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康复的影响效果论文_康丽,李秀坤,郑晓红,崔向鹏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4月7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治疗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各38例。基础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效果;康复治疗依从性、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评分。结果:综合护理组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效果高于基础护理组,P<0.05;综合护理组康复治疗依从性、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低于基础护理组,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状态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综合护理组焦虑、抑郁状态评分优于基础护理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康复具有促进作用,可提高其康复治疗依从性,减轻负性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值得借鉴。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康复;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是老年人常见心血管疾病,也是老年人常见死因,其发生和局部心肌梗死缺血缺氧坏死相关,死亡率高,需及时进行有效治疗。目前PCI术已经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首选,可促使梗死动脉再通,提高患者存活率,减少心律失常、严重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生[1-2]。本研究探讨了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康复的影响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4月7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治疗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各38例。综合护理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61-79岁,平均(68.28±2.86)岁。基础护理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62-79岁,平均(68.13±2.39)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基础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1)体位和康复锻炼护理。经股动脉穿刺要盐袋压迫6小时,肢体制动12小时,经桡动脉穿刺者,在术后要给穿刺侧肢体,桡动脉加压止血,并进行穿刺侧肢体术后的功能锻炼,适当按摩患肢,减轻肿胀和疼痛。将床头抬高20-30°,协助患者被动运动患肢关节和进行床上大小便。24-48小时可协助患者主动活动患肢关节并定时翻身。术后48-72小时强化主动运动,并给予床边悬吊双下肢训练。逐渐过渡至床边坐位训练、室内短时间行走训练、爬楼梯训练,注意循序渐进,增强患者自理能力。训练全程给予鼓励和纠错,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2)饮食护理。遵循少食多餐原则,给予低脂、低胆固醇、低盐、低热量食物,禁烟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3)生活护理。告知患者过度劳累、熬夜、酗酒等对身体的危害,嘱咐其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劳逸结合,保持心情愉悦。(4)心理护理。多数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治疗患者术后担心手术效果,需给予心理护理,安抚患者焦虑不安情绪,列举成功案例,增强患者痊愈出院信心。(5)出院护理。对患者、家属进行急性心肌梗死知识教育,使其明确PCI术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心脏不良事件,嘱咐其出现相关症状立刻就诊,避免延误病情。同时遵医嘱按时定量用药,保持良好生活习惯[3]。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效果;康复治疗依从性(100分为满分)、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评分(分别采用HAMD、HAMA评分评价,分数高于18分代表存在焦虑或抑郁情绪)。

显效:心电图正常,症状消除,生命体征稳定,梗死血管再通;有效:心电图改善,症状减轻,生命体征基本稳定,梗死血管部分再通;无效:未达到有效的标准。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χ2检验,结果以P<0.05说明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效果相比较

综合护理组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效果高于基础护理组,P<0.05。其中,基础护理组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8.95%;综合护理组显效24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4%。

2.2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态评分相比较

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状态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综合护理组焦虑、抑郁状态评分优于基础护理组,P<0.05。如表1.

2.3两组康复治疗依从性、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相比较

综合护理组康复治疗依从性、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95.51±2.61分、5.62±1.21天、7856.51±131.61元,优于基础护理组74.39±2.54分、7.46±3.57天、10312.61±132.59元,P<0.05。

3讨论

多数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治疗患者因机体功能降低,需在PCI手术治疗同时辅以合理护理,以改善患儿预后[4]。综合护理干预是新型护理方法之一,其改变传统护理被动、滞后护理特点,鼓励患者术后早期开展康复锻炼,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减轻不良心理应激;强化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使其更好了解PCI术后康复知识,积极配合康复护理;做好饮食、生活护理和出院指导,可增强患者自理能力,培养健康生活习惯,预防术后复发[5-7]。

本研究中,基础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综合护理组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效果高于基础护理组,P<0.05;综合护理组康复治疗依从性、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低于基础护理组,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状态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综合护理组焦虑、抑郁状态评分优于基础护理组,P<0.05。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康复具有促进作用,可提高其康复治疗依从性,减轻负性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介入治疗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对心理状况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9,23(31):2852-2854.

[2]吴世琴.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中应用及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2):341-343.

[3]黄潇红,翁秀红,陈溢玲等.个案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4):12-14.

[4]张淑兰,钱云,付景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手术术中并发电风暴的抢救与护理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6):4-6.

[5]韩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脏介入手术配合及护理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9):7810-7810.

[6]赵静.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7):1919-1921.

[7]邓肖香,刘佩莹,林素玲等.经皮桡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0):219.

论文作者:康丽,李秀坤,郑晓红,崔向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1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康复的影响效果论文_康丽,李秀坤,郑晓红,崔向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