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2大要点解读_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论文

解读《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2大亮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总体规划论文,北京论文,亮点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月12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经讨论获得原则通过。以下是有关这项规划的主要内容——

四大发展目标: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新规划将北京城市发展目标确定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

三大发展阶段:2020年全面实现现代化 第一步:2004年至2008年,北京要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现代国际城市的基本框架;第二步:2009年至2020年,全面实现现代化,确立北京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国际城市的地位;第三步:2021年至2050年左右,北京将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可持续的城市,进入世界城市行列。

人口规模:2020年总人口控制在1800万 根据新规划,到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4%,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将占到450万人左右。

空间布局:两轴—两带—多中心 新规划提出构建“两轴一两带—多中心”的新城市空间格局。规划中的“两轴”指沿长安街的东西轴和传统中轴线的南北轴。“两带”指包括怀柔、密云、顺义、通州、亦庄、平谷的“东部发展带”和包括延庆、昌平、门头沟、房山、大兴的“西部发展带”。“多中心”是指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建设多个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城市职能中心。

城镇结构:中心城—新城—镇 北京计划形成“中心城—新城—镇”的市域城镇结构,其中重点发展东部3个新城。中心城是北京政治、文化等核心职能和重要经济功能集中体现的地区。其范围包括原规划中心城范围加上回龙观与北苑北地区,面积约为1085平方公里。新城是在原卫星城基础上,承担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聚集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具有相对独立性。新城共规划了11个。

“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北京新城市空间布局

交通规划:公共交通未来将占主导新规划确定,到2020年,公共交通成为城市主导客运方式。中心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占出行总量的比例,由2000年的27%提高到50%以上,其中轨道交通及地面快速公交承担的比重占公共交通的50%以上。

城市环境:2020年生态城市成型根据新规划,2010年以前为生态城市起步阶段,2010年—2020年为生态城市成型阶段。规划明确划定禁止建设地区、限制建设地区和适应建设地区,指导城镇开发,确保生态环境。

城市绿化:2020年人均绿地40至45平方米 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到2020年,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5%,森林覆盖率达到38%;城市绿地率达到44%到48%;人均绿地面积40到45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到18平方米。

市政系统:中心城实现燃气管道化 供电——2020年全市用电量约为1100亿~1200亿千瓦时,将依托京津唐电网及华北电网,保障供应;供气——中心城及新城基本实现燃气管道化,保障液化石油气用量60万~70万吨/年的需求;供热——进一步加大清洁能源替代煤供热力度,改善大气环境质量,2020年清洁能源采暖供热量达60%以上;城市信息——加快首都信息社会建设,全面建设“数字北京”,社会信息化各项指标达到与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水平。

城市安全:成立综合减灾中心 新规划提出,将成立首都综合防灾减灾的专门机构及北京综合减灾中心。加强防洪设施建设,保证防洪安全;完善防震减灾和地质灾害减灾体系;增加消防站点,加强消防水源建设,提高综合消防能力;完善人防工程配套设施,全面提升城市防空防灾能力,形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符合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人民防空特点的控制与管理体系。

旧城保护:鼓励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 按照新规划,北京旧城既要保护也要复兴。此外,还要积极疏散旧城的居住人口,综合考虑人口结构、社会网络的改善与延续问题,提升旧城的就业人口和居住人口的素质。

基础设施:中水将成绿化等重要水源要尽快配套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和回收利用系统,2020年全市污水管道普及率和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另外,建立中水回用系统,逐步使中水成为城市绿化、河湖生态、道路浇洒等主要水源。

标签:;  ;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2大要点解读_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