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智能化时代建筑设计的思考论文_谢末艳

对智能化时代建筑设计的思考论文_谢末艳

鄂州市建筑设计院 湖北鄂州 436000

摘要:智能建筑已经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主要趋势,国内智能建筑也将会有巨大发展,我们必须加紧学习和了解相关知识,努力提高素质,迎头赶上智能建筑的发展步伐。文章重点就智能化时代建筑设计要点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引言

建筑智能化主要通过结构、服务、管理以及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优化设计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通信以及图形显示技术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一体化体系,从而搭建投资合理、高效、舒适、便利、高度安全、快捷、优雅的环境空间。在实际智能化建筑设计中,必须强调智能建筑设计内涵,完善施工单位技术水平以及管理能力,在积极调配角色的同时,不断适应新形势。

1智能化时代建筑设计思想

充分认识和理解智能化楼宇的概念,是设计高品质智能化楼宇的前提。业主方、设计院、施工承包方是建筑物的三大关联体,业主方因对智能化楼宇的概念理解不够充分,往往会忽略一些可以智能化的项目;设计院则因依靠以往的设计理念,而忽略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实际可操作性,或因对信息科技发展的前瞻性预估不足,而将系统的功能设计得偏低;施工承包方则往往从方便施工操作和自身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向业主方提出修改设计图纸或建议使用昂贵材料和设备部件,而忽视了业主方的工程造价成本。因此,业主、设计和施工三方的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应围绕下列几项原则去协调和统一设计思想,即智能化建筑设计时,应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建设原则;综合布线系统必须与建筑物主体相配合,尽量做到同时设计和同步施工建设;明确各承包商的工作范围及各自的责任;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应遵循的相关标准;系统设计不仅要满足业主方当前的各种使用功能,同时要考虑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以便业主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变动与扩充。

2智能化时代建筑设计特点

2.1智能建筑的灵活性

智能建筑的灵活性相对于其他类建筑物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它的综合布线系统可以使建筑随时改变使用功能和布局,这样就要求在建筑设计上应该发展无障碍的大空间来匹配。将辅助用房、交通核和设备管线等需固定位置的部分集中布置,其余的空间都采用大柱网开敞空间的设计。一般情况下,智能建筑的层高要设计得相对较高,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第一,留出架空地和板吊顶的高度;第二,考虑以后若全部按照大空间使用,这种设计能使净高不会因低而产生空间视觉的压抑感。在结构上的设计,采用钢结构桁架承重,所有的设备管线都可以放置在结构构架之中,这种设计大大降低了吊顶所需高度。总的来说,建筑设计要充分体现灵活性,充分发挥“智能”的优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智能建筑的节能性

降低成本和节省能源是现代社会最为关注的主题之一,同时也是智能建筑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在现代社会的竞争,谁能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产品,谁就能在市场的竞争中获得胜利。智能建筑在这方面的设计明显要比一般建筑物做的好,它引入适宜的技术概念,在设计上,智能建筑除了采用室内照明、采光百叶、温湿环境等智能技术调节的相关设备之外,还在方案的设计过程中结合了气候,光照以及朝阳等自然因素,很好地结合了建筑物理的一般原理,合理地将各种建筑要素组织起来,这种设计大大地增强了建筑物本身就不弱的气候调节能力。智能建筑的设计包括了多方面的设计,总图规划、平面布局、形体构思、剖面设计、立体处理、景观设计以及细部构造等,建筑设计能将传统的技术发展的更为贴近自然,贴近人类,在许多气候较为严酷的环境下,当地的建筑含有各种各样十分巧妙的设计技巧,这些小小的技巧都能通过建筑和布局协调于气候等自然因素,从而使室内物理环境得到改善,这些技术也很好的应用于现代智能建筑之中,这些技术也可以称为建筑设计技术中的高科技。

2.3智能建筑的可发展性

世界信息网络的建立和发展使智能建筑为人们提供了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似乎在身边而又不在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便捷的通讯设备去千里之外看看,能不出门就能办理银行存取款、收发电子邮件、参加国际会议、调阅图书馆藏书、甚至能操纵远在千里之外的机械手,这种设计使人们文明产生了巨大的进步,传统的各类型建筑物,如银行、电影院、图书馆、商场等功能必需随之而改变,图书馆不再仅仅以藏书为目的,更应该成为信息交流中心,电影院将更为小型化,成为小型的聚会场所,为人们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建筑对未来世界发展的变化的适应能力也是衡量智能建筑的标准之一,所以智能建筑的设计在开始阶段就需深入研究建筑的可发展性,为建筑的未来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3智能化时代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智能建筑设计以建筑设计为基础,通过排水、结构、强弱电、空调暖通等各专业共同参与和协调,从而达到智能化建筑设计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建筑设计人员除了要有自身设计特点,还必须注意智能化建筑设计的特点,在正确掌握智能建筑设计性质的同时,注意建筑设计要点。

3.1智能建筑墙面以及天花板设计

在智能化建筑物设计中,一般采用架空地面、地毯地面以及预制线槽的方式进行设计。架空地面具有接线方便等特点,双层地面可以分开设置弱电、强电;在旧楼改造中,由于地面高差,存在一些问题;楼板面层预制线槽则根据施工方便、不产生高差等特点,一般布设在10厘米以内。当层高受限时,根据交叉点、线路点少等分支线路,一般采用扁平线布线系统。对于墙面,智能化建筑物内部墙体除了隔断以外,还必须在墙面做相应的出线口,墙内空间布置相应的传感器以及控制设施。在天花板设计中,智能建筑物主要根据送风、照明、出风、喷洒、烟感等走线以及出口任务进行布置。

3.2特殊机能室设计

在智能化建筑物设计中,特殊机能室设计主要包括中央空调室、咨询中心、电视会议室以及决策室。中央空调室作为整栋智能化建筑的核心,主要负责设备运转、监控以及安全保卫等工作;咨询中心主要配备多功能工作站、电脑、电子档案、微缩阅读以及影像设备输入输出。电视会议室配备相应的光源以及配电设计;决策室需要相应的会议、通信、电脑系统综合设计。

3.3屋顶和节能设计

建筑物屋顶作为接触大自然最直接的空间,智能化建筑物系统应该配备相应的设备,在屋顶美化、绿化的同时,充分吸取风能、太阳能以及自然界提供的能量和物质,同时做好预防自然力量侵袭,及时做好防水、防震、防风措施。另外,智能化建筑设计还必须充分结合建筑设计专业知识,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达到节能的功效,延缓建筑物可持续发展,降低智能化建筑运营成本。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技术不断发展,智能化背景下的建筑设计应该将设计方案、设计设备与实际情况具体的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根本上增强我国智能化建筑水平和效益。

参考文献

[1]吴彩霞,范丽红.对智能化时代建筑设计的思考[J].门窗,2017,(05):156.

[2]王峰.对智能化时代建筑设计的思考[J].四川水泥,2017,(05):127.

[3]谭兴纲.对智能化时代建筑设计的思考[J].技术与市场,2017,24(01):138+140.

[4]杨益,王攀.简论绿色建筑视角下的建筑节能技术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50):20-21.[2017-08-28].

[5]吴寿良.浅读GB50314—201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后的几点认识[J].智能建筑,2016,(06):16-17.[2017-08-28].

论文作者:谢末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5

标签:;  ;  ;  ;  ;  ;  ;  ;  

对智能化时代建筑设计的思考论文_谢末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