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互联网+”时代高校智慧馆员的培养论文

探析“互联网+”时代高校智慧馆员的培养

周炳娟

(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上海 200093)

摘 要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带来了传统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的改变。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建设离不开智慧馆员的培养。文章从“互联网+”与“智慧馆员”的内涵出发,阐述了新时代高校智慧馆员所需的核心技能,提出从提供多层次的学习机会、构建馆员之间的交流平台、培养个性化的馆员、提升馆员的“把关”能力、完善智慧馆员的考核制度等方面培养高校智慧馆员。

关键词 :“互联网+”;高校智慧馆员;培养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开启了高校图书馆由传统模式向智慧模式的转变。馆员作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角色,其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智慧图书馆硬件设备的变化、技术的更新、服务理念的改变、资源存储方式的革新都深刻影响着馆员的服务模式。因此,“互联网+”不仅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理念、内容、技术上的变革机遇,同时也给高校新型智慧馆员的培养带来了挑战。

本研究以海南11家高星级酒店为研究对象,从酒店经营者的角度出发,探讨社交媒体营销对高星级酒店的影响。根据采访数据显示,酒店经营者普遍认为社交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是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将社交媒体纳入到酒店营销体系里能为酒店的经营带来极大的好处。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社交媒体平台在酒店和消费者之间创造了一种纽带关系。而这种纽带关系又为将来的购买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纽带关系和购买关系能够一直保持良性循环,那么酒店顾客将有可能成为“意见领袖”,自愿为酒店代言,帮助酒店销售其产品。

一、“互联网+”与智慧馆员的内涵

(一)“互联网+”的内涵

“互联网+”行动计划由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工作报告中,他将“互联网+”上升到国家的战略高度[1]。“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通信技术革命,它将互联网与想要融合的传统行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产业转型[2]。“互联网+”不是与各个传统行业的简单相加,而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先进的通信技术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层次的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是创新2.0下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是知识创新推动下的新形态。其本质特征是变革、开放、跨界、融合,是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以及4G、5G等信息通信技术在现实应用中的升华。“互联网+”有六大基本特征:跨界融合、创新驱动、结构重塑、关注人性、生态开放以及连接一切。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智慧图书馆应运而生。

(二)智慧馆员的内涵

智慧馆员是指具有教学科研辅助、学科知识分析能力,新知识快速接受能力并能够为用户提供智慧服务的馆员[2]。智慧图书馆员是智慧图书馆的必然产物,他们是“互联网+”时代下的智慧群体,不仅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不断学习的精神,还需要胜任智慧图书馆的新型管理体系与不断完善的服务体系。他们需要及时把握智慧人群的信息需求,掌握现代化传播技术,有创造性地提升读者服务内容,并做好信息“守门人”的工作。在图书馆的服务发展进程中,图书馆员的角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服务内容经历了传统文献借还到提供信息咨询再到推送各种知识服务的转变,现阶段经历着以“智慧馆员”为关键词的第四次转变。“智慧馆员”的定位基于学科馆员但又高于学科馆员,他们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并能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系统,为读者提供专业化、个性化、集约化、智能化的服务。

“人生为一大事来”,这是教育家陶行知的话。由于历史原因,或许是命运的安排,我走上了教育之路。从此,我的人生大事便与教育连在一起了。当教师时,我的人生大事是当一名好教师;当校长时,我的人生大事是当一名好校长。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图书馆员的服务变得更加智能化、智慧化,他们需要掌握的知识更加全面丰富,提供的服务也更加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在日益复杂化、智能化的环境下,智慧馆员仅靠自身的学习已不能满足日益多样化的读者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可以联合学术界、业界为智慧馆员创造各种走出去的学习交流机会。例如,联合各大数据库商进行学术交流、去其他高校汲取先进的服务理念、聘请有先进经验的专家教授传授经验等等,鼓励本馆智慧馆员走出去,让他们有机会去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等同行机构了解别人的先进经验,汲取别人的智慧灵感,了解智慧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新动态,再结合自己的工作情况,将新知识、新理念转化成为读者服务的智慧。

二、“互联网+”时代智慧馆员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

(一)智能化的专业技能

与传统图书馆相比,“互联网+”时代下的智慧图书馆依靠无线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为用户提供智慧化的服务,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慧馆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学科知识,还需要熟练掌握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涉及的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语义网技术、RFID技术、可视化技术以及熟练使用各种智能终端设备的技术[3]。智慧馆员需要将智能交互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中的使用融入更加宏大的智慧场景,能够熟练专业地处理各种关联性大数据,精准有效地识别分析各类读者的特征,提供细致、专业化的服务。为了方便快捷地服务读者,很多高校开始使用微博、微信、抖音、歌德电子借阅机、图书馆机器人、数字化座位管理系统等先进的服务平台。对于智慧馆员而言,他们不仅要处理传统图书馆解决不了的问题,还需要具备适应现代化发展的专业技术水平。

(二)可持续化的学习能力

从图书采购到编目,从流通到读者咨询和检索,从图书馆到学院各部门,智慧馆员需要实现资源的整合,并能筛选出对读者安全有效的信息,提供智能化的服务。首先,智慧馆员要熟练掌握图书馆情报学专业知识,懂得与各类读者的沟通技巧,并能创造性地运用到业务工作上去。此外,智慧馆员还需要熟练掌握各类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学科信息评判能力和学术文献鉴别能力。不仅如此,智慧馆员还需要掌握信息学、管理学、教育学、统计学以及其他各种学科知识,注重图书馆与各院系师生读者之间的合作交流,有效实现知识信息共享。智慧馆员要能够敏锐地捕捉读者的需求和阅读倾向,不断开拓自身的视野,强化自身嵌入式学科服务能力,能系统性地为读者提供咨询、课题查新、科研支持、专业导航等各项服务(见图1)。

