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若干问题的评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资源论文,若干问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信息资源管理问题研究评述
1.1 基本概念研究
关于信息资源管理的若干基本概念研究,主要体现在“信息资源”和“信息资源管理”两个概念的研究。其中,关于信息资源概念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人们从信息与信息资源、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比较分析中形成了共识。一般研究者认为,狭义的信息资源是信息内容本身所构成的信息有序化集合,而广义的信息资源既包括信息内容本身,又包括有关提供信息的设施、设备、组织、人员和资金等,即信息资源及与它有关的各种资源的总和;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相比较,既具有一定的共性(如信息资源的获取具有一定的成本,具有可衡量的价值,可商品化、可消费、可转让、可投资等),又具有一定的特性(如信息资源是一种隐性资源、高效资源和无耗资源)。有的研究者特别强调了资源概念与信息资源概念的关联性,强调了信息资源是信息的一个部分,是可利用的信息,是通过人类的参与而获取的信息。〔1〕〔2〕〔3〕〔4〕〔5〕
“信息资源管理”一词最初来自美国联邦政府官方文件管理即政务信息管理活动中。信息资源管理概念一直是众说纷纭。对信息资源管理概念的争鸣以及信息资源管理与管理信息系统等相关概念的关系分析等研究课题成为信息资源管理的首要课题。由于对信息资源管理概念的辨析,有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管理思想、明确合理的管理范围、规范科学的管理方法,因此,关于信息资源管理概念本身的讨论尤其热烈。从本世纪70年代起,人们对信息资源管理的含义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归纳起来无外乎广义和狭义两种。其中,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定义强调管理全域性、功能集成性和手段多样性,信息资源管理就是对信息交流全过程的所有要素实施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信息需求的过程。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定义重点关注的是对信息资源本身的有效管理,一般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资源实施的数据管理、文件管理和技术管理的合理化过程。目前,国内外较多的研究者更倾向和认同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定义,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定义已经包含在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定义之中。虽然关于信息资源管理的界定还存在不少不同的看法,但人们一般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和信息成为重要的社会发展资源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信息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
在对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的讨论中,又存在一定的差异,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信息资源管理是由计算机的应用所触发的信息理论与管理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是信息实践发展到信息处理自动化和信息传递网络化时期客观上能够和主观上需要加强对信息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时出现的新的概念和理论。〔6〕
——信息资源管理是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预算、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的一种人类管理活动〔7〕。
——信息资源管理把信息及其要素作为一种资源,通过合理的配置信息资源,有效满足社会需求。〔8〕
需要注意的是,有时人们对“信息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未加以明确和严格的区分,存在一定程度的混用状况。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与广义的信息管理大致对应,而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与狭义的信息管理大致对应。信息资源管理概念更强调和突出信息作为一种资源、资本、资产的功能和作用。信息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不管从广义的角度还是狭义的角度来认识,都具有质的一致性,信息资源管理是现代信息技术、经济、人文环境下对信息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延伸。甚至有的研究者认为,“信息管理”常常作为“信息资源管理”的简称出现。当然,有的研究者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并非两个完全相同的概念,前者以“社会信息”为逻辑起点,后者以“信息资源”为逻辑起点,体现了各自的侧重点。〔9〕
1.2 管理派别研究
由于研究者和管理者对“信息资源管理”理解的着重点不同,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信息资源管理思想派别。把握不同思想派别的特点,可以形成思想碰撞、丰富管理内涵、活跃研究氛围,从而推动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所以,在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管理思想派别的研究被作为研究者的重点研究问题之一。归纳起来,目前关于“信息资源管理”的思想派别大致有两类:一类是以“信息资源”为基点的“管理对象派”,强调从不同管理层面运用多种方法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另一类是以“管理”为基点的“管理思想派”,强调在不同的管理理念下对信息资源的科学管理。
