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德育发展趋势及其启示_道德教育论文

国外德育发展趋势及其启示_道德教育论文

国外道德教育的走向及其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教育论文,启示论文,走向论文,国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上许多国家把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虽然这些国家与我国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分析和研究这些国家道德教育的基本走向,对深化我国学校德育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道德教育的主要走向

(一)把培养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作为德育的首要目标

当今世界各国越来越强调道德教育要致力于培育民族精神,认为民族精神应成为道德教育的灵魂,这种寻根意识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道德教育的重要支点。美国宣扬“美国精神”,强调培养具有“强烈的对国家的忠诚感”的美国人,让学生成为有民族精神、勇于开拓,以当美国人为自豪,即感到“当一名美国人比当任何其他国家的国民更好”的美国人。德国历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意志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主要表现在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爱劳动、讲认真、为信念而执着追求等。韩国主张把历史上第一个王国的建国精神“弘益人间”作为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公益精神、协同精神、勤勉精神、奉献精神,以强化民族自立精神,弘扬民族传统,重塑民族之魂[1]。新加坡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国家意识教育”,培养“新加坡人”是新加坡国家意识教育的核心,提出要培养学生以“五大共同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观念,即“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在此基础上大力弘扬“敬业乐群、勤劳进取、廉洁奉公、讲求效率”的新加坡精神[2]。美国对中学培养目标提出了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责任公民”,即具有爱国精神,能对国家尽到责任和义务的公民。西方各国注重通过成就教育及西方文明史等历史教育,使生活在本国的公民特别是青年具有优越感和自豪感。美国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开设美国历史课程。小学讲历史故事和伟人轶事,中学讲140多学时的系统历史课,侧重于学习历史事实和过程。大学里每个学生均须必修一门美国历史课,侧重于对历史的理论分析。在这类活动中,学生还须背诵“忠于这个国家,保卫这个国家”,“愿上帝保佑这个国家”等誓词,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为国家而奋斗的信念[3]。各国培育民族精神的核心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忠诚服务于国家的、适应本国文化的“合格的公民”、社会“好公民”,要求学生具有合乎本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观念和行为,明确作为一名公民所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注重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培养

世界各国普遍把发展人的主体性放在中心地位,重视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培养已成为世界各国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向。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所谓主体性就是主体在同客体的交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功能特征。所谓主体性道德素质,从其内涵来看,是个体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依据通过自主自立、主动积极的理性思考后选择的道德原则,自主、自觉、自愿地做出道德选择与道德行为的素质与能力,亦即自主能力、自觉自率的道德素质[4]。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首先强调学生个体的观念和行为,确认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个体理智选择的结果,道德的发生、发展与个体智慧的发展是平行的,是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其次,注重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是一种重视个性、发展个性,注重学生智慧潜能,承认差异、发挥自我、崇尚自由,促进学生个性完美和全面素质提高的创造性教育模式。从国际范围的德育改革与发展来看,德育个性化是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追求的目标,而且已收到良好效果。杜威早在20世纪初就致力于儿童个性的自由发展研究,主张把德育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在丰富多彩的充满个性的生活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优良的个性。个性化教育的实质是以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为主要依据,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以及个性充分发展、人格健全为目标的教育。第三,在道德实践中,认为学生的道德发展、道德学习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是一个与学生主体活动息息相关的过程,而不是借助外部的力量强制形成的。第四,在道德教育方法上反对单纯的道德灌输,实现道德教育方法由封闭转向开放、由单一转向多样、由外部强制灌输转向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接受,从把学生当成道德教育的听众变为道德教育的主体。

