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俊丽[1]2016年在《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优势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术界着力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中国特色视域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及其配套机制的改革以及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替代率、收益率、养老金发放等方面;研究焦点集中在缴费率是否高、替代率是否低、国家责任如何承担、个人责任如何体现等方面。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优势的研究则比较少,整体系统性研究就更少。鉴于此,本文选择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为研究对象,在认真梳理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演进历程基础上,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内生性优势即价值取向优势和制度立场全覆盖优势,实践性优势即多主体责任共担、适应性和可持续性优势,系统分析了优势的形成、现实形态、影响优势发挥的因素及优势充分实现的路径等基本问题。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叁部分构成,共22万字。绪论部分对论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主要内容、研究重点和难点、研究创新与不足进行了基本说明。正文部分,第一章和第二章阐述本文的基础理论和研究对象,分别对养老保障制度研究需要厘清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制度优势分析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和分析维度作了说明,对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演进历程及每一个进程中的实质性进步作出了概括和总结,这一部分奠定了全文的基础知识框架。第叁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分别对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内生性优势和实践性优势进行了深入论证,目的在于说明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的重大成果,其本身具有明显优势,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运行方向以及未来制度建设和改革任务都是建立在这一制度优势的基础之上的。第五章和第六章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实践的探讨部分,论证了制度优势在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状态下充分的实现路径。结论部分对本研究的主要观点作了整体性总结,并对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优势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的主要观点有: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整体研究密切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制度、实践形态方面的创新和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优势的前提条件、基础和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论、科学发展观等都为揭示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的基本规律和具体表现提供了逻辑合理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都为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提供了逻辑的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过程,就其实质而言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对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实践的理性认识过程,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型下不断探索和建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养老保障具体制度的科学实践过程,就是在社会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推进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价值实现过程。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和优势形成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但从其历史渊源看则贯穿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个历程中,尤其是建国以来的宪法、劳动保险条例、养老保障制度及机制,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基础框架,两者一脉相承、前后相继,逻辑而历史地统一在一个制度体系中,其所积累的经验教训是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和优势形成的历史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新世纪以来老龄化的不断加重,是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强大动力,推动着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发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完成了制度缺失的弥补任务,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成了制度一体化的升级任务。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优势逐渐清晰化并不断得到强化,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和优势建构过程秉持开放包容的马克思主义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吸取借鉴了西方政治学、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以及生命周期理论、世代交迭模型理论、代际正义理论、风险社会理论关于制度优势分析的合理思想,继承发展了马克思列宁关于社会养老的科学思想,弘扬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有关敬老养老的思想精华,借鉴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和运行的基本经验,改革了建国以来的养老保障制度,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并进一步彰显了制度优势。我们只有坚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和辩证唯物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正视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优势发挥被影响的表现,才能合理分析影响优势发挥的原因,才能科学规划制度优势充分实现的具体路径,推动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
白种立[2]2016年在《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口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参与者与推动者,人口的变动必然会引起经济的变动,研究一国的经济必然要充分考虑人口这一主要因素。一个国家的人口变动包括总人口规模、劳动、人口年龄结构、人口的地区分布等多方面,这些因素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的影响。而且由于经济的溢出效应,对其他邻近国家的人才供求、产业也会有影响。因此,在对经济的研究中充分考虑人口因素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作为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老年人口的增长带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重大课题之一。人口老龄化是伴随着经济发展或者国家人口调控政策必然会出现的过程。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会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只是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人口老龄问题表现的形式不同。总体而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将明显改变一国的人口年龄结构,进而改变劳动力供给、储蓄等各种经济变量,这些持续而深远的影响也将一步步影响一国经济格局的改变,若不能正确认识并处理人口老龄化问题,将会对一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严重影响。作为亚洲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的代表国家,韩国和中国的人口政策的实施及老龄化进程的发展虽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总体来说,韩国社会进入老龄化的时间要早于中国,老龄化发展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可能已经显现,因此研究韩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过程阶段及对经济的影响能为中国解决老龄化问题提供重要的借鉴作用。对中国来说,人口老龄化是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得不面临和应对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中国经济要实现平稳发展,必须充分理清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特征及其影响经济增长的可能路径,并以此为基础,借鉴韩国经验,找到适合中国经济形势的老龄化解决之路,这也是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之一。