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分析_志愿服务论文

我国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分析_志愿服务论文

中国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服务体系论文,中国社会论文,志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也在不断推进社会服务的创新。其中,引进和借鉴国外现代志愿服务,转变和丰富“学雷锋、做好事”形式,逐渐建立当代中国的志愿事业,就是重要的创新形式。从广州、天津、深圳等地区率先发展的志愿服务,至今走过了20多年历程,经历了“探索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立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国具有东方社会文化影响,又具有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基础,建设富有特色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需要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一、中国社会志愿服务体系要素分析

社会志愿体系需要精神文化、组织机制、行为规范、社会支持等多种因素的结合。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有政府支持的志愿服务、法律支持的志愿服务、社团支持的志愿服务、社区支持的志愿服务、企业支持的志愿服务、宗教支持的志愿服务等不同类型。中国的国情特色和现实条件决定社会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经验,但不能全盘移植,而必须根据“需要性”、“可行性”进行设计。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志愿精神、志愿人员、志愿行为、志愿组织、志愿资源等是中国社会志愿体系建设的要素。

(一)志愿精神——价值体系基础

对于志愿精神,不同思想道德基础的人具有不同的解释。一是认为要自我奉献、服务社会;二是认为不为报酬服务社会;三是认为服务社会充实自己;四是认为既服务社会也获得回报(不单纯是经济回报)。详细分析志愿精神的基础,东西方社会具有差异:欧美国家的基督教文化对于志愿精神形成的影响极为深远,促进了爱和善的普及,促进对陌生人的爱,促进为关怀、帮助他人而竭尽全力。东方国家的儒家学说、佛教中也有慈悲、慈爱精神;传统伦理对于友爱互助特别强调。但是,东方社会的友爱、互助强调“邻里相助”、“亲友互助”等“熟人”之间的关爱,对于陌生人的关心、帮助缺乏鼓励。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村城市化促使“陌生人社会”日趋普遍,城市社区从“单位人”到“社区人”的转变促使人对社会团体的依赖增强。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建立共同的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志愿精神强调不分种族、不分肤色、不分等级、不分亲疏,只要是人就需要关爱和帮助,只要是生命就需要关爱和帮助。因此,志愿精神能够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核心价值体系的充分发展又为志愿服务事业奠定更加雄厚的精神基础。

(二)志愿行为——社会创新实践

社会志愿服务体系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是行为——志愿服务、志愿活动、志愿宣传等。因为,正是千百年来的慈善、互助行为构成现代志愿服务的基础,现代志愿服务又成为社会创新发展的基础。在当前中国条件下,“推动以人为本的社会政策,不断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在发展中不断开展社会创新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和方向。”志愿行为具有三个特征:(1)针对服务对象的需求,以对象需求为本。志愿者没有必然服务的职业要求,而是发现社会建设需求、弱势群体需求之后,主动开展服务。(2)率先探索和实践。志愿服务往往是政府服务、市场服务所难以顾及的领域,缺乏前人经验借鉴,必须通过志愿者的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从而满足对象的服务需求。(3)微观性及影响力。志愿行为来自广大公民,但仅仅是公民生活中的小小组成部分。这样,在从事志愿服务的时候,各种行为创新不会直接产生太大的影响,容易为社会接受。但是,志愿服务中的一些有价值的行为模式、理念模式,逐渐具有社会推广价值,就能够渗透到社会其他领域,发挥广泛的影响。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需要各个领域进行创新,逐渐汇聚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志愿行为的潜移默化影响,对于社会转型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志愿人员——公民角色认同

志愿者是志愿服务的主体,他们的参与既体现了社会文明风尚,也促进了个人公民素质的提升。最重要的是公民角色的认同,从而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传统社会的民众更认同家庭、家族、部落、亲缘关系等,在这一范围内互相帮助、共担责任;但是,现代社会的变迁与流动,促使民众在迁移过程中超出了亲缘关系,陌生人的社会、变化性的关系,使得他们难以寻求传统方式的认同。在这种情况下,超越职业需求和利益关系的志愿服务,成为民众体现自我价值、认同公民身份的有效途径。

(四)志愿组织——民主参与途径

志愿组织不仅仅是适应服务社会的需要,而且也是适应志愿者学会参与社会、学会民主政治的需要。因为,来自社区、农村、学校的人们,为了交流、为了表现、为了发挥影响力,往往要通过结社形式。然而,一般性的兴趣结社、自由结社难以具有持久发展动力,介入公益事业、开展志愿服务就赋予了社团新的生命力。

调查发现,志愿者参与社团的基本动机是锻炼能力和发展兴趣,但逐渐将这种需求与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相结合。国外的各种社团组织都通过建立志愿队伍,一方面赢得社会的信任与支持;另一方面提供公民参与和锻炼的机会,在服务中提高民主能力。中国的青年志愿组织、社区志愿组织、民间志愿组织都注重让成员在参与中成长,通过民主参与培养社会领袖才能,从而成为推动社会民主与进步的力量。

