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肉毒毒素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先天性内斜视的临床研究论文_胡卜丹,郝更生,刘宗顺,曾莉(通讯作者)

(乐山市人民医院眼科 四川 乐山 614100)

【摘要】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先天性内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玻璃酸钠治疗我院就诊的20例先天性内斜视患儿,考察治疗后的疗效、斜视率及并发症。结果:末次注射A型肉毒毒素和玻璃酸钠水凝胶3周后和3月后的正位率分别为75.00%和65.00%。末次注射3周(2.4±4.3°)及3月后的斜视率(3.9±3.1°)较治疗前显著降低(20.4±6.7°)。3例患儿发生轻度上睑下垂,注射后至3个月时均自动消失。结论:A型肉毒毒素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先天性内斜视具有较高的正位率,可显著改善患儿斜视度,并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关键词】先天性内斜视;A型肉毒毒素;玻璃酸钠

【中图分类号】R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5-0216-02

先天性内斜视(congenital esotropia)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婴儿在出生时立体视觉功能尚未发育完全,通常在3月龄时开始发育,并于4岁时发育完全[1]。目前,手术治疗为该病的主要治疗方式。然而,由于患儿的年龄、依从性、个体差异等原因,容易导致手术成功率低,或者延迟手术时机,治疗效果具有局限性。随着眼科治疗技术的更新,肉毒毒素治疗作为手术替代治疗斜视已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2]。本研究中,采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先天性内斜视患儿,以期揭示两种药物联用的临床效果。

1.材料和方法

1.1 患儿病例资料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先天性内斜视患儿20例,随访至2018年6月。男10例,女10例,年龄16~42个月,平均31个月,发病年龄2~5个月,平均4.1个月。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儿均行眼科常规检查、屈光检查和斜视检查。常规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视力检查。采用检影验光法进行屈光状态测定,对于屈光度大于+1.50 D的患儿,在配戴足度眼镜3个月后观察眼位。斜视检查方法通过6方位眼球运动检查判断6条眼外肌的功能状态。

1.3 治疗方法

将A型肉毒毒素(兰州生物制品公司)用生理盐水稀释后,与1%玻璃酸钠凝胶注射液(山东搏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混合,配备成12.5~75U/m1的肉毒毒素水凝胶。患儿在异丙酚静脉全麻下使用丁卡因表面麻醉结膜3次,然后使用1%肾上腺素点眼1次。非肌电仪引导下,使用开睑器开睑后,于角膜缘后内直肌止线位置进针约10mm,缓慢注如约2.5U/0.05m1/眼的肉毒毒素水凝胶,留针约10s后拔针,治疗3天内保持平卧位。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分别与治疗前1天、治疗后l天观察患儿有无结膜下出血、眼球穿孔等并发症。治疗2周后检查眼位变化,治疗3周和3个月时观察患儿的症状、体征、斜视度、眼球运动、睑裂大小、眼外肌运动功能、并发症等。

疗效评价:将注射后第一眼位斜视度≤5.7°(10△)归为正位;将注射后残留斜视度介于5.7°(10△)~11.4°(20△) 归为好转;将注射后残留斜视度≥11.4°(20△)归为无效。

1.5 统计分析

SPSS17.0软件用于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水准为P<0.05。

2.结果

2.1 A型肉毒毒素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先天性内斜视的疗效评价

末次注射A型肉毒毒素和玻璃酸钠水凝胶3周后,20例患儿中15例正位,正位率为75.00%。然而,末次注射3月后,正位为13例,正位率为65.00%,正位例数较末次注射3周时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638)(表1)。

2.3 A型肉毒毒素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的并发症

所有先天性内斜视患儿治疗后均未发现结膜下出血、球后出血、眼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但有3例患儿发生轻度上睑下垂,注射后至3个月时均自动消失。

3.讨论

部分研究认为,先天性内斜视是由于出生后眼部发育异常引起[3]。虽然手术治疗是先天性内斜视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手术失败和再手术的危险因素仍有争议,手术过早、斜视度较大、伴有弱视等因素都是再手术的风险因素。

据报道,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在矫正斜视时的正位率接近传统手术治疗[4]。此外,A型肉毒毒素治疗斜视时具有创伤性小、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等特点,受到了患儿家属的广泛认可。玻璃酸钠也叫透明质酸钠,目前,已经被用于斜视的辅助治疗[5]。玻璃酸钠具有稳定且不易被组织吸收的特点,能减少肌肉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此外,玻璃酸钠还具有良好的润滑作用,且对成纤维细胞和新生血管的增生有抑制作用,在治疗先天性内斜视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中,末次注射A型肉毒毒素和玻璃酸钠水凝胶3周后和3月后的正位率分别为75.00%和65.00%。末次注射3周(2.4±4.3°)及3月后的斜视率(3.9±3.1°)较治疗前显著降低(20.4±6.7°)。另外,所有先天性内斜视患儿治疗后均未发现结膜下出血、球后出血、眼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但有3例患儿发生轻度上睑下垂,注射后至3个月时均自动消失。表明,A型肉毒毒素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先天性内斜视具有较高的正位率,可显著改善患儿斜视度,并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Von Noorden G K,Isaza A,Parks M E.Surgical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esotropia[J].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1984,97(1):112-112.

[2]王文莹,吴晓.A型肉毒毒素治疗先天性内斜视的疗效观察[J].眼科,2014(3):192-197.

[3]刘海华,甘晓玲,李巧娴.先天性内斜视的临床特征及治疗[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5,13(1):1-4.

[4]刘新华,裴重刚,邵毅,等.高频超声引导下A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在甲状腺相关眼病限制性斜视中的应用[J].国际眼科杂志,2011,11(6):1070-1071.

[5]袁建树,周雨声.透明质酸钠在粘连性斜视矫正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2,10(4):176-178.

论文作者:胡卜丹,郝更生,刘宗顺,曾莉(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A型肉毒毒素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先天性内斜视的临床研究论文_胡卜丹,郝更生,刘宗顺,曾莉(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