“管理对象派”的主要流派有:〔10〕
——传统流派:这一流派源于图书馆界,其实质是将以纸作为媒介的信息进行一定程度的管理,并试图将图书馆数据纳入到更大范围。
——网络流派:源于图书馆和通信网络技术领域“资源共享”和“标准化”的思想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其实质是对网络资源和数据的管理。
——系统流派:源于计算机领域,即以计算机系统为手段和研究对象,其实质是系统内数字化信息和软硬件资源的管理。
——微观流派:源于行政管理和商业管理,强调对信息和数据进行具体的加工和储量,包括数据处理、文献处理、情报处理、档案处理、办公事务处理等。
——政策流派:源于行政管理和法律领域,其思想是国家参与信息活动的宏观调控,管理手段相应为法律、行政、规则、办事等。
——资源流派:源于管理和经济企业界,其主导思想是将信息作为一种生产力,即从经济的要素来进行管理。
“管理思想派”的主要流派有:〔11〕
——管理哲学派: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对改进组织的生产率和效力有独特认识的管理哲学,既是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升华又是这种活动的指南。
——管理过程派:信息资源管理是与信息相关的计划、预算、组织、指挥、培训和控制过程,是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一种具体体现。
——系统方法派:信息资源管理是为了有效利用信息资源而实施规划、组织、用人、指挥、控制的方法,是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规则和实施程序。
——管理活动派:信息资源管理是一个集合名词,包括所有能够确保信息利用的管理活动。
显然,上述信息资源管理的思想流派和分类研究并不十分成熟,其中还存在着分类标准不尽确切、分类体系不尽合理、指导功能不尽明显等问题。有的研究者在论述中将国外的信息资源管理派别区分为“信息系统学派”、“记录管理学派”和“信息管理学派”,“信息系统学派”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主流学派,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紧密相关,“记录管理学派”则是与办公室文书处理有关的一种信息资源管理理论,而“信息管理学派”是主要源自图书情报领域的一种信息资源管理派别。目前,国内的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者主要是对传统情报学的拓展,更多地属于“信息管理学派”。〔12〕我们期待着在今后的研究中,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者在更科学和合理的思想基点上,构建更具指南性的信息资源管理思想框架并使之得以健全。
1.3 管理发展研究
关于信息资源管理发展研究的有关成果,主要表现在对信息资源管理发展阶段的划分上。目前在国内外主要存在着三阶段、四阶段、五阶段等不同观点。这些观点主要有:
——霍国庆的三阶段说:〔13〕萌芽时期(1940—1970),形成时期(1970—1990),成熟时期(1990—)。
——马费成的三阶段说:〔14〕以图书馆为特征的传统管理时期(1900—1950),以信息系统为特征的信息管理时期(1950—1970)。以信息资源管理为特征的资源管理时期(1970—)。
——马尔香和雷斯的四阶段说:〔15〕信息的物理控制( 1900 —1960),自动化技术管理(1960—1970),信息资源管理(1970—1990),知识管理(1990—)。
——潘大连和黄巍的四阶段说:文件管理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技术支持阶段(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信息资源管理阶段的战略信息的管理阶段(20世纪70年代—)。在同一本书中,作者专门分析了早期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19世纪中叶)、近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19世纪中叶—)、计算机时代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20世纪30年代—)的相关问题,实际上也可以看成是对信息管理的一种阶段划分。其中,作者隐含着一个认识,即严格意义上讲的信息资源管理大致对应于计算机时代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时期,所谓文件管理阶段是这一时期的初创阶段。〔16〕
——史密斯和梅德利的五阶段说:〔17〕数据处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终端用户及其战略影响,信息资源管理。
分析以上几种信息资源管理发展史,尽管划分的标准不同,但他们普遍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起源于本世纪70年代。一般地讲,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是多种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6〕。信息经济的崛起、 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学科领域的参与和介入、行政信息管理的加强和发展等促进了信息的资源管理和信息的政策管理,使信息资源管理成为社会广泛关心的焦点。进入90年代后,由于世界范围内的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发生了迅速的变化,给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与上述观点有所不同的是,一些研究者基于对信息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同质问题的认可,并不将信息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完全割离,将信息管理(即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分为萌芽管理时期(约公元前五千年——公元前一千五百年)、传统管理时期(约公元前一千五百年——1950年)、技术管理时期(1950—1980年)、资源管理时期(1980年—)四个阶段〔18〕;或自发尝试型的原始信息管理时期(—约三千年前)、手工体验型的古代信息管理时期(约三千年前——约三百年前)、技术驱动型的近代信息管理时期(约三百年前——20世纪60年代)和立体集约型的现代信息管理时期(20世纪60年代——)四个阶段〔19〕。这些观点虽然其科学性尚有待于进一步讨论,但是它放眼历史长河,不拘泥于所谓信息资源管理源自美国联邦政府官方文件管理的观点,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因为,“信息资源管理”概念的明确提出时间并不等同于“信息资源管理”出现的时间,实际上“信息资源管理”最早出现在1980年的美国联邦政府信息系统管理活动中,〔20〕也并非本世纪70年代。