(五)志愿资源——和谐社会力量

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志愿事业成为聚集社会资源的另一种有效途径,成为权利聚集资源、市场聚集资源之外的整合资源方式。公民乐意参与志愿服务,从中获得自豪感与精神的充实;社会组织愿意开展志愿服务,作为体现服务形象的有效载体;工商企业积极支持和资助志愿服务,作为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途径;党和政府统筹和推动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创新的有益探索,建立“以人为本”社会的最佳途径。

二、中国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区域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省市在发展市场经济、推进社会转型的同时,也逐渐重视志愿服务的作用,并且借鉴国际经验,探索建立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四川、辽宁等省市率先尝试,大胆创新,形成各具特色的模式。

(一)行政推广模式

北京市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是配合共青团中央开展青年志愿服务,配合国家民政部开展社区志愿服务。伴随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举办及2001年“国际志愿者年”活动举办,民间组织志愿者和境外机构驻京办事处志愿队伍逐渐活跃。但是,在市委市政府明确政策和措施之前,北京的志愿服务发展状况一般,落后于先进地区。然而,从2005年开始,适应举办北京奥运会的需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志愿事业的发展,建立“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并由市领导担任组长,组合各部委等的力量。

从近年的发展看,北京市各级党和政府在推动志愿事业进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从政治高度、社会大局、国际大事的角度宣传和推广志愿服务,做到家喻户晓、人人参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二)文明影响模式

上海市的志愿事业具有历史传统。近代青年基督教会的志愿者就在上海开始志愿服务,并且影响到其他社团组织的学习、模仿。改革开放之后,上海浦东新区建立后,大胆改革社会管理模式。其中,鼓励青年基督教会等民间组织、宗教组织参与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就是具有创新意义的探索。在吸收传统文明、近现代文明、西方文明的基础上,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把志愿精神与城市文明的发展紧密结合使其繁荣兴旺。1997年在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文明委)的领导下,“上海市志愿者协会”成立了,“‘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志愿者精神和志愿活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和一个重要途径。”特别是配合上海市举办“世博会”的筹备工作,志愿组织发出“与世界同行,做文明的上海人”等号召,鼓励全体市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培育志愿精神,向全世界展示现代化上海的文明形象。在文明委的领导下,上海志愿事业获得多样化、灵活化的发展。青年志愿者协会成为最活跃、最亮丽的队伍,以开展大型活动服务、“西部计划”服务、援外志愿服务等创造了引人注目的品牌。总而言之,上海市的志愿服务与城市文明、社会精神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三)社会合作模式

广东省是当代中国大陆志愿服务的发源地之一,从1987年广州市诞生第一条志愿者服务热线电话、1990年深圳市诞生第一个注册志愿者社团起,经过20年历程,探索出特色道路。由于是自主探索、自由创新,就出现了多种分化局面。全国首先产生“志愿服务”与“义务工作”不同概念的就是广东,并且引起国内一些地区效仿。其实,两者都是来源于英文的volunteer service,本质上是相同的。但是,不论是倡导“志愿服务”的广州、珠海,还是倡导“义务工作”的深圳等,都更多强调其适合本地实情,受到群众欢迎。从广东省社会学会志愿服务研究委员会2007年的调查数据看,接近半数的民众知道全国第一条志愿服务热线电话诞生于广州市,并且以此为自豪,也乐意参加服务活动。

正因为广东省志愿服务产生的初期动力就来自民间,所以在后来党和政府进行倡导、推动的时候,各种社会力量就积极合作,形成良好的关系。党政兴办的志愿社团、民间成立的志愿社团、境外机构进入的志愿队伍、公民自发的志愿群体,相互合作、共同服务,为广东省的繁荣富强和群众的幸福生活提供帮助,产生良好的效果。

(四)人性培育模式

受到广东、上海等省市的影响,浙江省特别是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等进入21世纪以来加快了发展志愿事业的步伐。其中,杭州市后来居上、独树一帜,成为走在全国前列、具有广泛影响的典范。近来年,在总结各市经验的基础上,浙江省省委省政府建立“志愿者工作委员会”,推动全省的志愿事业发展。浙江的志愿服务体系,具有独特启迪:一是志愿服务与“生活品质”战略相结合。杭州市党代会明确提出“建设生活品质”城市的战略,把人民生活幸福作为一切工作的重点,体现了人性化的思维。志愿者成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力量,在日常化的服务中产生效果。二是志愿服务与人文要素相结合。浙江省具有浓厚的人文基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关怀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因素。志愿事业发掘和利用这些积极因素,让志愿者的服务温馨、温暖,特别具有“江南如春”的特色。三是照顾各层次、各类型群众参与志愿活动、享受志愿服务的需求,组建多种多样的服务团队。总之,浙江省志愿组织发挥人文色彩浓厚、人性氛围浓厚的特点,与志愿服务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效果明显。

