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论文对废弃厂房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对废弃厂房开发与利用在国内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直至2014年才有较为详细的理论介绍,实践更是滞后于理论,故初探老旧厂房在城市化建设背景下如何实现自我增值。
关键词:工业建筑、社会功能、连接理论
一座城市,一段文化的发展阶段性标志莫过于这个地域的工业发展,城市组成要素可以分为两种,意识形态上的结构以及传统功能要素。结构又可以细分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功能要素又可以称之为“内部结构”,可以大致分为商业区,住宅区以及工业区。
20世纪70年代末,Lawrence Halprin首次提出“建筑再循环”理论,“再循环”的本质是使用功能的置换以及完善。20世纪80年代伊始,改造再利用废弃工业园区达到了高潮。国内工业园区改造发展较为缓慢
一、废弃工厂区域现状分析
废弃工厂分布现状与开发价值分析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大力发展工业,工业分布特点从国家整体层面来说,空间地域分布极不均衡,从工业区自身来看,工业区内部结构畸形发展,各个职能分布及其不合理。以大华1935;老钢厂创意园区为例(表1)分析其所在地点,占地面积,废弃原因市场经济对它的影响以及建筑形式进行平行研究,得出最终结论是否具有开发价值。根据分析案例得出在当今市场经济对于废弃工厂厂房的压迫下急需新生。
图表2
改造价值分析
1、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以及后工业社会是三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伯纳德•费尔顿:“历史性建筑就是可以给我们惊奇的感觉并非令我们想去深入领会更多有关缔造它的民族和文化的建筑物。”
2、经济价值分析:
众多闲置老厂房在转型中寻求新生,新的现代服务业也在中心城区寻找立足之地,两者在市场上常常是一拍即合。以上海“弄堂工厂”为例,“弄堂工厂”建成于上世纪20年代,于2005年开始改建,起初是由一批艺术爱好者的创作以及工作需要选定了坐落于苏州河边的这几座闲置仓库,起初并非有任何商业角度的设想,但由于与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契合度很高,旧厂房寻求新生,现代服务业寻求立足之地从而为这片土地带来“新生”。这种重新赋予场地功能的做法也带来了全新的操作模式——租赁经营模式,介于一线城市土地寸土寸金,对于地产公司,土地难拿,开发资金过高是压在头顶的两座大山,而这种租赁经营模式未尝不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做法。
二、废弃厂房资源的开发策略
废弃厂房设计初期,需要分门别类。规划用地范围,分析土地是否是国家战略性用地,土地是否需要特殊保护,进而确定改造面积,了解厂区内部基础设施使用情况,如:道路、水电、绿化、环境情况等。特别应注重对于每一幢建筑单元进行实地考察,探求建筑质量,对于较为危险的建筑单体进行加固处理,极度危险的建筑单元应分析是否有保留价值,进而选择加固处理后作为封闭式空间展示或进行拆除处理,定要确保后期使用期间的安全性。
图表3
环境综合分析
进行环境综合分析之前需确定关键性因素¡°废弃工厂厂房开发成功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而后进行优劣势分析即¡°swot”分析。
S:优势分析
废弃工厂在建筑单体上与民用建筑相比较具有较大优势,空间结构、平面形式、立面造型以及基础设施方面都有较为不同的地方并且具有改造优势(表1)。
表1
W:劣势分析
废弃工厂在重新开发方面还有不足,主要表现在原址场地建筑面积大小不一但可供改造的面积小;并且由于国家政策的统一开放性,导致同一时期建立的工厂种类重叠,可供改造的类型较少;在理论研究方面,较之于国外,出发晚,研究浅,缺乏相关专业的理论研究成果。
O:机会
机会的把握首先要迎合社会需求,社会需求内最为重要的两方面就是为人民服务以及经济发展两个方面。重新赋予场地功能带来的经济模式就是租赁经营模式。为人民服务的主体是人,首先可分两部分人群,第一类是依托于工厂生活的人们,随工厂鼎盛而富裕,随工厂衰败而穷困潦倒,在这个工厂有专属于他们的记忆需要挖掘;而另一部分人则是普通民众,需要解决的是,如何让他们通过切身参观后体会到工厂发展历程的艰辛。
T:威胁
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教授、湖南省文物建筑管理专家组组长蔡道馨说:“工业遗产保护的难点,首先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拆旧换新’观念。随着城市逐渐扩大,原来位于城市边缘的一些老企业,逐渐变为了城市的中心。一些决策者认为,这些工业企业的面貌已与城市环境格格不入,不如干脆一拆了之。一些老工业企业面临倒闭,许多企业采取土地置换的方式,将大量工业遗产用于房地产开发。这是许多工业遗产消失的主要原因。”(转引自熊远帆、孙振华《保护老厂房旧设备留住工业文明的记忆》,载2011-07-08《湖南日报》第4版“特别关注”栏)
打造全新的文化内涵
