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终身学习理念与实践探析_儒家论文

中国传统终身学习理念与实践探析_儒家论文

我国传统终身学习观念与实践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观念论文,传统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13X(2015)06~0005~05

       DOI:10.13763/j.cnki.jhebnu.ese.2015.06.001

       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和引领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代思潮,“终身学习”出现于20世纪下半叶,但是作为一种思想和实践,“终身学习”古已有之。“终身学习”的概念源于“终身教育”。1965年,法国成人教育家朗格朗在“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上正式提出“终身教育”一词[1]。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促进了人们教育理念的变革,使人们对教育的本质、目的、课程、方法等有了新的认识。由此引发的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是对传统教育的革命,并直接导致了终身学习思想的产生。1994年,在“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上,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提出了迄今为止最权威、最被广泛接受的终身学习定义,即“终身学习是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2]

       在中国璀璨的历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终身学习思想:“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3](P3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P6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4](P61)等等。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倡导终身学习,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挖掘传统的终身学习思想,学习和借鉴前人终身学习的实践和经验,不仅有利于探索和建构我国传统终身学习思想体系,而且有利于促进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一、我国传统终身学习的理念

       根据现代终身学习内涵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从时间、空间、学习主体三个维度来把握终身学习的本质。而我国传统的终身学习理念,恰也体现在这三个方面。南宋大儒朱熹曾有感:“学贵时习。须是心心念念在上,无一事不学,无一时不学,无一处不学”[5](P69),包含了鲜明的终身学习思想。

       (一)人人学习——有教无类、人皆可以为尧舜

       “人人学习”是终身学习思想的基本内涵之一,它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强调学习个体的个人主动性,即人们自己有主动学习、要求进步的主观意愿;二是强调教育平等,保证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保护人们天生的学习权益不被剥夺。

       在倡导主动学习方面,孟子指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6](P174)教导人们主动学习是为了“求放心”(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们自己原本的善良本性不受物欲的污染、不迷失),人人都要求其“放心”,因此,人人都必须自主地进行学习。《礼记·大学》也有类似记载:“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7](P276),主张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通过学习与问道来获取知识,磨炼自己,以成为有德行的人。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4](P61),以此表明自己勤奋好学、主动学习的精神和一贯主张。

       对个人来说学习应是伴随一生的,对所有人来说学习则代表了一种平等的权利,人人都有学习的权利。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4](P158),孟子倡导“人皆可以为尧舜”[6](P181),主张教育和学习不能因为种族、贫富、阶层、天资等原因而不公平,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终身学习思想对所有社会成员学习权利的肯定和尊重。

       (二)处处学习——多闻多见、见贤思齐

       终身学习就是无论日常生活还是工作过程,处处都是学习的场所。学习不应受场地约束,而要超越学校围墙的限制,时刻保持勤学好问的习惯。

       孔子指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4](P63),孔子希望人们能够保持一颗开放的心,“多闻”、“多见”,不断学习。对于世间各种事物的学习,孔子还提出了进一步的见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P31),要求人们无论在什么地方遇见什么样的人,都能够从中受到启发,学到知识。“君子不器”[4](P12)的学习观,也就是说一个人无论是为学还是从政,都应博学且才能广泛,不能像器物一样,被限制于某些方面。学习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只有终身学习,广泛学习,处处学习实践,才会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正如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这样写到:“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4](P22)虽然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他依然虚心求教具体的礼仪。这一方面体现了孔子对周礼非常恭敬,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孔子处处学习的精神。

       (三)时时学习——学而时习、学无止境

       终身学习思想强调学习是持续一生的过程,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要随时学习,时刻学习。

