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城镇发展模式探讨_小城镇论文

西部大城镇发展模式探讨_小城镇论文

西部大城镇发展模式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城镇论文,西部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04(2001)04-0126-04

当前,党中央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小城镇作为我国农村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农村现代化、城市化(注: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集,以及城市数目和规模不断增加扩大的现象.在城市化过程中,有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要转移到城市,其中,大部分要靠发展小城镇来吸收.因此,将中国的城市化称为城镇化也是可以的.)的龙头,能否快速发展,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城镇发育、发展的几种模式

1.农业商品化牵引型。以农业的商品化为催化剂,汇集人流、物流、资金流,兴起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村工业化。农业商品化和农村工业化两股力量相交融,增强了农业和工业的关联度,城乡加速连接,劳动力加速分流,区域内农村城镇化水平加速提高。珠江三角洲的城镇化就经历了这样“三加速”的发展轨迹。

2.工业化促进型。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创办于城乡结合部的工商企业,迅速转移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劳动力由乡村到城市、由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的转移。由此推动了交通运输、餐饮等服务行业和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各类市场的发育,引发区域内物质生产、商品流通、信息交换和资金融通等经济活动,滚动实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最终加速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

3.中心城市辐射型。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充分发挥城市的支撑地位和突出的辐射带动作用。城市的经济活动或职能向城市郊外或更远的农村地区扩散、延伸,郊区和农村地区廉价接受城市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进步思想观念、日新月异的经济信息及经济支援,逐渐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中小城镇、卫星城镇群。

4.借市场促经济型。这种模式的特征是伴随生产资料等各类市场的兴起和蓬勃发展,人口因为市场而聚集,经济依托市场而繁荣。呈现出“建一处市场,活一片经济,兴一个城镇,富一方百姓”的格局。20世纪90年代以来,沿海地区农村主动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集约农业,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为龙头,实施“小商品,大市场;小城镇,大战略”,率先迈向农业现代化。

5.“观光性”资源开发型。这种模式的特征是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美丽的山水,大片的森林,深厚的民风、民俗和民族文化底蕴,或者传统的饮食文化、乡土特色吸引四方来客,大打“旅游牌”,靠旅游业的连锁效应,发育成各种要素聚集地,拉动周边地区人口的聚集,实现农村到城镇的“转换”。

6.地域文化促导型。这种模式的特征是以一种得天独厚、底蕴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为基础,经过充分发掘,增强城市的历史文化氛围,扩大城市的文化内涵,形成不断升值的、开发回报无限的文化资源产业,由这种产业吸引大批文化人的聚集,形成完整和谐的富有地区或民族文化特色的小城镇。

(二)西部城镇发展的现状及其与沿海地区的比较

目前,人均中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平均水平已达到42%,我国只有30%左右,而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又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伴随着工业化进程,1998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0%,但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并未能改变目前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民也并未能广泛参与到城市化建设中来。为探讨西部城镇发展模式,现对西部城镇发展的现状作一分析比较。

1.从西部地区建制镇、非农业人口、城市数量、城市化水平、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等方面来看,都与东部地区存在明显的差距(见表1~4)。

表1 1998年西部地区建制镇、非农业人口、城市数量与中东部比较(1998)

西部地区 占全国比重 中东部地区 占全国比重

建制镇(个) 478724.9%

14429 75.1%

建制镇非农业

人口(万人) 1742.83

 13.9% 10757.1786.1%

城市②(个)

 东部:300

东部:45%

 121 18%

中部:247

中部:37%

资料来源:根据2000/01/17《经济日报》和2000/03/24《光明日报》整理。

②指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

表2 西部城市化与东部城市化水平比较(1994~1996年)

年份 东部城市化水平(%) 西部城市化水平(%)

199428.7 24.0

199528.9 24.3

199629.3 24.6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5、1996、1997。

2.城镇基础设施水平不高、保障能力不强,直接影响城镇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发挥。西部地区建制镇社区的道路密集度低,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水平普遍不高。据统计,西部地区不通公路的乡镇、行政村分别有452、41530个,占全国总数的76%和45%。

表3 东、中、西部部分省市人均GDP、城镇人均GDP、收入比较 单位:元

地区

 上海

广东

河南

甘肃

贵州

宁夏

人均GDP 23300 10400

4404

3100

2200

城镇人均GDP

 8475

8615

4111

3613

4458

城镇人均收入③ 10932

9126

4532

4475

4473

位次

 12

 27

 29

 30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8等资料整理。

③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4万户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情况调查显示,1999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5854元,比上年增长9.3%,位次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均收入排序.

