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ISO9002、ISO14001体系企业管理向深层次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军军[1](2020)在《制造企业主动性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剖析与绩效提升》文中研究表明绿色供应链管理作为融合供应链思维的系统性环境管理手段,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广泛关注。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最初动机是为了应对来自法规和客户的强制性要求。一些领先企业在满足强制性要求之后,开始实施主动性绿色供应链管理并做了很多工作(如华为的绿色供应商伙伴计划)。主动性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基于企业自身发展需求,为实现环境和经济目标(包括价值创造)而主动实施的管理活动,区别于为应对和响应强制性要求而被动开展的管理活动。近年来,我国政府也陆续出台相应的政策来支持和鼓励制造企业的主动性绿色供应链管理。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在满足强制性要求之后,借鉴领先企业的经验,开始作为发起者来开展主动性绿色供应链管理,但到底如何去做,如何有效驱动相关实践,能否实现绩效提升等都是企业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虽然学术界对这些现实问题做了一些研究和探讨,但绿色供应链管理相关研究的文献回顾和展望仍然揭示并强调了以下不足及其研究的必要性。首先,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基本上聚焦在与技术、方法等相关的技术类实践(如生态设计、绿色生产、逆向物流等),通过这类实践来解决污染问题以满足强制性要求,而与人或组织相关的行为类实践(如高层和员工的支持,与供应商和客户互动及合作等)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企业开展主动性绿色供应链管理不仅需要技术类实践,也需要行为类实践。然而,已有的研究并没有明确界定行为和技术类实践,对于两者如何融合去影响绩效也缺乏讨论。其次,以小米因供应商环境违规影响上市为代表的供应链环保事件不仅凸显了开展主动性绿色供应链管理(绿色供应商关系管理)的重要性而且表明当前我国制造企业在绿色供应商关系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与之对应的是,领先企业在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绿色供应商关系管理措施(如从监督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强化与供应商在环境问题上的互动以降低供应端的环境风险,部分企业开始在战略层面上考虑绿色供应链管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具体实践上构建与供应商的战略伙伴关系,二是形成了战略层面的绿色导向。而战略层面的导向能否驱动绿色供应商关系管理实践的开展,以提升经济和环境绩效是企业界和学术界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最后,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中以降低供应端的环境风险为主,因而主要集中在供应商的管理,面向下游客户的实践和关注度都相对较少。制造企业在开展主动性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如何主动地面向客户的环境需求,寻找价值创造的机会,打造价值导向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如绿色价值链)已经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议题,而相关研究仍然较少,研究方法也主要以案例研究为主。针对我国制造企业开展主动性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现实需求,结合以上识别并提炼出来的现实问题及对应的研究问题,本文以制造企业主动性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剖析与绩效提升为研究主线,采用结构方程、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和博弈建模开展相关研究。首先,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行为类和技术类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进行了界定:行为类实践是指与人或组织相关的软性实践,包括企业内部支持、与客户的环境合作及绿色供应商关系管理;技术类实践指与技术或方法相关的硬性实践。随后,应用社会-技术系统理论构建了行为类、技术类实践和绩效之间的整合模型并提出作用机理的相关假设,利用来自200家制造企业的样本数据对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行为类实践能够有效促进技术类实践的实施,且两类实践共同作用于绩效的提升,揭示了两类实践对绩效提升的作用机理。研究结论指出制造企业在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应提升行为类实践的实施水平,营造支持性氛围和环境使技术类实践的投入和实施变得更为主动和深入。其次,本文从战略层面来研究和探讨如何有效驱动绿色供应商关系管理。首先细化并拓展了绿色供应商关系管理实践的内容,提炼出绿色供应商评价、供应商合作外的第三种管理实践(战略伙伴关系)并开发了测量题项。基于此,分别针对企业绿色战略导向是否会促进不同绿色供应商关系管理实践的实施,及不同实践对经济和环境绩效的影响提出研究假设,利用样本数据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绿色战略导向对三类供应商关系管理实践的实施均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供应商评价和战略伙伴关系对环境绩效有显着的影响关系,供应商合作和战略伙伴关系对经济绩效有显着的影响关系。此外,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三类供应商关系管理实践实施水平较高的企业群体具有更显着的经济和环境绩效表现。最后,本文以制造企业主动与客户开展环境管理方面的合作实现价值创造为主题展开研究。基于企业实例情境,以“开展面向客户生产过程节能减排的生态设计”这一普遍存在但相关研究较少关注的现象为例,结合其“上游付出努力和成本而下游受益”的特征建立了一个制造企业和一个客户参与的主从博弈模型,对比分析三种博弈情形(无生态设计、分散决策时开展生态设计、集中决策时开展生态设计)下的双方收益。研究结果证明在一定条件下,制造企业开展生态设计能够实现双方的经济效益更优即实现价值创造。分散决策下制造企业开展生态设计的意愿区间更广泛,但集中决策下的供应链收益更大。因而通过构造成本分担和收益共享契约来协调这种模式以实现供应链收益最大化。以上研究结果为制造企业开展价值导向的主动性绿色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有益参考。
叶雨潇[2](2019)在《企业前瞻型环境管理实践 ——利益相关者前置因素和绩效结果》文中指出在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迅速腾飞。然而,快速的工业化进程给中国环境带来了严重的问题。环境污染引起了广泛的反思:企业能否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生产运营对环境和公众健康的伤害?随着政府的监管作用增强,公众的环境意识提升,越来越多企业认识到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并主动参与到环境管理的实践当中。前瞻型环境管理实践是指企业主动在生产运营中考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获取ISO 14001认证、构建环境战略、使用可再生能源、回收再利用资源、采用环保的流程和产品、开展环保创新、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等。企业进行前瞻型环境管理时,需要考虑三项关键问题:第一,进行前瞻型环境管理是否有效?也就是说,前瞻型环境管理能否切实地发挥作用,减少污染排放,降低运营和环境风险,这关系到公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第二,进行前瞻型环境管理是否值得?也就是说,前瞻型管理是否能为企业节省成本、提高利润、增加销售额、提升财务和市场绩效,这关系到企业对于前瞻型环境管理的投入意愿;第三,前瞻型环境管理的前置因素是什么?即企业管理者在面对不同利益相关者压力时会如何认知和解读,进一步基于自身的价值导向,影响企业建立环境战略,这关系到如何推动企业进行前瞻型环境管理实践。本研究从中国制造企业前瞻型环境管理的现状出发,结合资源基础观、制度理论、信号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理论基础,利用多来源的数据和多种实证方法,开展了三项子研究:子研究一探讨了中国制造企业获得ISO 14001认证对运营风险的影响,以及政府监管与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检验前瞻型环境管理是否有效,什么时候有效。基于资源基础观和制度理论,子研究一提出了相关假设,收集了多个来源的二手数据,包括企业认证、环境违规、新闻事故和财务年报数据,采用严格的计量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首先,进行了选择效应分析,比较获得ISO 14001认证和没有获得认证的企业在事前的运营风险差异。