(三)倡导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与传统道德教育单纯灌输教义和古训相比,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的内容注重同生活紧密联系,在面向生活中不断扩充、拓展,以满足、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本位道德这种新的道德教育取向在全世界范围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全球本位道德已不再满足于抽象的弘扬人性,它从全球的角度,从“人与自然共生”的角度,从人类由竞争走向合作的趋势中,着力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各民族间相互依存的问题、人类道德潜能开发的问题及个体精神满足等全球性、开放性、发展性、未来性、精神性问题,形成“全球合作精神”、“学会关心”的社会价值,培养超越精神与超越能力的个体价值,引导学生形成全球道德意识,即“必须懂得个人的行为具有全球性的后果……并能够承担人类命运中的共同职责中自己的一份责任。”[5]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逐渐成为人类精神的重要发展趋向,重返生活世界、提升生活质量,引导学生学会生活成为未来国际化时代道德教育的基本指向。生活世界是道德教育的根基,人们在具体的生活中能够探寻和感悟到其中的乐趣、价值和意义;同时,生活世界能够帮助学生确立生活信念,它是构成学生各种认识素材的主要来源;另外,人类的科学世界也不是凭空构建的,它需要有一定的基础,而这个基础是受教育者所处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为人们开拓科学世界提供了不可缺少的背景性知识。如果没有生活世界,学生对生活、人生及世界的真切认识便无以形成。美国等许多西方国家都非常注重实现道德观念与生活实践的统一性。他们组织青年人参加为老年人、残疾人服务活动,为教堂服务活动,社会环境治理活动,募捐活动,竞选宣传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来增强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磨练其意志,培养其协作精神,达到知与行的统一。这类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而且政府也采取措施积极支持和推进这种教育活动,有的还拨出专款予以支持。

(四)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健全人格教育的一体化

为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美国等西方国家都设有专门的咨询指导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对学生进行生活、学习、心理、就业等方面的指导,其中心理辅导的道德教育功能较为显著。各国心理咨询机构主要开展日常的心理咨询、心理教育及团体心理训练活动,如交朋友小组、敏感训练小组、心理剧疗法等,对学生进行迁移默化的指导和教育,帮助他们排除心理和思想障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健全人格教育越来越成为各国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托马斯·里考纳在《完善人格教育》一书中提出了学校应承担完善人格教育的10条理由,以及进行完善人格教育的12种学校内外道德教育实践途径,形成了系统的完善人格道德教育理论,产生了广泛的教育影响[6]。在美国,个人的独立、平等、自由意志、乐观进取的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品质被认为是健康人格的重要表现,学校教育的重要责任就是促使学生个性自由、人格发展、自我完善。德国教育家鲍勒夫提出“朴素道德观”,主张重视人格教育,提倡负责任、坦诚、正直、同情他人、乐于助人、尊重他人、举止端正等个人品德方面的教育[7]。

二、对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一)必须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从国外道德教育的基本走向可以看出,当今世界各国德育都力求通过本民族的创业史、斗争史及整个历史发展过程,唤起青年一代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他们的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民族意识和国家价值观念,以使他们成为本民族的接班人,并为自己的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明发展历史,有更加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资源,我们更应该发扬优良的爱国主义教育传统。

列宁曾经精辟的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可以说是朴素的、“本能”式的,不需要任何理由的,它往往表现为个体对国家狂热地、无条件地服从。人们也往往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和强调爱国主义。然而,爱国主义却远远不止于这种朴素的情感,作为人类的行为表现,它必有其理性基础。爱国主义何以必要?我们不能从康德的先验论的思路来考察爱国主义这种义务的普遍性,因为在先验论的逻辑设定中,义务成为无根无源的空泛形式。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义务不是抽象存在的,扬弃义务抽象性的前提,在于从先天的逻辑形式回归现实的伦理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国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个人生活、成长的土地、家乡、民族等。这些是个人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前提,从社会关系来考察,这种社会关系正是国所赋予的,个体的财富、地位、价值等等,离开了这种关系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正因为存在这种内在联系,人们才有可能爱国、报国。就内在关系而言,“爱国主义何以必要”与“人的存在如何可能”两重提问之间很难截然加以分离,对前一问题的思考离不开伦理学与本体论相统一的视域。历史地看,人的存在包含着类(社会)与个体两重向度,爱国主义通过在类的层面保障整个社会的存在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以及在个体之维作用于自我的存在和境界的提升,爱国主义为走向具体、真实、自由的存在提供了某种前提,正是在这一过程中,“爱国主义何以必要”的问题获得了历史的解答[8]。

