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新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数字图书馆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的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与融合使得互联网上的人—人交互与人—信息交互的结合成为可能,也为数字图书馆进行全新的服务模式创造了条件,文章对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作了新的探讨,提出在数字图书馆中建立团体中心(community center),推行协作服务。
1 数字图书馆的服务现状及其特点
目前,数字图书馆正处于发展之中,国内外对数字图书馆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义,但已经有了一个共识:即数字图书馆是指具有分散于不同存储处的大量的有组织的信息源,并上网为用户提供有效服务的系统。它在本质构造和运行机理上都需要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支撑,是以各种数字化资源为核心的资源体系,其最终目标是为用户提供数字化服务。这个定义已被图书馆界和学术界普遍接受。在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设计上,已经形成了数字图书馆的通用的服务层次结构图(如图1)。
图1 数字图书馆通用服务层次结构图
现阶段很多人认为,数字图书馆是对现代图书馆各项功能的继承、发展和完善,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但是,数字图书馆绝不仅仅是对图书馆印刷载体文献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数字图书馆的主要工作仍然是信息的收集、整理、组织加工和传递,其灵魂和核心是提供有利于产生新知识的资源、工具及合作环境。数字图书馆的资源不再局限于文献范畴,它包括一切有利于用户获取知识和信息并产生新知识的载体和信息来源,即各种类型的文献、数据库、多媒体信息、网页、讨论组、指向其他信息资源的链接等网络信息资源,还包括蕴涵各种信息和知识的产品以及掌握知识的人,等等。不同类型的资源通过不同方式为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
现有技术条件下,数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方式主要有传统图书馆服务在数字环境中的实现,如在线阅读与下载、电子文献传递、离线阅读与打印等,还有以网站服务形式提供的服务如浏览、查询、最新信息报道服务、个性化服务等。这些服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信息需求,但这些服务方式都是入与信息之间的交互反映。而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人—信息交互与人—人交互的结合已经成为可能,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应该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拓展其服务功能,探索新的服务模式。
数字图书馆可以提供包括信息库、教育环境、参考服务和团体中心等在内的服务平台,而随着通讯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融合使得数字图书馆在提供参考服务和团体中心的功能越来越占主导地位,也成为用户希望得到满足的迫切要求。
2 团体中心和协作服务介绍
2.1 团体中心介绍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数字图书馆已经着重于图书馆收藏品的复制与传播工作,与信息数字化和存贮、检索方法、电子文献的传播等有关的问题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被提出。其中一些已被解决。然而,目前数字图书馆还不能提供某些传统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如与同事之间的交谈与合作的机会;除外,它们还未能开发数字化基础设施来拓展传统图书馆中不能提供的服务,如在远程用户之间合作过程中登录和创制信息资源。
团体中心是数字图书馆根据自己的特色,针对特定的用户团体设立一个具有丰富内容为保障,以先进工具为支撑的网上工作室(类似于专业数字图书馆或者地区性数字图书馆),登录此工作室的用户可以与其他人合作或单独开发信息资源,学习并解决他们的信息问题。团体中心是具有鲜明合作特色的学习环境,那里的人们可以共享丰富的信息资源,集中从事研究,也具有当地图书馆的特征,人们可以“相聚”、查询信息资源以及讨论共同的兴趣,从而把团体中心作为对某个领域或者某个地区感兴趣的团体的共享信息空间。
在数字图书馆中开发团体中心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方便用户的信息需求,也为了使数字图书馆的收藏得到更大范围的利用。
2.2 团体中心的数字收藏
如在实体世界中,丰富多彩的人工制品能把具有共同爱好的人吸引到一起,在数字环境中,丰富的信息资源也能吸引具有共同目的和爱好的人们共享和创造知识。团体中心的数字收藏应该是不同服务器上、不同介质的和不同质量层次和元数据的信息资源的集合,可以并能把现有的数字收藏、正在产生的收藏(包括个人所创制的记录)整合在一起作为为用户提供服务的信息资源。