然后,结合倾向性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模型方法,控制了选择效应,对比发现实验组和控制组在采用ISO 14001前后运营风险减少的差异,从而以实际的数字评估ISO 14001认证的有效性。之后,采用三重差分模型检验了政府监管和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最后,应用了一系列包括事件研究在内的稳健性检验,以验证主效应的稳健情况。子研究一发现发现ISO 14001认证能够显着地降低运营风险。当企业受到政府监管时,ISO 14001认证更有利于减少伤亡风险,而当企业拥有较多冗余资源时,ISO 14001认证对于违规风险的降低作用变弱了。子研究二探讨了制造企业获得ISO 14001认证对财务风险和市场增长的影响,以及认证时间、行业污染情况的调节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检验企业进行前瞻型环境管理是否值得,什么时候值得。基于信号理论,子研究二提出了相关假设,收集了多个来源的二手数据,包括了企业认证、股票市场回报、财务年报等数据,采用严格的计量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首先,进行了选择效应分析,比较获得ISO 14001认证和没有获得认证的企业在事前的财务风险和市场增长的差异。然后,通过倾向性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模型方法结合,控制了选择效应,对比发现实验组和控制组在采用ISO 14001前后,财务风险和市场增长的差异,从而以实际的数字评估ISO 14001对企业来说是否值得。之后,采用分组双重差分模型的方法检验了认证时间和行业污染情况的调节作用。最后,应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额外检验,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子研究二发现ISO 14001认证能够降低财务风险,但也会阻碍市场增长。获得ISO 14001认证的时间越早,越有利于降低财务风险,但也加大了对市场增长的阻碍。重污染行业中的企业获得ISO 14001认证更有利于降低财务风险,同时降低了对市场增长的阻碍。子研究三探讨了利益相关者压力对企业环境战略的影响以及管理者价值导向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主要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检验企业环境战略的前置因素。研究分别检验了感知到的利益相关者压力和管理者价值导向对环境战略的影响,还检验了两者的交互作用对于环境战略的影响。研究采用问卷的形式测量管理者认知的利益相关者压力、管理者价值导向、企业环境战略等变量。在保证数据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回归的方法检验了假设。子研究三发现,对于企业环境战略的前因,管理者感知的竞争者压力显着正向影响环境战略的形成,社会压力的影响不显着。法律导向显着正向影响了环境战略,而经济导向的影响不显着。经济导向增强了竞争者压力和社会压力对环境战略的影响,法律导向削弱了竞争者压力和社会压力对环境战略的影响。本研究丰富了前瞻型环境管理的绩效结果和前置因素的研究,应用不同的理论角度探讨了主效应和调节效应的作用,丰富了几个不同的研究领域,提升了对中国上市制造企业环境管理实践的研究方法。第一,本研究从新的角度关注了ISO 14001认证是否有效,考虑了认证对运营风险的影响,强调了运营管理对人的关注。研究检验了政府监管和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从外部压力和内部资源的角度,丰富了 ISO 14001认证在什么情境下更有效的研究思考。第二,本研究进一步增强了对ISO 14001认证与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解,关注了企业潜在的、长期的收益,即财务风险和市场增长。研究检验了获得认证的时间和所处行业污染程度的调节作用,从信号理论的角度,丰富了 ISO 14001认证在什么情境下更值得的研究思考。第三,本研究为企业环境战略的前置因素研究提供了经验证据,从利益相关者和管理者认知的角度增进了对企业环境管理前因的认识。第四,本研究应用了制度理论、资源基础观、信号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管理认知理论等一系列理论,以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多来源的数据和多方法检验了前瞻型环境管理的前置因素和绩效结果,丰富了中国制造企业环境管理相关研究的经验证据。
何正霞[3](2017)在《企业环境行为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 ——基于造纸企业的调研数据》文中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其中企业污染行为是主要原因,因此研究企业环境行为至关重要。当前文献主要通过外部因素的角度研究环境行为,对内部因素的研究还存在不足。对此,本文基于污染密集型造纸企业的调研数据,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从管理者感知的角度提出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提炼关键因素,综合分析内外部因素对环境行为的作用机理并提出相关对策。本研究对于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科学制定节能减排政策提供依据,并在环境行为研究方面,提供理论补充。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根据理论基础—质化研究—量化检验—模型修正—结论与政策建议的技术路线,本文旨在从管理者感知的角度厘清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体系,识别关键影响因素,阐明关键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企业环境行为的作用机理。首先,在文献综述基础上,界定了企业环境行为发展阶段和概念,并从外部、内部和综合因素的角度总结了企业环境行为影响因素。其次,基于政府管制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环境公众参与理论,本文对企业环境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数理模型分析。再次,本文基于扎根理论尝试提炼关键因素根据造纸企业的深度访谈数据构建企业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的综合理论模型。然后,基于上述数学模型分析和质化研究,本文设计了问卷对全国造纸企业调研获取企业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的第一手数据,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接下来,在量化检验和模型修正部分,本文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分析来识别企业环境行为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求关键因素对企业环境行为的作用机制。最后,结合质化和量化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促进中国造纸企业积极实施环境行为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界定了企业环境行为的概念和种类基于文献综述,企业环境行为定义为:在遵循国家产业发展规划前提下,在企业生产管理全过程中形成绿色发展理念,综合运用管理、技术、人力资源和投资等手段,企业由浅入深自觉实施一系列节能减排综合行为和实践活动,从而有效应对来自政府、社会、经济和内部层面的压力。本文将企业环境行为划分为防御型行为,适应型行为和积极型行为。(2)基于数理分析的企业环境行为影响因素机理在回顾企业环境行为影响因素主要理论的基础上,本文运用环境经济学理论和数学模型推导来提出考虑单个因素的微观经济模型(考虑了产业市场压力,政府环境管制压力和社会压力等三个因素)。接着,运用博弈论和委托代理理论推演考虑综合因素对企业环境行为影响的委托代理模型,并作为下面实证检验的基础。(3)企业环境行为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的综合理论模型-基于造纸企业的深度访谈数据基于扎根理论,本文对来自15位代表性造纸业内人士和专家的深度访谈数据依次进行了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主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并从政府环境管制、社区公众和环境非政府组织、供应商方面、竞争者方面、消费者方面、股东方面和企业内部管理层和员工方面构建企业环境行为驱动机理的综合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包括了4种主范畴(政府压力、社会压力、经济压力和内部压力)和10种典型关系结构。然后对综合理论模型的内部机理进行深入阐释并提出相关理论假设。这部分研究填补了该领域的理论研究空白,并在研究视角上具有一定创新。