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第一,既要强调民族自豪感、荣誉感,也要强调责任感、危机感。我们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注重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来教育青少年,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完全必要的。然而,一味地进行这种“光荣感”的教育却是极为有害的。这种模式既违背历史事实,也无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爱国情感。这种片面的教育模式在隐性地告诉学生:只有光荣伟大的祖国才是值得热爱的,落后的祖国没谁爱。这种逻辑不能培养健康的爱国情感,而只能培养“有奶便是娘”的实用主义人生观。健康的爱国情感,不是因为祖国伟大我们才热爱,恰恰是因为祖国还很落后,还存在被开除“球籍”的危险,我们才有责任把它建设得更强大、更富裕。要把朴素的爱国之情升华成一种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就要向学生讲解我国落后的一面,讲清楚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由此使学生产生危机感,产生振兴祖国的历史责任感[9]。

第二,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理解教育联系起来。在人类历史上,爱国主义大部分时间内表现为狭隘的民族主义或种族优越论,以抬高本民族贬低其他民族为特征,煽动民族之间的仇恨。把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宗教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因为它缺乏普遍性。它所注重的利益只不过是自己民族的利益。今天,我们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要避免这种倾向,就应该与国际主义教育联系起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这也是当今世界各民族、各国家之间共同发展的需要。由于具体历史条件的原因,我们建国后从20世纪50年代直到70年代,爱国主义教育总是与反帝国主义联系在一起,这在当时是必要的。但当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大为不同的情况下,就没有强调的必要了。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并不应阻碍两个国家之间人民的联系和交往。

(二)必须真正落实主体性道德教育理念

现代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重视主体性道德教育,反观我国的道德教育,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主体性的培养。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自然经济使人屈从于自然和土地的支配,个人束缚在家庭血缘关系之中,造成马克思所言的人类发展的最初形态,即“人的依附关系”形态,使得中国民众的人性表现为群体主义,而非个体主义,个人没有独立的地位和人格,缺乏主体性。在这种价值观的支配下,我国的教育历来是比较重视人的群体性,共性方面的培养,并以一种共性的要求来铸造个性。这种教育的消极方面是培养的人往往缺乏一种独立的人格、个体的自主性,在相当程度上妨碍个性的自由与多样化的发展,也容易扼杀个体创造性地发挥。当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一种理性的、自由的和创造性的独立人格,我国现代化从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换,也要求提高个人独立意识,发展个人的主体性。所以,当代中国,人的发展趋势主要由群体本位中依附性的人走向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个人的独立性形态,即成为具有主体性的个人。所以我们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在道德教育中注重主体性的培养。但是,当我们倡导个人主体性、启蒙个人主体意识时,又不得不同人类社会一道经历“主体性黄昏”的困境。西方社会是一个高扬个人主体性的社会,这种主体性是一种外在的主体性,是人对外在社会和自然的征服和占有。“全球性问题”归根结底是占有性的个人主体性发展的必然后果。故此,在学习西方经验的同时,要避免走西方的老路,我们今天学习西方的道德教育来培养的主体性,不是占有性的个人主体性,而是走向类主体的“走向世界历史之人”[10]。

主体性道德教育有其深厚的道德哲学基础。首先,道德表现为一种主体本质,道德缺少最后的制裁力量,虽然社会舆论对主体有一定的约束、威慑作用,然而,在极端的情况下,人人可以无视这种舆论力量的存在而自行其事。由此便决定了道德之现实力量的发挥,必须有赖于主体的配合或参与。在道德与主体分离甚或对立的情况下,要么主体公开践踏道德,要么间接或隐蔽地践踏道德。但无论哪一种情况,都将导致道德效能的丧失。所以,道德与主体必须是统一的,道德与其它规范相比更表现出主体本质。道德之所以表现为主体本质,主要是由道德起作用的特殊性质和特殊机制所决定的[11]。其次,从道德哲学层面看,把人作为道德主体从根本上讲在于:道德实质是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创造出来用以认识、肯定、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手段。道德在本质上是一个高度自主、自觉、自为的人的领域,是人的主体特性得以最深刻展示的领域,也是一个以人的主体性为支撑、为基石的领域。一个高度自主、自为的行为虽然并不一定是一种道德的行为,但无主体理性、无自由意志的行为无论多么符合道德的规范,却定然不具道德的意义。

