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敬忠要求将合同制度改为永久合同制度_承包制论文

俞敬忠要求将合同制度改为永久合同制度_承包制论文

俞敬忠呼吁:变承包制为永包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承包制论文,俞敬忠论文,永包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业专家、原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俞敬忠日前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现在在珠三角,不仅是城市,任何一个乡镇,头号难题都是土地吃紧。而长三角在土地问题上正重蹈珠三角的老路,新一轮圈地潮席卷两省一市。京津唐地区的圈地之风有过之而无不及。俞敬忠说,如果这股圈地之风任其蔓延下去,首先是沿海地区,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三大都市圈,短则到2010年,长则到2015年前后,将出现“无地可用”的危机。他指出,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土地问题,但为何三令五申而圈地之风反而变本加厉呢?农民视土地为“命根子”,为何又任人摆布而无力抗争呢?显而易见,这是制度性问题。现在是到了下决心从制度层面解决问题的时候了。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亿万农民的伟大创举,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但有期限的土地承包经营,终究还是一种“半截子”的产权改革,留有改革开放起步年代的印迹。应下决心改“承包制”为“永包制”,永久性地确定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圆中国农民的土地梦。改“承包制”为“永包制”,虽然仅是一字之改,但却重于泰山。这样,农民才能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成为耕地保护的主体,理直气壮地维护自身权益;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经营土地的积极性,增加对土地的长期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产潜力;才能建立起符合市场经营要求的土地流转制度,发育土地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总之,把土地使用权永久性地交给农民,这无疑远胜于一次次延长承包期的权宜做法。同时,要改革征地制度。现在的征地制度是计划经济时期沿袭下来的不分公益性项目还是经营性项目,仍以政府的名义征地,这在世界各国几乎是没有的,实际是由政府出面帮助其剥夺农民的土地权利。据调查,有的城市真正用于公益目的的征地还不到10%。必须修订有关法律法规,对“公共利益”的内涵作出明确的界定,对允许政府动用征地权的项目范围作出严格的限制,对被征用土地的农民权益作出切实的保障。其次要调整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如实行年地租制,提高土地出让金上交中央的比例,土地出让金一律存入国家指定的银行,地方政府只能分年度按一定比例提取使用等。

【主持者言】据国务院研究室宏观经济司的一份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已有各类开发区3837家,但经国务院批准的只有232家,省级批准的也不过1019家。换句话说,有将近7成的开发区不在国家规划范围之内。事实上,由于更多的开发区并未如实上报,有专家估计开发区的总数可能高达6000多个。另据国土资源部最新资料,全国180多个高尔夫球场的用地,其中只有10家是经过合法审批的。——如此疯狂而又违法的“圈地”运动和如此严重的结果,不仅是地方政府部门的“失职”,也是中央政府部门的“失控”。这说明,我们的法律和行政职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失灵”:既然大部分“圈地”可以不守法、不照章,还要法律和规章有什么用?说得严重一点,这种“失灵”实质上是国家主权的一种“失守”。事实证明,在地方利益的驱动之下,政府的审批制是靠不住的,是无法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解决中国的土地使用问题必须还要从“产权保护”着手。因此,我们完全同意俞敬忠先生的上述改革建议。

标签:;  

俞敬忠要求将合同制度改为永久合同制度_承包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