(4)造纸企业环境行为驱动机理的量化检验基于全国范围造纸企业的调研数据,本文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分析识别造纸企业环境行为的关键因素,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企业环境行为作用机理的综合理论模型进行检验,这是应用上的创新,对类似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结果表明:(1)造纸产业环境准入指导意见、对环境违法企业全面整治的规定、兼并重组的规定、三废污染防治的规定、征收排污费、社区环境投诉、社区环境信访、环保组织环境信访、环保组织环境投诉、消费者环保需求对企业开发新产品的影响、消费者绿色消费倾向、客户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关注度、履行环境责任对提高企业形象的作用、履行环境责任对增加企业利润的作用、股东对企业环境行为的作用、员工受教育程度、员工环保意识、管理层环保意识、管理层与政府环保部门的沟通频率和管理层对环境事务的重视程度等20个指标是造纸企业环境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2)在直接作用路径中,经济压力是驱动造纸企业环境行为(包括防御型、适应型和积极型)的最重要因素,除了适应型企业环境行为,内部压力是驱动造纸企业环境行为第二重要因素,除了适应型企业环境行为,政府压力对企业环境行为的驱动效应显着弱于经济压力和内部压力,社会压力对企业环境行为驱动作用不显着;然而在间接作用路径中,政府压力通过经济压力,社会压力和内部压力对企业环境行为具有间接效应,社会压力通过经济压力和内部压力对企业环境行为具有间接效应。经济压力通过内部压力对企业环境行为具有间接效应。基于上述理论分析,通过质化研究建立的综合理论模型和通过量化检验和模型修正得到的结论,本文从政府环境管制,经济压力因素,社会压力因素和企业内部压力因素四个方面提出促进企业积极实施环境行为的对策建议。
赵瑞[4](2017)在《半导体企业运营中的EHS风险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也加入了国家市场竞争中,而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半导体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占有竞争优势,必须要对传统的管理方法进行改进。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树立,我国政府加强对企业的污染防治管理,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也有了更高的认识和关注。半导体企业必须要对环境管理体系以及内部员工的身体素质管理系统进行改革,保障企业员工的健康,实现环保生产和高效生产,通过管理体系的认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化工业生产逐渐重视安全生产,注重对风险的管理与防范,本文结合工业安全生产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各行业风险预警研究和应用,从而研究半导体企业经营中EHS风险管控的原则和方法体系。结合实际课题需求,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开展了EHS风险管理控制的理论研究,探讨了EHS风险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具体机制、模式、方法和技术。我国工业生产中,仍然发生了较多的安全事故,风险因素较多,对我国的人民财产有着极大的损害,同时也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开展企业运营中的EHS风险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首先对EHS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了介绍,结合国内外应用情况,对论文的研究方法、内容和创新点做一个简明的概述。其次论述EHS管理体系理论。然后介绍了半导体企业EHS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最后在前文的基础上提出了半导体企业EHS风险评价体系的完善及保障措施。
黄秀香[5](2017)在《ISO9000标准在地方政府管理中的实践困境与出路》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实践中实施了ISO9000标准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作为一种从企业管理引入的理念,在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实践过程中,存在技术理性与公共理性的冲突、操作层面难以把握、制度相容性偏低、体系运行的持续动力不足等困境。结合江苏省淮安市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典型个案,建议合理确立标准、加强认证培训、完善体制机制、注重动力机制,使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实践中能更好地运行ISO9000标准。
滕希奎[6](2016)在《H公司四标整合管理体系项目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威海H公司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还依据ISO10002国际标准建立了投诉处理体系、依据GB/T29490国家标准建立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四种管理体系的同时运行,带来了组织机构冲突、文件冲突、重复审核及评审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体系运行效率。因而,将H公司现行的四种管理体系标准的共有要素整合到一起,使得四种管理体系标准在统一的管理架构下协调运行,建成“四标整合管理体系”,以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成为H公司当前的迫切需求。本文首先介绍了四标整合管理体系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而分析了国内外多标整合管理体系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提出了四标整合管理体系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其次,介绍了H公司实施四标整合管理体系项目的背景和概况,分析了公司四种管理体系运行产生的各种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再次,明确指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就是建立四标整合管理体系,进而阐述了实施四标整合项目的可行性,指出项目预期达到的目标和评价指标。通过梳理国内外多标整合管理体系的研究成果和实践应用,提出将过程方法用于构建四标整合管理体系的作用和意义。然后,基于过程方法对公司的四标整合管理体系进行方案设计,在对H公司战略环境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整合过程进行了WBS分解,利用甘特图设计了整合进度计划,使用国际汽车组织推荐的乌龟图对H公司体系过程进行识别,并以顾客投诉过程为例绘制了整合过程流程图,进一步采用AHP层次分析法选择了四标整合方案,设计出四标整合管理体系的基本架构,列出四标整合管理体系试运行的基本步骤,并创新性地提出将过程目标绩效、体系运行效率以及第三方评审结果作为检验四标整合管理体系运行效果的评价指标。最后,为了保障四标整合管理体系的顺利实施,提出了配备必要资源、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大力营造一体化整合氛围的管理及保障措施。
杨家珍[7](2012)在《基于知识传播视角的国际管理标准实施障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自1987年颁布第一个通用管理体系标准IS0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以来,又陆续颁布了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一系列国际管理标准,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各类组织的认可。1992年我国等同采用了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并开展认证认可工作,二十多年的认证实践显示,通过国际管理标准的认证使组织转变了经营理念,提高了管理水平,为组织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导致组织获得了认证证书但对国际管理标准的内涵不甚理解,管理体系建立起来但运行效果较差,使得国际管理标准与组织实际经营相脱离,“两张皮”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国际管理标准是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西方管理实践和现代管理思想、理论、方法的具体体现,在中国实施必然会有许多不适应。表面上看是中西方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冲突,实际上是中西文化的碰撞。如何将国际管理标准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如何让认证组织的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成为实施国际管理标准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本论文致力于研究国际管理标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剖析导致这些障碍的深层次原因和规律,探讨克服这些障碍促进管理标准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本研究首先开展了问卷调查,针对组织高层管理者和中基层管理者设计了两种问卷,分别调查了不同类型的167家通过认证的组织。