那么,如何实施主体性道德教育?从道德教育的目的来考察,主体性道德教育强调自主能力、自觉自律等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培养,重视主体性人格的培养,反对培养顺民,反对培养臣民和奴仆;而且所要培养是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走向世界历史之人”。在道德教育的课程观上,应该追求一种“成人”课程观,主体性是“成人”的一个重要规定,而且这种课程观应该是一种创新课程观,通过创新课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大胆求索的精神,从根本上培植人在道德上的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10]。

从道德教育的实践来看,道德主体承继、接受道德遗产的过程应是主动探索、认识自己、社会、他人以及他们之间应有关系的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道德的外部灌输、盲目遵循既定的规则,而是带着积极性、主动性对现有的价值体系、行为规范做独立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做出选择,把积累着人类道德经验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要求转化成自己的内在需要。道德主体在理解、接受、选择既有道德的同时,还可以超越现有的道德价值体系,做先进道德的探索者、创造者和践履者,用新的道德理想引导人的精神解放[11]。在师生关系上,他们之间结成一种主体与主体间性,师生之间是一种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交往关系,我们反对“单子”式的主体,作为对孤立的个人主体性的反叛,我们强调主体间性是建立在真正的交往的基础上。

(三)必须加强道德教育与生活的联系

道德教育回归生活是历史的和逻辑的必然,纵览世界各国道德教育的发展,回归生活是大势所趋,我国的道德教育也要重新考虑向生活回归的理论与实践。道德教育之所以要回归生活,最根本的在于生活是道德教育的基础。从历史的层面来考察,在原始社会,初民的生产与生活是统一的,教育没有从中分离出来,道德教育直接在生产与生活中进行。从本体论的层面来考察,首先涉及到社会之维,道德教育所以存在是为了保证公共生活得以顺利进行,从个体之维来看,个人接受道德教育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从自然人转变成社会人,谋求人类生活的资格;而且通过道德教育可以提升个人的生活的境界,使生活更加富有意义,更加充实。从现实的层面来考察,任何抛弃生活的道德教育必将被生活所抛弃,而生活是不断变化的,所以,道德教育要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从道德教育所具有的超越性的一面来看,它应该引领着人的生活的方向,朝着更美好的生活前进。所以说,生活是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是来源于生活,是为了生活,并且是通过生活进行的。应当通过生活来进行道德教育,生活是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径,无论是从心理学还是从教育学抑或是从伦理学的角度看,道德教育实践与生活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

(四)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结合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现实需要愈来愈迫切的领域。当代学生身处这样一个时代:现代化像一把双刃剑,既带来福音,也带来灾难。现代化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修改了人际关系的准则;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从而加重了人们的心理负荷;而观念的多元和多变,使人失去了稳定感,变得难以认同,无所适从……所有这一切,都迫使人们去寻求一种支持、一种力量,以对抗外界,平衡内心。学生心理健康作为全面发展、早日成才的重要性基础,正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13]。

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对学生进行健康思维、情感和性格的教育,使得学生无心理疾病或心理变态,养成“自立、自信、自尊、自强”的良好心理品质。德育则是以科学的理论和哲学思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两者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但又同属于“大德育”的范畴。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主体目标是一致的,都必须作用于学生主体。对学生来说,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其立足点是通过教育塑造学生,使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在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虽不相同,但在塑造一个健康完整的人这一总目标上是一致的,因此,两者的结合是完全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结合,必须围绕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在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找准切入点,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因人施教。根据学生的思维、情感、性格存在的差异,增强德育的针对性;二是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因势利导,帮助其克服消极、自卑等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三是根据学生的内在需要,加强引导。需要是积极性的源泉,是思想和活动的基本动力。要以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和兴趣爱好为切入点,通过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把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的内容有效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深处。

标签:;  ;  ;  ;  ;  ;  ;  ;  ;  

国外德育发展趋势及其启示_道德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