       我国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就主张“学之终身,有不能达者矣。于其所达,行之终身,有不能至者矣”[8]。清朝散文家刘开说:“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9]《礼记·学记》强调“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7](P196),认为校内和校外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同的生活场所,可以接受到不同的知识。学生在学校时必须学“正业”,离开了学校或假期则要有作业或自学的任务,时时刻刻保持学习。刘向在《说苑》中记载了春秋末年晋国人师旷,用比喻说明人生不同阶段的学习状况,从而劝谏晋平公不要因为年老而放弃学习的故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10](P76)

       在我国传统社会,人们常常迫于生计或忙于事业而放弃学习,孔子指出:“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4](P27),勉励人们不管在逆境还是顺境中都要时时保持仁德,不断学习。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窥见我国传统终身学习思想的丰富内涵,其在时间、空间和学习主体维度自成体系。这种传统的终身学习观念,虽然未曾被明确冠以“终身学习”的称谓,但已充分体现了现代终身学习的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留给后人的瑰宝。

       二、我国传统终身学习的实践

       我国传统终身学习思想不仅仅停留在观念上,也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是终身学习的实践者。

       (一)修身——修身养性、独善其身

       我国传统文化中十分强调个人自身的修养,要求人们一方面要不断学习,另一方面要不断践行。老子强调“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11](P17),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6](P198),孔子则认为“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4](P3)。这说明我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个人的修身养性,提倡学习修行。

       孔子结合自己一生的学习经历总结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4](P4)他描绘的这一情景就是在学习和积累中不断充实内心,修养德行的过程。修身是持续一生的事业,也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12]《易》是孔子进行教学的重要教材,可他到了晚年依然反复阅读,学而不厌,在对典籍的精深研修中实现对知识的终身追求和对修身养性的终身实践。

       (二)入仕——学而优则仕、兼济天下

       学以致用,为社会发展服务也是我国传统终身学习思想所倡导的。自古以来,有识之士不断学习,大都怀有回报社会、兼济天下的责任与使命。

       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4](P189),孟子认为“达则兼善天下”[6](P198),《礼记·大学》中“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7](P274)学而致仕是我国古代社会读书人奋发图强的强大内驱力。在这种观念的驱动下,很多人不断学习、读书。对广大仁人志士来说,参加科举,考取功名,进而参与到政事当中,是他们实现家国梦的最好途径。明代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王守仁便是一例。王守仁年轻的时候出于自我的兴趣和抱负勤奋好学。学成之后,他一腔热情投身国家建设,为国家和人民屡建战功。此外,王安石、范仲淹、文天祥等也是通过学习致仕,成为国家栋梁之才。此外,我国古代也不乏追名逐利之人,他们有着强烈的功利目的——进入仕途、加官晋爵。然而,即便如此,他们也不得不坚持学习,甚至为科考耗尽终身。《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在经历34年二十多次落第之后,一朝中举,竟然高兴得语无伦次,近乎疯癫。这类学习虽然目的比较功利,但也算是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中对学习的毕生坚持。

       (三)理政——崇德尚贤、仕而优则学

       我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一个人若要工作出色,便需不断学习,以提升自己的能力。

       论语“仕而优则学”[4](P1),为官之余如果还有精力和时间,则不妨再去学习,增进学识,提升自己治国安邦,处理百姓政事的能力。

       东晋名将祖逖与好友刘琨一起担任司州主簿时,每天鸡叫后起床练剑,寒来暑往,从不间断。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

       清康熙帝是我国历史上开创了一代盛世的明君,又堪称最勤于学习的帝王。他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天文、历法、算术、地理、农学、医学、经史、书法、诗画,几乎都有所研究,还精通多种民族语言。他在《庭训格言》中写道:“帝王之家固必当讲读,即仕宦人家有志于事君治民之责者,亦必当讲读。”[13](P15)康熙帝直到花甲之年,仍手不释卷。他还把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传授给皇太子及其他臣僚。

       晚清中兴重臣曾国藩亦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勤学之士。他在一生的戎马生涯中,一直保有学习的习惯。在给弟弟的信中说:“自今年七月初起,至今无一日间断,每日临帖百字,抄书百字,看书少亦须满廿页,多则不论。”[14](P59)不管军政事务有多繁忙,依然不断读书、写作,数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曾国藩终生手不释卷,枕书而眠,以身作则,为现代人做出了终身学习的表率。

