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卫生院 杨继金 628007)
【摘要】目的:比较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在胃肠道穿孔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胃肠道穿孔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开腹组,将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分为微创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开腹组,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别。结论:对胃肠穿孔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腹手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缩短住院时间,且并发症少,值得基层医院广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胃肠道穿孔;应用效果;对比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laparotomy and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perfora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Selection methods: our hospital 1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perfora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patients treated with open operation is divided into open group, will be divided into minimally invasive laparoscopic surgery patients group,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n average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hospital stay, and complications occurrence. Results: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hospital stay of minimally invasive group was obviously less than laparotomy group,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re much smaller than laparotomy group, the average operation time has no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perforation treatment effect is superior to laparotomy,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shorten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less complications, worthy of basic-level hospitals widespread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 key words 】 laparotomy; Laparoscopic surgery; Gastrointestinal perforation; Application effect; contrast
胃肠道穿孔是胃溃疡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主要是因为患者在胃溃疡基础上暴饮暴食,导致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加诱发胃肠穿孔[1]。胃肠穿孔临床表现强烈,通常为突发性剧烈腹部疼痛,疼痛持续呈刀割或烧灼感,且很快扩散至全腹部,不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将引起化学性或细菌性腹膜炎或中毒性休克,情况严重的将威胁患者生命。胃肠道穿孔的治疗传统以开腹修补手术为主要疗法,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也逐渐在胃肠道穿孔的治疗中应用开来。本文将对我院分别采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道穿孔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对比分析二者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胃肠道穿孔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男性68例,女性52例,年龄28~62岁,平均年龄(48.5 2.8)岁。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胃肠到穿孔的临床诊断标准,病理类型为:胃溃疡穿孔82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38例,入选患者无胃癌穿孔诊断依据,胃溃疡穿孔无中转开腹手术患者,无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病变,治疗依从性较好。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开腹组与微创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别,P>0.05,差异无可比性。
1.2方法
开腹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微创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两组手术方式如下:
1.2.1开腹手术:患者给予连续硬膜外全麻,进行腹部消毒;上腹正中或右上腹腹直肌取手术切口,沿十二指肠或胃部纵轴,切开腹腔壁各层进入腹腔;距离穿孔部位5mm处缝合缺口,将部分网膜游离覆盖于穿孔处,打结;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腹腔,视情况放置引流管,逐层关闭腹腔。
1.2.2腹腔镜手术:患者采头高脚低位,给予硬膜外全麻;采用三孔腹腔穿刺法于脐上缘作一弧形切口为观察孔,左侧肋缘下腋前线取主操作孔,左侧平脐锁骨中线处作取辅助孔;镜头经观察孔置入腹腔,探查腹腔情况,腹腔镜器械冲洗腹腔积血、积液;穿孔较小的采用“8”字法缝合,穿孔较大者性大网膜固定全层缝合;生理盐水进行腹腔冲洗,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皮肤。
两组患者手术后均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综合以上指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平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采用( )表示,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百分比(%)表示, 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中手术方式的手术指标情况见表1,从以下结果可以看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其中,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明显,t=6.41,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两组差异不明显,t=2.41,P>0.05。
微创组患者中有1例患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并发症发生率为1.6%,开腹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肺部感染,3例伤口感染及2例粘连性肠梗阻,并发症发生率为10%,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 =12.41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胃肠穿孔是临床腹部外科的常见急症,主要以胃溃疡穿孔与十二指肠穿孔为主。肠溶物流入游离腹腔可引发腹膜炎,病情发展至细菌性腹膜炎及剧烈化学性刺激可导致中毒性休克[2]。
胃肠穿孔的治疗以修补穿孔、防止肠溶物外流为原则,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胃肠减压药物治疗、穿孔修补术及胃部分切除[3]。对于病情较轻、无感染的胃肠穿孔患者,采用胃肠减压药物治疗即可达到治疗效果,而对于药物治疗以无法控制病情的患者则必须进行手术治疗。随着质子泵阻断药物及抗幽门螺杆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穿孔修补手术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传统行穿孔修补以开腹为主,但开腹手术存在创口大、术中出血量多、瘢痕明显等缺点,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在胃肠穿孔修补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小创口既可以减轻患者疼痛,又能避免打开腹腔,减少对胃肠道的牵拉,影响胃肠蠕动功能。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120例胃肠穿孔患者分别进行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结果显示,采用腹腔镜手术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腹手术患者,术后微创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并发症发生率为1.6%,开腹组并发症情况为1例肺部感染,3例伤口感染,2例粘连性肠梗阻,并发症发生率为10%,可见,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
综上所述,虽然对胃肠道穿孔采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手术时间上没有明显优势,但腹腔镜手术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可作为胃肠穿孔的首选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于刚,李庆凤,王绍朋,江文君.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肠穿孔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13(06):207-208.
[2]孟祥旺.腹腔镜在肠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延边医学,2014(33):14-15.
[3]陈先配,金珍成,陈伟训等.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治疗老年人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05(7):1719-1720.
作者简介:杨继金(1970.10-),男,汉族,学历,主要从事临床普外科工作。
论文作者:杨继金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0月第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手术论文; 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胃肠论文; 腹腔镜论文; 腹腔论文; 时间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0月第20期供稿论文;