通过数据处理发现,国际管理标准在中国实施存在五个方面的障碍,在对这些障碍进行初步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特别从知识学习规律的角度剖析了国际管理标准必然出现的问题。最后,引入知识发酵理论,建立了国际管理标准实施的知识繁育模型,从知识发酵的环境优化、知识母体的选择、发酵技术的引入与系统化、知识酶的形成与完善、知识繁育发酵吧的构建和完善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促进国际管理标准知识在我国的顺利传播,促进认证组织对标准知识的消化吸收,促进国际管理标准与组织实际运营以及中西文化的有效融合。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第一,通过对组织高层和中基层管理者的问卷调查,系统归纳出国际管理标准在我国实施的主要障碍;第二,从管理模式、人员素质、中西文化差异对这些障碍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第三,构建了国际管理标准实施的知识繁育模型。研究结果可为相关机构提供决策依据,可为认证组织提供理论指导,可为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法。
谢万军[8](2011)在《全面质量管理在大庆油田试油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试油工程是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该工程是指在油气田钻井中或完钻后,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工艺措施,获取地层压力、温度、产量、流体性质等参数,并通过综合分析进行评价、解释,为确定油气层的产能、工业价值、储量计算及油气藏评价提供依据。该工程工艺复杂,工序繁琐,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含工程设计、通井、洗井、油层保护、射孔、起下作业、流体诱导、压裂、酸化、测压、测温、取样、解释评价、完井等多种工序。每个地质层试油都需要以上多种工序组合,才能录取到符合设计要求的资料。而每道工序又需要多种相关专业人员及设备共同配合完成,有时甚至是同步完成。因此整个工程组织、协调难度较大,需要甲方、乙方及相关方密切配合才能确保整个工程顺利推进。试油工程有其特定的行业属性,属于高风险行业,因此,其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也有其自身的特点。目前我国的油田企业绝大部分还是国有企业,其特有的管理体制模式决定着其独特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方式。大庆油田试油工程项目主要由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试油试采分公司来承揽。该分公司组建于1982年,是大庆油田内部唯一一支集油(气)井试油测试、生产井射孔、新井作业及试井评价、特殊井服务于一体的专业技术服务公司。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及多年的科技攻关,取得了长足进步。形成了适用于套管、裸眼井的MFE、APR、膨胀式等系列地层测试技术以及与之配套的地面计量技术,射孔测试联作技术,不动管柱两层压裂及排液一体化技术,两层分采同步抽油技术、电缆(钢丝)试井技术等,并形成了以电子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场地面自动采集和无线传输技术,实现了从提捞、抽汲、气举为代表的传统试油方法向以地层测试和电子压力计、计算机应用为代表的科学试油技术的跨越。该分公司1998年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2002年根据ISO9001:2000标准进行换版,1999年导入HSE(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2002年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6年三大体系整合,推行QHSE管理体系。正是通过这一系列全面的体系认证,员工的质量意识大大增强,分公司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试油工程项目周期长,动用人员、设备较多,成本投入较大。工程质量一旦出现问题,损失无法弥补。因此,抓好质量管理工作,控制质量成本,对公司有着现实的意义,一直是公司致力于改进和完善的重点目标。本文对大庆油田试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对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进行研究,阐明了全面质量管理与通过ISO9000系列标准认证的关联性,描述了PDCA循环工作程序在试油工程项目中的广泛应用,强调了人的因素对试油工程质量的影响,同时提出了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改进的措施及建议,为公司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提供持续改进的工作方法、思路,促进其不断完善现行管理体系,以保证试油工程项目能够完全满足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的需要。
芮南[9](2009)在《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服务的质量管理创新 ——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机制的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的重大任务。对于有着“中国第一大考”之称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而言,这些改革显得更为必要。恢复三十年来,高考制度不断进行着调整,社会各界对高考改革争议巨大,甚至几度爆发了关于高考制度的存废之争。但是,这些改革建议或只是关注高考制度的宏观层面,或只是关注具体的技术性实施细节。在这样的背景下,面对高考中因管理不善而发生的种种问题,人们需要探索高考管理层面的改革之道,需要思考如何切实改进我国高考管理现状。这正是本论文研究的缘起:在高考管理亟需规范的情况下,作为标准化管理机制的ISO9000质量管理机制能否引入到高考领域之中,这种引入是否可行?本文从四个方面探究了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服务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机制的可行性问题。首先,ISO9000质量管理机制在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领域中有着广阔的适用前景。通过对高考制度历史沿革以及高考制度功能和定位的考察,文章揭示了高考制度提供的公共服务的特性。从提高高考服务质量的角度指出了当前被广泛运用于公共服务领域、特别是教育领域的ISO9000质量管理机制在作为教育领域一部分的教育招生考试领域中的运用前景。其次,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服务中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机制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服务需要从服务意识的培养、专业化队伍建设和管理手段的创新三个方面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ISO9000质量管理机制的引入将为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服务中相关问题的解决,进而为其服务质量的提升做出贡献。再次,ISO9000质量管理机制与高考服务运行要求具备内在的契合性。将ISO9000质量管理机制同高考服务要求加以比较研究,我们发现两者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原则三个层面上的内在契合性。这种内在的契合性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成功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机制的基础。最后,文章提出了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服务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机制的基本路径。着眼于各级教育考试机构存在的共性,文章首先对全国各级教育考试机构在高考服务中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机制需要遵循的步骤和方法加以归纳,并进一步指出了教育考试机构在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机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杨辉[10](2009)在《浅析制革企业运用PDCA循环法完善ISO 14001体系》文中指出ISO14001标准的管理模式是遵循PDCA的思想而建立的。本文简要介绍了PDCA循环法的基本知识和运用PDCA循环法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及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二、建立ISO9002、ISO14001体系企业管理向深层次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立ISO9002、ISO14001体系企业管理向深层次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制造企业主动性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剖析与绩效提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 |
