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德与社会课堂表现性评价“活”起来论文_张代峰

让品德与社会课堂表现性评价“活”起来论文_张代峰

山东省平度市南京路小学 266700

课堂中的表现性评价要做到低起点、小目标、勤评价、快反馈,要将社会生活教育内容融入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让表现性评价“活”起来。教师的激励评价会成为孩子们进步的“强化剂”,创造出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愉悦、宽松、自由、“心理安全”的气氛中学习、研究和尽情地表现自我。“品德与社会学科知识点杂碎凌乱,孩子们学习兴趣不高……”这是许多从事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老师们经常探讨的一个话题,从事品德与社会教学近十年的我也有同感。

经过多年的探讨,在品德与社会学习表现性评价方面,自己谈几点拙见:

一、将社会生活教育内容融入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让表现性评价“活”起来。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邻里之间》一课时,为了让表现性评价“活”起来,我同孩子们一起表演了一个情景剧串。

课堂上,孩子们演得入情入戏,观众看得如痴如醉,此时,我将表现性评价抛给了孩子们:“他们谁做得对呢?有错的一方错在哪里?他应该怎样做呢?”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每个人都成了“小法官”,情景剧中错误的一方被孩子们批评得面红耳赤,正义的一方被表扬得趾高气扬,表现性评价真的“活”了起来。积极的评价中,孩子们做到了明辨是非。

《品德与社会》表现性评价应该更多地关注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所建立的联系,关注教师教学是否找到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结合点,是否能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教学内容的源泉和基础,是否选取了学生感兴趣的、有发展意义的内容,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接受教育引导,并能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教师的激励评价成为孩子们进步的“强化剂”,让表现性评价“活“起来。

教师的表现性评价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孩子们学习质量的保证,是学生进步的“强化剂”。教师对个人进行评价的首要意识是: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要重视表现性评价的激励功能。为此,我们应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寻找学生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以舒展,让他们的表现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自信。实践表明,及时有效地呈现激励性评价,能有效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对于课堂上那些一向爱动脑筋,合作学习中参与热情高、探究能力强并善于带领其他成员共同探究的学生,我给他们的表现性评价是:“你们真是同学们的领头雁,不但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且会带领其他同学共同探究。你在小组中的表现让人啧啧称赞,老师真为你感到骄傲!”而对于那些反应不是很灵活、对自己不是很自信的同学,我给他们的表现性评价是:“你是一个聪慧的孩子。如果你能自信地融入同学们的讨论、探究中,老师相信你能把各个知识点学得更好。我们一起努力,好吗?”对于那些表现成绩中下等、平时胆小慎微、不善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学生,我也会不失时机地提醒:“老师相信你有自己的想法,如果能说出来跟同学们一起讨论、研究、共同分享,那有多好呀!相信自己,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同学们愿意给你帮助。你会成功的,加油!”

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发展,从内心深处赞赏、欣赏每一位学生,与之建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每个学生把合作学习当作展示自我的舞台,在合作学习中获得一种自我的满足和成功感,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和鼓励。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要把课堂教学的着重点放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上,让学生动起来,让表现性评价“活”起来,让课堂“热“起来。

2013年我任教了三年级两个班和六年级三个班的品德与社会教学。针对三年级孩子们的好奇心,我刻制了一套评价激励章(有五角星和小水果),在课堂上针对孩子们的学习表现情况用奖励优美图案的方式,及时给予评价。评价的方法很简单,对于知识点的识记,小组内合作监督,通过验收后,个人找老师自己选择喜欢的图案盖在课题的下方,其目的只有一个,出于对孩子们的尊重,在盖章时让孩子们体验劳动成功的喜悦。每当我走进教室,孩子们早就投入到自己的学习中去了,常常是我还没有来得及课前测试,很多同学已经向我出示了家长或者是小组长的验收证明,那结果只有一个:“我要盖章!”孩子们兴奋地喊着!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将这样的评价方法带到了六年级。其实,之前有点打怵,高年级同学对于这样的评价方法能接受吗?实践表明:强烈的荣辱感和低起点、小目标、勤评价、快反馈的表现性评价方式,让我心中的这群“大孩子”们也忘我地投入到了品德与社会知识学习中来。学期结束,我所任教的五个班级创造了一个奇迹,那就是在知识测试中,他们都成为了各年级的领头羊。

回想起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表现性评价上所做的种种,有时自己也偷偷地笑。是啊,无论什么样的表现性评价,孩子们乐意接受,能让孩子们动起来,让课堂“热起来”,那就是最好的评价。有效的表现性评价需要老师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愉悦、宽松、自由、“心理安全”的气氛中学习、研究和尽情地表现自我。

论文作者:张代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5月总第19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7

标签:;  ;  ;  ;  ;  ;  ;  ;  

让品德与社会课堂表现性评价“活”起来论文_张代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