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在商业综合体工程造价管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连阿玲,朱生茂

BIM在商业综合体工程造价管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连阿玲,朱生茂

杭州万邦品茗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20

摘要:城市商业综合体工程建设类型复杂,在估算、概算和预算过程中涉及的因素较为复杂,在造价管控工作覆盖面不够全面和深入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失控的情形。采用传统的造价管控方式,不仅程序复杂,环节混乱,而且在各步骤衔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数据统计错误,给造价管控工作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基于BIM造价管控,能够极大的改变传统造价方式的不足,提升工程造价质量。

关键词:BIM;造价管控;商业综合体

随着BIM技术开发和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其在建筑行业全流程运行过程中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不仅解决了传统工作模式中存在的信息传输格式不统一,交换路径不明确的缺点,还提高了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本文结合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具体建设情况为例,对BIM在商业综合体工程造价工程管控中的应用予以说明,从而提高BIM的应用价值。

1、案例概况

某城市旧城区改造中的商业综合体项目,地处城市北二环与南北主干道立交东南侧,总建筑面积233225㎡,项目开发始于2015年3月,建设周期为2015年~2022年。项目功能区包括商业服务区、儿童娱乐区及多功能区。本案例结合BIM造价管控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对BIM在各个环节实施的内容进行说明。

2、应用方式简介

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延伸至建筑工程开展的各个阶段,目前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实际应用的软件类型有三十多种,基本囊括了现代建筑工程建设的各个流程,但是由于各自具有的特点不同,其所针对的具体流程也有所差异,并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要提前做好相关的共同工作,选取文件存储格式统一并且能够进行信息交流的BIM软件,以减少在沟通流程中带来的不便[1]。在本案例中,基于BIM软件运行的特点,所选择的是“估算—概算—预算”三阶段分析和控制模型。采用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将各个阶段的数据进行细化和继承,在管控工作中能够及时进行上游追溯和复查,其应用方式可以简述如下:在估算阶段,根据项目建设的特征和管控需要,建立具有功能分区效果的体量模型,将关键信息分别附加在各功能分区中。在概算阶段,需要针对功能分区及其附着的关键信息在后台标准族库运行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对应各自的对象构件。在预算阶段则是要对对象构件继续进行深化,直至对象构件达到正常工作为止。在BIM应用过程中,需要依照模型运转体系和案例的实际设置情况出发,避免人为进行阶段划分,从而使造价管控工作造成割裂。

3、BIM在估算阶段的造价管控

在本案例实施的过程中估算阶段指的是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造价管控的方式,是在“取价”和“工程算量”确定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的单体总价。其中,“取价”指的是在BIM后台资源库原有的类似工程及造价指标选取的基础上,结合案例的实际情况,科学界定项目各个分区的使用功能、物理环境及其各自的空间构成,对各个组成空间进行量度,并设定其各自的形状、平面位置和净空高度等不同的信息[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基础上,由BIM软件进行计算出各个分区建安工程的单方造价指标。工程算量是BIM所具有的基本功能之一,在进行工程算量时,其运行的基础是初步搭建的分区体量模型,相对于传统的计算模式而言,设计人员可以基于模型对各项关键信息和工程量信息进行输入和汇总,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采用对应的手段对模型进行及时调整,从而确保计算结果能够更加符合实际设计和估算的需要。BIM应用的明显优势是其模型具有立体化的特征,能够使设计人员更加明显的观察到模型的整体情况,同时能够利用立体化的特征将各个功能分区的信息进行不断细化,直至达到估算工作的需要。这一阶段的工作可以说是商业综合体工程总价管控的核心要务,其不仅对当前极端估算数据的准确性起到直接性的影响,而且在后期系统工作流程汇总能够起到更为强大的支撑作用,为可行性研究提供造价管控的定量依据,促进造价管控整体工作质量的提升。

4、BIM在概算阶段的造价管控

概算阶段主要指的是在设计阶段对工程总造价的初步判定,相对于估算阶段而言,其工作内容更为详细,整体流程也更为复杂化。在概算流程运行过程中,主要是结合当前建筑市场的运行状况,依据估算阶段的工作对标准库中的各个构件价格进行确定。在价格确定过程中,不仅要基于市场调查情况确定物料、机械的价格,还有对人力资源的价格和消耗情况进行确认。概算算量工作的流程,主要是对估算阶段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深化,将各个分区逐层具体化,直至最后形成高度精细的构件对象。在对分区进行精细化的过程中,可以对构件的关键性信息进行人工调整,以确保所形成的构件信息能够与BIM后台资源库中的筛选条件相匹配。例如在设定室内光源系统时,可以根据具体区域的工作环境和设备运行需要达到的要求,从BIM资源库中导出符合要求的运行材料,再根据实际的限定条件对材料内容进行修改,直至整体方案达到设计要求。在概算过程中,对于相关的关键信息要能够合理的处理,尽量避免概算阶段与估算阶段之间的数据产生脱节现象,并且能够为造价管控提供总体限额依据。此外概算阶段的数据准确性与否,还能够为工程价值分析提供有力数据支持,为相关部门在进行下一步决策过程提供准确的依据,因此在这一环节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设计人员一方面要做好各个构件的价格确认工作,另一方面则要做好构件对象的分解工作,对关键信息进行科学处理,从而不断避免工作过程中的失误。

5、BIM在预算阶段的造价管控

预算工作是与施工图纸设计阶段同步进行的,在传统工作模式下,大多是采用预算定额方式或者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的模式进行。基于BIM运行的特点,多是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从而达到建设工程项目进行中的量价分离原则。在采用这种工作模式时,首先需要进一步对BIM资源库中的相关价格数据进行完善,尤其是对一些市场价格变动比较大的项目,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的法规标准等进行准确设定,从而确保预算结果的准确性。在预算阶段,为了更好的达成预算目的,一方面需要设计人员准确的将各方面的数据输入进去,另一方面则要在预算过程中进一步加大人工判断和干预的力度[3]。尤其是在一些系统的设计环节中,不仅要能够根据构件的扩展性进行深化,还要能够结合构件上下环节的需求进行调整,从而确保能在总体工程量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将模型中的各个构件完整的结合在一起,改变传统设计模式中存在的相对割裂的状态,将“估算—概算—预算”三个阶段的工作融入到统一的流程中,实现整体流程的有机控制,将工程造价合理的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为工程项目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6、结束语

本文虽然是基于估算—概算—预算三个阶段的流程对商业综合体工程造价管控中BIM的应用予以说明,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三个阶段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关系,前一阶段工作开展的质量将会对后续工作的开展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从设计工作的初始阶段开始就要加强对BIM模型设定的重视程度,在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具体化的同时,对模型构件进行细化,从而在满足工程设计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工程造价的管控,为项目的开展奠定良好的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黄琼.BIM技术在建设项目工程全寿命周期造价控制应用[J].居舍,2019(21):64+134.

[2]陈珊.大数据时代BIM对工程造价行业的影响与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9):189-190.

[3]曾浩.基于BIM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与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9(18):28.

论文作者:连阿玲,朱生茂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  ;  ;  ;  ;  ;  ;  ;  

BIM在商业综合体工程造价管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连阿玲,朱生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