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铜盂凤壶小学 515136
摘 要:一个班集体中总会有学困生,这些学困生在班级中所占的比例虽然不多,但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用爱感化学生,加强家校联系,细心发掘优点,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关键词:学困生 自信心 转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教师要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就必须研究和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遵循心理发展规律,采取各种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使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锁,促进转化。本人在工作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困生进行了转化。
一、真心沟通,用爱开启学困生的心扉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只有爱护学困生,才能使他们和老师感情融化,以便于接近他们,才能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学困生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尊重。要转化学困生,首先要解开他们的心锁,让他们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得到快乐和温暖。平时在生活上多关心、照顾他们,同他们交朋友,一块儿讨论问题,一起做游戏,用爱心去温暖他们,像慈母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真诚地对待他们。一个威严的老师只会把话说到学生的耳中,让他们被动地知道什么是他们所不能做的;而一个慈祥的老师却可以把话说在学生的心中,让他们感受到那一份浓浓的师爱。做到不嫌弃、不歧视、不疏远,使他们得到老师的真诚温暖和体贴,在思想上完全消除疑惧,乐于接近老师,乐于听老师的话,乐于完成作业,乐于奋发图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加强家校联系,“双管齐下”促进步
大部分学困生身上表现出的缺点往往跟家庭失管有关。有些家长对其子女的行为表现和学习成绩漠不关心,甚至有的家庭把教育子女的问题全部依赖于学校,没有尽家庭在孩子成长中的教育责任,使对孩子的教育出现了较大的空档或残缺。如有些贫困家庭的父母忙于生计,对子女学习根本无精力过问,还有的家长文化素质不高,无法辅导孩子学习,只是一味地限制孩子自由,不准玩耍,不准外出。回家让孩子不停地写,不停地背,至于结果如何却无法正确把握,反而使孩子形成了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应加强与学生家长或其监护人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做到“双管齐下”。
三、细心发掘优点,树立学生自信
学困生因为学习差,因而长期不被老师和同学们认可,他们得到表扬的机会很少,得到更多的是批评和训斥。因此,他们大多心理上很寂寞,和老师的关系紧张,也不愿意学习。其实,学困生也渴望认可与鼓励,以扶持他们的自信心。我们对学困生应多表扬,多鼓励,但同时也要注意对学困生的表扬的客观性,不切实际的表扬不但同学们不认可,学困生自己也不愿接受,这就起不到表扬应有的激励作用,有时甚至会起反作用。我在工作中总是很留心地去发现每一位学困生的优点,然后以巧妙的方式,让他们自己和同学们都觉得他们确实做出了成绩或有了进步,他们的确该受到表扬。这种客观的表扬才具有真正的激励作用。
我的学生赵某,因父母外出打工谋生,跟爷爷一起生活,爷爷因为年老无暇管教他,和周围一些辍学的未成年人交往较多,沾染了许多不良习气,说谎、打群架,他经常无视校纪校规,做出一些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令班科任老师“头痛”。但是该生却有一个明显的长处——擅长画画。于是我就充分肯定他的这个优点,多次和他谈心。我告诉他,一个人来到世上,无论做什么,做大事或做小事,都要受到人们的评价。当然谁都希望自己周围的人对自己有个好的评价,这也是人之常情,更是人的本性。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但一个善于改正自己缺点的人才会走向成功。在我和学生赵某多次谈话之后,我让他担任文娱委员,负责班上的黑板报出版工作。他不但工作负责,充分发挥了他的特长,还克服了纪律性不强的缺点。逐渐杜绝了各种不良习惯,也从未和其他同学打架,树立了自信心,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最后我想说,如果没有教师那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帮助,是不会有学困生的进步的。素质教育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高要求,可以这样说:没有学困生的全面进步,就没有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时刻把学困生放在心中,想着他们,惦着他们,为他们的落后而焦急,为他们的进步而欣喜,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们,把自己的一颗心全掏给他们,这就是我对转化学困生工作的点滴体会。
参考文献
[1]赵祥麟 王承绪 编译 杜威教育论著选[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范才生 钟志贤 著 素质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的使命[M].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3]钟启泉 班级管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4]余颂元 极力与学困生沟通感情[M].中国教育新干线,2014年。
论文作者:肖玉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8月总第1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6
标签:学困生论文; 他们的论文; 老师论文; 学生论文; 工作论文; 孩子论文; 自信心论文; 《教育学》2017年8月总第1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