(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

“互联网+”时代下的智慧馆员承担着持续为用户提供一系列学习机会的责任,他们需要持续不断地更新专业知识,为用户开发和传递各种学习项目的技能,持续不断地学习使用各种现代化的智能终端设备。他们是知识和服务的引领者与传递者,是信息的把关人,需要与时俱进地分析、整合不同时代下用户的个性化特征,不断学习先进的服务理念。除了不断丰富更新专业知识,智慧馆员还需要具备对各种数据的分析能力,对科研的合作探索能力、对职业发展的规划能力,以及与高校各个部门的沟通合作能力和效果评判能力。

图1

三、“互联网+”时代智慧馆员的培养途径

(一)提供多层次的学习机会

6年间,她早已适应了繁杂、琐碎和艰辛的人事财务工作,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对待每项工作都精细入微,全局职工都亲切的称她“小游会计”。

(二)构建智慧馆员之间的交流平台

《伍子胥变文》的叙事以顺序为主,根据伍子胥逃亡、复仇先后顺序来安排情节,叙事所交代的情节衔接严密、清楚、完整。从开篇交代伍子胥逃亡缘由,中间以逃亡、复仇、报恩为线索,交代整个叙事过程中所遇的人物和事件,结尾以伍子胥死和吴国被灭为结局,浓厚的悲剧意味让人震撼和思考。除顺序,变文里还采用散韵交错穿插的叙事艺术,或用散文叙述情节,或用韵文来歌唱;或在散文叙述后,用韵文重复叙述,或在韵文中插入情节,用诗化的语言来抒情,如此使变文在叙事过程中富于变化,且呈现出叙事艺术形式多样。如:

“互联网+”时代下,每位智慧馆员都需要掌握各种新技术、新技能,除了馆员与其他行业机构的沟通交流学习之外,智慧馆员之间也需要加强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同事的各种经验教训,取长补短。智慧馆员之间的交流具有直接性、亲密性的特点,馆员之间彼此熟悉,对各自擅长的领域也更加了解,交流起来更加便捷与图书馆需要给智慧馆员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加强部室与部室之间馆员的沟通以及不同部门馆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例如开展各类沙龙活动,开展互助小组、头脑风暴活动等等,以定期交流的方式增强互动,激发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潜力。

(三)培养个性化的智慧馆员

智慧图书馆的工作主要依赖于不同个性特征的智慧馆员。每位馆员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都不尽相同。在智慧馆员的培养过程中,可安排馆员到不同的岗位进行短期轮岗,熟悉图书馆的各个部门工作,在实践中发掘自身的兴趣与特长。在智慧馆员培养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应充分尊重每位馆员的兴趣爱好,在工作中发挥他们的学科特长,比如有的馆员擅长科研,有的馆员擅长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有的馆员学科特长是计算机,有的学科特长是英语等等,图书馆应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发挥馆员的专长,对他们的长期职业规划加以协调,最大限度地帮助馆员开发自身的潜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培养计划。

(四)提升“把关”能力

“互联网+”时代,读者获得信息的数量和速度大大提高。智慧馆员是信息的“把关人”,如何从海量信息中提取对读者有用的信息是馆员读者服务中的重要环节。从图书的选购到各种知识数据库的筛选,从读者咨询工作到读者科研教学辅助工作,无不体现了智慧馆员的“把关人”作用。提高馆员的信息素养,增强他们的“把关”能力显得至关重要。信息素养高的馆员,能够快速有效地从海量信息中选择对读者有用的信息源,并能合理地引导读者使用、评判信息,完善地处理各种信息危机。

(五)完善智慧馆员考核制度

智慧馆员的工作不同于传统的咨询馆员,他们的工作量和服务质量无法套用常规的考核机制。针对智慧馆员的考核,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核。例如,馆员每年与相应数据库厂商的联系次数,每年参加知识培训的次数,参加科研活动的产量等均可以量化。其他服务可以重点考察用户的体验与感受,做用户满意度调查。在完善考核制度的同时,又要注重图书馆内部的良性竞争,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制定明确的奖赏激励制度,对于工作突出的先进者,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智慧图书馆内部竞争机制必须是公正透明的,要建立在促进智慧馆员自觉学习、自觉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与服务水平上,促进智慧馆员胜任与自己兴趣爱好、能力相匹配的工作。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带来了传统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的改变,智慧馆员作为智慧图书馆的引领者和推动者,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智慧馆员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高校图书馆大胆地进行改革与创新,不断挖掘智慧馆员的潜力,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培养他们先进的服务理念,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中不断探索与完善。

参考文献 :

[1]沈晓.基于“互联网+”的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J].图书馆学刊,2018(6):10-15.

[2]段美珍,初景利.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研究述评[J].图书馆论坛,2019(4):6.

[3]任宝旗,江澜.智慧化公共阅读空间构建路径探究[J].编辑之友,2019(08):34-37.

中图分类号 :G25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079 (2019)23-0147-02

作者简介 :周炳娟,女,汉族,江苏南通人,硕士,馆员。研究方向:编辑出版。

标签:;  ;  ;  ;  

探析“互联网+”时代高校智慧馆员的培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