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国家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村发展,高度关注着各种基础设施与产业。现阶段,在小型农田小利工程的开展下,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打响,有效促进了农村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为了最大化发挥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就必须重视对整体功能的设计,既要对农村周围环境负保护责任,也要重视对其作用的充分发挥,以此来提高农村的整体生活水平,保证农业基础的稳定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问题,并提出了科学设计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有效措施,希望能给业界人士提供一定的建议,从而促进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新时期;工程设计;问题分析
前言: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虽然我国在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以及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建设农村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应加强对建设水利工程的重视,其是保证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近年来,在农村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等方面,我国逐步加强了重视,因为水资源的供应是农田生长无法离开的,这样才能帮助农民进行高产、高效的农业种植。但现阶段农村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荒废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一直存在着,主要是因为这些建设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无法在农田种植过程中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其设计缺乏科学合理性,在实际使用中会出现许多负面问题。因此,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设计上的改革与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
1.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相关问题分析
1.1加强河床岸坡的防护与建设
农田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要想全面发挥出来,就必须在设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时,将它与多种生物、各类绿植、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性优化,重视选择与运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材料。首先,应采用具备一定间距或间隔的岸坡,在设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时,创设良好的氛围和空间,促进植物与其他生物的生长。其次,在设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时,要保证材料的透水性能,注重运用科学的建设材料,对材料的环保性能进行全面优化。
1.2加强修复已遭破坏的河道
部分农村地区为了便利放牧或就近取土,导致农村河道遭破坏问题比较普遍,对河道的保护较为缺乏。同时,在农业灌溉过程中,部分农村地区只是对简单性的农田水利工程进行了修建,严重破坏了河道。所以,在设计规划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时,对于改造与修复已破坏河道的工作应加大力度。首先,应结合已破坏河道的内容、成因、类型等,在设计农田水利工程时,对河道修复计划进行科学制定,并在开发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纳入河道修复,进而保证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充分发挥出来。其次,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生态圈进行积极构建,在设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时,将农田水利工程作为生态圈的关键与核心,在保证修复河道工作的而顺利开展下,将农田水利工程的整体效益全面发挥出来,实现多种资源的综合利用。所以,除采取技术标准来分析与评价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还应对环境指标与生态指标进行兼顾。
1.3重视保护河流水文的多样性
不可违背的多样性是农村自然水文河流具有的特征,在设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时,对于这一问题应重点关注,进而对河流水文的多样性进行全面保护。首先,对农村河流的地貌和现状进行系统、全面地调查,保证评估考察工作的精准性,将农村自然河流丰富的水文体系与天然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进而保证在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时,可以对其进行科学的规划与指导。在分析与调查时,应深入研究与调查河流的横截面形状、河床的材料、河床是否稳定、河流本身构成的形状、河流的水位变化幅度等方面,尽可能系统、科学、全面的翔实。其次,在设计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时,应认知与考量微观层面,重视农村河流生物的多样性,对农村河流水文等内部生态体系进行重点关注。同时,在对生物多样化的生长习性与规律充分掌握的前提下,基于开发并重,保护先行的原则,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规划成效进行全面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科学设计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有效措施
2.1在选择渠系建筑物时,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
灌溉用水就是设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基本目的。所以,渠系、渠道建筑物的设计,应在设计中着重优化。目前在设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与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应全面优化设计标准,积极利用技术手段,以此来保证渠系、渠道等符合实际需求。首先,在设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时,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对渠系建筑物的功能是否发挥及完善进行全面监控与监测。通过信息系统平台,全面优化监测水平,整体提升监测成效,实现监测动态化与自动化。其次,应对渠系建筑物进行科学选择。在设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时,选择应用时,要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用途与实际功能进行综合考量,结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场地的地形地貌及环境特征,对渠系建筑物的应用与选择进行全面优化。另外,安全因素以及各类经济因素也是在选择渠系建筑物时必须兼顾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除传统的灌溉外,还要包含多元化功能,全面考虑其发电、排泄、节水等方面。
2.2对渠系建筑物水闸的设计进行科学优化
选定渠系建筑在设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时既是关键也是基础。要结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整体功能与实际特点,在选择好渠系建筑物后,科学做好水闸的设计。首先,对水闸的位置进行优先确定。应结合整个农田水利工程特点,确定水闸位置,不是随意的。经常会在渠道岸边或河道岸边确定水闸的益,以此来实现科学排水、科学泄洪,将水闸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其次,锚定了水闸位置后,在设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时,也应对闸槛的尺寸进行充分关注,包括它的高与宽。将水闸的功能,通过整体优化设计后,综合性发挥出来。这一科学设计在需要排水时,可以保证排水效果。另外,对于倒虹吸的设计,在设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时,也要加强对其进行优化。
2.3对雨水蓄积以及节水设计进行科学优化
全面加强节水设计与雨水蓄积,在设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时也是至关重要的。雨水是一种循环利用资源,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特点与当地雨水条件相结合,对雨水蓄积池进行科学地建构与规划,进而保证雨水循环利用功能的实现。同时,节水设计在设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时也应加强重视优化。滴灌技术就是人们在节水灌溉时常采取的技术,滴管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漫灌方式对水资源的浪费,既可以提升节水效率,也可以将重要的水资源做水系的根部,直接输送到农作物,从而以最小的资源代价获取最大的产出,实现了农田灌溉效率的整体优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设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时,应全面优化它的应用价值,结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际特点与施工现场环境,运用科学全面的设计方法,精准把握设计中的相关问题,整体提升它的设计成效,从而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质量,将其功能最大化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李志军,韩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0,29(22):85.
[2]程玉彬,王庆芳,胡传志,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的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3).
[3]陈建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J].科技传播.2016(10):60-62.
[4]田洪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问题及注意事项[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01):115-116.
[5]孙翠英.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注意事项[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09):88-89.
[6]程玉彬,王庆芳,胡传志,谷芳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的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03):110-111.
论文作者:苏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2
标签:农田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农田水利论文; 农村论文; 科学论文; 水闸论文; 河道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