2.3 团体中心的协作服务
2.3.1 协作服务的动因。 国外的许多研究已经表明在许多情况下,人们习惯于向其他人询问信息,虽然基于计算机的信息检索系统得到不断的改进,但仍然难以找到太多的证据来说明这些系统能代替习惯向其他人询问信息的个人偏好。的确,很多年来,图书馆员在与图书馆用户的交流过程中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价值和作用,而在数字图书馆环境中,常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人们在选择信息的过程中可能需要咨询其他的人而了解一些情况;或者向别人了解一些对自己很有用的却没有被标引的信息(即非正式信息);对于有的非文本的高度复杂的信息还需要有人能够帮助获得并且帮助理解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数字图书馆能够提供一些社会交往的功能。
2.3.2 协作服务的类型。 协作服务应该使人们的信息行为更加方便。国外有些学者基于对用户的一系列信息行为的研究来设计协作服务,指出协作服务的类型应该包括:动态的参考服务,要求参考馆员用同步声音进行参考报道并能与用户共享查询结果;协作性信息开发,用户和馆员(或其他专家)能够同时查询数字图书馆资源,每个参加者都能看见其他人在做什么并互相讨论正在发生的情况;协作性信息创造,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需要或者作为对团体中心的捐赠创造资源;同步或异步交流,可以在具有共同兴趣或共同问题的人们之间(也可以包括馆员)进行个人和专家之间的同步或异步交流。
以上这些合作服务的类型需要具有共同兴趣的人相互认定的机制,也需要讨论的工具。专家技能是一种珍贵的稀缺资源,设计团体中心的目的之一是在必要情况下提供这项服务但要保证不至于使专家头昏脑胀。在美国AFP数字图书馆项目中,通过开发一系列层叠式机制, 用户可以选择或者自己查询几次后转向对自动知识库的咨询。这样可以避免专家回答那些容易自动回答的问题。参考和提名服务是两种很有发展的方法。
首先,如果问题提出者尝试着自己登录相关信息,则问题提交给专家,如果查询和浏览了数据库后,未能找到相关信息,搜索者要求专家咨询并要求参加问题分类对话。问题分类对话结束时,需要咨询的人也要回顾其最近的系统回应,对与当前问题有关的进行标记。问题的表达通过对搜索历史和问题分类对话中的信息记录的语义分析而产生,接着与专家技能及服务于相关主题的团体成员或者参考专家进行匹配。为达到这个目的,专家必须提交个人说明,如资历、以模板形式提供标准的专家描述,提倡完整而准确的个人技能表达与可利用性。简历要求专家很明确地界定其可利用性(一定的频率、层次程度),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平衡搜索者的利益与专家的负担。
其次,建议参考服务应以图书馆实践为基础,图书馆员通过参考报道协助提问表达其信息需求。这些技术已应用于在线服务。我们将根据这些和其他的参考服务创造更多层次的参考服务。
图2 团体中心协作服务的内容
2.4 协作服务与数字图书馆其它服务的综合
团体中心提供各种服务,与上述提到的协作服务构成集成化的数字化环境,例如,当用户进入团体中心时,他可能希望问一个具体的问题、浏览收藏、与其他团体人员交流或者创造或共享一件新的信息制品等。如果目的是问一个具体的问题,查询词经具体化后被提交到知识库或者整个的团体中心数据库,如果用户的起始目的是浏览,用户可能浏览收藏图或知识库图。如果目的是与团体中心的其他人员交流,他就会从上面提供的可利用的协作服务中选择,如果想向团体中心投稿,就会创造一个新的记录或者注册一个已有的记录。
另外,还有其它的交流途径对于团体中心的成员适用,它们应隐含在团体中心的设计之中。例如,讨论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可以使用户产生查询或浏览数据库的动机。所以有从协作服务到浏览、查询服务的路线。当用户在查询时,也可能希望参与到正在参加讨论的或形成关注有关问题的小组,这样,就有一个从查询/浏览服务的便易路线。这些服务的成功结合需要有新的信息查询界面的产生。
分析性查询:团体中心查询服务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供用户导向的查询和显示工具,能综合不同的主题领域、多媒体、分布式收藏,这个目标适用于团体中心的所有用户,无论他们所需要的主题层次、自身的检索技能。因为团体中心整合多种类型的资料和参考对象,信息检索者可以选择最满足他们需要的一项。例如一个具体项目的查询结果可能包括以下的选择,与此主题相联系的文件、入、书、网页等项目。
浏览:团体中心的参与者可能希望浏览可供利用的资料,而不是进行分析式查询。浏览涉及到确定一个入口点,可以根据各种总览条款和收藏目录以及具体项目的简要介绍。目前国外有的数字图书馆正在开发可视化的多种选项,以证明这些浏览选项在分布式的同类收藏中是最有用的。
随着团体中心收藏应用程度的提高,预计将产生一个知识库,专门关注经常被查询的问题,这个知识库的入口是可以浏览的,主题是按照层次组织的。
向团体中心投稿:当查询和浏览时,用户可以利用有关工具帮助他们了解、管理和使用他们登录的有关资料;也可能希望创造/发表报告、陈述或者其它类型的著作(利用数字图书馆收藏的信息)。这就要求团体中心提供相应的写作(authoring)工具。 目前国外的一些数字图书馆中已经开始提供相应的写作工具。有一种工具支持传统类型的报告和论文,需要利用收藏中的一个或更多的记录。例如,一份关于某个时期的一个乐队的报告可能包括这个乐队的照片、一次音乐会的画面和一首歌的片段。