(五)优势转换模式

辽宁省志愿事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也面临巨大的需求。一方面,作为产生“学雷锋、做好事”典型经验的地区,友爱互助、乐于助人成为社会各界的传统;另一方面,老工业基地转型,大量产业工人转岗和调整,渡过难关的时候特别需要志愿者的帮助。为此,辽宁省志愿组织首先在沈阳等工业城市探索和创新,将对于工厂员工生活区的服务作为重点,开展帮助下岗工人掌握新技能的义务教育,开展帮助困难家庭子女助学活动,开展问寒问暖送温暖的活动。同时,在大连市积极探索慈善义工、慈善志愿者活动,根据城市转型需要,鼓励志愿者将慈善精神、公益精神传播到社区,让广大市民共同参与。近年来,辽宁省工业基地的转型逐渐成功,庞大的产业工人也逐渐适应市场经济与商业社会,生活重新稳定和发展。志愿组织和志愿者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成为民众值得依赖的“好人”、“有心人”、“高尚的人”。

(六)内外互动模式

四川省作为中国西南的内陆地区,既不同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不同于中外文化交往频繁的大城市,但是10多年来的志愿服务却异军突起,很有特色,引起全国的关注。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内外互动”:一方面,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事部等启动的“大学生志愿者西部计划”以四川省为重点,并且通过四川辐射西南、西北地区;另一方面,美国、欧洲、亚洲的扶贫援助机构及志愿组织也以四川为重点,进行援助实验,逐渐向西南地区、西北地区辐射。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建立了“志愿者工作指导委员会”,成都市更是率先探索,发展城市社区志愿服务、郊外农村志愿服务、大学生扶贫支教志愿服务等,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作为内陆地区、欠发达地区志愿事业发展的典型,四川省利用外部志愿组织介入的契机,带动本省及各市县志愿服务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三、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格局

党的十七大提出“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要求,希望各地区在自主探索、灵活实验的基础上,逐渐提供具有共性的经验。我们在长期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以下几个方面是建设志愿服务体系格局必须注意的。

党和政府委托。从“党和政府支持”向“党和政府委托”的领导方式转变,是社会现代化的要求,也是志愿事业持续发展的要求。全国和各省市都尽快建立“志愿者工作指导委员会”,从党和政府的高度统筹志愿事业的发展。但是,适应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趋势,党政从直接扶持部分志愿组织转向面向所有志愿组织、志愿机构委托服务,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机制创新,激励志愿组织发展壮大,并且承担服务社会需求、服务民众生活的任务。

社会团体管理。党政对于志愿事业的领导,通过委托社会团体管理,下放管理权限,扩大发展空间。现阶段以志愿者联合会及专业志愿者协会的管理为主,伴随社会团体的繁荣兴旺,逐渐过渡到大量社会团体建立志愿队伍,形成多元化、活跃性的志愿力量。目前,中国的社会组织发育不够健全,社团的动员与管理能力建设不足,也是导致社会自我管理存在困难的原因。党和政府通过鼓励健康性社会团体的发展,增加志愿者参与的程度,培育积极的组织动员能力,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地发展。

公民自由参与。创造公民自由参与、自愿参与志愿服务的环境,提供激励条件和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公民意识的觉醒、公民参与的热情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如果缺乏民主参与的引导与培养,出现“一盘散沙”、“社会分裂”就是潜在的隐忧。通过志愿活动的吸引,公民在自由参与过程中学会民主意识、学会组织秩序、学会互相支持,有利于建设社会共同体,增强国家凝聚力。

公益文化普及。中国需要进一步普及公益文化、慈善精神、志愿理念。这不仅仅是志愿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们创造幸福生活、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说道:“在我们建设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公平和更加安全的世界的进程中,志愿者精神将继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志愿精神是和谐社会的文明心态、人文要素的基础,是融合社会生活与崇高追求的基础。

支持网络广泛。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需要广泛社会资源的支持,包括法规政策的支持、工商企业的支持、民间组织的支持、国内外机构的支持、社会人士的支持。“人人参与志愿活动、人人享受志愿服务”要成为时尚,参与和支持志愿事业要成为人们的荣耀。

公共评估监督。现代化的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不仅需要热情,需要参与,而且需要产生效益、真正有益。所以,志愿服务的绩效评估是向广大公民表明这项事业的价值、公共投入的价值、民间资助的价值之关键。开展志愿服务的调查研究、进行服务活动的考核评估,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解答公民的质询与质疑,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中国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是长期、系统的工程,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快志愿事业的发展,逐渐建立健全相关的体系因素,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志愿组织和志愿者都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也需要获得党和政府的支持与广大公民的参与。

标签:;  ;  ;  ;  ;  ;  

我国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分析_志愿服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