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管理处第二快速路管理所
摘要:在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接收信息,加工信息和利用信息,都在与信息打交道。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日益广泛,当今世界地球村的信息化变革如火如荼,信息已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在市政工程的施工阶段也不例外,20年前我们就从发达国家引进了项目管理的概念,在工程实践中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至今多数建设方和施工方的信息管理水平还相当落后。
一、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内涵
信息管理指的是信息传输的合理的组织和控制,它的目的旨在通过有效的项目信息传输的组织和控制为项目建设的增值服务。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管理是通过对各个系统、各项工作和各种数据的管理,使项目的信息能方便和有效地获取、存储(存档是存储的一项工作)、处理和交流。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数据”并不仅指数字,在信息管理中,数据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它包括数字、文字、图像和声音。在市政工程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中,各种报表、成本分析的有关数字、进度分析的有关数字、质量分析的有关数字、各种来往的文件、设计图纸、施工摄影和摄像资料和录音资料等都属于信息管理中的数据的范畴。
例如施工方在投标过程中的投标文件,承包合同洽谈过程中形成的合同文本,施工准备工作中图纸的提供、场地的提供、各种材料信息的收集,施工过程中的内部验收文件、施工录像、施工日志、检验评定等资料,验收过程中不合格部位的录像、验收的评定资料等,以及在保修期工作中形成大量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不但在施工方内部各部门间流转,其中许多信息还必须提供给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业主方、设计方、相关的施工合作方和供货方等,还有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应有序地保存,可供其他项目施工借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信息管理不能简单理解为仅对产生的信息进行归档和一般的信息领域的行政事务管理。为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和提高信息管理的水平,施工单位和其项目管理部门都应设置专门的工作部门(或专门的人员)负责信息管理。管理人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收集、加工和输入、输出信息,管理的过程包括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加工和信息储存。在这个过程中由谁(哪个工作岗位或工作部门等)、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方式收集什么样的信息都必须有明确的规定,信息收集后向谁(哪个项目主管和参与单位的工作岗位或工作部门等)、以什么方式提供信息,再以什么方式储存信息等,这就是信息管理的内涵,其中哪个环节脱节都会造成信息的流失。
二、信息管理在项目建设中的重要性
随着当今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当代社会日益网络化,由于网络应用的高效、准确等特点,其在信息应用领域的作用也越来越广。信息化是以计算机与互联网为生产工具,把企业经济转变为信息经济的一种社会经济过程,它包括基础设施的信息收集自动控制化、信息储存自动化、信息交换网络利用自动化、信息检索工具化、信息管理系统化、信息利用科学化、信息管理工程系统化等。信息技术是企业利用科学方法对经营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储存、加工、处理、并辅助决策的技术总称,而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主要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明显的是,现在各行各业都有信息技术的应用的渗透,在市政工程行业也不例外。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手段推广信息应用技术,不仅仅是解决是否利用的问题,还要解决如何利用的问题。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反映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而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水平。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市政建设的一切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信息,一切有效的管理都离不开信息的管理。正确应用信息技术不仅能提高建筑业的生产效率,还能体现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工程项目的信息管理,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进度、质量、投资、合同、人员、风险、图纸文档等多方面的工作,众多的参与部门和单位如设计、监理、设备、物资、运营等,使沟通和协调的工作更加困难,大量的信息需要有效的管理。随着项目,尤其是较大型的建设工程项目的启动,信息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与项目有关的合同、图纸、报告、文件、照片、音像、模型等各种各类纸介质和非纸介质信息会层出不穷地产生,它包括:项目的组织类信息、管理类信息、经济类信息、技术类信息和法规类信息等等。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包括项目施工的阶段、实施部位、材料供应的信息、施工人员各项信息、环境对项目施工产生的有利或有弊的信息、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自身产生的信息,以及其他与项目建设有关的信息,如果在运行过程中对产生的信息不及时收集、整理,那么再重要的信息也将随时间一起流失,不能起到指导工作的作用。还有一些信息如道路工程施工中,如果对地下光缆、燃气、热力管线等的信息收集不全不仅会影响本工程的施工,还会造成其他工程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市政工程施工的生产效率,以及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市政行业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水平和能力,是现代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手段,是建设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前提。
三、影响信息系统建设的因素
1、管理模式:国外通过多年对信息系统建设成败的研究发现,管理模式是最主要的原因。工业时代建立的以专业分工为主的管理模式,在信息社会,变得反应十分迟缓,弊端越来越明显。建设项目的管理,需要设计、技术、施工、设备、物资、运营、财务、市场等部门的密切配合,然而由于部门的堡垒,往往使信息难于顺畅流动。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建立信息系统,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2、人员素质: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以人为本的,员工的观念和素质,直接影响着管理模式的采用。信息系统更是如此,如果不经过长期耐心的培训,员工的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水平就很难提高,对很多新的观念就不可能接受。很多系统,软件开发得很好,可就是用不起来,原因就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信息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3、对信息系统的认识:由于信息技术是十分专业的领域,发展又非常迅猛,新的概念和技术层出不穷,企业的领导和广大的用户比较难于把握。用户往往是站在自己部门工作的角度,提出模糊的需求。然而,由于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整体,各部门之间必然有大量的信息需要交换和共享,因此,要根据业务的需求,提出整体的框架,在整体的框架下,解决用户具体的需求。如果不能达成对整体框架的共识,参与的部门存在很多不同的看法,系统就很难建设,工作很难推进。
综上所述,我们在现实中都可以看到信息管理在市政工程施工阶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信息化工程方兴未艾的建设为实现市政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进度、质量、成本、安全)联合监控提供了条件。利用信息化管理把网络进度计划和工程预算结合起来,推广应用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并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是十分必要的。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在现阶段,我们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最薄弱的工作领域是信息管理。因此,对于我们市政人来讲,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信息化管理及手段的进一步应用与推广任重而道远。
论文作者:陈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信息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项目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作论文; 市政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