本文研究主体主要分为五大部分。首先,对人口转变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以及二者之间相关性理论等进行系统分析,从理论上发现人口结构转变、老龄化的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可能路径;其次,对韩、中两国人口政策转变过程进行详细回顾,并据此分析两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及其老龄化的成因;第叁,针对本文提出的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进行详细分析,本文认为老龄化主要通过影响经济结构的转变来间接影响经济增长,而又通过影响市场的消费需求和市场主要经济增长要素:储蓄和投资、劳动力的供给,双重影响下逐步调节产业结构;第四,运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经济增长变量,固定资产投资、研发投资、人力资本、人口因素以及经济增长gdp本身,通过构建var模型从实证上研究这两国五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未来的发展状况进行预测;最后比较两国社会保障政策的不同及韩国采取的主要解决老龄化的政策,通过比较分析,结合中国经济发展情况,从解决老龄化问题的视角,得出对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解决及经济发展的启示。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几个结论:韩国和中国两国的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首先,从两国老龄化的发展速度来说,两国的老龄人口在近年内都呈现很快的增长速度,这与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缓慢到来是不同的,两国面临的老龄化问题来得更迅速更复杂;其次,从两国的老龄化成因来说,韩国和中国老龄化的快速除了由于传统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及预期寿命增长之外,两国政府采取的人口政策也是推动老龄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两国的人口政策都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而两国在经济发展早期都认为过快的人口增长会阻碍经济增长,因此两国都采取了抑制性的人口政策,着重提高人口素质。而随着消极人口政策的实施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两国又都意识到适当的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开始实施积极的人口政策促进出生率的提高;最后,由老龄化带来的人口问题也具有相似性,出生率的下跌和抚养负担的加重都是两国政府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关于人口老龄化对韩、中两国消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消费结构的变化上。随着老龄人口的增长,由于老年人收入下降及身体素质需求,老年人独特的需求将在市场上体现,总体来说老年人口需要的医疗、保健、住房、教育消费增多,食品等的需求将会减少。但从计量的检验来说,由于老龄人口占得比例相对有限,他们的消费趋向在整体市场中表现不明显,因而计量结果上老龄人口作用没有很好地凸显。老龄化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在两国的表现稍有不同,在老龄人口增加,收入下降的条件下,一方面老龄人口本身的储蓄减少,另一方面政府供养负担加重,政府储蓄减少,进而总体储蓄的减少,这将引起投资的减少。观察两国近年来实际储蓄与投资情况,韩国的储蓄呈波动状态,投资减少,而中国的储蓄与投资都呈上升趋势。因此从计量结果上也能发映出,韩国人口老龄化与储蓄率没有相关关系,与投资有负的相关关系;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储蓄和投资都有正的相关关系。老龄化对两国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是一致的,劳动力减少与劳动力素质的提升都使得两国整体及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老龄化只是其中因素之一,在各种因素共同影响下,两国的产业结构都向效率更高的方向转变,农业、制造业所占的比重一直呈下降的趋势,而服务业的比重在逐渐上升。通过VAR模型过程,对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各经济增长变量与经济增长的联系分析显示,两国的结果存在异同点。经济增长与各因素在两国都有相关性,但是相关性的程度与表现方式不同。从老龄人口的社会保障政策来说,整体上韩国由于老龄化发展过程开始较早,在各项养老政策的实施上较中国有较好的成效,同时韩国采取的面对老龄化的经济政策也值得中国学习。
张洋[3]2016年在《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是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国家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我国人口老龄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当前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全局和亿万百姓的福祉,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是贯彻、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导思想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研究具有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本论文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在全面分析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体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原则,对如何完善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进行了事实求证、逻辑推导和系统分析,力图为政府提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理论模型,并为实现“老有所养”的国家战略目标提供决策参考。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得出结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包括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和社会参与等具体服务内容及相应的运行保障机制;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转型,社会养老服务模式应由家庭供养向社会保障转变、由家庭照料向社会服务转变、由零散分居向集中居家转变、由生活照料向积极养老转变;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架构应在现有“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基础上,融入“文化养老、社区卫生、权益保障、老龄产业”等新的发展目标,从而在社会养老服务资源相对有限的条件下,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功能实现最大化。本论文具体章节如下:第一章: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本章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和特征入手,界定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概念;阐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现代理论基础,为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完善提供一个体系完整、逻辑一致的理论框架。第二章: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本章通过讨论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历史演进过程,分析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及趋势,揭示推动和阻碍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双重因素,总结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演进过程中的有益经验。第叁章: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现状、问题及成因。本章在全面分析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提出完善当前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为研究如何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提供现实依据。第四章: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国际比较。本章以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瑞典模式、美国模式、英国模式、日本模式为研究对象,总结符合我国国情与传统文化的发展经验,为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科学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第五章: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途径。本章阐述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的理念、目标、原则,提出在当前形势下完善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四个具体任务,即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制度、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完善文化养老服务体系和完善老龄产业发展政策。第六章:老年人权益保障制度的完善。本章阐述了老年人权益的定义与主要内容,全面分析了我国当前老年人权益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第七章: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本章在分析我国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和一体化的社区卫生服务的观点,及完善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第八章:文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本章提出通过向老年人提供文化养老服务的方式,提升老年人精神享用和社会参与,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观点;并在研究文化养老服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文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对策。第九章:推动我国老龄产业的发展。本章定义了老龄产业的概念,认为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基点,并提出通过发展老龄产业满足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的具体对策。