       三、我国传统的终身学习方法

       在践行终身学习的过程中,古人运用和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对于促进我国传统的终身学习活动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学而时习

       学习是一个认识、记忆、复习、巩固的过程。终身学习也是如此,同样要遵循学习的规律。终身学习强调人们一生都要坚持不断学习,扩充知识。面对繁多的知识,时常巩固复习才能使知识更好地内化,故“学而时习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古人主张学习要经常不断地回顾、反思和复习,孔子便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4](P1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P2)。孔子倡导的这种学习方法是我国古代常用的学习方法。

       (二)手不二事

       对终身学习者来说,专注于一事是非常必要的学习方法。人的身心资源有限,只有在某一时间段内把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某一学习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我国传统社会非常重视手不二事、专心致志的学习精神,强调学习不能三心二意,心猿意马:“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6](P206),“自古而今,未尝有两而能精者也”[15](P259),“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手不能二事。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莫能成”[16](P157)。这种全身心投入的学习方法对于提高学习效果是非常必要的。

       (三)自求自得

       自求自得,即自我主动学习,也是一种有效的终身学习方法。现代自我导向学习理论认为,在终身学习的过程中,自求自得的学习方法往往能顺应个体的实际情况,有助于更好地体味知识。古代学者亦很早就关注到个体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以及自学能力的培养。“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7](P123)。朱熹在强调自求自得的重要性时,亦形象地描述说:“道不能安坐等其自至,只待别人理会,来放自家口里”(《朱子语类》卷八学二),“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九))。除去学校教育之外,继续学习的参与者大都是已参加工作的人。这类学习群体有着各异的学习经验和客观条件,如果拘泥于教师的教学,则不利于终身学习的开展。因此,教会人们自求自得的学习方法,使人们“学会学习”,对走出校园继续学习的人大有裨益。

       (四)反求诸己

       终身学习过程是不断自我反省的过程,反省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要想使自己不断提高,就要经常反省,总结经验、教训,这有益于思考如何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弥补不足。我国传统学习思想非常重视自我反省,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已为人共知[4](P2),荀子强调“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5](P1),《礼记》也主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7](P194)。王守仁认为,“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17](P229)?反求诸己体现了终身学习者自我严格要求,可以激励个人不断奋进。

       (五)博约相辅

       在毕生不断地学习中,人们还应当运用博约相辅的学习方法以实现知识的广博和精深。“博”意为广泛涉猎、博览群书,“约”意为精于一艺、术业专攻。学习者应勤于积累和精于应用,博与约应相辅相成。要达到博约两者的融通,一定的学习量是基础。因此,博约相辅既是终身学习的方法,又是终身学习的期望结果。古人强调“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18](P339),“学也者,固学一之也。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君子不与”[11](P36)。在现代信息社会里,一个好的终身学习实践者在面对各种知识时,绝不应当片面追求知晓各方面的知识而浅尝辄止,应勉励自己博学且有专长。

       (六)循序渐进

       终身学习贯穿人的一生,因此,学习者要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积少成多。传统终身学习观念认为:“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15](P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作于羸土;百仁之高,始于足下”[19](P460),“读书不可贪多,常使自家力量有余”[20](P166)。学习目标无法一蹴而就,人们在终身学习时,应注意采用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保持适当的学习进度,才能保证有效的学习,也才能真正调动人们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上是我国传统终身学习理念提倡的学习方法,除此之外,我国传统的终身学习方法还有很多,如学思并行、改过迁善、身体力行等。这些学习方法对形成和促进我国传统的终身学习观念和实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即使在今天,也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

       四、我国传统社会良好的终身学习氛围

       终身学习观念和实践的产生与发展需要家庭、政府和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我国传统社会良好的终身学习氛围主要表现在家学传统、为政倡导和向学风尚三个方面。

