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实现社会全面进步_市场经济论文

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实现社会全面进步_市场经济论文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领导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党在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全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要求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其基础,而且要求与之相适应和相配套的上层建筑,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精神文明三者缺一不可,它们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蓝图。党的十四大所确立的这一改革目标和行动纲领的实现,首先取决于党的领导如何。因此,加强党自身的建设,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就成为社会全面进步的一个关键问题。

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刻不容缓,任务艰巨

中国共产党是久经考验的马克思主义的党。七十多年来,党不仅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的方向;而且奠定了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开创了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引导着中华民族走上了繁荣昌盛之路。历史经验证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党的领导是我们各项工作成功的保证,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胜利的保证。任何动摇和削弱党的领导地位的做法都是根本错误的,极其有害的。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党的领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所处的环境有了新的变化,党所肩负的任务也有所不同。特别是在新旧体制转换的过程之中,党自身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用建设都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情况。

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许多领域的深刻革命。这一改革要改变旧体制所固有的不合理的利益格局,要理顺体制转变过程中新形式的不合理的利益关系,因而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利益集团的牵制和阻挠,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党必须从总体上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和曲折之时,领导着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又处于执政地位,面对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党自身也不可避免地经受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严峻考验。江泽民同志指出有三大考验:即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考验、反对和平演变的考验。执掌国家政权的重任要求党必须努力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防止决策出现重大失误,清除党内消极腐败现象,保证党和国家的领导权为人民服务。应当看到,在市场培育和逐步完善过程中,资本主义的那种损人利已、唯利是图、尔虞我诈的腐朽思想,那种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乘机侵袭党的肌体,腐蚀某些党员和干部。我们不能由于这些鱼龙混杂的伴随物就因咽废食,而只能从严治党,增强党的防腐蚀能力,并以更大的精力加快改革步伐,不断开拓前进。

党的领导是我们的政治优势。为了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早日建成,党的领导不但要坚持,而且要加强。在加强党的领导的同时,还必须改善党的领导,通过实行党政职能分开达到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和改进党的领导方式的目的。东西南北中,党的领导一切的。为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任务十分艰巨,而且刻不容缓!

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呢?

最重要的一条是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这一理论产生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理论结晶和精神财富。以这一理论为共识,去团结和统一全党,必将象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随之取得革命胜利一样,成为指引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理论基础,也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在市场经济的整个过程中,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换,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不能丢。党的领导非但不能淡化或削弱,反而要更严格地执行民主集中制。要严肃党纪,从严治党,坚决克服党内消极腐败现象。要象爱护眼珠一样维护党的团结。

市场经济体制对每一位共产党员都是一种挑战。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解放思想换脑筋,这是从领导成员到普通党员都面临的问题。要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水平。要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党的十四大以来,经济变革的势头更猛,社会开放的进程更快。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化带来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相应变动,也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内在动力。我们欣喜地看到,十四大路线的贯彻执行造就了建国以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最好时机。一系列法律法规陆续出台和实施,政治和社会生活步入了健康有序的轨道。

发展市场经济,必要要求发展民主政治。如果民主政治建设滞后,就会阻碍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邓小平同志早在改革之初就提出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联动、经济与政治并举的思想。他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互相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同时也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强大政治动力。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政治制度,它与西方的多党制和议会制绝不相同。其基本政治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其主要内容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其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就必须体现在加强和改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上。具体说来,党要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必须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制度。加强人代会及其常委会的立法、监督职能;提高政务人员的社会活动能力和议政能力;真正发挥专门委员会的作用;完善提案审查制度、质询监督制度、表决制度等工作制度;使人民代表的选举制度程序规范化、过程科学化。

第二,必须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使之制度化、规范化。要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要拓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渠道;要加强人民政协这一爱国统一战线组织自身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第三,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凡重大决策既要向专家咨询,又要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把民主集中制原则与现代决策科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第四,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工作重点放在基层,使之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的纽带和桥梁。要依法行事,切实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民主管理、自我教育作用,通过基层民主建设培养群众的民主主体意识。

第五,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侨务政策、宗教政策,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落实到方方面面。

三、大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市场经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四项必要保证之一,指出它将伴随着我们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当然也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培育和完善过程。党的领导不能一手软,一手硬,必须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两只手都要硬。

有人以为,搞市场经济就是自由自在,无所约束,百无禁忌,什么是非、原则、理想、道德都可以不讲了,一切向钱看,为人民币服务。有人把尔虞我诈、坑蒙拐骗、假冒伪劣都归结于发展市场经济的结果。这是十分错误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决不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意识形态,而是它的树立面。在新旧体制转换之际,出现了一些利弊伴生的现象。这表明更加需要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市场经济的公正合理运行注入健康向上的因素,形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精神风貌的主旋律。

与发展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应重在建设。全党都要重视理论建设、文化建设、思想建设、职业道德建设。要以我为主,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中西结合,充分保持我们的精神优势。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振奋民族精神,把亿万人民的巨大创造力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搞市场经济不能忘了人,抓精神文明建设更不能离开人。江泽民同志说得好:“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只有这样,才能驱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这两只轮子,实现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标签:;  ;  ;  ;  ;  ;  

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实现社会全面进步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