朱伟红[4]2007年在《中日老龄化社会保障体制比较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末,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已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进入新世纪后,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2005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4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1%。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在老年人口基数增大、人口老龄化加快而且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老龄事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日本作为世界老龄化的“先行者”,在处理老龄化带来的影响作了很多的努力,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日本的老龄化率接近20%,相当于每五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从趋势上看,日本人口年龄结构未来将进一步老化。预计到2020年,大约每四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到2040年,大约每叁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到2050年,日本全国人口将从目前的不足1.3亿减少到1亿左右,劳动人口将从7900万下降到4900万。日本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确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并且一直在不断改革和完善,而且还通过立法的方式来保证其得到顺利的实施,现在可以说在日本已经形成了相当完善和成熟的社会保障制度与体系。但是随着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和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日本的社会保障系统问题仍然是使日本决策者头疼的问题。日本经济已经难以支撑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日本政府仍旧在为老龄化带来的影响积极做努力。中国也已经迎来老龄化的浪潮,我国的老龄化具有速度快、人口多、未富先老等特点。再加上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本身就存在诸多的不完善之处。所以,老龄化现象也将会给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带来巨大影响。日本作为中国的邻国,和中国有很多相似的之处。两个国家都是人口大国,在传统文化方面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而日本相对中国进入老龄化的时间比中国早,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也经过了不断的改革,建立其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因此我们可以从日本得到很多可借鉴的方法。本论文从中国的整体国情考虑,通过和日本社保制度进行比较,合理地吸收日本在此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议。希望本论文可以对应对我国的老龄化问题能够有更多的帮助,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李双月[5]2001年在《日本适应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文中研究指明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它的出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世纪,人口老龄化将成为最突出的难题之一。因此,如何构筑一个以养老金、老年医疗保健和护理问题为主的老年保障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全文共分叁大部分。首先介绍了日本老龄化的概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日本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诸多问题:人口老龄化使社会保障负担加重;雇佣制度与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企业和家庭的保障功能日趋弱化;少子化与老龄化并存;经济萧条增加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压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更好地适应人口老龄化,日本在现有社会保障制度基础上作出了相应改革,这正是本文论述的重点部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着手,对公共养老金、私人养老金都作出了相应改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即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为老年人建立起一种便利、公平、高效的援助体系。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被称为“世界级的难题”,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探索。日本作为发达国家中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作出了适当改革。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老年问题,希望通过对日本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研究分析为我国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陆风雷[6]2003年在《中国老年保障制度研究:理论基础、价值取向与制度选择》文中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对世界各国老年保障制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中国,由于人口政策引致的老龄化加速到来,加之整个社会经济正面临剧烈的经济转轨和社会变迁,中国老年保障制度改革成为一个极其紧迫的任务。现行老年保障制度框架存在根本性的缺陷影响了保障效果的发挥,需要进行重新定位和调整。本文对老年保障制度的基本经济理论进行全面分析和比较,指出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作为研究中国老年保障制度问题的基本方法。从现代老年保障制度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其产生有着客观必然性,它的基本特征在于社会共济,维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国际上关于老年保障制度改革模式的争论实质上是价值理念的分歧,从社会公正的角度来看,老年保障是属于公平特征的基本物品,其主要功能在于收入再分配。我国以往改革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是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失当,需要结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分析进行根本性调整。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迁与经济转轨期的特定历史阶段,人口老龄化、社会收入分配格局、人口政策、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市场化改革等基本国情和现实因素,决定了我国老年保障制度改革应该保证公平优先,并以此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因而需要重构我国的老年保障制度。本文提出以“社会统筹、总体积累”的目标模式作为进一步改革的框架性政策建议,并对这一模式的核心内容、实施难点与相关的配套改革作了初步论述。 本文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为指导对中国老年保障制度进行理论研究的探索性尝试。由七章组成,共15万字。
