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_经济增长论文

技术创新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_经济增长论文

技术创新与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术创新论文,我国经济论文,质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012X(2002)-03-0034(04)

从历史上看,世界各国的经济结构在不断地升级,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竞争和科技进步成为推动经济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用于技术创新的科研与开发的大量投入,以及对技术创新的各种激励机制,使发达国家的产品与服务加速升级,并使其显现出不断新异化、智能化、轻型化的特征。技术创新带动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增长并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本文拟对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发展中国家经济低质量增长的基本原因并提出可供参考的路径。

一、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质量

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品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自熊彼特在20世纪30年代从论证技术变革对经济非均衡增长以及社会发展非稳定性的影响提出技术创新理论以来,各国经济学界、政府界、企业界人士对技术创新倾力关注,对其研究方兴未艾。

熊彼特认为,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密不可分,技术创新实现过程也就是经济增长的过程,这可从历次产业革命和中外各国经济增长历程中得以佐证。关于经济增长,科林、克拉克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中认为是从初级产业占统治地位到次级产业再到第三级产业占统治地位之间某一点开始的,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中认为经济增长总是先由某个部门进行技术创新开始的,技术创新使该部门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增加利润,扩大了对其它部门产品的需求,从而带动了地区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因而经济增长不仅指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物质财富增长的过程,与此同时它又指一定时期社会物质财富增长的结果。作为一个持续的经济演进的过程,就存在一个如何实现演进问题;作为经济系统各种变量的产出物的结果,就存在一个如同化学分子式如何组合更具演进效率的问题。

历史上讲,存在着两种主要的经济增长类型,一是经济增长主要是靠不断的增加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的,至于生产要素使用效率既可能是提高的也可能是降低的,即或使用生产要素的效率提高,其幅度也较小,其在实现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它是一种资源密集使用的增长,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有较大的上升空间。然而,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由于该类经济增长主要是靠不断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得以实现的,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实现的经济增长更多的是各生产要素的价值转移,亦即由一种使用价值通过劳动力与其他要素结合的作用向另一种使用价值的形态演变,经济增长的成本很高,导致寅吃卯粮现象凸现,而社会财富却很少有实质性的增加。由此人们所得的福利不可能持续增加,这种经济增长的结果必然将经济导入魔圈:要提高人民实际生活水平、获得更大的福利就不得不增加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而过度密集投入生产要素会因一定时期资源的稀缺性而受到障碍,这样经济增长就只有量的增长而无实质上的提高。对生产要素的破坏性掠夺性使用必然加剧经济资源的稀缺程度,未能造就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因而人民的生活水平及从社会所获得的福利也难有显著提高,增加人民福利水平的初衷随之破灭,这种经济增长只能被称为低质量的经济增长,整个经济在低水平上运行。

另一类经济增长的实现则主要是依赖于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当然这其中也不乏适时、适当增加经济资源投入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在投入的生产要素规模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来实现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它是一种既有一定速度的量的增长,又具实质性的社会财富增加和人民生活福利水平的提高的质的增长。与此同时,由于它对生产要素的使用是合理的而非破坏掠夺性的,在经济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前一轮经济增长不但不会削弱后一轮经济增长的潜力,反而会为后一轮经济增长奠下较为坚实的基础,使经济在较为理想的平台上运行,其增长路径可简化为:提高要素使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实际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要素使用效率——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进一步提高人民实际生活水平,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增长。

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既有数量的扩张又有经济系统质量的改进,这种经济系统质量的改进是通过技术创新得以实现的,主要表现在如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如何降低对生产要素的耗费,即如何用等量的生产要素来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至此我们可以认为,要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在理想平台上运行的重要前提;而经济的高质量增长又反过来为进一步实现技术创新创造条件,技术创新是手段,经济高质量增长进而增加人民福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目的,手段与目的需要有机结合,有机统一,只有促使手段与目的互动起来才能够实现经济社会持续演进的初衷。这一点在信息化社会已来临之际显得十分重要。

