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探讨论文_杨威

(国网福建永安市供电有限公司)

摘要: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很重要的部分,是进行电力输送的关键,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变电站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从而将整个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技术;探讨

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变电站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能有效提高电压,便于远距离输送电能;或是有效降低电压,便于给千家万户供电。变电站是变电的重要场所,起到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所以实现自动化是非常有必要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网的复杂度和电压等级在不断提高,传统的运行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电力系统的发展,成为阻碍电力系统发展的障碍。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成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它能有效提高电网运行速度,降低成本,节省人力,并能有效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1关于变电站自动化技术重要性分析。

在电力系统的各环节中都渗透进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将变电站中进行人工操作的局面进行有效改善,并能为变电站的整体运行提供改变。

1.1变电站实现自动化技术便于科研人员的仿真工作开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使用后,能有效改善其稳定和暂时状态,能有效实现同步实验。系统为此而得到了更加精确的数据,从而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科研人员在仿真环境下,能够更好地进行电力装置的测验,便于实时仿真实验室的建立。

1.2便于电力智能化的实现。电力在各行各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没有电力系统的支持,很多行业会处于瘫痪的境地。电力系统因为电力的广泛使用使得其安全性和自动化水平具有更高的要求。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来讲,是电力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的重要部分,能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进行系统的运行和设计工作,还能进行更加准确的系统故障分析,这些智能化的处理方式,能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2变电站应用电气自动化模式探讨。

2.1相对分散模式(DCS)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90年代后期,相对分散模式出现在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并被逐渐推广和应用。原先对其进行应用时是将几个相对较小的独立小区应用变电站呈现出来,通过建设小区内部设备小室,将各项用于安全的设备和监控等在安装小室中进行安装。对于直流、通信控制器和波录等一些特殊控制设备,需要采用集中安装的方式,以此来保证总控制功能的实现。最后,使用工业总线网路对各个安装小室和总控制室进行互联。所谓的分散控制系统就是将控制技术、通信技术、显示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新型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数据高速公路和计算机网络,DCS连接不同地点和不同功能的计算机。并且根据记账管理、分散控制的原则构建出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对于分散控制系统来讲,它是一个相对的闭环控制系统,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且有利于进一步的扩展。如下图1所示。[1]

2.2应用电气自动化系统集中模式。所谓的电气自动化系统集中模式指的是将特殊的操作控制室设置好,并安装监控模块、通信模块和保护模块。将这些自动化模块集中放置在控制室中,这些模块相互间并不存在联系。这种集中放置电气自动化的方式,能够有效扩展电路外围的接口。在具体的放置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档次的计算机系统,以此来实现变电站的集中采集开关量信息和模拟量信息等。[2]

2.3应用电气自动化系统分层分散模式。分层分散模式是一种全监控式应用模式,它的应用原理是利用和参照了中低压变电站的自动化模式。在分层分散模式中应用主变、高压线路和母线设备中的中央信号等进行集中组屏。根据设备间的间隔在设备小室中安装电容器和出线设备等,或是直接在一次设备上进行上述设备的安装,应用标准局域总线和通信规约对设备模块间进行互联。变电站二次设备应用分散式结构便于简化,同时还能降低设备投入。还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可靠性,能进行简便的维修和保养。变电站系统因为这些优点的存在而广泛应用该模式,特别是在当前电力水平逐步提高的背景下。

3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探讨。

3.1有效应用计算机保护功能。应用计算机保护功能是为了保护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很多电气设备,包括变压器、装置母线等。在运行变压器的过程中,对相应的故障进行及时记录并将多套定值储存好,从而将自身的修改定值显示出来。在运行变电站的过程中,会受到总监控系统的命令,它会对其中的工作步骤和故障信息进行及时的发送,以便于及时对设备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处理和诊断。

3.2对运行数据进行处理和采集。变电站应用自动化系统,主要是应用一些电气自动化所具有的基本功能。采集和处理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一些相关数据,这包括对变电站模拟数据、变电站状态数据和变电站脉冲数据的处理。

3.3设备故障及时准确地被记录下来,并及时进行事件的播录测距。运用变电站电气自动化记录功能,是为了及时记录设备故障和进行事件的播录测距工作。选用各种配置是为了将监控系统的通信功能发挥出来,便于及时通过监控系统实现事件的存储和故障分析功能。[3]

3.4如何操作和控制电气自动化。通过应用后台屏幕,可以进行变电站各项设备的远程操作控制功能。在操作中,为了有效避免系统故障导致的设备无法操作现象,要预先保留人工直接跳合闸,在故障发生时仍能保证变电站正常运行。

3.5应用自动化系统的自行诊断功能。系统中的插件具有自行诊断功能,能够实现系统后台和远方调度中心数据的输送功能。系统装置本身还具有很好的自检功能,能有效将系统装置自身的缺陷和故障找出来,并对故障发生的位置进行提示。

3.6有效处理和记录数据。系统进行数据的处理包括处理变电站历史工作数据和处理上级调度数据。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实际需求,在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进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工作。还可以通过远动操作和调度中心实现该功能。

4变电站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前景描述。

新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使得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成为常态,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LED电力自动化技术。该技术可以实现管理信息同时被各个厂家操作和共享,在使用中性能优良。国际上对该技术应用了一些新的使用标准。在我国的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应用过程中,相关研究人员应积极将该技术向国际标准靠拢,使得该技术具有更好地发展前景。在变电站中大规模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有效推进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进程。

5小结。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电能输送过程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有效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促进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同时还能保证变电站电力服务工作的全面化和智能化。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有效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促进电能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马英杰.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4,(05).

[2] 刘宗保.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技术[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1).

[3] 崔渊博.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上月刊).2013,(27).

论文作者:杨威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5年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0

标签:;  ;  ;  ;  ;  ;  ;  ;  

变电站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探讨论文_杨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