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参与建筑设计的实现方法研究论文_凌维琪

用户参与建筑设计的实现方法研究论文_凌维琪

身份证号:45262419880408xxxx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以及现代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用户的需求愈发趋向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传统单一的商品供应方式,越来越难吸引现代用户的兴趣。就建筑设计而言,只有开发商在建筑设计阶段引入用户的参与,才能切实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用户的满意度,激发用户的采购兴趣和欲望。笔者即从用户参与建筑设计入手,就质量功能配置法和使用后评价法两种实现方法,发表几点看法,以供相关单位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用户参与;实现方法;分析

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相应提高了对于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实际要求。另一方面,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接触信息的渠道愈发丰富,现代人的思想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于环境和审美有着自身独特的认识,从而导致其对于建筑设计有了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需求。在这种环境背景下,只有开发商站在用户的角度,不断满足其个性化的建筑设计需求,才能真正吸引用户的采购兴趣,创造出更大的用户价值。本文即从用户参与建筑设计入手,就其实现方法和操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具体内容如下:

一、质量功能配置法分析

质量功能配置法是一种建立在用户驱动和系统化产品开发基础上的用户参与方法,起源于日本,侧重于在产品开发阶段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而优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质量功能配置法于上世纪六十年末期被提出,七十年代起逐渐被日本本土公司所应用,随后扩展至欧美企业。目前,这种用户参与办法在计算机、制造业等多个领域和行业,有着广泛且深入的应用。

(一)采集用户需求信息并进行分析

用户需求信息的采集和分析是整个质量功能配置法的基础环节,也是最困难、最关键的技术环节,需综合多种信息收集手段,广泛采取社会各类用户的实际需求,并进行科学的分类和分析,才能确保用户需求信息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用户需求转换分析

用户需求转换是质量功能配置法应用的主体环节,具体是指通过质量矩阵完成用户需求的转换。质量矩阵的“行”对应“用户需求”,“列”对应“不同方法的实际特征”。通过质量矩阵的转化和处理,初期收集的用户需求信息将被逐渐落实到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不同环节对应的质量矩阵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在实际分解过程中,上一环节的输出对应下一环节的输入,从而实现用户需求的系统转换。使用质量功能分配法,可实现用户需求信息的科学收集和整理,从而为建筑设计工作的实施,提供科学真实的参考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使用后评价法概述

使用后评价法是一种以用户评价为基础的用户参与办法,起源于美国,侧重于项目周期最后环节——项目评价环节的建筑设计引入,以达到用户参与的目的。使用后评价法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被提出,在六十年代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需要从用户的角度,收集用户的项目使用反馈信息和评价,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新的建筑设计,从而不断实现建筑功能的优化,满足不用用户的差异性需求。为进一步提高使用后评价的应用效果,在用户使用信息调查阶段,需全面收集业主、管理人员、雇员、客户、维修队、来访者等不同“用户”的反馈意见,以确保反馈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与常规性市场调研或民意调查相比,使用后评价可以获得不同“用户”的真实体验和使用反馈,其信息更具有针对性和参考价值。

使用后评价法的使用需要经历准备阶段、信息获取阶段和分析阶段三个阶段:一,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相关人员需确定建筑的“用户”,制定计划表和时间表,并发布邀请函;二,信息获取阶段。在“用户”完成相应的体验后,对其进行系统的访问,以详细获得“用户”的真实感受和评价信息。之后,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和总结,挑选出其中重要的信息并分级,重新审视用户的反问过程,如有遗漏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三,分析阶段。经过上一阶段的初步整理后,根据数据信息特征采取针对性的方法进行专业分析,通常以比较法、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为主。得出分析结果后,及时与用户评价反馈相比较,对比二者的偏差并详细分析偏差的成因,列出问题的优先级后,逐一在后续的房屋设计中进行修正和整改。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设计阶段引入用户参与机制,是满足不同用户差异性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促进建筑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渠道和手段。本文简述了两种有国外引入的用户参与办法,国内相关企业需根据建筑设计实际情况和用户需求特征,科学选择合适的方法,以确保用户参与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从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正邦.用户参与建筑设计的实现方法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1).

[2]陈芳,包淑婉.用户参与建筑设计的实现方法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01).

[3]潘明率.制造视角下的小尺度建筑设计策略研究[J].华中建筑,2016(07).

[4]冯果川.建筑还俗——保障房设计的住户参与[J].世界建筑导报,2012(01).

论文作者:凌维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8

标签:;  ;  ;  ;  ;  ;  ;  ;  

用户参与建筑设计的实现方法研究论文_凌维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