胡秋明[7]2009年在《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理论与政策研究》文中提出养老金理论研究的创新与发展总是与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具体实践相辅相成、互为犄角的。换言之,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具体实践丰富了养老金理论研究的内容,并推动着养老金理论研究的创新与发展;而养老金理论研究的创新成果又反过来推动着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具体实践,并指引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方向和具体政策取向。进入21世纪以来,实现养老金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构建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制度同样也是当前我国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难点。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具体实践客观上要求从理论上明确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及其运行机制设计的内在要求。只有在理论上首先明确了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及其运行机制设计的内在要求,方才能明确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亦才能正确选择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制度优化路径。论文以可持续养老金制度为研究对象,以构建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理论和政策分析框架为主题,以明确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模式选择及其运行机制设计的内在要求为主要任务,进而提出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及其制度优化路径。毫无疑问,论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基于多学科融合、跨学科研究的视野,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为主,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口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理论的融合与创新,初步构建一个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理论分析框架,着重于分析不同养老金制度模式运行机理的经济学内核、人口老龄化对不同养老金制度长期财务平衡的影响效应、不同养老金制度模式的长期经济增长效应以及不同养老金制度模式在为全体老年人提供稳定的、可以明确预期的、充足的老年收入保障方面的功效,从理论上明确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及其运行机制设计的内在要求,从而为明确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及其制度优化路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论文基于比较制度分析的视角,系统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具体政策取向及其对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启示,并深入挖掘了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制度约束条件,明确了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论文立足于中国转型时期的现实国情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并充分考虑既有养老金制度演进的路径依赖,明确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及其制度优化路径。全文由8章和4个附录构成,各章主要研究内容和观点如下:第1章导论,提出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对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进行了简要综述,分析了国内外现有研究的不足,指出论文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并明确了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主题,阐述了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总体框架和主要的研究方法,提出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第2章首先基于不同的分类标准,提出一个完整的养老金制度分类维度,目的是界定本文所使用的有关养老金制度的概念体系。然后利用两期世代交迭模型的分析方法,通过对现收现付制待遇确定型(NDB模式)、基金积累制缴费确定型(FDC模式)和非积累制缴费确定型(NDC模式)叁种主要的缴费型养老金制度的内部收益率进行理论推演和比较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叁种养老金制度运行机理的经济学内核,从而为养老金制度改革中的模式选择提供了一个可以衡量的经济理论解释框架。本章还基于欧亚六国NDC模式养老金制度的主要特征及其改革进程(详细资料参见附录1),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对NDC模式养老金制度的起源进行了解释,并简要介绍了NDC模式养老金制度的制度渊源和理论基础以及NDC模式养老金制度的基本结构及其特有的财务平衡机制。第3章首先基于人口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了推动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决定因素,并刻画了全球人口年龄结构转型的宏观背景与长期发展趋势。鉴于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里,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主要地区人口年龄结构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本章接下来同样利用两期世代交迭模型的分析方法,引入养老金制度的财务赤字占经济总产出的比重的计算公式,通过分析函数的单调性比较了人口老龄化对叁种主要的缴费型养老金制度长期财务平衡的影响效应及其政策含义,并明确指出,现阶段叁种典型的缴费型养老金制度均不能从根本上避免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是经济产出及其增长,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制度要能够以一定的传导机制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第4章则依托于以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对既有的研究思路进行扩展,从养老金制度安排与物质资本积累、养老金制度安排与人力资本积累、养老金制度安排与劳动力供给、劳动者退休决策以及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养老金制度安排与全要素生产率四个方面之间的关系着手,分析比较不同养老金制度的长期经济增长效应及其传导机制。本章的分析表明,伴随基金积累制养老金制度的引入,养老基金的积累规模在不断扩大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养老基金通过促进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完善与发展,以及通过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将有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对长期经济增长产生显着的正面效应。第5章则从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发展与为全体老年人提供稳定的、可以明确预期的、充足的老年收入保障之间的内在逻辑入手,分析了扩大养老金制度覆盖面的约束条件及其可能的政策选择、不同养老金制度的收入再分配特性及其风险特性。本章的分析表明,建立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将有助于扩展养老金制度的覆盖面,有助于预防老年贫困、有效降低老年群体的贫困发生率。因此,各国在进一步增强缴费型养老金制度中缴费与养老金待遇之间的关联程度的同时,亦更加重视引入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并合理确定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在多元化、多层次养老金制度体系中的目标定位。第6章首先基于本文前面章节的分析所揭示的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模式选择及其运行机制设计的内在要求,明确提出普遍适用的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及其制度约束条件。紧接着又基于比较制度分析的视角,系统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具体政策取向(详细资料参见附录2、附录3和附录4),并抽象提炼出其对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政策启示要点。本章的分析表明,以养老金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总体目标,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应着力于在维护社会公平和制度结构弹性的基础上,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平衡。国际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经验实证检验还表明,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政策取向集中于:其一,积极实施参量式改革以改善养老金制度的财务平衡状况;其二,发展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金制度体系;其叁,建立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适度结合的缴费型养老金制度;其四,合理界定政府、市场组织、企业和个人在养老金制度中的责任定位。第7章立足于中国养老金制度城乡分离发展的路径依赖,回顾了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制度、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制度以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并基于可持续养老金制度的基本内涵及其制度设计的内在要求,对中国现行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估,其目的是明确中国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路径依赖。本章的分析表明,中国现行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面临诸多制度性障碍,主要包括:现行养老金制度体系残缺与制度分立并存,制度碎片化的发展趋势明显,公平、正义、共享的核心价值理念并未得到充分实现;政府、市场组织、企业和个人在养老金制度体系中的责任定位不清,多层次的养老金制度体系并未真正建立起来;现行“统账结合”模式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有效性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中国养老金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第8章首先分析了中国转型时期的现实国情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明确了中国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社会经济条件,进而提出中国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及其制度优化路径。