1.2.2 研究范围界定和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概念界定 |
2.1 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 |
2.1.1 主动性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内涵 |
2.1.2 行为/技术类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相关研究及概念界定 |
2.1.3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视角下的行为/技术类实践关系 |
2.1.4 研究述评 |
2.2 绿色供应商关系管理 |
2.2.1 绿色供应商关系管理实践 |
2.2.2 绿色供应商关系管理实践的驱动因素 |
2.2.3 研究述评 |
2.3 绿色供应链中的价值创造 |
2.3.1 绿色供应链中的价值创造过程 |
2.3.2 绿色供应链中合作下的价值创造和协调机制 |
2.3.3 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行为/技术类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对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 |
3.1 问题描述与理论模型 |
3.2 研究假设 |
3.2.1 行为类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与绩效 |
3.2.2 技术类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与绩效 |
3.2.3 行为类、技术类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与绩效提升之间的关系 |
3.3 研究方法 |
3.3.1 问卷设计过程 |
3.3.2 问卷题项选择 |
3.3.3 数据收集 |
3.3.4 结构方程模型测试 |
3.3.5 无应答偏差和同源性方差检验 |
3.4 研究结果 |
3.4.1 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
3.4.2 假设检验结果 |
3.4.3 Post hoc测试 |
3.4.4 研究结果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绿色供应商关系管理与绩效:战略导向驱动与战略伙伴关系实践 |
4.1 问题描述与理论模型 |
4.2 研究假设 |
4.2.1 企业绿色战略导向与绿色供应商关系管理实践之间的关系 |
4.2.2 绿色供应商管理关系管理实践之间的关系 |
4.2.3 绿色供应商关系管理实践与经济和环境绩效的关系 |
4.2.4 绿色供应商关系管理实践的中介效应 |
4.3 研究方法 |
4.3.1 问卷题项选择 |
4.3.2 无应答偏差和同源性方差检验 |
4.3.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3.4 聚类分析 |
4.4 研究结果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
4.4.2 回归分析结果 |
4.4.3 Post hoc测试 |
4.4.4 假设检验结果及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客户生产过程节能减排的生态设计价值创造模型研究 |
5.1 问题描述 |
5.2 生态设计博弈模型 |
5.2.1 决策顺序 |
5.2.2 模型符号和基本假设 |
5.2.3 模型建立 |
5.3 模型求解与分析 |
5.3.1 模型求解结果 |
5.3.2 数值分析 |
5.3.3 模型启示 |
5.4 实例介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6.1.1 主要研究结论 |
6.1.2 政策及管理建议 |
6.1.3 主要创新点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2.1 研究局限 |
6.2.2 未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和绩效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2)企业前瞻型环境管理实践 ——利益相关者前置因素和绩效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拟解决的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结构安排 |
1.4 主要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企业前瞻型环境管理相关研究 |
2.1.1 前瞻型环境管理的概念发展 |
2.1.2 ISO 14001认证的定义 |
2.2 前瞻型环境管理的相关理论 |
2.2.1 资源基础观(自然资源基础观) |
2.2.2 制度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4 信号理论 |
2.2.5 其他理论 |
2.3 前瞻型环境管理的绩效结果研究 |
2.3.1 研究现状 |
2.3.2 简要评述 |
2.4 企业前瞻型环境管理的前因研究 |
2.4.1 研究现状 |
2.4.2 简要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研究一: 制造企业ISO 14001认证对运营风险的影响:政府监管和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 |
3.1 引言 |
3.2 理论和假设提出 |
3.2.1 ISO 14001认证的选择效应 |
3.2.2 ISO 14001认证对运营风险的影响 |
3.2.3 政府监管和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 |
3.3 研究方法 |
3.3.1 数据来源 |
3.3.2 变量测量 |
3.3.3 选择效应分析 |
3.3.4 处理效应分析 |
3.3.5 调节效应检验 |
3.4 统计分析结果 |
3.4.1 变量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
3.4.2 选择效应结果 |
3.4.3 PSM分析结果 |
3.4.4 DID分析结果 |
3.4.5 稳健性检验 |
3.5 结论和讨论 |
3.5.1 研究结论 |
3.5.2 结果讨论 |
3.5.3 理论意义 |
3.5.4 实践启示 |
3.6 本章小结 |
4 研究二: 制造企业ISO 14001认证对财务风险和市场增长的影响:基于信号理论 |
4.1 引言 |
4.2 理论和假设提出 |
4.2.1 ISO 14001认证对财务风险的影响 |
4.2.2 ISO 14001认证对市场增长的影响 |
4.2.3 认证时间和行业污染的调节作用 |
4.3 研究方法 |
4.3.1 数据来源 |
4.3.2 变量测量 |
4.3.3 选择效应分析 |
4.3.4 PSM和DID分析 |
4.4 统计分析结果 |
4.4.1 变量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
4.4.2 选择效应结果 |
4.4.3 PSM分析结果 |
4.4.4 DID分析结果 |
4.4.5 稳健性检验 |
4.4.6 额外检验 |
4.5 结论和讨论 |
4.5.1 研究结论 |
4.5.2 结果讨论 |
4.5.3 理论意义 |
4.5.4 实践意义 |
4.6 本章小结 |
5 研究三: 利益相关者压力对企业环境战略的影响:管理者价值导向的调节作用 |
5.1 引言 |
5.2 概念模型与假设 |
5.2.1 利益相关者压力概念 |
5.2.2 管理者价值导向概念 |
5.2.3 环境战略概念 |
5.2.4 利益相关者压力对环境战略的影响 |
5.2.5 管理者价值导向对环境战略的作用 |
5.2.6 管理者价值导向的调节作用 |
5.3 研究设计 |
5.3.1 问卷设计方法 |
5.3.2 量表的设计与变量的测量 |
5.4 数据收集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1 数据收集 |
5.4.2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5.5 样本质量检验 |
5.5.1 未回答偏差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5.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5.3 信度检验 |
5.5.4 效度检验 |
5.5.5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6 模型检验 |
5.6.1 多元回归模型检验 |
5.6.2 模型结果 |
5.7 结论和讨论 |
5.7.1 研究结论 |
5.7.2 结果讨论 |
5.7.3 理论意义 |
5.7.4 实践意义 |
5.8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理论贡献 |
6.3 实践启示 |