3.各类城市数量少,规模小。截止1998年,西部地区有特大城市7个、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35个、小城市77个、建制镇4787个。各类城市数量少,平均规模不大,辐射能力差,呈现出大城市不够大、不够强,中等城市不够优,“省会型”的大型、特大型城市有待进一步改造与发展的局面。

4.城市空间结构分布不够合理,功能体系不够健全。西部地区城镇结构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经济水平不高,中心城市(镇)的辐射和带动功能得不到发挥,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文教、卫生、福利事业的总体水平偏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信息服务、金融服务、通讯服务等功能还很薄弱。

表4 1996年按东、中、西部划分的城市经济指标比较

西部城市 中部城市 东部城市

GDP(单位:亿元)

722.1

16915.6

39478

占全部城市GDP的比重 11.4%

26.6%

 62.1%

工业总产值(单位:亿元)

 8016

23237.8 65675.8

占全部城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8.3%

 24%

 67.7%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

从总体上看,土地面积占全国57%的西部地区,无论是建制镇、非农业人口、城市数量、城市化水平、城市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还是在城镇基础设施水平以及城市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等质量指标上,与中东部地区相比都相差悬殊。1998年,西部地区非农业人口(4976.2万人)占西部总人口(27865.86万人)的比重为17.9%,东部的这个比值在28%左右,西部要比东部地区低10个百分点。因此,西部大开发在加速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必须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

(三)西部小城镇建设的模式选择

沿海地区乡镇企业已具有相当规模,围绕这些企业确立经济增长点,建设小城镇成本低、见效快。西部省(区)一般不具备这种条件,提高城市化水平,借鉴沿海地区既有经验是必要的,但不能照搬照抄现有的模式。经济学家张卓元指出:“提高城市化程度,要因地制宜,走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多样化的城市道路,适度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加快小城镇建设,引导城市群发展。这中间,农村小城镇建设很重要。”

根据小城镇发展的客观要求,西部地区应将小城镇建设与其自身产业优势和特色相结合。靠近中心城市易于接受产业转移的,培育发展为工业型小城镇;地处中心城市远郊的着力发展农贸市场和物资集散中心;交通便利、市场辐射面广的,着力发展商贸型小城镇;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引导发展为旅游型、文化促导型小城镇。

1.构建西部城镇特色产业体系。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中西部地区要加快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国家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和资源项目。”这种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的结合方略,既为我国未来工业化、现代化资源库的西部城镇建设提供了机遇,又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指明了方向。每个城镇应以中央确定的区域开发和产业政策为指导,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开发特色高效绿色农业,以原有的加工业为基础,或者是以城镇所在地拥有的可供开发加工的各种资源,发展各种加工型产业。形成由特色水果、花卉、药用植物、养蚕、禽畜水产养殖等构成的研究、开发、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大城市主动从农牧产品初级加工中退出来,并为城镇提供技术指导和经济支持,以加快城镇特色产业的成长。城镇产业一旦形成一定规模,与此相关的行业、产供销各个环节也必然随之发展,为这些产业服务的行业也将被带动起来,从而拉长产业链条,一个个以产业体系为支撑的城镇就会因此而兴旺繁荣。

2.走“集散性”产业开发兴镇道路。城市要向现代化发展,农村要向城镇化发展,首先要产业集聚。只有通过产业集聚形成强大的产业支撑,才能增强地方财力,为加快城镇建设奠定物质基础,才能增强城市吸纳能力。从物流来讲,既包括生活用商品和物资等方面的物流,又包括生产用商品和物资等方面的物流。西部一些地区具有地理区位优势或比较完善的交通条件,在这些市场集散功能较明显的地区,组织和建设物流中心,充分发挥商品流通业强劲的辐射、扩散作用,集中、周转和分流有关商品和物资,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工业的发展,促进小城镇崛起,消化农业现代化所释放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城镇才能成为核心,增强聚集和辐射能力,促进生产要素集聚、流动。现在许多城镇实际上就是所在地的商品集散地,因此经济较为发达。

3.走“观光性”产业兴镇道路。旅游业被公认为是朝阳产业和惟一无污染的绿色产业,这一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少、见效快,对其开发既符合西部大开发的生态建设目标要求,又可以解决西部开发资金短缺的问题,同时也能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实现充分就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西部的多数地区自然风光独特,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铸就了奇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富,有些还属精品旅游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旅游资源这种天然“差异产品”的需求将出现持续上升势头。这对于西部多数地区来说,是难得的机遇。一定要抓住这种机遇和优势,着力发展“观光性”产业,形成旅游市场,建设和发展以旅游为特色的小城镇。

西部小城镇的发展可借鉴的模式有多种,道路亦有多条,最基本的就是不能脱离自身产业优势和特色。结合西部各省(区)的自然状况、资源禀赋、经济潜力,应着力培育产业支撑体系,发展以物流、旅游业为主的各种类型的小城镇。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坚决摒弃原有体制下单纯依靠自然资源、发展单一产业的“基地”型经济。真正的城市经济应当是具有综合性多产业构成和协调发展的经济系统。

标签:;  ;  ;  ;  ;  ;  ;  ;  

西部大城镇发展模式探讨_小城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