1.4 管理体系研究
信息资源管理是复杂的管理活动群,管理思想、技术、方法、政策、体制等方面各具特色,因此,信息资源管理可以从多种角度加以区分,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类型多样、相互关联的信息资源管理体系。重要的是,构建信息资源管理体系的目的应该是非常明确的,即梳理管理线索、辩识管理特征、优化管理过程、明晰管理内容,充分体现对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性。构建信息资源管理体系的主要方法是运用结构性分类方法,通过对多种信息资源管理的区分方法的运用,形成多维网状式组织体系。
综合研究者的各种观点,〔21〕〔22〕〔23〕〔24〕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信息资源管理体系:
——按管理内容区分:包括军事、政务、经济、科技管理、文体等信息资源管理等。
——按管理活动区分:包括信息规范的管理、信息渠道的管理、信息存储的管理、信息调度的管理、信息安全的管理、信息的经济管理等。
——按管理载体区分:包括文献管理、数据管理、网络管理、多媒体管理等。
——按管理层次区分:包括国家一级的宏观管理、网络一级的中观管理、机构一级的微观管理等。
——按管理性质区分:包括信息工作管理、信息事业管理、信息产业管理、信息市场管理等。
——按管理环节区分:包括信息生产、信息资源建设与配置、信息资源整序开发、信息传递服务、信息吸收利用等环节的管理。
——按管理对象区分:包括客体管理、主体管理、过程管理、环境管理等。
——按管理要素区分:包括对信息源、人、技术设备、机构、信息交流过程及目的等信息资源要素的管理。
——按管理职能区分:包括计划管理、组织管理、管理协调和管理控制等。
显而易见,信息资源管理体系相当复杂,对管理活动的把握也不仅仅只有上述几项区分标准。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升华,我们完全可以形成一个理想的科学的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如有的研究者使用美国系统工程学家A.D.霍尔提出的“霍尔三维结构(Hall 3-D Structure)”建立信息资源管理的三维结构体系,这些无疑都是非常有益的尝试。 〔26〕
1.5 管理手段分析
信息资源管理被认为是现代信息管理的制高点,但单纯依靠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信息管理已逐渐暴露出种种弊端,如信息污染、信息安全、信息产权等社会性问题日益突出。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远远超出了传统情报学的范畴,需要综合应用信息科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面。目前普遍认为,信息资源管理主要应从经济、技术、人文三个角度进行全面研究,即运用经济、技术、人文的管理手段进行综合化、集约化管理。〔27〕〔28〕〔29〕
——经济管理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按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管理信息资源,其本质在于贯彻物质利益原则,运用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经济杠杆和信息市场来组织协调和影响信息活动,正确处理国家、信息产业和信息劳动者个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加强对信息资源的管理,确保其合理的利用和开发。
——技术管理手段: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存储、传递、控制、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消耗得到最完整,最标准的信息,从而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以便最终实现管理的目标。
——人文管理手段:运用政策、法律、道德手段,规范信息行为,打击信息犯罪,保护信息产权,弥补经济管理和技术管理的不足,加强对信息的合理利用与管理。
管理手段的研究不仅反映了信息资源管理中各种技术和方法的相互关联性和共同发展性,同时对不同技术方法的采用和结合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不同的管理技术和方法群,因而有可能构建各具特色的技术和方法流别。由于信息资源管理本身发展的规律性,目前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对信息资源管理技术和方法的手段的社会化、综合化和集约化取向达成了共识,但是在不同研究者具体地对主要管理手段的描述中也存在一些细小的差别。比如一些研究者更多地强调了从逻辑管理、周期管理和分类管理等研究角度,分别探讨信息资源管理的具体手段、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问题。〔30〕〔31〕
1.6 管理原则研究
要实现信息资源管理功能必须基于一种人本思维模式,明确信息资源管理的若干基本原则。即以信息用户的需求为本,以信息管理者的行为为本,通过信息管理者的有效行为以满足信息用户的需求,强调“需求者—行为者”的相互影响性和共同参与性在信息资源的科学管理中的作用。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目前还很不充分,有的观点还相当肤浅,但有些研究者的观点可作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信息资源管理三原则”:有的研究者认为,信息资源管理遵循资源管理的三项基本原则,即①合理使用资源以取得最大的价值和利益;②使获取、处理、使用和处置资源的成本最小;③明确各个管理人员和部门对经济地、有效地使用资源的责任。〔32〕
——“信息管理四原则”:有的研究者认为,信息管理要努力实现其管理的科学性,必须遵循:①最大效益原则;②最低损耗原则;③最优结构原则;④最小噪音原则。〔33〕
——“信息资源管理五原则”:有的研究者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规范的社会活动,它通常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34〕:①必须认识到信息也是一种社会资源,而不是某个人或某个组织独有的资源;②在利用信息资源和技术时,必须保障职责分明,这样才能使一个在信息资源方面的投资能以最佳方式运用;③高层的战略计划信息资源紧密联系起来;④对信息技术进行集中管理,这是实现信息资源管理内部融合的前提;⑤最大限度提高信息质量,改进信息利用和促进信息增值。