6.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筒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3)企业环境行为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 ——基于造纸企业的调研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企业环境行为的研究综述 |
1.3.2 企业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
1.3.3 企业环境行为综合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
1.3.4 研究简评 |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方法 |
1.5.2 数理分析方法 |
1.5.3 质化研究方法 |
1.5.4 量化研究方法 |
1.6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企业环境行为影响因素机理的理论基础 |
2.1 经济利益相关者因素机理 |
2.1.1 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分析 |
2.1.2 经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行为影响机理的理论分析 |
2.1.3 经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行为影响机理—模型推演 |
2.2 政府环境管制因素机理 |
2.2.1 政府环境管制的理论分析 |
2.2.2 政府环境管制对企业环境行为影响机理的理论分析 |
2.2.3 政府环境管制对企业环境行为影响机理—模型推演 |
2.3 社会压力因素机理 |
2.3.1 社会压力的理论分析 |
2.3.2 社会压力对企业环境行为影响机理的理论分析 |
2.3.3 社会压力对企业环境行为影响机理—模型推演 |
2.4 综合因素机理 |
2.4.1 模型基本假设 |
2.4.2 企业最优决策 |
2.4.3 政府最优决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造纸企业环境行为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的理论模型 |
3.1 扎根理论 |
3.2 质化研究设计 |
3.2.1 资料收集方法 |
3.2.2 资料分析方法 |
3.3 基于扎根理论的质化研究 |
3.3.1 开放式编码 |
3.3.2 主轴编码 |
3.3.3 选择性编码 |
3.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4 质化研究结果 |
3.4.1 综合理论模型的构建 |
3.4.2 造纸企业环境行为影响因素作用机理模型阐释 |
3.4.3 研究假设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造纸企业环境管理现状及环境管制政策分析 |
4.1 造纸企业的发展现状 |
4.1.1 造纸企业的产量增长情况 |
4.1.2 造纸企业的产销情况 |
4.1.3 造纸企业的收入利润情况 |
4.2 造纸企业环境污染与环境管理现状 |
4.2.1 工业废水排放情况 |
4.2.2 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及氨氮排放量 |
4.2.3 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排放量 |
4.2.4 全国造纸工业废水处理设施投资 |
4.3 造纸业环境管制政策分析 |
4.3.1 命令控制型政策分析 |
4.3.2 市场型环境管制政策分析 |
4.3.3 自愿型环境管制政策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造纸企业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设计 |
5.1 研究方法选择 |
5.2 问卷量表设计 |
5.2.1 问卷量表的设计步骤 |
5.2.2 问卷量表的设计原则 |
5.2.3 问卷量表测量变量的设计 |
5.3 调研设计与数据收集 |
5.3.1 调研问卷设计 |
5.3.2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方式 |
5.3.3 问卷确定与调研数据收集 |
5.4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5.4.1 样本造纸企业防御型环境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
5.4.2 样本造纸企业适应型环境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
5.4.3 样本造纸企业积极型环境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
5.4.4 样本造纸企业政府环境管制利益相关者因素描述性分析 |
5.4.5 样本造纸企业社会公众利益相关者因素描述性分析 |
5.4.6 样本造纸企业经济层面利益相关者因素描述性分析 |
5.4.7 样本造纸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因素描述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造纸企业环境行为关键影响因素的识别 |
6.1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6.1.1 问卷因素构面和题项设计 |
6.1.2 问卷效度检验 |
6.1.3 问卷信度检验 |
6.2 造纸企业环境行为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的因子分析 |
6.3 造纸企业环境行为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的多元线性分析 |
6.3.1 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6.3.2 理论假设的提出 |
6.3.3 回归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
6.4 造纸企业环境行为关键影响因素的讨论 |
6.4.1 政府压力因素 |
6.4.2 社会压力因素 |
6.4.3 经济压力因素 |
6.4.4 内部压力因素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造纸企业环境行为关键影响因素作用机理 |
7.1 研究方法概述 |
7.1.1 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步骤 |
7.1.2 模型构建潜变量和测量变量的确定 |
7.1.3 概念模型构建 |
7.2 结构方程和测量方程模型构建 |
7.2.1 模型构建 |
7.2.2 研究假设 |
7.3 验证性因素分析 |
7.4 机理分析 |
7.4.1 企业环境防御行为关键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 |
7.4.2 企业环境适应行为关键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 |
7.4.3 企业环境积极行为关键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 |
7.5 最终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半导体企业运营中的EHS风险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创新 |
第2章 EHS管理体系理论概述 |
2.1 EHS管理体系的理论研究 |
2.2 企业EHS风险评价十大要素 |
2.3 企业EHS体系的建立 |
2.4 EHS风险管理在各阶段的具体表现 |
2.4.1 前期准备阶段 |
2.4.2 风险识别与调研阶段 |
2.4.3 规划设计和准备 |
2.4.4 EHS实施程序文件的编制 |
2.4.5 EHS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改进 |
2.4.6 管理审核和调整 |
2.5 企业EHS体系的审核 |
第3章 建立半导体企业EHS风险管理体系的常见问题分析 |
3.1 体系建立过程中的常见错误 |
3.1.1 大众对风险管理体系标准的认识模糊 |
3.1.2 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只做体系要素简单的加法 |
3.1.3 文件要求脱离企业自身实际 |
3.1.4 化学物品管理不够严谨 |
3.1.5 缺乏高素质专业咨询人才 |
3.2 好的EHS风险管理体系的标准 |
第4章 半导体企业基于EHS风险控制的管理体系建立 |
4.1 半导体企业EHS风险管理体系建立的注意事项 |
4.1.1 端正大众的正确认识,建立科学严谨的风险管理体系 |
4.1.2 正确认识环境防护,建立完善的EHS风险管理体系 |
4.1.3 文件要建立在企业自身实际 |
4.1.4 化学品管理 |
4.1.5 提高咨询人才素质,引进高素质人才 |
4.1.6 其他 |
4.2 半导体企业EHS风险管理文件体系的建立 |
4.3 半导体企业标准EHS风险管理体系的实现 |
4.3.1 制定方针 |
4.3.2 策划阶段 |
4.3.3 实施与运行 |
4.3.4 检查与纠正措施 |
4.3.5 管理评审 |
第5章 半导体企业EHS风险评价体系的完善及保障措施 |
5.1 EHS的管理评估 |
5.1.1 自我评估 |
5.1.2 有效性评估 |
5.1.3 合法性评估 |
5.1.4 管理体系的完整性评估 |
5.2 半导体企业EHS风险管理体系保障措施 |
5.2.1 导入变革管理 |
