1500~2000mL。检查当天嘱患者禁饮禁食,并以生理盐水进行灌肠,检查前的1~2h肌肉注射10mg山崀若碱。

MRI组:以飞利浦公司生产的3.0TMRI扫描仪进行扫描,行横截面、冠状面T1W1、横断面T2W1扫描,层厚6mm,层间厚度0.6mm。在增强扫描时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0.1mmol/L)对比剂,脂肪抑制快速梯度回波序列行增强扫描,厚度为为7mm,层间隔为3.5mm。扫描范围为整个盆腔。

CT组:仪器为GE 64排螺旋扫描机,主要参数:电流300mA,电压120Kv,重建层厚及重建层距为0.625mm。协助患者取侧卧位,行常规扫描,由膈顶至耻骨联合下缘,增强扫描对比剂为欧乃派克,注射对比剂后30s是动脉期,60~80s是静脉期,240s是延迟期。在扫描结束之后,将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处理。

1.3观察指标

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直肠癌分期标准[2]:T1-2期:因CT扫描无法对T1、T2期进行分辨,因此将其统称T1-2期。病变段的肠壁外脂肪间隙比较清晰,行增强扫描显示肠壁外缘比较光滑,且结节影没有外突;T3期:病变段肠管脂肪间隙有效斑片影,经MRI检查为低信号影,CT扫描为高密度,行增强扫描显示肠壁外缘结节影外突或不平整;T4期:病变段肠管及附近脏器脂肪间隙消失,行增强扫描,边界模糊。

1.4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结果录入SPSS22.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例数百分比形式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CT术前分期诊断结果

与手术病理分期结果相比, CT扫描T1-2期的诊断准确率为50%(4/8),T3期诊断准确率为60.87%(14/23),T4期诊断准确率为84.62%(11/13),术前临床分期诊断准确率为65.91%(29/44),如表1所示。

2.2MRI术前分期诊断结果

与手术病理分期结果相比,CT扫描T1-2期的诊断准确率为80%(8/10),T3期诊断准确率为77.27%(17/22),T4期诊断准确率为91.67%(11/12),术前临床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1.82%(36/44),与CT组的65.91%相比,组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直肠癌为临床常见性恶性肿瘤,以50~55岁人群为高发人群,且男性人数多于女性,病变部位一般位于直肠的中下段,因早期无特异性表现,患者认识不足,患者确诊时一般为中晚期,错失了理想的治疗时机。研究显示,III、IV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8%、13%,因此,术前明确分期,对于直肠癌的早发现与早治疗具有重要价值[3]。

临床上采用的CT扫描不但能够显示出肿瘤的大小、部位、形状及同周围组织的关系等,还能够通过后期处理技术显示出病灶是否转移等,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中,检查前进行肠道准备,并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提高了肿瘤及淋巴转移的诊断率。除此之外,CT扫描术前分期诊断以脂肪层内高密度影及脂肪间隙模糊为依据,因为病变早期直肠黏膜下未出现水肿,CT扫描无法进行有效判断,所以本次研究将T1、T2期统归为T1-2期。本研究结果显示,CT术前临床分期诊断准确率为65.91%,与丁静静等[4]报道的67.5%相似。

MRI扫描的软组织分辨率较高,能够多层面成像,对于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有着独特优势,不但能够显示出黏膜层及肌层结构等,还能够清晰显示出肿瘤大小、部位、形态等,一般如果MRI检查显示直肠外壁形态不规则,不平整,直肠周围信号不均等,则提示浆膜层受到侵犯。本研究结果显示,MRI术前临床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1.82%,符合覃大明等[5]报道的80%,且明显高于CT扫描的65.91%(P<0.05),证明与CT扫描相比,MRI扫描的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率更高。

总之,与CT诊断相比,MRI扫描的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率更高,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朱兰,张欢,严福华,等.表观弥散系数值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 [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6, 22(1): 44-48.

[2]蒋松松,陈刚,吴鸿雁,等.中低位直肠癌环周切缘微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初探[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2016,10(4): 241-246.

[3]张卫刚,张言言,张宪文,等. 不同分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分析:一项基于 SEER 数据库的回顾性研究[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7,6(1):21-27.

[4]丁静静,罗金龙,曾瑞腾,等. 高分辨薄层直肠核磁共振新序列(3.0T RESOLVE-DWI)在直肠癌临床分期中的价值评估[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8,7(5):431-436.

[5]覃大明,赵慧艳,谭必勇,等. 螺旋CT评估直肠系膜侵润程度及环周切缘状态与直肠癌预后的关系[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2017,11(4):243-246.

论文作者:周博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  ;  ;  ;  ;  ;  ;  ;  

CT、MRI影像诊断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价值体会论文_周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