本章的分析表明,中国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应着力于:建立以缴费型养老金制度为主体、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为补充、经济保障与服务保障相结合、覆盖全体城乡居民、基本结构统一、适度集中、有序组合的多元化、多层次养老金制度体系。基于中国养老金制度建设的现实约束及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当前中国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制度优化路径应着力于:进一步完善优化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制度,并逐步建设成覆盖全体城镇劳动者、政府主导、劳资分责、互助共济、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个人账户实账运行、基础性养老金实现全国统筹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制度;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基础上,推进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制度改革,建立公职人员基本养老金制度和年功年金制度;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方案,建立覆盖全体农村居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农民基本养老金制度;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非缴费型老年津贴制度,以充分实现预防老年贫困、有效降低老年群体贫困发生率的政策目标。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有:一是初步构建了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理论分析框架。论文在充分把握国内外有关养老金制度及其变革的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多学科融合、跨学科研究的视野,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为主,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口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理论的融合与创新,将一个个局部的、隔离的信息纳入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这一总体分析框架,从理论上理清了各种现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初步构建了一个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理论分析框架,从而从理论上明确了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及其运行机制设计的内在要求,亦为明确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及其制度优化路径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具体来说,论文选取内部收益率这一可计量的变量,利用两期世代交迭模型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叁种主要的缴费型养老金制度的内部收益率进行理论推演和比较分析,揭示出缴费型养老金制度运行机理的经济学内核;接下来论文基于叁种主要的缴费型养老金制度的运行机理,同样利用两期世代交迭模型的分析方法,引入养老金制度的财务赤字占经济总产出的比重的计算公式,通过分析函数的单调性比较人口老龄化对叁种主要的缴费型养老金制度长期财务平衡的影响效应及其政策含义;鉴于经济产出及其增长是解决养老问题的关键,论文依托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从理论上理清了养老金制度安排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及其约束条件,并比较了不同养老金制度模式的长期经济增长效应;由于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并非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建立健全养老金制度的根本目标是为全体老年人提供稳定的、可以明确预期的、充足的老年收入保障,所以接下来论文则从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发展与为全体老年人提供稳定的、可以明确预期的、充足的老年收入保障之间的内在逻辑入手,分析了扩大养老金制度覆盖面的约束条件及其可能的政策选择,并比较不同养老金制度的收入再分配特性及其风险特性。二是丰富和发展养老金制度与长期经济增长的经济理论分析框架。论文依托于以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在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归纳、抽象演绎的基础上,对既有的研究思路进行扩展,从养老金制度安排与物质资本积累、养老金制度安排与人力资本积累、养老金制度安排与劳动力供给、劳动者退休决策以及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养老金制度安排与全要素生产率四个方面之间的关系着手,理清养老金制度安排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及其约束条件,并比较了不同养老金制度模式的长期经济增长效应,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养老金制度与长期经济增长的经济理论分析框架。特别是论文系统地分析了养老金制度对个人劳动供给决策、劳动者退休决策以及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效应及其约束条件,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养老金制度与劳动力市场及其行为的研究内容。而且,论文创新性地引入全要素生产率这一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并从理论上理清了养老基金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传导机制,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养老金制度与长期经济增长的经济理论分析框架。叁是明确了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制度约束条件以及制度优化路径。论文以国际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具体实践进行经验实证检验,通过比较制度分析明确了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制度约束条件以及制度优化的基本路径。论文明确提出,以养老金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总体目标,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应着力于在维护社会公平和制度结构弹性的基础上,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平衡。其具体内涵体现为:实现人人老有所养,为全体老年人提供稳定的、可以明确预期的、充足的老年收入保障;有效预防和消除老年贫困,并向大多数工薪劳动者提供合理的养老金收入替代;改善养老金制度的长期财务平衡状况,提高养老金制度自身的运行效率;以一定的传导机制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制度应具备动态可调整性以及一定的制度弹性。而政治支持的力度、广度和持久度、人口年龄结构及其发展趋势、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结构和就业方式、政府和私人机构的执行能力以及养老金制度演进的路径依赖等则构成为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制度约束条件。四是突破了城乡养老金制度分离式发展的既有思维惯性的束缚,基于城乡养老金制度统筹发展的研究视角,以城乡养老金制度长期可持续发展为总体目标,明确中国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以及城乡养老金制度统筹发展、动态整合的有效路径。论文并不是孤立地研究城镇职工养老金制度改革,亦不是仅仅停留在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上,而是将二者统一到构建城乡统筹、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制度的研究框架中。笔者认为,无论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制度的进一步改革,还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都必须立足于城乡养老金制度统筹发展的战略高度,都必须能够适应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急剧转型的现实需要,特别是要能够适应城乡劳动力就业方式的转变以及城乡劳动力跨地区迁移的现实需要。只有将城乡养老金制度置于统一的分析框架中,方才有助于解决社会经济结构急剧转型中新生群体,包括农民工、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亦才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流动时其养老保险关系的接续转移难题,也才能够实现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宏伟目标。