——《信息管理五法则》:有的研究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信息管理的角度来认识“图书馆学五法则”,可以将其推广为“信息管理五法则”,即信息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同样应遵守以下原则并以此作为管理活动的基本准绳:〔35〕〔36〕①信息是为了用的;②每个用户有其信息;③每种信息有其用户;④节省信息人的时间;⑤信息管理是生长中的有机体的原则。
2 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2.1 基本思路
以上关于信息资源管理研究问题的分析是初步的和不完全的,还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化和扩展。总的说来,我国的信息资源管理还是亟待开垦的处女地,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进入90年代后,我国的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开始引人注目。虽然对某些问题还不能达成完全的一致,我们完全可以说,我国的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相当有益的成果。对于信息资源管理的含义、信息资源管理的演变及趋势、信息资源管理的结构、信息资源管理中的经济管理等问题的研究,一些研究者已经初步形成了各自的一套较为成熟的研究体系。
我们发现,在研究进程中已经显现出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对于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重点,有的研究者已经作了初步的归纳;〔37〕
——如何完善组织机构层面的信息管理:组织的信息环境分析;信息构架问题;更有效支持战略决策的信息管理;信息资源与组织的结构。
——如何将信息管理中的技术因素和人文因素结合起来:信息技术的综合管理和危害管理;新的信息系统和新的系统设计思想;信息法律;信息政策;人的信息行为和信息心理分析。
——如何从经济的角度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信息的成本价格的研究;信息市场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生产、流通和利用中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利益问题;信息经济学的学科发展。
我们认为,结合现代社会环境和信息环境的发展特点、信息资源管理实践对管理研究的理性需求来把握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这是促进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上新台阶的重要基础。同时,把握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有助于我们从研究现象中认识研究规律,尤其是认识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趋向,从而加强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对管理实践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2 研究重点和热点
实事求是地讲,目前我国的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从研究课题的现实性和功能性,到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和适应性,到研究效益的发展性和指导性,都需要给予积极地关注,并加以完善和提高。其中,准确和有效地选择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课题至为关键,即我们要明确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建立在现有研究状况的初步了解之上,我们将当前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即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归纳为以下两个主要方面:
——信息资源管理发展研究:主要指在新的形势下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宏观现实性、发展性研究课题,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资源管理,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与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中的社会问题,全民信息意识和信息素质,组织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II)、地区信息基础结构(RII)与全球信息基础结构(GII),国外信息资源管理的经验, 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培养与专业教育面临的挑战等研究问题。
——信息资源管理技术研究:主要指当前信息资源管理实践中亟待解决的一些具体性、紧迫性研究课题,包括信息资源管理与国家信息政策,信息资源管理的法律规范,国际信息化与国际公法,信息资源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信息市场与商品化经营,信息资源的成本效益评价,社会信息化与国家信息系统,信息资源管理结构科学化与社会管理功能,CIO管理体制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 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和利用,INTERNET与INTRANET与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分类管理比较等研究问题。
(来稿时间:1999年1月)
标签:信息资源管理论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论文; 信息发展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