       (一)家学传统

       我国古代书香门第有着良好的家学传统,把培养子弟勤学习惯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对于促进我国传统的终身学习,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出生在江西吉水鉴湖一书香门第之家的明初大学士解缙兄弟,深受良好家学传统的熏陶。解缙的祖父解子元,元至正五年中进士,后任太史院校书郎;其父解开精于五经,学问渊博,声名卓然,又重建鉴湖书院并亲自执教;其母高妙莹,贤良淑慧,通书史、善小楷、晓音律,是解缙的启蒙老师。其实,解家历来有良好的家学传统。解缙的儿子解祯亮曾任中书舍人;其侄解祯期,则是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以善书选天下第一”,后也被召为中书舍人。

       北宋大家欧阳修在教导儿子欧阳奕努力学习时写下《诲学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21]北齐名士颜之推亦曾写下《颜氏家训》,勉励后人刻苦钻研。

       在我国古代民间社会中,平民百姓也非常重视引导晚辈勤奋学习。正是由于受到家学传统的熏染,终身学习不断地被家教良好的有识之士所践行。我国传统终身学习思想也因此在朝代更迭中依然被保留下来,并得以不断积累、传播和延续,影响着同时代的善学之人以及无数后人。

       (二)为政倡导

       我国古代昌明的为政者,在推进传统终身学习过程中起到很大作用,他们的倡导是我国传统终身学习兴起和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兴办官学、科举取士、推广农耕等实用技术以及遵从礼教、独尊儒术等方式倡导的学习与教化,不仅稳固了统治,也在客观上取得了劝诫和督促民众学习的效果。

       由统治阶层倡导主办的官学是我国传统社会终身学习的极佳场所。战国时期齐桓公创办的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中心园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

       隋唐之后的科举取士制度,客观上对促进人们终身学习发挥了鼓励和引导作用。科举制面向全社会开放,鼓励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均可通过学习实现社会流动,步入上层社会。

       除了官学和科举取士以外,我国古代统治阶级对终身学习的倡导还表现在向民间农艺技术的推广。汉武帝末年在推广代田法时,曾令全国郡守“二千石遣令长、三老、力田及里父老善田者,受田器,学耕种养苗状”[22](P1139)。北宋政府曾将《齐民要术》广为印发给各地的劝农使,一般农民也争相传抄、学习。元朝为了更大规模地推广农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曾令各县所属村庄,每50家为一社,推举年长懂农事的人为社长,专门在村里教劝农桑[23]。我国传统社会规定设立的这种社会终身学习教学组织,对推动当时农业教育的大范围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向学风尚

       除了传统家学和政府的引领作用,民间自发的向学风尚和学习组织,对推动我国传统终身学习也发挥了很大作用。由于我国古代有良好的家学传统,加之统治阶级重视文教,社会形成了好学风气。

       私学即为我国传统社会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载体。它产生于春秋时期,以孔子、墨子为代表的一批新型知识分子聚徒讲学,从而成就了这种新的办学形式。私学在我国历史上共存在二千余年,对我国传统终身学习有显著推进作用。一方面,私学入学没有门槛,倡导有教无类,给人们提供了平等的学习机会;另一方面,私学办学成本低,办学形式灵活,不同人群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与学习。

       自唐末起盛行的书院是一种层次较高的私学。书院内思想活跃、讲学开放,对社会有极大地开放性,所有人都可以来学习。书院以讲会制为主要教学形式,各种不同学术流派、师生、生生之间皆可进行学术上的交流和争论。同时,书院大力提倡学生独立钻研、自求自得。即使在今天,全国各地依然保留着不少书院遗址,这也是对我国传统社会乐善好学精神的褒扬和传承。

标签:;  ;  ;  ;  ;  ;  ;  

中国传统终身学习理念与实践探析_儒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