李琳琳[8]2013年在《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发展,其对社会保障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的研究结果显示,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4.37亿,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2倍。在人均预期寿命逐渐延长的背景下,老年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使老年抚养比不断上升,这给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了巨大压力。首先,本文以人口学、经济学和社会保障等理论为基础,建立人口预测模型,分析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老龄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化趋势及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查阅和政策解读,从劳动力供求角度深入分析人口老龄化中对社会保障体系产生影响的因素。并选取关键影响因素,从劳动力供需两个维度为切入点建立人口预测模型,以实证研究方法探讨人口老龄化对未来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养老保障模式等方面的影响。其次,分析老年人口规模变化对医疗费用总量的影响,采用精算模型和定性研究方法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险基金的影响,以及对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最后,借鉴福利国家、拉美国家等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基于社会保障理论、社会福利相关理论,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提供理论建议。本文探讨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产生的影响,主要通过构建数学、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社会养老、医疗保险基金、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以期达到对社会保障问题的深层剖析。
张伊丽[9]2013年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的经济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共养老金制度不仅是现代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保障制度,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建立和健全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养老金制度是现代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本文在阐述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历史演变和改革历程的基础上,重点考察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的经济效应,特别是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对企业发展、劳动力市场、社会储蓄、国民消费和国家财政等方面的影响,深入分析日本养老金制度改革对公共养老金的财政收支、公共养老基金以及不同年代人们的养老负担和养老金受益水平的影响等,指出日本公共养老金的制度缺陷与发展方向,为日本今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公共养老金制度提供政策建议。目前来说,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制度体系问题”和“财政问题”两个方面。“制度体系问题”是指,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的适用范围以及基本养老金和报酬比例养老金的功能定位等存在较大问题,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公平与效率有待提高。“财政问题”是指由于人口结构的急剧变化,日本现收现付制的公共养老金制度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财务危机,国家财政压力加大。首先,本文结合公共养老金制度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和经济理论基础,论述日本国民的晚年生活对公共养老金的高度依赖性,指出公共养老制度在日本现代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对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历史演变的梳理,着重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对“国民皆年金”公共养老金制度的构建、两层次公共养老金制度构架的形成、“宏观经济浮动率调整机制”的引入等几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进行深入剖析,指出不同时期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的改革重点及其特征。其次,论述日本现行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基本框架和制度模型,详细分析国民养老金、厚生养老金和共济养老金叁大公共养老金的财政模式、缴费状况和受益水平等,深入论证2004年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引入的“宏观经济浮动率调整机制”作为日本独特的养老金核算方式的实际效应及其意义所在,并着重剖析日本公共养老金的财政状况、公共养老基金的运营效益和日本现行公共养老金制度对社会经济其他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对企业发展、劳动力市场、国民储蓄和家庭消费等方面的影响,重点考察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的社会经济效应,进而总结得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日本公共养老金的制度缺陷。再次,在比较分析各种改革方案和制度争议的基础上指出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发展方向和改革路径,特别是对各方热议的将公共养老金的财源由“社会养老保险费”改为“消费税”、改现行的“现收现付制”财政方式为“基金积累制”的财政方式、公共养老金制度的一体化改革以及如何缩小公共养老金的代际差别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为今后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提出政策建议。最后,文章将在总结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的改革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基本养老金制度的发展现状,分析今后中国基本养老金制度可能的发展方向和政策选择。日本的公共养老金制度包含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符合年龄条件的所有国民为参保对象的国民养老金(也称为基本养老金)制度,第二层次是以一般企业职工为参保对象的厚生养老金制度和以公务员等公职人员为参保对象的共济养老金制度所构成的雇员养老金制度。国民养老金的参保对象按其职业的不同可以分为第1号被保险人(农林渔业等自营业者)、第2号被保险人(加入厚生养老金和共济养老金的人员)和第3号被保险人(第2号被保险人的配偶)。以第1号被保险人为参保对象的国民养老金于2002年开始出现财务收支赤字,之后,国民养老金的财务赤字不断扩大。1998年,厚生养老金的收支盈余开始逐渐减少,至2003年日本厚生养老金也出现了财务赤字,2005年以后,失业率的上升和经济的不景气更是大大影响了厚生养老金保险费的收缴,日本厚生养老金的财务赤字迅速扩大,而且,日本的各类共济养老金制度因为参保人数的减少和领取共济养老金人数的增加也陆续出现财务赤字。为应对日益严峻的人口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解决越来越严重的养老金财政赤字,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不断提高公共养老金的保险费(率)、下调公共养老金的支付乘数,并逐步延迟领取公共养老金的起始年龄等,从而引发了公共养老金受益水平的代际不公和养老负担不断加重等一系列问题,因此,2004年日本又进行了一次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旨在能够构建一个“一百年安心”的公共养老金制度。此次养老金制度改革规定:2017年后不再上调公共养老金的保险费(率),引入“宏观经济浮动率调整机制”以合理调整公共养老金的支付标准,维持公共养老金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增强人们对公共养老金制度的信任感。但是,由于日本经济长期以来处于通货紧缩的状态,“宏观经济浮动率调整机制”很难充分发挥作用,加之日本国民养老金的空洞化问题和公共养老金制度内的不公平现象等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日本国民对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依然抱有怀疑态度,日本政府必须在尽快摆脱经济困境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公共养老金制度,提高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公平性与稳定性,充分发挥公共养老金制度的积极效应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此外,由于日本现行的公共养老金制度采取的“修正式的基金积累制”(基金积累制+现收现付制)财政方式,日本目前仍保有约120万亿日元的公共养老基金,对已有的养老基金如何进行投资运作以提高养老基金的投资收益率、弥补公共养老金收支失衡的问题,这也成为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今后改革的重要问题之一。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降低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恶化了国内投资环境;②劳动力需求市场受到抑制,社会产能下降,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受到一定影响;③个人和家庭的消费不足,进一步加剧了消费市场的低迷;④个人和家庭的储蓄下降,国家的财政压力加大,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公平性与稳定性较差。关于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进一步改革的措施,日本的公共养老金制度有必要根据人口结构和社会经济的变化进行相应改革,提高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公平性和稳定性,有效解决公共养老金的财务收支赤字,以保障养老金制度的健康发展。