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总承包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水利工程项目的承包方按照合同内容,完成设计、采购、施工等工作,并对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进行负责。这种造价管理模式的优点在于缩短了建设周期、节省了施工成本、实现了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水利造价管理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增加了造价目标的可控难度。项目承包方需要加强对造价管理的重视,并树立全过程控制理念,充分发挥总承包造价管理的应用优势。
关键词:水利工程;造价管理;总承包模式;特点
0 引言
在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下,造价管理应当贯穿于工程项目施工的各个阶段,包括设计、采购、施工等。在实施水利造价管理时,要求承包方能够了解造价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要尽快建立起符合水利工程项目特点的造价管理体系,强化造价管理责任;另一方面又要实施基于全过程控制理念的造价管理,从源头上杜绝资金不合理利用等问题的发生。科学开展水利造价管理,也间接的保障了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
1 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
1.1 造价管理影响因素多
影响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因素较多,除了基本的材料费用、设备费用、人工费用外,还有工程进度、现场环境和设计方案等。水利工程现场施工环境复杂,也给造价管理工作的稳步开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此外,水利工程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造价管理要想达到预期效果,也必须始终与施工进度保持一致,并且在策划、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分别采取针对性的造价管理。部分承包单位对造价管理的重视不足,没有开展成本分析和编制设计概算,导致后期造价管理脱离了工程实际,也就无法实现资金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1.2 造价目标实现难度大
在总承包模式下,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理想目标是在保证质量达到验收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缩短工期和降低成本,以维护承包方的经济利益。但是在实际建设时,这一造价目标往往很难实现。究其原因,除了水利工程施工期间外部因素(材料价格上涨、恶劣天气导致施工暂停等)的影响外,主要还是没有处理好质量、成本和进度之间的关系。承包方只有在三者之间寻求平衡点,才能确保造价管理达到一种理想状态,进而达成既定的管理目标。
2 总承包模式下水利造价管理的具体措施
2.1 建立健全造价管理体系
2.1.1 造价管理责任体系
总承包模式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体造价管理产生影响。通过健全并落实造价管理的责任体系,切实提高了造价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严格执行行业标准进行造价控制,避免出现资金或材料浪费问题。定期进行造价管理工作结果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确保造价管理各项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2.1.2 造价管理风险控制体系
风险伴随于造价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通过提前预判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以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在总承包模式下,承包方面临的造价管理风险主要包括施工成本、不可预见费用以及预期利润三方面。通过引进风险控制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承包方的风险管理流程,这样即便是在造价管理中遇到风险,也可以及时采取应对策略,避免了风险的扩大化。
2.1.3 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
信息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得到了成熟应用,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为水利造价管理的开展提供极大的方便。现阶段市场上已经有专业的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承包方的管理人员可以借助于这类管理软件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动态化的造价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开展基于全过程控制理念的造价管理
2.2.1 项目承接阶段的造价管理
承包单位在中标后,要及时与项目发包方签订合同,并且明确合同中的各项条款,尤其是涉及到工程造价方面的信息,要认真研读和分析,保证双方权利与义务对等。承包方还需要开展水利工程现场勘察工作,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根据施工方案,开展初步的造价管理,包括材料用量、机械设备以及施工工期等。
2.2.2 项目策划阶段的造价管理
不同水利工程在施工环境、所用材料和建设规模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在策划阶段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带来的影响,确定造价管理的总目标。同时,按照水利工程建设流程,将总目标进行分解,在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等阶段分别设置一个分目标,便于承包方开展阶段性的造价管理。这种分阶段的造价管理模式,其优点在于最大限度的提高了造价管理工作成效,即便是造价管理方案不够合理,也可以及时发现,避免产生资源浪费等问题。
2.2.3 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该阶段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设计施工图、编制概预算等。作为水利造价管理的核心环节,工程项目设计环节的造价管理,也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流程,体现造价管理的科学性。例如,设计人员在编制工程设计图后,需要交由主管部门进行审批。主管人员除了要对工程施工图的可行性进行审核外,还必须考虑该施工方案下的成本花费。通过进行造价管理,尽可能的压缩成本,避免超预算问题。
2.2.4 项目采购阶段的造价管理
总承包模式下,承包方需要根据编制的施工方案采购各类材料。承包方需根据施工图设计,制定采购方案,编制采购预算,通过建立竞争性采购体系,加强采购与设计、施工的技术沟通,保障采购计划与施工总体进度计划的有效衔接,按照适时、适质、适价、适量、适地原则进行采购,严格控制采购超采、少采,利于采购阶段造价控制管理。
2.2.5 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阶段是总承包方按施工图组织实施形成建筑物的阶段,也是投资支出最集中的阶段。承包方应结合自身资源情况和管理能力,编制施工方案、进度计划及施工预算,科学合理调配机械设备、人力资源,利用科学有效的造价控制管理工具,动态跟踪施工预算执行情况,严格控制施工变更,减少窝工、返工,强化对分包方管理,及时完善变更索赔手续,保障建筑安装工程及设备量、价可控,使施工预算目标可控。
2.2.6 投产验收阶段的造价管理
水利工程投产验收阶段造价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工程结算、决算,在工程完工试运行、投产、验收移交过程中,承包方依据相关管理规定,系统审核工程量和单价,做好对采购、分包及项目部内部结算;同时根据总承包合同条件,进行合同结算,落实变更结算。
3 结语
在总承包模式下,承包方全权负责水利工程的建设任务,既要按照合同规定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又要控制成本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通过实施基于全过程控制理念的造价管理,可以帮助承包方将造价管理工作贯穿于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减少资金浪费和质量隐患,在实现造价控制目标的同时,也切实提高了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姜辉,刘朝晖.以设计为龙头的水利工程EPC总承包模式优点及问题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9):363-366.
[2]赵志超,夏荣,万军.EPC总承包模式下水利工程总价合同审计的重点和方法[J].大科技,2017(22):131-133.
[3]罗谦,季根蔡,高旷.代建制模式下工程总承包公司进行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研究[J].中国水运:学术版,2017,7(8):102-104.
论文作者:黄颖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造价管理论文; 承包方论文; 造价论文; 水利论文; 总承包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阶段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