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广东广州 510310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94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肌力水平、FMA评分和ADL评分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肌力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FMA(27.99±4.31)分、ADL(27.59±4.6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梗塞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可提高患者患侧肢力,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脑梗塞;偏瘫;肢体康复训练
随着我国进入老年化社会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脑梗塞发病率呈现增加趋势。脑梗塞为临床常见疾病,患者以老年人为主,该病具有发病急、致残率高等特点[1]。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脑梗塞患者存活率明显提高,但部分患者治疗后出现语言障碍、口角歪斜等后、肢体障碍等后遗症,给患者心理造成巨大负担,对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研究显示[2],常规护理不能起到良好的康复作用,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偏瘫肢体康复训练中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94例脑梗塞患者临床资料回顾分析,讨论护理方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收治的94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为49岁至81岁,平均年龄为(66.42±4.09)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为47岁至82岁,平均年龄为(67.01±5.14)岁。患者家属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临床诊断符合脑梗塞诊断标准。两组患者上述条件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肢体康复训练中应用个性化护理,主要包括[3]:1.心理干预:脑梗塞患者因语言障碍、偏瘫极易出现焦虑、低迷、暴躁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及时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同患者家属沟通,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心理支持;2.饮食护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加强对患者饮食护理,给予个性化饮食指导,鼓励患者多食用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食物,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3.体位护理:鼓励患者健侧卧位,保证患者身体处于平衡状态,保证患侧肢体处于放松状态,膝髋关节保持屈曲位,结合患者舒适度轻微改变体位,为避免出现痉挛、压疮,协助患者定期变化体位;4.肢体康复护理:患者病情稳定后,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康复训练,被动床上训练,协助患者屈伸膝关节、髋关节,按摩患侧肢体,促进肌肉功能恢复,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
1.3观察指标
肌力水平评价标准[4]:0级表示显著肌肉收缩;1级表示可触及肌肉收缩;2级表示可在无负荷情况下实现肌肉收缩;3级表示可抵抗自重完成收缩;4级表示克服中等阻力;5级表示顺利运动,接近正常水平。应用FMA评价患者肢体功能及上下肢运动能力。应用ADL评价患者生活能力。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利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x±s)表示计量资料,n(%)表示计数资料,计数与计量资料分别利用X2检验与t检验表示,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肌力水平差异
实验组患者肌力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肌力水平对比
2.2 两组FMA评分和ADL评分差异
治疗前两组患者FMA评分、ADL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FMA及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FMA评分、ADL评分对比
3.讨论
脑梗塞在脑血管疾病中发病率高,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直接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脑梗塞患者发病后会伴有不同程度肢体功能障碍。早期应用康复训练及个性化护理可协助患者恢复正常功能模式,恢复肢体生理功能。文献报道[5],脑梗塞偏瘫或失语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改善肢体运动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个性化护理从心理、饮食、肢体功能训练等方面对患者开展全方位护理,显著提高护理效果。
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肌力水平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FMA评分、ADL评分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淑苗,WUShumiao.循证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4):18-20.
[2] 陈素芹,赖葱葱,廖丽霞.强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6,31(5):72-73.
[3] 郑红.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6,22(2):117-118.
[4] 武敏,袁庆婷,龙良琴.个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7,38(12):1614-1616.
[5] 程秀梅,王维利,谢伦芳.PDCA循环在初发脑梗死患者出院后行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10):739-743.
作者简介:苏菊香(1993.10-),女,福建泉州人,汉,就职于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本科,护师
论文作者:苏菊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患者论文; 肢体论文; 实验组论文; 脑梗塞论文; 评分论文; 功能论文; 康复训练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