首先,对于公共养老金制度体系的改革:①改固定保险费为国民养老金保险费率,切实解决国民养老金空洞化问题;②将非正式职工纳入厚生养老金制度、扩大厚生养老金制度的参保范围,提高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公平性;③规定第3号被保险人的养老保险费由第3号被保险人家庭承担,消除公共养老金制度内的不公平现象;④设立报酬比例养老金个人账户(基金积累制),基本养老金采取现收现付制财政方式,确保高龄老年人的养老金收入;⑤统一厚生养老金和共济养老金的保险费率和参保条件,逐步将共济养老金并入厚生养老金制度,促进公共养老金制度的一体化改革。其次,有效解决公共养老金财务赤字:①鼓励老年人继续就业、适度延迟领取公共养老金的起始年龄,缓解劳动人口不足和公共养老金的财政压力;②上调浮动调整率、延长“宏观经济浮动率调整机制”的实施年限,适度抑制公共养老金受益水平的上涨幅度;③降低高收入家庭的养老金支付标准、依据在职人员与退休人员的比例确定保险费率,确保公共养老金收益率的相对平衡;④设立专门的以提高福利为目的消费税或者提高现有的消费税税率,提高公共养老基金的运营收益,尽可能在保障公共养老金财务平衡的基础上实现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公平与稳定,促进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剧的社会背景下,中国的基本养老金制度改革应从日本的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中吸取一定的经验与教训。首先,我国应适度提高退休年龄,延迟领取公共养老金的起始年龄,有效解决养老金的资金缺问题口;其次,拓展筹资渠道,加大政府对养老金的财政投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费用占财政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再次,提高基本养老金的统筹水平,统一基本养老金的缴费与支付,消除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养老金负担与受益水平的差异,并逐步推进公共养老金制度的一体化改革,消除制度内的不公平现象;最后,将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实行分账管理,积极拓展养老基金的投资渠道,规范养老基金的投资运营模式,构建安全、高效的养老基金运营机制,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投资能力的养老基金管理机构,提高公共养老基金的抗风险能力。
邱添[10]2012年在《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理论与实践思辨:国际经验与中国政策选择》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后,两次“石油危机”重创了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低迷的经济状况再也不能继续支撑国民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经济危机的爆发、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成为了社会保障预算收支剧烈波动的重要原因。而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日趋严峻,改变了传统现收现付制赖以稳定运行的人口条件,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财务上普遍陷入不可持续的境地。欧美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措施对自身的社会保障制度施行改革,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社会保障预算管理过程,对社会保障制度运行机制的内生变量进行调整,以期改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长期财务平衡状况,缓解人口老龄化以及经济不景气对社会保障预算收支造成的不利影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得到了普遍的重视,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强化了社会保障预算管理与社会保障制度财务可持续之间的联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逐渐深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国民潜在的社会保障需求日益显性化,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刚性较强的保障需求。特别是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目标实现在即,如何增加制度的灵活性和可协调性,提高制度的整体管理服务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业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一环。此外,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涉老”支出快速增加的趋势已日渐明显,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财务可持续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如何实现保持社会保障预算收支中长期平衡的目标,以适应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提出的要求,业已成为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政策实践的重中之重。本文立足于中外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政策实践的现状,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制度财务可持续造成的影响,从宏观、战略层面,梳理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发展的演化规律,厘清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变迁的关键节点,比较不同类型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模式的异同,构建具有前瞻性的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理论与政策分析框架,以期能够为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全文由七章组成,各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导论提出了论文所研究的问题,阐明了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对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进行了述评,指出论文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阐述了论文研究思路、逻辑结构、总体框架以及研究方法,提出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并对论文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对论文的研究范畴作出了界定。第1章对社会保障理论和政府预算理论进行了梳理。通过回顾总结不同理论流派对社会保障和政府预算所做的理论阐述,比较不同理论流派的核心观点,归纳提炼出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两个重要理论依据:其一是政府社会保障职能的理论诠释,其二是如何提高政府预算管理绩效的理论诠释,并以此确立本文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点。第2章从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点出发,详细阐述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内涵、核心概念以及组织流程,从社会保障资金收支与公共财政收支、社会保障预算与公共财政管理、社会保障预算管理与政府预算管理叁个方面,对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进行了互动剖析,抽象出社会保障预算与公共财政的基本关系架构,并以此构建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两个重要理论假设:其一,从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动态视角来看,社会保障预算管理与政府预算管理如何衔接具体表现在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演进发展进程中;其二,从提升社会保障预算资金管理绩效的静态视角来看,社会保障预算管理与政府预算管理的有机衔接具体表现为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模式的选择。第3章对中外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演进发展进行了历史分析。根据不同历史时空下社会保障政策的变化以及社会保障预算管理表现出的特征,将中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演进发展划分为初创阶段(1949年—1968年)、停滞阶段(1969年—1985年)、调整阶段(1986年—1998年)和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四个阶段,将国外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演进发展划分为初创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发展阶段(20世纪40年代—20世纪70年代)和创新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叁个阶段。在此基础上,从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变迁、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变迁、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与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变迁以及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变迁四个方面,归纳总结中外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变迁的主线,探寻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变迁规律,辨析社会保障预算管理与政府预算管理有机衔接的路径安排。第4章首先通过厘清社会保障预算资金的来源,指出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模式类型的确定在于辨别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与政府预算管理的衔接方式。