5.2.2 EHS风险绩效管理的引入 |
5.2.3 定期回顾与完善EHS风险管理体系 |
第6章 半导体企业M公司EHS管理体系实例研究 |
6.1 M企业已建立的EHS管理体系 |
6.2 M公司所实施的EHS体系的相关缺陷 |
6.3 M企业的事故原因分析 |
6.4 各程序文件的重要性分析 |
6.5 加强对M企业的EHS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ISO9000标准在地方政府管理中的实践困境与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ISO9000标准的历史演变及对地方政府管理的适用性 |
(一)ISO9000标准的历史演变 |
(二)ISO9000标准对地方政府管理的适用性 |
二、ISO9000标准在地方政府管理中的实践困境 |
(一)技术理性与公共理性的冲突 |
(二)操作层面难以把握 |
(三)制度的相容性偏低 |
(四)体系运行的持续动力不足 |
三、地方政府实施ISO9000标准的典型个案 |
四、ISO9000标准在地方政府管理中有效运行的思考 |
(一)合理确立标准,促进技术理性与公共理性的融合 |
(二)加强认证培训,确保理论与操作的对接 |
(三)完善体制机制,实现嵌入后制度兼容 |
(四)注重动力机制,保证政府质量管理的可持续性 |
(6)H公司四标整合管理体系项目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第2章 H公司现行管理体系概况及存在问题 |
2.1 H公司现行管理体系概况 |
2.1.1 H公司基本情况 |
2.1.2 H公司现行管理体系建立情况 |
2.2 H公司现行管理体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2.2.1 组织机构冲突问题 |
2.2.2 文件重叠与冲突问题 |
2.2.3 过程目标考核流于形式问题 |
2.2.4 重复审核与评审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H公司四标整合管理体系项目设计思想及方法 |
3.1 H公司四标整合管理体系项目设计思想 |
3.1.1 四标整合管理体系项目的提出 |
3.1.2 建立四标整合管理体系的可行性 |
3.1.3 项目预期达到的目标 |
3.1.4 项目评价指标 |
3.2 项目所采用的过程方法 |
3.2.1 过程识别及策划 |
3.2.2 过程实施 |
3.2.3 过程测量及分析 |
3.2.4 过程改进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过程方法的H公司四标整合管理体系项目设计方案 |
4.1 项目策划阶段 |
4.1.1 H公司内外部环境的SWOT分析 |
4.1.2 WBS步骤分解及整合进程安排 |
4.1.3 四标整合管理体系整合过程识别 |
4.2 项目实施阶段 |
4.2.1 整合过程流程图绘制和优化 |
4.2.2 利用AHP方法选择整合方案 |
4.2.3 四标整合管理体系文件一体化整合 |
4.2.4 四标整合管理体系一体化审核及评审 |
4.3 项目检查及评价阶段 |
4.3.1 强化过程KPI目标的考核与评价 |
4.3.2 四标整合管理体系运行效率评价 |
4.3.3 第三方认证机构评价 |
4.4 项目改进阶段 |
4.4.1 根据过程KPI目标考核结果的改进 |
4.4.2 根据一体化审核及评审结果的改进 |
4.4.3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的改进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H公司实施四标整合管理体系的管理及保障措施 |
5.1 设立四标整合管理体系运行的组织机构 |
5.1.1 任命四标整合管理体系的管理者代表 |
5.1.2 成立认证办公室 |
5.1.3 组建文件整合项目组 |
5.2 配备必要的资源 |
5.2.1 配置必要的内部人力资源 |
5.2.2 引入适当的外部资源 |
5.2.3 构建信息化平台 |
5.3 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与冲突 |
5.3.1 妥善处理原体系主管部门之间的冲突 |
5.3.2 妥善处理过程方法与要素方法之间的冲突 |
5.3.3 妥善处理不同管理体系之间的冲突 |
5.4 营造管理体系一体化整合的工作氛围 |
5.4.1 强化组织领导力 |
5.4.2 鼓励全员参与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于知识传播视角的国际管理标准实施障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范围、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2.1 国际管理标准的发展及在中国实施现状 |
2.1.1 国际管理标准的发展及全球认证情况 |
2.1.2 国际管理标准在中国的实施状况 |
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2.1 我国对国际管理标准研究的现状 |
2.2.2 对各种国际管理标准的认识和理解 |
2.2.3 各种国际管理标准实施有效性研究 |
2.3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3.1 国外关于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研究现状 |
2.3.2 国外关于其他国际管理标准的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知识传播理论概述 |
3.1 知识传播相关概念 |
3.1.1 知识及其分类 |
3.1.2 知识传播及其分类 |
3.1.3 知识共享、知识转移和知识扩散 |
3.1.4 知识管理 |
3.1.5 知识吸收能力 |
3.2 知识传播过程 |
3.2.1 传播与信息传播过程 |
3.2.2 知识传播过程 |
3.3 知识转化的基本原理 |
3.3.1 知识创造的SECI 螺旋模型 |
3.3.2 知识的内化和外化 |
3.4 知识管理理论概述 |
3.5 知识发酵理论概述 |
3.5.1 知识的生物活性特征 |
3.5.2 知识发酵机理 |
3.5.3 知识发酵模型 |
3.5.4 知识发酵的形式 |
第四章 我国企业实施国际管理标准现状调查分析 |
4.1 国际管理标准实施现状调查方案设计及实施过程 |
4.2 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描述性分析(A 卷) |
4.2.1 组织高层对国际管理标准的认识 |
4.2.2 高层对国际管理标准作用的评价 |
4.2.3 高层对国际管理标准实施障碍的看法 |
4.2.4 组织需要外部机构的哪些帮助 |
4.2.5 对国际管理标准应用前景的看法 |
4.3 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描述性分析(B 卷) |
4.3.1 对管理标准了解程度及途径 |
4.3.2 国际管理标准的作用发挥情况 |
4.3.3 实施国际管理标准的障碍及其原因 |
4.3.4 国际管理标准实施中的培训问题 |
4.3.5 相关因素对实施国际管理标准的影响程度 |
4.3.6 国际管理标准的实施前景 |
4.3.7 开放式问题统计分析 |
4.4 A、B 调查问卷对比分析 |
4.4.1 获取国际管理标准途径比较 |
4.4.2 国际管理标准实施现状比较 |
4.4.3 管理标准实施障碍的认识比较 |
4.4.4 各因素影响管理标准实施的程度评价汇总 |
4.4.5 国际管理标准实施前景比较 |
4.5 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统计模型分析 |
4.5.1 各障碍因素影响程度描述性统计 |
4.5.2 障碍因素的影响程度计量 |
4.5.3 实证研究 |
4.6 国际管理标准实施现状调查结论 |
4.6.1 将近一半组织通过两个以上国际管理标准认证 |
4.6.2 我国大部分组织认证动机更加明确 |
4.6.3 管理者对国际管理标准的熟悉程度有待提高 |
4.6.4 管理体系的作用受到认证组织的广泛认可 |
4.6.5 大部分组织认为国际管理标准比较适合本组织 |
4.6.6 国际管理标准实施中普遍存在一定障碍 |
4.6.7 大部分组织对国际管理标准的培训不到位 |
4.6.8 管理模式和员工素质对管理标准实施效果影响最大 |
4.6.9 国际管理标准在我国实施前景广阔 |
4.6.10 认证组织在管理体系运行中需要相关机构的指导 |
第五章 国际管理标准实施障碍理论分析 |
5.1 国际管理标准实施障碍概述 |
5.1.1 国际管理标准的知识特征 |
5.1.2 实施国际管理标准障碍分类 |
5.2 管理模式与方法障碍分析 |
5.2.1 管理模式的分类及特征 |
5.2.2 中国式管理模式的障碍及成因 |
5.3 员工素质与行为障碍分析 |
5.3.1 组织中员工素质与行为的界定 |
5.3.2 员工素质与行为对实施国际管理标准的影响 |
5.3.3 员工素质与行为障碍的成因分析 |
5.4 中西文化差异障碍分析 |
5.4.1 中国实施国际管理标准的主要文化障碍 |
5.4.2 中西方文化对比分析 |
5.4.3 中西方行为方式比较 |
5.5 对国际管理标准的认识障碍分析 |
5.6 组织培训障碍分析 |
5.7 组织外部障碍分析 |
5.8 国际管理标准传播障碍的整体分析 |
第六章 国际管理标准实施的知识繁育模型 |
6.1 标准实施的知识学习内涵和知识繁育模型 |
6.1.1 国际管理标准实施的知识学习内涵 |
6.1.2 国际管理标准实施的知识学习过程的交互 |
6.1.3 国际管理标准实施的知识繁育模型 |
6.2 标准实施的融知--发酵环境的优化 |
6.2.1 提升认证机构的认证风险 |
6.2.2 加强对管理咨询机构的监管 |
6.2.3 加强对认证从业人员的监管 |
6.2.4 提高认证行业进入条件,建立认证机构的能力评估体制 |
6.3 融知-发酵知识母体的选择与优化 |
6.3.1 国际管理标准知识的选择与优化 |
6.3.2 组织成员相关背景分析与人员选择 |
6.3.3 方案实施人员的选择与优化 |
6.4 融知-发酵知识酶的形成与完善 |
6.4.1 领导与规划 |