废弃工厂改造一直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首先废弃工厂改造要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其次要保存有完整的历史、文化价值,并且与原有的区位特征要紧密结合。
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导致了一部分的工业厂房遭到遗弃,只有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才会让其重获新生,对前去参观的人群娓娓道来它所经历的历史,这样的改造对于升级城市中废弃工业厂房有着重要意义。
植入新社会功能
根据报告得出,从2012年的1457家增长至2543家,六年中同比增长了1086家,但迅猛的增长的同时带来的是园区结构雷同,竞争力差,所以探求发展模式是当下竞争的重中之重。文创园区适合与废弃工厂结合具备以下三个方面条件:
(1)厂房建筑在建筑空间体量上来说,较之于普通民用型住宅体量更为巨大,灵活多变,结构坚固,可以满足艺术家对空间的各种需求。
(2)艺术创作者在思维上的天马行空与厂房建筑的高大空间,充足的采光,或红砖或水泥的“表皮”,以及蕴含着浓郁工业美学特色的环境,拥有着极高的契合度。
(3)一幢老建筑所体现的场所感是通过岁月的积淀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而这种场所感正是艺术创作所需要的,也是新建筑所不具备的。
三、废弃工厂的单元利用
适应时代的发展作为废弃工厂改造的首要主题,其次厂区内部的功能分区要合理,工厂从职能上来说是一元的,但却又是多元的,功能分类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就是在原有功能基础上,加以整合改造,营造新的主题。
东郊记忆区位分析
东郊记忆位于成都市成华区,二环路东,建设路南,沙板桥路北,占地共386亩,一期占地205亩,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二期162.83亩,包含了后期开发用地51亩,公建用地205亩,主要用于开发住宅项目用地,顾本片文章不做过多叙述。
单元利用分析
单元利用的关键是联系,空间的连接是1986年出版的《寻找失落的空间》中罗杰.特兰西克所提出的三种理论,城市空间,即图底理论、连接理论、场所理论。关联耦合理论又是连接理论,主要思想在于把城市看作是线性的,建筑物于周围的关系是依靠与线连接的,目的是组建一种具有网格形态的关联或联系。
东郊记忆的建筑单元可以分为25个单元,主体建筑单元3个,次级建筑单元11个,附属建筑单元11个。厂区内布规划一级道路以及二级道路,一级道路具体为:中央大道贯穿东西,连接东西主入口,以及连接南北入口。二级道路具体为:街巷道路,连接各个附属建筑单元。并且将整个园区划分成为两个区域。二级道路引导性弱于一级道路,一级与二级道路之间的区分主要依靠体量关系以及色彩的转换,一级道路铺装为红砖,色彩鲜明,视野开阔,二级道路隐藏于大体量建筑中,空间划分不明确。这也导致了游客经常要走“回头路”。从东西入口处观察,两侧为主体建筑,中央大道是十分开阔的,商铺退后五米修建,建筑高低错落,还有管道横穿过街,丰富了道路的立面,同时也减弱了道路两侧建筑之间的关系,两侧建筑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功能属性。同样以成都舞台为例,四周共有四个建筑单元,为次级建筑单元,之间由于“舞台”相隔,联系并非紧密,北侧为餐饮区,南侧为零售,两侧功能不同,依靠二级道路进行联系,弱化铺装,加设过渡空间,引导人流进行移动,以此将其连贯成一个流动的单元。
四、小结
伴随着城市发展的需求,建设节约型社会越发重要,进而导致越来越多的老建筑面临着拆除或是重新开发与利用的命运,当然这之中也包含对旧工业建筑的开发利用,根据欧美国家统计¡°废旧工业厂房的改造和再利用对比新建同样规模、标准的建筑,至少可以节约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五十的费用,经济效果显著。¡±(陆地,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希望通过本文对于城区内旧工业建筑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分析国内外优秀的相关理论,经验同时,注重与旧时代的呼应,唤起专属于那个时代人的记忆,让其得以延续,并且在重新打造文化内涵与注入社会功能的同时分析建筑本体应做何种保护,在保护建筑同时进行必要的结构改造,以满足当代人群对于建筑的需求,力求减少对于旧工业建筑的破坏,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葛荣.废旧工业厂房的景观的活化与再生研宄[D].昆明理工大学
[2]贺旺.后工业景观浅析[D].清华大学
[3]和华雪.城市中废弃工厂的多元改造研究[D].内蒙古大学
[4]卢峰刘亚之.连接理论的起源与发展脉络[J].城市规划,2016:29-34
论文作者:田孟宸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建筑论文; 工厂论文; 厂房论文; 单元论文; 道路论文; 理论论文; 工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