其次,从阐述政府预算管理全面性、一致性、年度性和严格性原则出发,通过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与政府预算进行互动剖析,从资金拨付、预算周期和管理程序叁个方面,指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与政府预算管理原则存在不匹配,进而确立了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模式类型的分类依据。最后,将国际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模式分为叁种类型,并以英国、荷兰、日本、法国、美国、新加坡、德国和智利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模式为例,对不同类型的社会保障预算管理进行了简析,比较了不同类型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模式的特点。第5章首先梳理了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政策实践的财政环境,从政府预算管理改革、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政府会计改革以及健全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六个方面,详细论述了近年来我国推行的财政管理改革措施对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政策实践的影响。其次,对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整体评估,从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法律体系、管理模式、管理体制、管理机制以及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范围五个方面,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政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明其引发的原因。最后,选择山东省和湖北省南漳县为研究对象,对两地的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政策实践进行梳理,旨在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启示。第6章首先立足于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现状,从人口、经济、政治和技术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发展面临的挑战和约束条件。其次,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具体国情,充分借鉴国际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发展经验,详细阐述了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政策实践的总体发展思路与基本政策取向。最后,从法制建设、模式完善、体制优化以及机制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和优化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政策建议。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有:第一,初步确立了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社会保障预算管理与政府预算管理有机衔接的互动模式。论文通过详细梳理社会保障和政府预算理论,提炼出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理论依据,并以此为理论基点,通过详细阐述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内涵、核心概念以及组织流程,对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进行互动剖析。从理论层面,抽象出社会保障预算与公共财政之间的基本关系架构,进而延伸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社会保障预算管理与政府预算管理有机衔接的互动模式。这在国内现有的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研究中,是一种值得探索和比较创新的尝试,有助于开拓思路,强化现有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从新的维度来理解旧问题、发现新问题,并探寻解决问题的新思路。第二,归纳提炼并总结了中外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变迁的规律和特征,揭示出社会保障预算管理与政府预算管理有机衔接的路径。论文通过系统回顾中外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演进发展,从历史变迁的角度,对中外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演进发展的历史阶段进行了划分,概括总结了每个历史阶段的特点,并从实证层面,揭示出社会保障预算管理与政府预算管理的有机衔接过程。尤其是在国外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历史演进分析中,论文从公民权利理论出发,基于社会权利的分析视角,详细分析社会权利与社会保障制度二者互动发展之间的联系,从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视角,对福利国家的形成,以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福利国家陷入危机以后,社会保障待遇支出难以控制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和诠释,这对丰富现有社会保障预算管理与财务研究体系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第叁,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模式的特点,揭示出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模式选择的内在含义。论文从阐述传统政府预算原则入手,通过剖析社会保险基金的自身属性,分析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与传统政府预算管理原则之间存在的不匹配,明确提出了国际间不同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模式划分的关键在于,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与政府预算管理有机衔接方式的选择,并以此为分类依据,对世界主要国家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模式进行了分类,并比较了不同类型的特点。同时也从实证层面揭示出,基于不同经济、社会、政治以及文化等制度条件,出于有效提升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绩效的目的,不同国家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和政府预算管理有机衔接,最终体现为选择不同的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模式,这为今后加强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之间关系的研究,探索出一个颇有价值的研究方向。第四,详细阐述了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发展的约束条件,提出了具有政策价值及实践价值的发展思路。论文立足于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现状,从人口、经济、政治和技术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发展面临的挑战和约束条件,并以此为基础,将国际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发展的经验启示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从法制建设、模式完善、体制优化以及机制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的政策思路和具体措施,这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政策实践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优势研究[D]. 邓俊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6
[2].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 白种立. 青岛大学. 2016
[3]. 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研究[D]. 张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4]. 中日老龄化社会保障体制比较与对策[D]. 朱伟红.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5]. 日本适应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D]. 李双月. 河北大学. 2001
[6]. 中国老年保障制度研究:理论基础、价值取向与制度选择[D]. 陆风雷. 复旦大学. 2003
[7]. 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理论与政策研究[D]. 胡秋明. 西南财经大学. 2009
[8].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的影响研究[D]. 李琳琳.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3
[9].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的经济学分析[D]. 张伊丽. 华东师范大学. 2013
[10]. 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理论与实践思辨:国际经验与中国政策选择[D]. 邱添. 西南财经大学. 2012
标签:社会学及统计学论文; 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养老金论文; 人口老龄化论文; 养老服务论文; 养老金调整论文; 老年产业论文; 增加养老金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养老保险论文; 优势分析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济论文; 人口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