6.4.2 组织协调 |
6.4.3 激励与约束机制 |
6.4.4 培训机制 |
6.5 融知-发酵技术知识的引入与系统化 |
6.5.1 领导垂范和榜样激励 |
6.5.2 焦点事件 |
6.5.3 知识地图 |
6.5.4 学习型组织 |
6.5.5 人际沟通与人际网络 |
6.5.6 知识管理信息支持系统 |
6.6 知识繁育发酵吧的构建与完善 |
6.6.1 创意吧的构建与完善 |
6.6.2 贯标吧的构建与完善 |
6.6.3 系统化吧的构建与完善 |
6.6.4 演练与验证吧的构建与完善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7.3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二、参加科研情况 |
三、科研获奖情况 |
附录 |
附件一国际管理标准在中国实施情况调查问卷(A 卷) |
附件二国际管理标准在中国实施情况调查问卷(B 卷) |
致谢 |
(8)全面质量管理在大庆油田试油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大庆油田试油工程项目简介 |
1.1 试油工程项目概况 |
1.2 项目与质量管理的关联性 |
1.3 试油工程项目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大庆油田试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2.1 试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 |
2.2 试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 |
2.3 试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过程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3章 大庆油田试油工程项目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实践 |
3.1 PDCA 循环工作程序在试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
3.2 全面质量管理与 ISO9000 族标准的关联性 |
3.3 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的引入及整合 |
第4章 试油工程项目全面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
4.1 全员质量管理与完善制度落实责任 |
4.2 全企业的质量管理与完善质量目标分解体系 |
4.3 全过程质量管理与“管结果”到“管因素”的转变 |
4.4 修订完善试油作业指导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9)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服务的质量管理创新 ——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机制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文章框架 |
第一章 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服务与1509000 质量管理机制在公共服务中的运用.. |
第一节 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服务 |
一、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历史沿革 |
二、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功能 |
三、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公共服务属性 |
第二节 1509000 质量管理机制及其在公共服务中的运用 |
一、1509000 质量管理机制简介 |
二、1509000 质量管理机制在公共服务中的运用 |
第三节 1509000 质量管理机制在高考领域中的运用前景 |
第二章 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服务现状与引入1509000 质量管理机制的必要性 |
第一节 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服务现状及问题 |
一、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服务的运行机制 |
二、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服务的运行现状 |
三、当前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服务中现存突出的问题 |
第二节 问题的解决与引入1509000 质量管理机制的必要性 |
一、引入1509000 质量管理机制有利于强化高考的服务功能 |
二、引入1509000 质量管理机制有利于强化高考服务的质量管理 |
三、引入1509000 质量管理机制有利于加强高考服务的规范化管理 |
第三节 同类教育考试机构引入质量管理机制的成功先例 |
第三章 1509000 质量管理机制与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服务要求的契合性 |
第一节 管理理念的契合性 |
一、人本管理理念 |
二、文本管理理念 |
第二节 管理模式的契合性 |
一、服务的制度化管理模式 |
二、预防为主的管理模式 |
第三节 管理原则的契合性 |
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
二、领导作用 |
三、全员参与 |
四、过程方法 |
五、管理的系统方法 |
六、持续改进 |
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
八、与供方的互利关系 |
第四章 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服务实施1509000 质量管理机制的基本路径 |
第一节 实施1509000 质量管理机制的现实条件 |
第二节 实施1509000 质量管理机制的步骤和方法 |
一、前期准备 |
二、标准培训 |
三、体系策划 |
四、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 |
五、试行验证 |
六、内外审核 |
七、持续改进 |
第三节 实施1509000 质量管理机制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
一、端正对1509000 质量管理机制的认识 |
二、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 |
三、将1509000 质量管理机制的实施视作一个持续性的系统工程 |
结论及讨论 |
参考文献 |
(10)浅析制革企业运用PDCA循环法完善ISO 14001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PDCA循环法简介 |
3 制革企业运用PDCA循环法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
4 运用PDCA循环法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
4.1 环境管理体系与组织现行的管理体系结合 |
4.2 建立动态的环境管理体系 |
4.3 定期监控与不定期抽查 |
4.4 加强数据分析 |
4.5 实施有效的内审与管理评审 |
4.6 有力的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
四、建立ISO9002、ISO14001体系企业管理向深层次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制造企业主动性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剖析与绩效提升[D]. 刘军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2]企业前瞻型环境管理实践 ——利益相关者前置因素和绩效结果[D]. 叶雨潇. 浙江大学, 2019(02)
- [3]企业环境行为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 ——基于造纸企业的调研数据[D]. 何正霞. 南京林业大学, 2017(05)
- [4]半导体企业运营中的EHS风险管理[D]. 赵瑞. 西南交通大学, 2017(12)
- [5]ISO9000标准在地方政府管理中的实践困境与出路[J]. 黄秀香.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7(01)
- [6]H公司四标整合管理体系项目设计研究[D]. 滕希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4)
- [7]基于知识传播视角的国际管理标准实施障碍研究[D]. 杨家珍. 天津大学, 2012(07)
- [8]全面质量管理在大庆油田试油工程项目中的应用[D]. 谢万军. 吉林大学, 2011(09)
- [9]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服务的质量管理创新 ——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机制的可行性研究[D]. 芮南. 中国政法大学, 2009(S2)
- [10]浅析制革企业运用PDCA循环法完善ISO 14001体系[J]. 杨辉. 西部皮革, 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