二、我国经济增长的特征及原因分析

1.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

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并不慢,实际GDP增长率20世纪70 年代平均为7.30%,80年代平均为9.7%,90年代平均为9.6%,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与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差距甚大。主要表现为:(1)经济增长方式以粗放经营为主,长期以来, 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人力、资金、能源等资源的大量投入实现的,资源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六五”期间及“六五”之前超过80%,“七五”期间占77%左右,“八五”期间占75%左右,“九五”期间这一比例仍高达70%,且增长方式转变艰难性与波动性并存,根据徐现祥的分析,全要素生产力(TFP)与总要素投入(TFI)的贡献份额之比按1980~1996年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速度为2.3%计,从1996年0.342增长到1,需要48 年时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速度的微小充分显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艰难性。另外,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了逆向转变,不是向内涵型增长方式转变,而是向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从1992年到1997年,增长方式转变的速度为-11.6%,1997年10月后又开始自我调整。(2 )实质性财富增长缓慢。“八五”和“九五”期间,按人民币计算,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国中名列前茅,按购买力平价计算,1999 年人均GNP占第128位,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国中居20位之后。国民收入占GNP的比例在国际上还处于较低水平。产品结构不合理,新产品的比重较低,不适应市场需求,体现为优质农产品比例较低,工业中低水平的加工水平严重过剩,高精深加工能力不足,服务产品量少质差价高。(3 )经济效率低下,与发达国家和准发达国家相去甚远。以1990年为例,我国的劳动生产率仅为德国的1/45,日本的1/41,美国的1/37, 英国的1/31,单位GNP钢铁耗费是法国的7倍,美国的6倍,英国的5倍, 德国的4倍,日本的3倍;单位GDP能源耗费是日本的9倍,法国的8倍, 德国的7倍,英国的5倍,新加坡的5.5倍,美国的3倍。(4 )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能力较弱。由于教育、研究与开发的投资不足,致使技术积累和技术创新不到位,在人均拥有资源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缺少技术创新的支持:作为经济的微观主体,企业经营绩效低下,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个体私营企业营运困难重重,经济增长的微观经济基础让人担心;宏观层面上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机制还未完全成熟,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经济过冷和通货膨胀让国人心惊胆战,而始于1997年10月的经济过冷和通货紧缩也让官员与百姓愁眉难展;渤海赤潮,江河断流,北方沙尘暴土壤沙漠化,南方石漠化,连年旱涝交替,破坏性开发资源,使支撑经济增长的环境步履蹒珊,诸如此类问题的客观存在使我国难以尽快摆脱经济亚健康发展的现状。

