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价格机理研究》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机理论文,研讨会论文,价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武汉大学经济学院在其成立10周年、经济系建系70周年的喜庆之际,由经济学系主持召开了《垄断价格机理研究》(以下简称《研究》)学术研讨会,现将有关讨论内容综述如下。
一、《研究》出版的意义
1.对垄断价格机理作了开拓性研究。由于马克思生活在自由竞争占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时期,他的《资本论》以完全竞争为立论前提,未能把垄断作为资本主义新阶段的基本特征,提出系统的垄断理论和垄断价格学说。列宁虽然把垄断作为帝国主义阶段的本质特征,但他主要是从组织制度的角度分析垄断,也没有建立完整的垄断价格理论体系。西方经济学家从新古典学派开始,撇开价值实质,只研究价格这种现象形式。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和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提出的垄断竞争理论仅将“产品的差异性”引起的价格差距规定为垄断价格,企图掩盖由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产生的巨型垄断组织通过控制和操纵市场形成的垄断价格体系本质。前苏联的某些经济学家和80年代初期我国的少数经济学家曾对垄断价格问题作过一些局部探讨,但象《研究》这样以“价格——价值”机理为依据,既探究垄断价格体系(同非垄断价格体系一道)以总价值量为基础、归依和极限;又发掘、概括垄断价格在营运中的制订规范和具体特征,揭示其独特地同价值相偏离,借以达到掠取高额垄断利润的目的的专著尚属首部。
2.澄清了理论是非,有利于引导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健康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们的思想迅速解放,经济学理论研究得到了空前发展。但是在研究思路上,还存在着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固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设想和某些特定的提法,忽视已经改变了的现实;另一种是食洋不化,不顾我国国情和特色,照搬西方经济理论和观点,其结果都不利于我国的改革和建设。《研究》一书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特别是有关价值→价格→生产价格→垄断价格的形成、变化及表现形式的理论,既批评西方经济学完全摒弃价值范畴,只在表现形式上说明垄断利润来源的错误,又纠正了我国某些经济学者不关心、不研究当代资本主义新问题、新情况的不良倾向,有利于引导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3.坚持和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回击了西方经济学的挑战。西方经济学者用来抵抗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方式通常有两种:其一,否认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如认为现代生产中的先进机器设备也创造价值的“设备价值论”即是如此。其二,是试图建立不要价值的价格理论,如“供求论”、“效用论”、“均衡价格论”等。当代西方许多经济学家在这方面更为“彻底”,他们攻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不必要的迂回”,萨缪尔森在这点上表现得尤为“激进”。《研究》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出发,通过详尽分析价值规律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和运行,揭示了价格对价值的三层次偏离:①在简单商品经济中,由于市场狭隘,商品供求难以平衡,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产生价格对价值的第一层次偏离;②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自由竞争阶段中,价格转化为生产价格,形成价格对价值的第二层次偏离;③在垄断统治阶段,生产价格进而转化为垄断价格,形成了价格对价值的第三层次偏离,从而说明垄断价格既以价值为基础,又同价值相偏离;而这种偏离在总体上最终要以价值为依归、极限和基础。在资本主义垄断阶段,价值规律不仅存在并发挥着更加充分的作用,而且作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了,只不过与简单商品经济阶段和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相比,其运行的机理更加复杂,与现象层次的垄断价格体系的联系更加间接、更加模糊。西方经济学由于否认甚至摒弃劳动价值论,仅从现象层次研究价格问题,所以难以正确认识垄断价格的本质和运行规律。
4.是刘涤源教授在学术上执着追求, 锲而不舍精神的集中反映。 现已84岁高龄的刘涤源教授早在50年代即开始从事“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运行机理”这一科研课题。他搜集了大量资料,写成了数篇论文和一部书稿,但由于历史原因未能公开发表。在长期的坎坷历程中,刘老仍想方设法保存着这些资料,希望终有一天能够设法完成这一富有学术意义的研究课题。80年代后期,刘老终于有机会得偿宿愿。但由于此时年事渐高,故约陈恕祥教授和徐长生副教授协助,经过数年合作研究,包括陈恕祥教授利用两次在美国作访问学者的机会搜集新材料和分析新情况所作的努力,终于完成了《研究》的写作。《研究》的正式出版,既是刘老几十年心血和深湛学术功底的结晶,更是其对学术事业执着追求、锲而不舍精神的集中体现,堪称我国老一辈经济学家的楷模,值得中青年学者学习。
二、《研究》的理论特色
与会专家学者对《研究》一书在理论上的特色所作的概括,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
1.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济原理为指导,分析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新情况、新问题。全书以垄断价格的机理为突破口,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准绳,以高额垄断利润的追求为导向,对垄断价格的机理与效应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揭示了高额垄断利润的奥秘和现代垄断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
2.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完整地揭示了垄断价格的运行机理和表象特征。作者确认垄断价格体系以价值为基础;另一方面,又对作为价值表现形式的垄断价格在运行上的规范和经营上的特征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实证分析,描绘了垄断组织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规范下和极限内,精心规定、操纵和摆弄垄断价格机制,使其实行着对它们自己特别有利的倾斜型价值重新分配,从而能实现高额垄断利润这个目标的过程,不仅在实质上论证了高额垄断利润的总源泉,而且还进一步发掘出垄断组织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在具体营运机制上的行动规范和实施策略。
3.观点独创,内容翔实,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作者不仅坚持了马克思的垄断及垄断价格本质理论,而且提出并论证了垄断价格体系与非垄断价格体系并存;资本流动新形式;垄断利润的四个组成部分;价格歧视;垄断价格的刚性及长期趋势等新见解或新的解释和补充,并坚持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与微观分析相结合、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内在因素与外在影响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弥补了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有关缺陷与不足,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补充与建议
与会专家学者还就《研究》一书的不足之处作了探讨。较集中的意见是建议作者结合80年代以来的情况进一步分析垄断价格今后的变化趋势。他们认为书中虽然详细分析了垄断价格的高昂和刚性,特别是垄断价格的长期趋势——上涨规律及其原因,也分析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价格的干预,特别是反垄断法的出现及其实施造成的影响,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成本下降,会产生新的影响垄断价格的因素并引发新的变化趋势,而垄断势力的加强又会使垄断价格上扬。所以应当把影响因素同时交叉分析,综合论证垄断价格的未来变化趋势,找出垄断价格变化的区间和上下极限,进一步探索其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未来影响。
还有的学者认为,《研究》是刘老有关凯恩斯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议武汉大学经济学院成立以刘老为首的凯恩斯主义研究会,组织老、中、青教师对刘老在评论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方面的内涵与真谛进行发掘和整理,并将刘老的治学经历、方法、成就及其治学态度和精神汇编成《刘涤源传》,便于后来者的学习与研究。
* 刘涤源、陈恕祥、 徐长生著:《垄断价格机理研究:垄断价格机构的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中国物价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