在团体中心把用户创作的资料或者其现有的资料作为收藏的一个来源,目的是希望此团体中的成员能够成为收藏品的生产者。然而个人所提供的资料的质量、对象以及对象描述是要考虑的,所以要求数字图书馆对其收藏对象进行分类处理。目前对于数字图书馆本身所制作的数字资源以及其合作伙伴的收藏的处理在技术上已经基本能够实现,而对于单独的团体成员创作的或所拥有的著作的处理还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数字图书馆可以建立相应的审核组织与制度,从而使得团体中的成员能够将其作品提供给相应的公众。
3 支持协作服务的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有能够支持协作服务的工具,如在网站中采用的工具E-mail、电子公告板、新闻讨论组、聊天室等都能够用于数字图书馆的团体中心开发的前期阶段。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不断完善,各组织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发新的工具,使新的工具能够支持协作服务中的同步反应,还应该包括基于互联网的声音和声像讨论(在一个小组之间)可共享的编辑和绘画工具。除此之外,也要开发能够支持异步协作的工具,如文献的合著者及小组成员可以不需要相互接触就能够共享及结合其作品,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一种特殊的工具(Java Object Web系统)能促使这种目的实现。 它可以使得不同地区的小组开发包括Java对象的超文本文献,并能更加容易地将这些新产生的文献融入到现存收藏中以维持数字图书馆能够连续地、有机地发展。同时为了能够构建协作服务,分布式的软件基础也同等重要,其中两项重要的技术支持是分布式的网络存储与元数据管理。
3.1 分布式网络存储方案
当前用户通过分布互联网获取信息时的检索时间大多都不一致,而数据传递的性能由动态的网络和服务器状态包括用户离互联网服务器的距离、用户登录的时间以及服务器是否登录等因素决定。所以对于一些数据量大的、时间敏感性强的数据如多媒体文件与同步的声音、音像结合在一起,通常情况下在登录高峰期或远距离情况下进行传递是不可能的。同样的,在协作服务过程中,浏览和检索的同时操作受对象在网络传递时间上的限制,这些类型的服务可能会由于用户的地理分布和其它网络方面的资源需求而不能发挥其作用。
为解决这些问题,数字图书馆可以借鉴国外一些比较先进的数字图书馆的经验,例如在AFP中,采纳和拓展了由Internet 2 存储工作组开发的数字复制方案,这个方案提供了数字映像(mirroring )的一个结构化形式,把URL的透明机制附加在物理服务器上, 就使得用户不用输入所选择的服务器地址及在网络中一些数字复制品所在服务器的位置。通过这种方法的使用,用户在检索、浏览或查询时会不断地出现短时间的间隔,同时可以开发有关工具把一些大的对象通过窄带宽放置在学校内或其它站点的当地服务器上,从而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
3.2 元数据管理
为了说明协作服务中对元数据的需要,我们设计这样一个场景,两位表演艺术家要合作创作一个带有民间歌曲的声音和相应舞蹈声像的多媒体对象并要求向团体中心投稿,他们联合创作所拥有的共同资源是由相应的数字图书馆利用有关工具创建而成。当他们投稿时,需要提供有关目录并存储在团体中心的知识库中。在这些内容中,就包括都柏林核心数据,也包括具体的主题目录、文献等具体项目,除此,还要说明其信息的来源,以使专家和用户判断信息的质量及有用性。
为使得团体中心利于其特定的用户团体在更宽泛的电子环境中的互动性,通常需要采用已普遍接受的标准的描述性元数据,如标识单个记录的都柏林核心元数据、标识收藏的EAD(Encoded Archival Description),还包括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资源描述框架(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等,各数字图书馆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标准创造其它形式的元数据作为补充。
4 协作服务的评价
对此服务模式的评价需要从多方面来进行,包括人—机交互、信息寻求任务与过程、人们在其社会环境中的信息行为等,对于上述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产生一些重要的问题来帮助确定协作服务是否有助于支持及扩大人们的信息行为。所以数字图书馆在推行协作服务的过程中,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与研究。
5 结语
团体中心是建立在数字图书馆基础之上的,是传统图书馆环境下所提供的人与人的互动交流功能在网上的拓展,也是考虑到数字图书馆得到长远发展所应考虑到的策略之一。它通过利用现有的先进的技术与工具提供协作服务,实现人—人交互与人—信息交互的融合,同时满足人们在寻求信息时习惯于与其他人交流的偏爱。因此在数字图书馆的环境中,协作服务有很强的通用性,例如,在各种各样的远程学习环境中,协作服务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当然,由于目前许多方面的限制,还存在着很多难题,比如开发鉴别恰当协作伙伴的机制,增加向团体中心投稿的便易性以及提供满足不同目的、不同需求与兴趣的用户的数字图书馆的界面的设计等。但协作服务依然应该受到重视,在不断的摸索中寻求更快的发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