2.我国经济低质量增长的原因

“高储蓄一高投资一高增长”模式是要素论者最主要的立论,它从东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日本的经济成功得到验证,也是中国经济增长实践情况的逻辑演绎。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大量投入,特别是物质资本投入来实现的,单位投入所获得产出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由于要素投入不可能持续大量增加,因此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持续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似乎说明东亚发展模式并非尽善尽美,日本持续10年的经济衰退给我们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素材。人们认为,亚洲金融危机发生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东南亚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不力,升级缓慢,大家都在低层次的产业和产品上竞争,结果受制于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而引致灾难。相形之下,我国的经济增长质量也很低,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多种,既有历史因素,又有现实环境的影响,而最为根本的原因却在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开发能力低下,从1953年到1978年,我国的技术进步贡献率竟为负值(-30.3%),是一种效率极其低下的高投入模式。改革开放以来,这一状况虽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实质性改变(1979~1997年的技术进步贡献率达18.9%),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1)人力资源匮乏,劳动力素质不高。 我国企业从业人员由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新增劳动力、知青、退伍军人、技校生和少量的大学毕业生组成,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缺少工作所需的技能培训,科技人员比例甚微,领导阶层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大大制约企业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影响了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2)企业缺乏创新动力。尽管中国实施市场经济快10年了,但国有企业却还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因而也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主体,即还不是创新的决策主体、研究与开发主体、投资主体和利益分配主体,缺乏创新的内在冲动。经济体制转轨以来,国有企业逐步成为独立的经营主体,但因旧体制的旧观念、旧思维方式影响颇深,企业仍需面对行政垄断和尚未充分发育的市场。大小政府的层层保护,使一些不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也能继续生存,导致企业内外的创新刺激不足;而政府关于市场准入的有色眼镜使一些企业很容易获得垄断的市场地位和超额利润,似乎在告之毋需创新,与此同时也在暗示那些寄希望通过创新进入这些行业的企业,即便进行技术创新也不得进入。由此,市场准入地位不平等,导致市场竞争普遍不足,企业只需有限创新便可获得长期超额利润,结果是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地位不能真正确立,创新继起和替代的周期很长,难以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3)技术开发能力低下。技术水平的高低和技术开发能力的强弱,始终是决定一个企业健康成长、一个国家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最关键因素。由于传统体制存在的技术开发与生产经营相分离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大多建在企业之外,技术市场还远未成熟,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还没有形成默契协调的结合机制,企业不能从科研院所获得足够的技术支持,以至缺乏创新所需要的技术能力,科研院所也因为科技创新资金不足,科技成果难以向现实生产力转换而不能完全激活其创新能力。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分离致使多数工业部门无力实施大规模的率先创新,创新的技术含金量较小,有实质性技术创新的更是凤毛麟角,很难通过技术衍生形成更多的改进性创新,对经济增长不足以形成引擎作用。加之国内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生产设备老化、生产工艺落后,95%以上的企业无力建立自己的研究与开发机构,企业创新显得苍白无力,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4)技术创新的支持系统尚未完全建立。 尽管当前已把技术创新提高到一个相当高的高度,但还未通过各种改革创造出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条件,即企业未成为真正的技术创新主体,其创新积极性远未解决;当前国企领导人仍具有行政人员身份,企业家由政府委派而非市场生成,技术创新带头人问题十分突出;在产品生产方面,企业抱残守缺,既没有符合市场需要的技术创新也无明确创新努力方向;政府方面,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和引导力度不足。

三、走技术创新之路,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个国家经济是否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将取决于它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综观世界各国在提高自己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方面的方式方法,结合我国的客观实际国情,走技术创新之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更新技术创新观念

在新世纪,技术发展的速度将更快,产品的生命周期将大为缩短,企业要保持不灭的技术创新活力,就必须有追求超越、打破旧体制、冲破体制限制和文化束缚的独创精神。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企业应认清形势,技术创新必须站在全球的角度,善于学习借鉴利用别人的智慧结晶,为此企业需要建立新的技术创新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为技术创新者提供自由空间和各项支持,善于发掘新思路,确保新想法变成现实。

2.造就技术创新带头人才

技术创新源于人的思想,人的创新思想源于其所掌握的知识,而要将技术创新思想转变为技术创新行动并产生技术创新结果却取决于其素质。21世纪的人才一方面应具备浓厚的跨学科专业技术知识,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系统面向问题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应具有善于沟通协调的团队工作能力、完善的领导艺术、对国外民俗文化背景的理解能力以及勇于终身学习的充分心理准备。由此需要国家普遍提高教育水平,实施教育体制改革,扩大受教育对象范围,需要企业长期对其员工培训,需要个人坚持终身学习,唯三者并举才能造就技术创新的睿智人才。

3.营造更加宽松的技术创新环境

技术创新环境是指在这个环境中人们能够成功的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并使之商业化。学习鼓励冒险并允许失败的硅谷精神,使技术创新人员得到足够的鼓励,建立风险资本机制孵化高新技术公司,政府基本不干预,使企业家能够放开手脚,这就为技术创新造就了一个无精神压力、研究开发资金相对充足、研究比较自由的环境。

4.加大政府支持引导力度

创新是民族之魂,技术创新是振兴民族经济促使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关键所在。政府作为市场的宏观调控与管理者,对技术创新应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1)增大对基础研究投资, 因为基础科学研究是新思想新方法新产品产生的必要基础。(2)创造适宜的商业创新环境, 包括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其中含有良好的金融、劳动力、商品、技术市场以及一个能够促进技术创新的调控机构,帮助人们获取教育与技能以适应高度发展的技术进步。(3)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机制,促使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和管理机构全力合作,充分发挥率先创新的引擎效应、模仿创新的扩散效应、继起创新的持续效应和结构优化的集成效应,以来推动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增长。

标签:;  ;  ;  ;  ;  

技术创新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_经济增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